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50991U - 多电压电池包及其与电动工具的组件 - Google Patents

多电压电池包及其与电动工具的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50991U
CN216250991U CN202122160947.7U CN202122160947U CN216250991U CN 216250991 U CN216250991 U CN 216250991U CN 202122160947 U CN202122160947 U CN 202122160947U CN 216250991 U CN216250991 U CN 216250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voltage
voltage battery
male
trig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6094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建红
王波涛
许乃前
柯亨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6094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50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50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509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电压电池包,其正极端子与第一电池组的正极相连,负极端子与第二电池组的负极相连;第一、第二电池组之间配置第一通断元件;第一电池组与负极端子之间有第二通断元件;第二电池组与正极端子之间有第三通断元件;第二、第三通断元件设有触发元件;第一状态下,第一通断元件闭合,第二、第三通断元件断开,第一、第二电池组串联输出第一电压;第二状态下,触发元件被触发,第一通断元件断开,第二、第三通断元件闭合,第一、第二电池组电路并联输出第二电压。该方案所提供的多电压电池包仅有一组正、负极端子,结合通断元件和触发元件,实现电池包多电压输出。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该多电压电池包与电动工具的组件。

Description

多电压电池包及其与电动工具的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电压电池包,以及该多电压电池包与电动工具的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电池包一般被设计成供应单一固定的电压(例如40V),有鉴于此,英国7RDD有限公司提供了一种可与电动工具结合起来使用并且可用于提供超过一个供电电压的电池包,具体可参考CN201580011830.7(申请日:2015-03-06,优先权日:2014-03-06),其原理为:通过在电池包上配置两组正、负极电源端子,即申请文件中的第一对阴插座和第二对阴插座,每组正、负极电源端子对应与电池包内部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的正负极相连接,然后通过在第一电动工具和第二电动工具上配置不同的插片端子,即第一组连接器件和第二组连接器件,以实现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的串、并联,从而输出不同电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它结构形式和原理的多电压电池包,其仅配置有一组正、负极电源端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电压电池包,其包括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以及一组适于与外部电气设备相连接的正、负极电源端子,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具有相同数量的电池单元,其中:
所述正极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相连接,所述负极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极之间配置有第一通断元件;
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与所述负极电源端子之间配置有第二通断元件;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极与所述正极电源端子之间配置有第三通断元件;所述第二通断元件和/或所述第三通断元件还对应配置有至少一触发元件;
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通断元件闭合,所述第二通断元件和所述第三通断元件断开,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电路组合形成串联,所述多电压电池包输出第一电压;
第二状态下,所述触发元件在外界作用下被触发,所述第一通断元件断开,所述第二通断元件和所述第三通断元件闭合,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电路组合形成并联,所述多电压电池包输出第二电压;
所述第一电压高于所述第二电压。
进一步,所述多电压电池包还包括外壳,所述第一通断元件和所述第二通断元件,以及所述第三通断元件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外壳对应所述正、负极电源端子、以及所述触发元件配置有外置接口。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断元件和所述第二通断元件,以及所述第三通断元件为开关。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断元件与所述第二通断元件,或所述第一通断元件与所述第三通断元件为单刀双掷开关。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断元件和所述第二通断元件,以及所述第三通断元件为机械公母插结构,其包括公插片和与之对应配合的母插座。
