CN216258510U - 一种血液透析感染防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血液透析感染防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58510U
CN216258510U CN202122653906.1U CN202122653906U CN216258510U CN 216258510 U CN216258510 U CN 216258510U CN 202122653906 U CN202122653906 U CN 202122653906U CN 216258510 U CN216258510 U CN 216258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pipe
blood
hemodialysis
dialy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539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红霞
苗忠明
崔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ixin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ixin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ixin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ixin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539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58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58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58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液透析感染防控装置,包括底箱和箱盖,所述底箱上方设置有固定台,且固定台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固定台左侧设置有泵体,且泵体内部设置有进血管,所述进血管一端设置有泵管,且泵管一端连接有输血管,所述输血管一端连接有透析管,所述透析管左侧连接有进药管,且透析管右侧连接有废药管,所述箱盖内部连接有卡块,且卡块上方设置有扩音器。该血液透析感染防控装置,通过将整个装置设置在手提箱内,并将药剂盒通过卡块固定在手提箱中,从而方便移动该透析装置,同时设置的泵体,利用挤压软管的方式进行泵血,不予血液直接接触,有效防止血液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血液透析感染防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血液透析感染防控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通过将患者血液从体内抽出,并在体外利用半透膜的扩散性,使得血液中的小分子废物与大分子物质分隔开来,并将透析之后的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一般用于肾脏损伤严重,无法利用肾脏排出血液中废物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就需要使用到透析设备,用来进行血液的透析,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透析设备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1.现有的透析设备,体积较大,且不方便移动,导致进行透析时,需要患者到医院才能够进行,而有些患者不便于行动,这就使得其透析麻烦,不能够及时为患者透析,容易危及患者生命;
2.现有的透析设备,由于在医生多次操作后,容易出现疏忽,导致在卫生消毒上忽视,进而使得透析流程出现失误,容易造成透析过程受到细菌感染,导致患者出现其它病症。
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透析设备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透析感染防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的透析设备,体积较大,且不方便移动,导致进行透析时,需要患者到医院才能够进行,而有些患者不便于行动,这就使得其透析麻烦,不能够及时为患者透析,容易危及患者生命,现有的透析设备,由于在医生多次操作后,容易出现疏忽,导致在卫生消毒上忽视,进而使得透析流程出现失误,容易造成透析过程受到细菌感染,导致患者出现其它病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血液透析感染防控装置,包括底箱和箱盖,所述底箱上方设置有固定台,且固定台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固定台左侧设置有泵体,且泵体内部设置有进血管,所述进血管一端设置有泵管,且泵管一端连接有输血管,所述输血管一端连接有透析管,所述透析管左侧连接有进药管,且透析管右侧连接有废药管,所述箱盖内部连接有卡块,且卡块上方设置有扩音器,所述扩音器左侧设置有处理中枢,且处理中枢上方设置有摄像头。
优选的,所述底箱与支撑块一体化设置,且底箱与箱盖转动连接,所述底箱与固定台一体化设置,且固定台与蓄电池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台与回血管相互卡合,且回血管为无菌橡胶管。
优选的,所述泵管通过管槽与泵体相互卡合,且泵管为无菌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泵管与进血管密封连接,且泵管与输血管密封连接,所述泵管与挤压杆滑动连接,且挤压杆与泵管构成挤压结构,并且泵管为“U”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挤压杆在泵轮上呈环形矩阵设置,且泵轮与泵体旋转连接,并且泵体与底箱一体化设置,所述泵体通过滑槽与泵盖滑动连接,且滑槽关于泵体竖直中线对称设置,所述泵盖通过管槽与进血管相互卡合。
