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57666U - 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57666U
CN216257666U CN202123225384.1U CN202123225384U CN216257666U CN 216257666 U CN216257666 U CN 216257666U CN 202123225384 U CN202123225384 U CN 202123225384U CN 216257666 U CN216257666 U CN 216257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ion cage
hole
locking
sealing block
locking n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253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毅
李虎林
鲍玉权
叶慧
潘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ohui Jiangs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ohui Jiangs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ohui Jiangs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ohui Jiangs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253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57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57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576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和封闭块,封闭块位于融合器本体的一侧;融合器本体中部开设有骨质填充孔,骨质填充孔延伸至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骨质填充孔延伸至与封闭块相邻;融合器本体的侧壁面上设置有竖槽,竖槽的一端延伸至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竖槽内设置有限位槽,封闭块上与竖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弹性臂,第一弹性臂上设置有限位凸起,将第一弹性臂置于竖槽内时,限位凸起位于限位槽内;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融合器在植入过程中可避免骨质掉落,同时融合器本体和封闭块之间的连接方式完全不会损伤融合器本体,在植入期间避免了PEEK材质的融合器本体产生微粒。

Description

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
背景技术
与年龄相关的颈椎退变在中年人群中占50%以上,是神经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如颈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和韧带肥厚,可压迫颈神经或脊髓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或脊髓型颈椎病,严重者常需手术干预,即在颈椎间植入融合器代替椎间盘,重新建立颈椎功能。
现有的颈椎融合器具有一定的缺陷:现有颈椎融合器的植入过程是先在融合器中置入自体骨质或人工骨质,再将融合器和置入的骨质一同植入人体,由于融合器在植入后,自体骨质或人工骨质需要和周围骨质之间自然生长联结,所以融合器中放置骨质的空间是通孔,这就导致了融合器和置入的骨质在植入人体前,自体骨质或人工骨质容易掉落,增加了手术难度,且现有的颈椎融合器在置入后需要结合钢板和锁钉将其固定在椎间,导致手术繁琐,使用工具繁多,针对该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和封闭块,所述封闭块位于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一侧;所述融合器本体中部开设有骨质填充孔,所述骨质填充孔延伸至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所述骨质填充孔延伸至与所述封闭块相邻;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侧壁面上设置有竖槽,所述竖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竖槽内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封闭块上与所述竖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上设置有限位凸起,将所述第一弹性臂置于所述竖槽内时,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封闭块上设置有锁钉孔,所述锁钉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封闭块接近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一面,同时所述锁钉孔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封闭块远离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一面,且所述锁钉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封闭块所在的平面之间呈锐角,所述锁钉孔内设置有锁钉。
优选的,所述锁钉孔包括第一锁定孔和第二锁定孔,所述锁钉包括第一锁钉和第二锁钉;所述第一锁钉置于所述第一锁定孔内,且所述第一锁钉穿过所述骨质填充孔,且延伸至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锁钉置于所述第二锁定孔内,且所述第二锁钉穿过所述骨质填充孔,且延伸至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锁钉的尖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锁钉的尖端设置有第二凹槽。