进一步,所述第二通断元件的公插片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的插接方向和脱离方向与所述第三通断元件的公插片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的插接方向和脱离方向一致,并与所述第一通断元件的公插片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的插接方向和脱离方向相反。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断元件的第一公插片与所述第二通断元件的第二公插片联动,且二者在一状态下,有且仅有一组公插片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或;
所述第一通断元件的第一公插片与所述第三通断元件的第三公插片联动,且二者在一状态下,有且仅有一组公插片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断元件的第一公插片和所述第二通断元件的第二公插片,以及所述第三通断元件的第三公插片三者联动;
且三者在一状态下,有且仅有所述第一通断元件的第一公插片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或所述第二通断元件的第二公插片和所述第三通断元件的第三公插片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通断元件和/或所述第三通断元件的公插片与所述触发元件直接或间接相连,所述触发元件配置有与之相连接的弹性件;
第一状态,在所述弹性件的保持作用下,所述公插片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保持分离;
第二状态,在外界作用下触发所述触发元件位移一距离,带动所述公插片位移至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保持插接;
撤消外界作用,所述触发元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回复至第一状态。
进一步,所述第一通断元件的公插片与所述第二通断元件和/或所述第三通断元件所对应的触发元件相连接;
第一状态,在所述弹性件的保持作用下,所述第一通断元件的公插片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保持插接;
第二状态,在外界作用下触发所述触发元件位移一距离,带动所述第一通断元件的公插片位移至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保持分离;
撤消外界作用,所述触发元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回复至第一状态。
进一步,所述触发元件的触发方向与所述正、负极电源端子与外部电气设备的配合插接方向一致。
进一步,所述触发元件与所述正、负极电源端子的开口大致位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所述正、负极电源端子配置于一端子座,所述端子座上设有与所述正、负极电源端子并排的触发通道,所述触发元件设置于所述触发通道内。
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多电压电池包仅有一组正、负极电源端子,并结合该电池包中配置的通断元件和触发元件,其可以适于与外部电气设备相连接,组合起来使用,实现电池包多电压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多电压电池包与电动工具的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电压电池包与电动工具的组件,其包括适于与所述多电压电池包适配的第一电动工具和第二电动工具,其中:
所述多电压电池包如上述所述;
所述第一电动工具具有配置为在第一电压下操作的第一电机和第一组连接端子;
所述第二电动工具具有配置为在第二电压下操作的第二电机和第二组连接端子;
所述多电压电池包安装至所述第一电动工具,其正、负极电源端子以第一机械交互方式与所述第一组连接端子相连接,以输出第一电压;
所述多电压电池包安装至所述第二电动工具,其正、负极电源端子以与所述第一机械交互方式相同的方式与所述第二组连接端子相连接,以输出第二电压;
且,所述第二电动工具还配置有致动件,其与所述触发元件相对应,所述多电压电池包安装至所述第二电动工具,所述触发元件在所述致动件作用下被触发。
进一步,所述多电压电池包安装至所述第二电动工具时,所述第一通断元件先断开,然后所述正、负极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二组连接端子相连接。
该组件具有上述多电压电池包的所有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在第一电压状态下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在第二电压状态下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在第一电压状态下的正负极电源端子布线连接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在第二电压状态下的正负极电源端子布线连接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在第一电压状态下的正负极电源端子布线连接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在第二电压状态下的正负极电源端子布线连接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在第一电压状态下的通断元件的连接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在第二电压状态下的通断元件的连接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与第一电动工具匹配连接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与第二电动工具匹配连接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触发元件与正负极电源端子的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所示的原理图,一种多电压电池包,其包括第一电池组BT1和第二电池组BT2,以及一组适于与外部电气设备相连接的正、负极电源端子(B+,B-),第一电池组BT1和第二电池组BT2具有相同数量的电池单元,其中:
正极电源端子B+与第一电池组BT1的正极相连接,负极电源端子B-与第二电池组BT2的负极相连接;第一电池组BT1的负极与第二电池组BT2的正极之间配置有第一通断元件;
第一电池组BT1的负极与负极电源端子B-之间配置有第二通断元件;第二电池组BT2的正极与正极电源端子B+之间配置有第三通断元件;第二通断元件和/或第三通断元件还对应配置有至少一触发元件300;
第一状态下,第一通断元件闭合,第二通断元件和第三通断元件断开,第一电池组BT1和第二电池组BT2电路组合形成串联,多电压电池包输出第一电压V1,具体参照图1所示;
第二状态下,触发元件300在外界作用下被触发,第一通断元件断开,第二通断元件和第三通断元件闭合,第一电池组BT1和第二电池组BT2电路组合形成并联,多电压电池包输出第二电压V2,具体参照图2所示;
第一电压V1高于第二电压V2。
具体地,第一电池组BT1和第二电池组BT2具有相同数量的电池单元,每组中的电池单元相互串联,如此,第一电池组BT1和第二电池组BT2具有相同的标称电压,如40V。
以40V的标称电压为例,第一状态下,第一电池组BT1和第二电池组BT2电路组合形成串联,多电压电池包输出第一电压V1为80V;第二状态下,第一电池组BT1和第二电池组BT2电路组合形成并联,多电压电池包输出第一电压V2为40V。
优选地,常态下,即该多电压电池包未与任何外部电气设备配合连接状态下,第一通断元件保持常闭合,第二通断元件和第三通断元件保持常断开,此时,第一电池组BT1和第二电池组BT2电路组合形成串联,多电压电池包输出第一电压V1,如图1所示,;
工作状态下,即该多电压电池包与外部电气设备配合连接状态下,当连接至第一电动工具时,正、负极电源端子(B+,B-)以第一机械交互方式与第一电动工具的第一组连接端子相连接,以输出第一电压V1,具体地,第一组连接端子为公插片,正、负极电源端子(B+,B-)为一组母插座(参照图3所示),公插片插入对应的正、负极母插座以向第一电动工具提供第一电压V1输入,此时,第一通断元件仍然保持常闭合,第二通断元件和第三通断元件仍然保持常断开,如图1所示;
当连接至第二电动工具时,正、负极电源端子(B+,B-)以与上述第一机械交互方式相同的方式与第二组连接端子相连接,以输出第二电压V2,具体地,第二组连接端子同样为公插片,正、负极电源端子(B+,B-)仍为一组母插座(参照图4所示),公插片插入对应的正、负极母插座以向第二电动工具提供第二电压V2输入,此时,第二电动工具还配置有致动件,其与触发元件300相对应,多电压电池包安装至第二电动工具,触发元件300在致动件作用下被触发,第一通断元件被切换至断开,第二通断元件和第三通断元件切换至闭合,如图2所示。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上述第一通断元件和第二通断元件,以及第三通断元件均为开关;
更优选地,第一通断元件与第二通断元件,或第一通断元件与第三通断元件为单刀双掷开关;具体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一通断元件与第三通断元件为单刀双掷开关,其具有a,b,c三个触点,第二通断元件为开关S;
该多电压电池包在上述常态下和上述连接至第一电动工具工作状态下,触点a和触点b相接触,开关S断开,如图1所示;
该多电压电池包在上述连接至第二电动工具工作状态下,触点a和触点c相接触,开关S闭合,如图2所示。
此外,上述开关S可以为机械开关,还可以为电子开关,电子开关受控制器控制,如,当触点a和触点c相接触,控制器检测到正、负极电源端子(B+,B-)有过电流信号,则控制电子开关S闭合。
更具体地,多电压电池包还包括外壳,第一通断元件和第二通断元件,以及第三通断元件均设置于外壳内部,外壳对应正、负极电源端子、以及触发元件配置有外置接口。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结构和原理基本相似,其不同在于:上述第一通断元件和第二通断元件,以及第三通断元件为机械公母插结构,其包括公插片和与之对应配合的母插座。
具体地,参照图5和图6所示,第一通断元件10包括第一公插片10a和第一母插座10b,第二通断元件20包括第二公插片20a和第二母插座20b,第三通断元件30包括第三公插片30a和第三母插座30b。
进一步,第二通断元件20的第二公插片20a与与之对应的第二母插座20b的插接方向和脱离方向与第三通断元件30的第三公插片30a与与之对应的第三母插座30b的插接方向和脱离方向一致,并与第一通断元件10的第一公插片10a与与之对应的第一母插座10b的插接方向和脱离方向相反。
具体参照图5和图6所示,第一通断元件10的第一公插片10a是由后向前插入第一母插座10b;而第二通断元件20的第二公插片20a和第三通断元件30的第三公插片30a均是由前向后插入与之对应的第二母插座20b和第三母插座30b。
进一步,第一通断元件10的第一公插片10a与第二通断元件20的第二公插片20a联动,且二者在一状态下,有且仅有一组公插片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例如:
常态下,即该多电压电池包未与任何外部电气设备配合连接状态下,第一公插片10a与第一母插座10b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第二公插片20a与第二母插座20b保持断开,如图5所示;
工作状态下,当连接至第一电动工具100时,第一公插片10a与第一母插座10b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第二公插片20a与第二母插座20b保持断开,如图5所示;
工作状态下,当连接至第二电动工具200时,第一公插片10a与第一母插座10b保持断开,第二公插片20a与第二母插座20b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如图6所示。
当然,第一通断元件10的第一公插片10a还可以与第三通断元件30的第三公插片30a联动,且同样二者在一状态下,有且仅有一组公插片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
此外,第一通断元件10的第一公插片10a和第二通断元件20的第二公插片20a,以及第三通断元件30的第三公插片30a三者联动;
且三者在一状态下,有且仅有第一通断元件10的第一公插片10a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10b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或第二通断元件20的第二公插片20a和第三通断元件30的第三公插片30a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例如:
常态下,即该多电压电池包未与任何外部电气设备配合连接状态下,第一公插片10a与第一母插座10b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第二公插片20a与第二母插座20b保持断开,第三公插片30a与第三母插座30b保持断开;
工作状态下,当连接至第一电动工具100时,第一公插片10a与第一母插座10b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第二公插片20a与第二母插座20b保持断开,第三公插片30a与第三母插座30b保持断开;
工作状态下,当连接至第二电动工具200时,第一公插片10a与第一母插座10b保持断开,第二公插片20a与第二母插座20b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第三公插片30a与第三母插座30b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
请继续参照图5和图6所示,以及结合图7和图8所示,第二通断元件20和/或第三通断元件30的公插片与触发元件(300a,300b),直接或间接相连,触发元件300配置有与之相连接的弹性件400;
具体地,第二通断元件20和第三通断元件30的公插片分别一一对应与触发元件(300a,300b)直接或间接相连;或者第二通断元件20和第三通断元件30的公插片共用一个触发元件300a或300b,并与之直接或间接相连,即第二通断元件20和第三通断元件30的公插片联动,通过一个触发元件300a或300b能够同时带动第二通断元件20和第三通断元件30的公插片进行位移。本实施例以第二通断元件20和第三通断元件30的公插片分别一一对应与触发元件(300a,300b)直接或间接相连为例;
第一状态,在弹性件400的保持作用下,第二通断元件20和第三通断元件30的公插片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保持分离,参照图7所示;
第二状态,在外界作用下触发触发元件400位移一距离,带动第二通断元件20和第三通断元件30的公插片位移至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保持插接,参照图8所示;
撤消外界作用,触发元件(300a,300b)在弹性件400的作用下,回复至第一状态。
具体地,第一通断元件10的公插片10a与第二通断元件20和/或第三通断元件30所对应的触发元(300a,300b)件相连接,本实施例以第一通断元件10的公插片10a与第二通断元件20所对应的触发元件300a相连接为例以说明;
第一状态,在弹性件400的保持作用下,第一通断元件10的公插片10a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10b保持插接;
第二状态,在外界作用下触发触发元件300位移一距离,带动第一通断元件10的公插片10a位移至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10b保持分离;
撤消外界作用,触发元件(300a,300b)在弹性件400的作用下,回复至第一状态。
更具体地,参照图7所示,第一公插片10a与第二公插片20a联动,二者与触发元件300a直接相连接,第三公插片30a与触发元件300b直接相连接,常态下,即该多电压电池包未与任何外部电气设备配合连接状态下,触发元件300a和触发元件300b在各自的弹性件400的保持作用下,第二通断元件20和第三通断元件30的公插片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保持分离,第一通断元件10的公插片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此时常态下,多电压电池包的正、负极电源端子间电压为V1;
参照图9所示,当连接至第一电动工具100时,第一电动工具100具有配置为在第一电压V1下操作的第一电机和第一组连接端子,多电压电池包安装至第一电动工具100,其正、负极电源端子(B+,B-)以第一机械交互方式与第一组连接端子相连接,以输出第一电压V1,此时,触发元件(300a,300b)无外界致动,保持常态,第一公插片10a与第一母插座10b依旧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第二公插片20a与第二母插座20b依旧保持断开,第三公插片30a与第三母插座30b依旧保持断开;
参照图10所示,当连接至第二电动工具200时,第二电动工具200具有配置为在第二电压V2下操作的第二电机和第二组连接端子,多电压电池包安装至第二电动工具100,其正、负极电源端子(B+,B-)以第二机械交互方式与第二组连接端子相连接,以输出第二电压V2,且第二电动工具200还配置有致动件500,其与触发元件(300a,300b)相对应,多电压电池包安装至第二电动工具200,触发元件(300a,300b)在致动件500作用下被触发,此时,触发元件(300a,300b)被致动件500致动,第一公插片10a与第一母插座10b断开,第二公插片20a插入第二母插座20b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第三公插片30a插入第三母插座30b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
其中,上述第二机械交互方式与上述第一机械交互方式相同。
进一步,参照图11所示,触发元件300的触发方向与正、负极电源端子(B+,B-)与外部电气设备的配合插接方向一致,当匹配第二电动工具200时,触发动作简便,方便结构布局。
此外,触发元件300与正、负极电源端子(B+,B-)的开口大致位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所述正、负极电源端子配置于一端子座600,端子座600上设有与正、负极电源端子(B+,B-)并排的触发通道,所述触发元件(300a,300b)设置于触发通道内。
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多电压电池包仅有一组正、负极电源端子,并结合该电池包中配置的通断元件和触发元件,其可以适于与外部电气设备相连接,组合起来使用,实现电池包多电压输出。
另外,请继续参照图9和图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电压电池包与电动工具的组件,其包括适于与所述多电压电池包适配的第一电动工具100和第二电动工具200,其中:
多电压电池包如上述所述;
第一电动工具100具有配置为在第一电压V1下操作的第一电机和第一组连接端子;
第二电动工具200具有配置为在第二电压V2下操作的第二电机和第二组连接端子;