优选的,所述进药管与药剂泵密封连接,且进药管与密封塞螺纹连接,并且进药管与透析管密封连接,所述透析管与废药管固定密封连接,且废药管与密封塞螺纹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盖与摄像头固定连接,且摄像头与处理中枢构成数据处理结构,所述处理中枢与扩音器一体化设置,且处理中枢与箱盖固定连接,所述箱盖与卡块固定连接,且卡块关于箱盖竖直中线对称设置,并且箱盖与卡槽相互卡合,所述卡槽关于药剂盒竖直中线对称设置,且药剂盒与出药口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血液透析感染防控装置,
1.通过将整个装置设置在手提箱内,并将药剂盒通过卡块固定在手提箱中,从而方便移动该透析装置,同时设置的泵体,利用挤压软管的方式进行泵血,不与血液直接接触,有效防止血液污染;
2.通过设置的摄像头采集操作人员的行为动作,并利用处理中枢对检测到的操作动作与规范操作流程进行对比,从而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物表清洁监控、上机、下机操作监控、医疗废物监控、其他行为监控,在出现操作问题时,通过扩音器进行提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泵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药剂盒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箱;2、固定台;3、蓄电池;4、泵管;5、泵轮;6、进血管;7、挤压杆;8、输血管;9、药剂泵;10、进药管;11、箱盖;12、废药管;13、密封塞;14、透析管;15、回血管;16、卡块;17、泵盖;18、扩音器;19、摄像头;20、处理中枢;21、管槽;22、滑槽;23、支撑块;24、泵体;25、卡槽;26、药剂盒;27、出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血液透析感染防控装置,包括底箱1和箱盖11,为了保证透析过程血液不会受到污染,在底箱1上方设置有固定台2,且固定台2内部设置有蓄电池3,固定台2左侧设置有泵体24,且泵体24内部设置有进血管6,进血管6一端设置有泵管4,且泵管4一端连接有输血管8,输血管8一端连接有透析管14,透析管14左侧连接有进药管10,且透析管14右侧连接有废药管12,而底箱1与支撑块23一体化设置,且底箱1与箱盖11转动连接,底箱1与固定台2一体化设置,且固定台2与蓄电池3固定连接,固定台2与回血管15相互卡合,且回血管15为无菌橡胶管,泵管4通过管槽21与泵体24相互卡合,且泵管4为无菌橡胶材料制成,泵管4与进血管6密封连接,且泵管4与输血管8密封连接,泵管4与挤压杆7滑动连接,且挤压杆7与泵管4构成挤压结构,并且泵管4为“U”形设置,挤压杆7在泵轮5上呈环形矩阵设置,且泵轮5与泵体24旋转连接,并且泵体24与底箱1一体化设置,泵体24通过滑槽22与泵盖17滑动连接,且滑槽22关于泵体24竖直中线对称设置,泵盖17通过管槽21与进血管6相互卡合,进药管10与药剂泵9密封连接,且进药管10与密封塞13螺纹连接,并且进药管10与透析管14密封连接,透析管14与废药管12固定密封连接,且废药管12与密封塞13螺纹密封连接,利用设置的挤压杆7,在泵轮5的旋转下,挤压泵管4,从而使得血液不与外界接触,防止污染。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为了规范操作,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导致污染,在箱盖11内部连接有卡块16,且卡块16上方设置有扩音器18,扩音器18左侧设置有处理中枢20,且处理中枢20上方设置有摄像头19,而箱盖11与摄像头19固定连接,且摄像头19与处理中枢20构成数据处理结构,处理中枢20与扩音器18一体化设置,且处理中枢20与箱盖11固定连接,箱盖11与卡块16固定连接,且卡块16关于箱盖11竖直中线对称设置,并且箱盖11与卡槽25相互卡合,卡槽25关于药剂盒26竖直中线对称设置,且药剂盒26与出药口27固定连接,利用设置的摄像头19对操作流程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操作流程的规范,防止污染。
工作原理:根据图1-4,在使用该设备时,首先将设备携带到患者身边,之后将设备的底箱1平放在桌面,并将箱盖11打开,并利用支撑块23支撑住箱盖11,打开箱盖11后,首先将通过卡块16与卡槽25脱离,使得连接在箱盖11上的药剂盒26被取下,之后进药管10的密封塞13取下,再将药剂盒26上的出药口27与进药管10连接上,然后将废药管12上的密封塞13取下,之后将泵盖17通过滑槽22滑下,然后将泵管4安装在泵体24中,并关闭泵盖17,使得泵管4卡在管槽21中,完成准备后将进血管6与回血管15连接上针头,之后将其与患者的血管连接,之后启动该设备,通过固定台2内的蓄电池3为整个装置供电,此时药剂泵9工作,将透析用的药水泵入透析管14中,与此同时,泵体24中的泵轮5旋转,带动挤压杆7转动,从而挤压泵管4,使得进血管6中的血液通过泵管4输送到输血管8中,进而进入透析管14内,经过透析后,干净的血液再通过回血管15回流到患者体内,而废物透析到药液中从废药管12排出,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所有的操作流程被摄像头19捕获,并将捕获的动作传输到处理中枢20进行处理比对,从而在出现错误时,此时扩音器18将会通知操作人员进行改正,在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血液透析感染防控装置,包括底箱(1)和箱盖(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上方设置有固定台(2),且固定台(2)内部设置有蓄电池(3),所述固定台(2)左侧设置有泵体(24),且泵体(24)内部设置有进血管(6),所述进血管(6)一端设置有泵管(4),且泵管(4)一端连接有输血管(8),所述输血管(8)一端连接有透析管(14),所述透析管(14)左侧连接有进药管(10),且透析管(14)右侧连接有废药管(12),所述箱盖(11)内部连接有卡块(16),且卡块(16)上方设置有扩音器(18),所述扩音器(18)左侧设置有处理中枢(20),且处理中枢(20)上方设置有摄像头(