优选的,所述融合器本体接近所述骨质填充孔的壁面上设置有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与所述第一锁钉对应,所述第二避让槽与所述第二锁钉对应。
优选的,所述锁钉孔内设置有第一内缘台阶。
优选的,所述封闭块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封闭块接近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一面,同时所述通孔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封闭块远离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一面,所述通孔一侧设置有第二内缘台阶,所述第二内缘台阶与所述锁钉孔相交,并于相交处形成豁口;所述颈椎融合器还包括锁扣,所述锁扣包括位于所述通孔内的柱筒和位于所述第二内缘台阶内的外缘凸起,所述柱筒与所述外缘凸起连接,所述外缘凸起上与所述豁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弹性臂。
优选的,所述融合器本体上设置有齿状纹路。
优选的,所述融合器本体上设置有显影通孔,所述显影通孔延伸至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显影通孔内设置有显影体。
优选的,所述封闭块上设置有夹持槽,所述封闭块的侧部设置有挡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将融合器设计为分体式的结构,即将融合器本体植入人体,再向融合器本体中置入自体骨质或人工骨质,最后将封闭块也植入人体,以避免骨质掉落,同时利用竖槽和第一弹性臂对应、限位槽和限位凸起,将融合器本体和封闭块稳定连接,该连接方式使得只有第一弹性臂发生了一定的弹性形变,完全不会损伤融合器本体,在植入期间避免了PEEK材质的融合器本体产生微粒;
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自带锁钉,在植入融合器的同时,可将融合器固定于椎间,避免了使用钢板和额外的锁定固定,使用简便,同时使用锁扣对锁钉产生挡止的作用,防止锁钉在钉入骨质前脱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融合器本体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封闭块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扣的立体图;
图中:
融合器本体1,骨质填充孔11,竖槽12,限位槽13,第一避让槽14a,第二避让槽14b,齿状纹路15,显影通孔16,显影体17;
封闭块2,第一弹性臂21,限位凸起22,锁钉孔23,第一锁定孔23a,第二锁定孔23b,第一内缘台阶24,通孔25,第二内缘台阶26,豁口27,夹持槽28,挡止29;
锁钉3,第一锁钉3a,第一凹槽3a1,第二锁钉3b,第二凹槽3b1;
锁扣4,柱筒41,外缘凸起42,第二弹性臂4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的最佳方案,如图1,首先本颈椎融合器包括有融合器本体1,融合器本体1用于植入颈椎椎间,由PEEK材料制备,其中考虑到植入融合器时,需要在融合器中置入自体骨质或人工骨质,再连同融合器一同置入椎间,这个过程中,由于融合器是开放的,所以自体骨质或人工骨质很容易掉落,导致融合器植入失败,因此考虑先将融合器本体1植入椎间,再向融合器本体1内置入自体骨质或人工骨质,如此可避免骨质掉落,基于此,本颈椎融合器为分体式的结构,具体的,本颈椎融合器还包括封闭块2,封闭块2由钛合金TC4材料制备,封闭块2位于融合器本体1的一侧,封闭块2和融合器本体1共同形成传统颈椎融合器的形状,则本颈椎融合器的植入过程为:先将融合器本体1植入椎间,再将自体骨质或人工骨质填充进入融合器本体1内,最后将封闭块2植入。
进一步的,如图2,考虑到颈椎融合器内还需要设置置入自体骨质或人工骨质的空间,因此融合器本体1的中部还开设有骨质填充孔11,且颈椎融合器置入后需要有骨长入的空间,使得假体植入后长出的骨质和颈椎融合器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因此骨质填充孔11延伸至融合器本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进一步的,如图3,将融合器本体1植入椎间后,其上表面和下表面被颈椎封闭,需要留出出口来填充自体骨质或人工骨质,因此骨质填充孔11延伸至与封闭块2相邻,即骨质填充孔11与封闭块2接触的一端为开放的,在融合器本体1植入后,方便向骨质填充孔11内置入骨质。
进一步的,如图2,将封闭块2也植入后,融合器本体1和封闭块2之间必须有稳定的结合,基于此,融合器本体1的侧壁面上设置有竖槽12,竖槽12的一端延伸至融合器本体1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竖槽12内设置有限位槽13,封闭块2上与竖槽1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弹性臂21,第一弹性臂21的形状和竖槽12的形状相适应,第一弹性臂21和封闭块2之间通过连杆连接,且第一弹性臂21、封闭块2、连杆三者之间一体成型,第一弹性臂21上设置有限位凸起22,将第一弹性臂21置于竖槽12内时,限位凸起22位于限位槽13内,将封闭块2和融合器本体1连接时,首先使第一弹性臂21对准竖槽12的开口端,带动封闭块2沿着竖槽12的方向发生位移,至第一弹性臂21完全进入竖槽12内,在此过程中,由于限位凸起22的抵挡作用,第一弹性臂21被压动变形,直至限位凸起22与限位槽13相遇,限位凸起22在第一弹性臂21的反弹作用下进入限位槽13,完成融合器本体1和封闭块2的完全卡和,在这个安装过程中,只有第一弹性臂21发生了一定的弹性形变,完全不会损伤融合器本体1,在植入期间避免了PEEK材质的融合器本体1产生微粒。