多电压电池包安装至第一电动工具100,其正、负极电源端子(B+,B-)以第一机械交互方式与第一组连接端子相连接,以输出第一电压V1;
多电压电池包安装至第二电动工具200,其正、负极电源端子(B+,B-)以与所述第一机械交互方式相同的方式与第二组连接端子相连接,以输出第二电压V2;
且,第二电动工具200还配置有致动件500,其与触发元件(300a,300b)相对应,多电压电池包安装至第二电动工具200,触发元件(300a,300b)在致动件500作用下被触发。
具体地,参照图9所示,当连接至第一电动工具100时,其正、负极电源端子(B+,B-)与第一组连接端子相连接,以输出第一电压V1,此时,触发元件(300a,300b)无外界致动,保持常态,第一公插片10a与第一母插座10b依旧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第二公插片20a与第二母插座20b依旧保持断开,第三公插片30a与第三母插座30b依旧保持断开;
参照图10所示,当连接至第二电动工具200时,其正、负极电源端子(B+,B-)与第二组连接端子相连接,以输出第二电压V2,且致动件500致动触发触发元件(300a,300b),此时,第一公插片10a与第一母插座10b断开,第二公插片20a插入第二母插座20b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第三公插片30a插入第三母插座30b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
进一步,由于常态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电压电池包的正负极电源端子(B+,B-)之间为V1,而且V1>V2,因此,当多电压电池包安装至第二电动工具200时,优选地,先确保第一通断元件先断开,然后正、负极电源端子与第二组连接端子相连接,如此,可以有效避免高电压烧机。
最后应说明的是:虽然在功能性模块的背景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并且采用方块图的形式举例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除非另有相反说明,所述的功能和/或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被集成在单个物理装置和/或软件模块中,或者一个或多个功能和/或特征可以在单独的物理装置或软件模块中被实现。还可以理解的是,有关每个模块的实际实现的详细讨论对于理解本实用新型是不必要的。更确切地说,考虑到在本文中公开的系统中各种功能模块的属性、功能和内部关系的情况下,在工程师的常规技术内将会了解该模块的实际实现。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运用普通技术就能够在无需过度试验的情况下实现在权利要求书中所阐明的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理解的是,所公开的特定概念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方案的全部范围来决定。

Claims (15)

1.一种多电压电池包,其包括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以及一组适于与外部电气设备相连接的正、负极电源端子,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具有相同数量的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相连接,所述负极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极之间配置有第一通断元件;
所述第一电池组的负极与所述负极电源端子之间配置有第二通断元件;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极与所述正极电源端子之间配置有第三通断元件;所述第二通断元件和/或所述第三通断元件还对应配置有至少一触发元件;
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通断元件闭合,所述第二通断元件和所述第三通断元件断开,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电路组合形成串联,所述多电压电池包输出第一电压;
第二状态下,所述触发元件在外界作用下被触发,所述第一通断元件断开,所述第二通断元件和所述第三通断元件闭合,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电路组合形成并联,所述多电压电池包输出第二电压;
所述第一电压高于所述第二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压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第一通断元件和所述第二通断元件,以及所述第三通断元件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外壳对应所述正、负极电源端子、以及所述触发元件配置有外置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压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断元件和所述第二通断元件,以及所述第三通断元件为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电压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断元件与所述第二通断元件,或所述第一通断元件与所述第三通断元件为单刀双掷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压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断元件和所述第二通断元件,以及所述第三通断元件为机械公母插结构,其包括公插片和与之对应配合的母插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电压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断元件的公插片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的插接方向和脱离方向与所述第三通断元件的公插片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的插接方向和脱离方向一致,并与所述第一通断元件的公插片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的插接方向和脱离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多电压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断元件的第一公插片与所述第二通断元件的第二公插片联动,且二者在一状态下,有且仅有一组公插片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或;
