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57027U - 一种光学腹腔镜镜头加温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腹腔镜镜头加温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57027U
CN216257027U CN202121490145.6U CN202121490145U CN216257027U CN 216257027 U CN216257027 U CN 216257027U CN 202121490145 U CN202121490145 U CN 202121490145U CN 216257027 U CN216257027 U CN 2162570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device
device body
heating
heating protec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901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云龙
姚美丽
祝焕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Yuhuangding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Yuhuangding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Yuhuangding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Yantai Yuhuangding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14901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570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570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570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腹腔镜镜头加温保护装置,包括加温保护装置本体,所述加温保护装置本体为管状套体,所述加温保护装置本体由内而外包含四层,分别是导热层、电热膜层、隔热层和外层,所述加温保护装置本体内设置有电源连接线,所述加温保护装置本体内设置有温控器连接线,具体使用操作是,术前器械准备阶段,护士通过电源连接线、温控器连接线,接通电源和温控器,并将光学腹腔镜插入到镜头加温保护装置本体内,通过调节温控器上的按钮进行温度设置,电热膜层给镜头加热并恒定保温在预设温度,包裹加温保护装置本体的腹腔镜可以平放在无菌器械台上,待手术开始时,拔出预热好的镜子使用,操作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腹腔镜镜头加温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加温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腹腔镜镜头加温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普遍接受和应用的方法是碘伏擦拭和热盐水烫镜子法,这两种方法被临床普遍接受的主要原因是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符合手术无菌要求;而共同缺点是防雾时效性的问题,伴随手术时间的延长,防雾效果变差,术中需要反复清洁镜头,无法“一劳永逸”。目前主流各大腔镜品牌对于光学视管起雾的问题也没有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因为在现有光学视管结构下和腹腔手术条件下,起雾是一种纯物理现象,目前只有通过外在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所以对比各大研究专利成果(例如:公告号为:CN204207714U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为:CN204072046U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为:CN204581218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为:CN204318714U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为:CN205597889U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CN208958077U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CN106108958A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CN104754787A实用新型专利),它们的设计主要是围绕通过加热保温生理盐水延长防雾时间、直接加热镜子避免术中腔镜拿出体外、减轻护士术前准备的繁琐操作、可以无菌消毒这些方面进行辅助设备的研发;往往具有的功能单一、无法消毒灭菌、温度不可控、增加手术成本、安全可靠性不强的缺点,而这些功能是本项目需要的解决的所有具体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腹腔镜镜头加温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光学腹腔镜镜头加温保护装置,包括加温保护装置本体,所述加温保护装置本体为管状套体,所述加温保护装置本体由内而外包含四层,分别是导热层、电热膜层、隔热层和外层,所述加温保护装置本体内设置有电源连接线,所述加温保护装置本体内设置有温控器连接线,所述温控器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有温控器。
优选的,所述加温保护装置本体上安装有可拆卸的硅胶盖,所述硅胶盖内开设有十字开口。