进一步的,传统的融合器在植入椎间后,还需要植入颈椎前路钢板,以保证椎体间的稳定性,这种方式使用工具多,手术时间长,本融合器为了避免使用前路钢板,如图2,在封闭块2上设置了锁钉孔23,锁钉孔23的一端延伸至封闭块2接近融合器本体1的一面,同时锁钉孔23的另一端延伸至封闭块2远离融合器本体1的一面,并在锁钉孔23内设置有锁钉3,将封闭块2植入后,只需要将锁钉3通过锁钉孔23钉入骨质中,即可将本融合器进行固定;同时为了保证锁钉3可以钉入骨质中,设置了锁钉孔23的中心轴线与封闭块2所在的平面之间呈锐角。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本融合器具有充分的稳定性,如图1、4~5,锁钉孔23包括第一锁定孔23a和第二锁定孔23b,锁钉3包括第一锁钉3a和第二锁钉3b,第一锁钉3a置于第一锁定孔23a内,且第一锁钉3a穿过骨质填充孔11,延伸至融合器本体1的上表面,第二锁钉3b置于第二锁定孔23b内,且第二锁钉3b穿过骨质填充孔11,延伸至融合器本体1的下表面,如此,第一锁钉3a可以将本融合器与上端的骨质形成稳定的连接,第二锁钉3b可以将本融合器与下端的骨质形成稳定的连接,同时第一锁钉3a和第二锁钉3b的中轴线的延长线相交,即第一锁钉3a和第二锁钉3b可以对本融合器周围的骨质形成立体的夹持。
进一步的,如图2,第一锁钉3a的尖端设置有第一凹槽3a1,第二锁钉3b的尖端设置有第二凹槽3b1,当第一锁钉3a和第二锁钉3b置入骨质中时,第一凹槽3a1和第二凹槽3b1可以分别对第一锁钉3a和第二锁钉3b起到止转作用。
进一步的,如图3,为了保证第一锁钉3a和第二锁钉3b可以顺利植入骨质而不被融合器本体1干涉,在融合器本体1接近骨质填充孔11的壁面上设置有第一避让槽14a和第二避让槽14b,第一避让槽14a与第一锁钉3a对应,第二避让槽14b与第二锁钉3b对应。
进一步的,如图4,锁钉孔23内设置有第一内缘台阶24,第一内缘台阶24可以使锁钉3的头部沉入锁钉孔23内,防止锁钉3植入人体后,对周围的软组织形成二次伤害。
进一步的,如图4~6,在本融合器植入的时候,还需要考虑锁钉3在植入过程中脱离融合器的风险,因此封闭块2的中部设置有通孔25,通孔25的一端延伸至封闭块2接近融合器本体1的一面,同时通孔25的另一端延伸至封闭块2远离融合器本体1的一面,通孔25一侧设置有第二内缘台阶26,第二内缘台阶26与锁钉孔23相交,并于相交处形成豁口27,颈椎融合器还包括锁扣4,锁扣4包括位于通孔25内的柱筒41和位于第二内缘台阶26内的外缘凸起42,柱筒41与外缘凸起42一体成型,外缘凸起42上与豁口27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弹性臂421,第二弹性臂421和外缘凸起42一体成型,锁扣4置于通孔25中,同时外缘凸起42置于第二内缘台阶26中,第二内缘台阶26对第二弹性臂421具有一定的压动力,使第二弹性臂421产生一定的形变,从而将锁扣4卡紧于通孔25中,同时第二弹性臂421在豁口27处对锁钉孔23内的锁钉3产生阻挡作用,可防止锁钉3在钉入骨质前掉落。
进一步的,如图2,融合器本体1上设置有齿状纹路15,齿状纹路15用于对融合器本体1和周围的骨质产生摩擦力,以保持融合器本体1的稳定性,同时齿状纹路15为融合器植入后期的骨长入提供空间,保证融合器植入后期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医生在显影仪器下进行手术,如图2,融合器本体1上设置有显影通孔16,显影通孔16延伸至融合器本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显影通孔16内设置有显影体17。
进一步的,如图4,封闭块2上设置有夹持槽28,方便利用器械对封闭块2进行夹持,封闭块2的侧部还设置有挡止29,封闭块2在植入后,挡止29抵接在周围骨质上,用于对封闭块2进行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融合器本体和封闭块,所述封闭块位于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一侧;
所述融合器本体中部开设有骨质填充孔,所述骨质填充孔延伸至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所述骨质填充孔延伸至与所述封闭块相邻;
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侧壁面上设置有竖槽,所述竖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竖槽内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封闭块上与所述竖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上设置有限位凸起,将所述第一弹性臂置于所述竖槽内时,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块上设置有锁钉孔,所述锁钉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封闭块接近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一面,同时所述锁钉孔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封闭块远离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一面,且所述锁钉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封闭块所在的平面之间呈锐角,所述锁钉孔内设置有锁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钉孔包括第一锁定孔和第二锁定孔,所述锁钉包括第一锁钉和第二锁钉;
所述第一锁钉置于所述第一锁定孔内,且所述第一锁钉穿过所述骨质填充孔,且延伸至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锁钉置于所述第二锁定孔内,且所述第二锁钉穿过所述骨质填充孔,且延伸至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钉的尖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锁钉的尖端设置有第二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本体接近所述骨质填充孔的壁面上设置有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与所述第一锁钉对应,所述第二避让槽与所述第二锁钉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钉孔内设置有第一内缘台阶。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块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封闭块接近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一面,同时所述通孔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封闭块远离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一面,所述通孔一侧设置有第二内缘台阶,所述第二内缘台阶与所述锁钉孔相交,并于相交处形成豁口;