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透析感染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与支撑块(23)一体化设置,且底箱(1)与箱盖(11)转动连接,所述底箱(1)与固定台(2)一体化设置,且固定台(2)与蓄电池(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台(2)与回血管(15)相互卡合,且回血管(15)为无菌橡胶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透析感染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管(4)通过管槽(21)与泵体(24)相互卡合,且泵管(4)为无菌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泵管(4)与进血管(6)密封连接,且泵管(4)与输血管(8)密封连接,所述泵管(4)与挤压杆(7)滑动连接,且挤压杆(7)与泵管(4)构成挤压结构,并且泵管(4)为“U”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血液透析感染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杆(7)在泵轮(5)上呈环形矩阵设置,且泵轮(5)与泵体(24)旋转连接,并且泵体(24)与底箱(1)一体化设置,所述泵体(24)通过滑槽(22)与泵盖(17)滑动连接,且滑槽(22)关于泵体(24)竖直中线对称设置,所述泵盖(17)通过管槽(21)与进血管(6)相互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透析感染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药管(10)与药剂泵(9)密封连接,且进药管(10)与密封塞(13)螺纹连接,并且进药管(10)与透析管(14)密封连接,所述透析管(14)与废药管(12)固定密封连接,且废药管(12)与密封塞(13)螺纹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透析感染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11)与摄像头(19)固定连接,且摄像头(19)与处理中枢(20)构成数据处理结构,所述处理中枢(20)与扩音器(18)一体化设置,且处理中枢(20)与箱盖(11)固定连接,所述箱盖(11)与卡块(16)固定连接,且卡块(16)关于箱盖(11)竖直中线对称设置,并且箱盖(11)与卡槽(25)相互卡合,所述卡槽(25)关于药剂盒(26)竖直中线对称设置,且药剂盒(26)与出药口(27)固定连接。
CN202122653906.1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血液透析感染防控装置 Active CN216258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3906.1U CN216258510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血液透析感染防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3906.1U CN216258510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血液透析感染防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58510U true CN216258510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04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53906.1U Active CN216258510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血液透析感染防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585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1228B (zh) 全功能液体药物配制智能机器人及其配药方法
JP4994391B2 (ja) 家庭透析システム
CN1071585C (zh) 血液过滤和血浆过滤的装置和方法
CN105025951B (zh) 用于多功能体积流体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2389594B (zh) 便携式血液净化系统
CN205867186U (zh) 肾内科用新型血液透析仪
CN106237413A (zh) 血液透析装置
CN104958796A (zh) 腹透伴侣
CN216258510U (zh) 一种血液透析感染防控装置
CN202207346U (zh) 便携式血液净化系统
CN212489902U (zh) 一种血液透析科护理用的血液采集装置
CN209422602U (zh) 腹膜透析患者出口处护理专用包
CN216022397U (zh) 一种多功能肾内科疾病治疗仪
CN215230847U (zh) 一种便于检测的临床西医用肾脏透析仪
CN213759848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血液处置用管路
CN109701098A (zh) 一种便携透析治疗装置
CN211068326U (zh) 一种肾内科用透析仪
CN216091639U (zh) 一种重症监护科护理用引流液辅助采样装置
CN208259966U (zh) 一种便携式腹膜透析接合装置
CN221061356U (zh) 一种带鲁尔头的腹膜透析盖
CN205796144U (zh) 一种输液装置
CN210250713U (zh) 一种腹腔引流装置
CN219481061U (zh) 一种腹膜透析液双联双袋装置
CN215309026U (zh) 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灌肠装置
CN105079902A (zh) 标准腹透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