优选的,所述加温保护装置本体底部的导热层和电热膜层之间内置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导热层内径为12mm,所述加温保护装置本体长度设计为100mm。
所述十字开口的内圈直径为10mm。
所述以电热膜层为核心加热元件,导热层、隔热层、和外层三层依次紧密贴合,构成一个包裹光学腹腔镜镜头适配的密闭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使用时,具体使用操作是,术前器械准备阶段,护士通过电源连接线、温控器连接线,接通电源和温控器,并将光学腹腔镜插入到镜头加温保护装置本体内,通过调节温控器上的按钮进行温度设置,电热膜层给镜头加热并恒定保温在预设温度,包裹加温保护装置本体的腹腔镜可以平放在无菌器械台上,待手术开始时,拔出预热好的镜子使用,操作简单方便。
其二,具有自温控功能的电热膜层为核心加热组件,金属电热膜层是一种三明治结构的,半透明或全透明的金属柔性电加热膜,通过导电填料或材料(金属箔、金属丝)、粘结料、添加剂及溶剂等组成的导电电路,附着在绝缘导热基材表面制作而成;连通电源后,能迅速的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能与热能的转换率高达%以上,具有不自然、不自爆、不漏电、耐高压、起动快、耐潮湿,抗老化,抗腐蚀性能强,温度控制精确、安全可靠的特点。
其三,镜头加温保护装置本体属于一种小尺存复合物体,优选导热系数较高的医用导热硅胶层、医用隔热硅胶层和外层(材质可选不锈钢或者特氟龙)紧密包裹,合成一体;内部的硅胶层起到防止镜头磕碰、减震、缓震的作用,外层不锈钢材质(也可以采用特氟龙材质)可以稳固塑形,且有效地避免该加热保护装置本体被手术器械划伤;优选镜头加温保护装置本体的所有电气接口,统一采用绝缘防水技术;一体的加温保护装置本体具有良好的气密性、绝缘性、抗腐蚀性,可以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消毒的方式进行消毒灭菌,温控器作为温度控制单元,不需要进行消毒,通过可消毒的连接电缆与手术台上的加温装置连接,配合应用。
其四,使用时,目前光学腹腔镜视管的规格尺寸(成人的,直径10mm、长度310mm)、穿刺器“Trocar”的尺寸(成人的,直径11mm或12mm、长度78mm),结合传统保温杯热盐水烫镜子前1/3的习惯,优选设计加热保护装置本体内层直径为12mm,加温保护装置本体长度为100mm,硅胶盖内圈直径10mm(也可设计为5mm,配合小儿腹腔镜使用),12mm的内镜设计为插拔镜子预留了活动空间;100mm的套体设计,符合临床腹腔镜使用的结构特点和实际使用习惯,设计小巧,拿捏方便;硅胶盖是可拆卸的,它采用按压式扣在加温保护装置本体上,根据使用的腹腔镜规格(10mm或5mm)的不同,进行更换;硅胶盖体内圈十字开口设计,一方面便于镜子插入时卡住镜头不晃动,同时起到密封加热装置的作用,降低了热损失,节省了能源。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加温保护装置本体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硅胶盖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硅胶盖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温保护装置本体;2、导热层;3、电热膜层;4、隔热层;5、外层;6、温度传感器;7、硅胶盖;71、十字开口;8、电源连接线;9、温控器连接线;91、温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腹腔镜镜头加温保护装置,一种光学腹腔镜镜头加温保护装置,包括加温保护装置本体1,加温保护装置本体1为管状套体,加温保护装置本体1由内而外包含四层,分别是导热层2、电热膜层3、隔热层4和外层5,加温保护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电源连接线8,加温保护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温控器连接线9,温控器连接线9的一端连接有温控器91,加温保护装置本体1上安装有可拆卸的硅胶盖7,硅胶盖7内开设有十字开口71,加温保护装置本体1底部的导热层2和电热膜层3之间内置温度传感器6,以电热膜层3为核心加热元件,导热层2、隔热层4、和外层5三层依次紧密贴合,构成一个包裹光学腹腔镜镜头适配的密闭空间。
使用时,具体使用操作是,术前器械准备阶段,护士通过电源连接线8、温控器连接线9,接通电源和温控器91,并将光学腹腔镜插入到镜头加温保护装置本体1内,通过调节温控器91上的按钮进行温度设置,电热膜层3给镜头加热并恒定保温在预设温度,包裹加温保护装置本体1的腹腔镜可以平放在无菌器械台上,待手术开始时,拔出预热好的镜子使用,操作简单方便;
具有自温控功能的电热膜层3为核心加热组件,金属电热膜层3是一种三明治结构的,半透明或全透明的金属柔性电加热膜,通过导电填料或材料(金属箔、金属丝)、粘结料、添加剂及溶剂等组成的导电电路,附着在绝缘导热基材表面制作而成;连通电源后,能迅速的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能与热能的转换率高达98%以上,具有不自然、不自爆、不漏电、耐高压、起动快、耐潮湿,抗老化,抗腐蚀性能强,温度控制精确、安全可靠的特点;
镜头加温保护装置本体1属于一种小尺存复合物体,优选导热系数较高的医用导热硅胶层、医用隔热硅胶层和外层(材质可选不锈钢或者特氟龙)紧密包裹,合成一体;内部的硅胶层起到防止镜头磕碰、减震、缓震的作用,外层不锈钢材质(也可以采用特氟龙材质)可以稳固塑形,且有效地避免该加热保护装置本体1被手术器械划伤;优选镜头加温保护装置本体1的所有电气接口,统一采用绝缘防水技术;一体的加温保护装置本体1具有良好的气密性、绝缘性、抗腐蚀性,可以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消毒的方式进行消毒灭菌,温控器91作为温度控制单元,不需要进行消毒,通过可消毒的连接电缆与手术台上的加温装置连接,配合应用。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导热层内径为12mm,所述加温保护装置本体1长度设计为100mm,所述十字开口71的内圈直径为10mm。