所述颈椎融合器还包括锁扣,所述锁扣包括位于所述通孔内的柱筒和位于所述第二内缘台阶内的外缘凸起,所述柱筒与所述外缘凸起连接,所述外缘凸起上与所述豁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弹性臂。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本体上设置有齿状纹路。
9.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本体上设置有显影通孔,所述显影通孔延伸至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显影通孔内设置有显影体。
10.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块上设置有夹持槽,所述封闭块的侧部设置有挡止。
CN202123225384.1U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 Active CN216257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25384.1U CN216257666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25384.1U CN216257666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57666U true CN216257666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57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25384.1U Active CN216257666U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576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96797B2 (en) Zero-profile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spacer devices for distraction and spinal fusion and a universal tool for their placement and expansion
US20210330469A9 (en) Bi-directional fixating/locking transvertebral body screw/intervertebral cage stand-alone constructs having a central screw locking lever, and pliers and devices for spinal fusion
US1008067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abilizing adjacent bone portions
US10085847B2 (en) Modular anchor bone fusion cage
US10575960B2 (en) Intervertebral fusion implant
US11471284B2 (en) Spinal implant system
US8690928B1 (en) Fusion plate with directional holes and implant system employing the same
US8932358B1 (en) Anterior intervertebral spacer and integrated plate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use
US816298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inal facet fusion
US9572680B2 (en) Spinal implants, spinal implant kits, and surgical methods
US20090210062A1 (en) Orthopaedic Implants and Prostheses
US201002867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inal interbody fusion
US20090105830A1 (en) Interbody fusion device, integral retention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AU777480B2 (en) Articulating spinal implant
JP2006508714A (ja) 椎間孔後方腰椎体間固定処置の椎間インプラント
US20230329875A1 (en) Revision total ankle implants
CN101394814A (zh) 用于椎间融合移植物的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器和用于移植椎间融合器的器械
AU7180800A (en) 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cage with locking plate
US2012027135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inal facet fusion
CN216257666U (zh) 一种带锁钉的颈椎融合器
US20240082015A1 (en) Spinal fixation techniques and implants
US10070969B2 (en) Annulus plug for intervertebral disc repair
US2020028173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inal facet fu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