使用时,目前光学腹腔镜视管的规格尺寸(成人的,直径10mm、长度310mm)、穿刺器“Trocar”的尺寸(成人的,直径11mm或12mm、长度78mm),结合传统保温杯热盐水烫镜子前1/3的习惯,优选设计加热保护装置本体1内层直径为12mm,加温保护装置本体1长度为100mm,硅胶盖7内圈直径10mm(也可设计为5mm,配合小儿腹腔镜使用),12mm的内镜设计为插拔镜子预留了活动空间;100mm的套体设计,符合临床腹腔镜使用的结构特点和实际使用习惯,设计小巧,拿捏方便;硅胶盖7是可拆卸的,它采用按压式扣在加温保护装置本体1上,根据使用的腹腔镜规格(10mm或5mm)的不同,进行更换;硅胶盖7体内圈十字开口71设计,一方面便于镜子插入时卡住镜头不晃动,同时起到密封加热装置的作用,降低了热损失,节省了能源。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光学腹腔镜镜头加温保护装置,包括加温保护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保护装置本体(1)为管状套体,所述加温保护装置本体(1)由内而外包含四层,分别是导热层(2)、电热膜层(3)、隔热层(4)和外层(5),所述加温保护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电源连接线(8),所述加温保护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温控器连接线(9),所述温控器连接线(9)的一端连接有温控器(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腹腔镜镜头加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保护装置本体(1)上安装有可拆卸的硅胶盖(7),所述硅胶盖(7)内开设有十字开口(7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腹腔镜镜头加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保护装置本体(1)底部的导热层(2)和电热膜层(3)之间内置温度传感器(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腹腔镜镜头加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内径为12mm,所述加温保护装置本体(1)长度设计为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学腹腔镜镜头加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开口(71)的内圈直径为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腹腔镜镜头加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层(3)为核心加热元件,导热层(2)、隔热层(4)、和外层(5)三层依次紧密贴合,构成一个包裹光学腹腔镜镜头适配的密闭空间。
CN202121490145.6U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光学腹腔镜镜头加温保护装置 Active CN2162570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0145.6U CN216257027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光学腹腔镜镜头加温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0145.6U CN216257027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光学腹腔镜镜头加温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57027U true CN216257027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58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90145.6U Active CN216257027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光学腹腔镜镜头加温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570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57027U (zh) 一种光学腹腔镜镜头加温保护装置
CN205597889U (zh) 一种防止镜头起雾的腹腔镜
CN209996748U (zh) 一种中药熏蒸装置
CN212282424U (zh) 点滴加热器
CN106798543A (zh) 腹腔镜镜头的除雾装置
CN217724093U (zh) 一种加热保温的针灸装置
CN103736179A (zh) 一种输液保温装置
CN211244569U (zh) 一种多功能针灸盒
CN111297310A (zh) 一种腔镜镜头去雾化处理装置
CN203710484U (zh) 一种输液保温装置
CN215651924U (zh) 一种肝胆科护理用暖手袋
CN201445588U (zh) 医用恒温热敷电热水袋
CN206534841U (zh) 一种新型断指再植保温促活指套
CN211022741U (zh) 一种内科用诊疗装置
CN217162868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中药热敷包
CN204072928U (zh) 一种医用显温保温碗
CN213158544U (zh) 一种输液架的输液辅助加热装置
KR200240524Y1 (ko) 가열형 청진기
CN212401769U (zh) 一种灭菌包装袋真空塑封装置
CN217162784U (zh) 一种输液局部保温装置
CN215308663U (zh) 一种对截骨杀菌灭活的装置
CN210784252U (zh) 一种医用带有自加热保温机构的保温杯
CN213696849U (zh) 一种腹腔镜镜头
CN215585236U (zh) 定向药透仪
CN209404937U (zh) 一种低温电热熔焊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