所述第一通断元件的第一公插片与所述第三通断元件的第三公插片联动,且二者在一状态下,有且仅有一组公插片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多电压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断元件的第一公插片和所述第二通断元件的第二公插片,以及所述第三通断元件的第三公插片三者联动;
且三者在一状态下,有且仅有所述第一通断元件的第一公插片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或所述第二通断元件的第二公插片和所述第三通断元件的第三公插片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保持机械和电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电压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断元件和/或所述第三通断元件的公插片与所述触发元件直接或间接相连,所述触发元件配置有与之相连接的弹性件;
第一状态,在所述弹性件的保持作用下,所述公插片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保持分离;
第二状态,在外界作用下触发所述触发元件位移一距离,带动所述公插片位移至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保持插接;
撤消外界作用,所述触发元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回复至第一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电压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断元件的公插片与所述第二通断元件和/或所述第三通断元件所对应的触发元件相连接;
第一状态,在所述弹性件的保持作用下,所述第一通断元件的公插片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保持插接;
第二状态,在外界作用下触发所述触发元件位移一距离,带动所述第一通断元件的公插片位移至与与之对应的母插座保持分离;
撤消外界作用,所述触发元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回复至第一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压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元件的触发方向与所述正、负极电源端子与外部电气设备的配合插接方向一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电压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元件与所述正、负极电源端子的开口大致位于同一水平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多电压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电源端子配置于一端子座,所述端子座上设有与所述正、负极电源端子并排的触发通道,所述触发元件设置于所述触发通道内。
14.一种多电压电池包与电动工具的组件,其包括适于与所述多电压电池包适配的第一电动工具和第二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电压电池包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13任一所述;
所述第一电动工具具有配置为在第一电压下操作的第一电机和第一组连接端子;
所述第二电动工具具有配置为在第二电压下操作的第二电机和第二组连接端子;
所述多电压电池包安装至所述第一电动工具,其正、负极电源端子以第一机械交互方式与所述第一组连接端子相连接,以输出第一电压;
所述多电压电池包安装至所述第二电动工具,其正、负极电源端子以与所述第一机械交互方式相同的方式与所述第二组连接端子相连接,以输出第二电压;
且,所述第二电动工具还配置有致动件,其与所述触发元件相对应,所述多电压电池包安装至所述第二电动工具,所述触发元件在所述致动件作用下被触发。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电压电池包与电动工具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电压电池包安装至所述第二电动工具时,所述第一通断元件先断开,然后所述正、负极电源端子与所述第二组连接端子相连接。
CN202122160947.7U 2021-09-08 2021-09-08 多电压电池包及其与电动工具的组件 Active CN216250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0947.7U CN216250991U (zh) 2021-09-08 2021-09-08 多电压电池包及其与电动工具的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0947.7U CN216250991U (zh) 2021-09-08 2021-09-08 多电压电池包及其与电动工具的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50991U true CN216250991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82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60947.7U Active CN216250991U (zh) 2021-09-08 2021-09-08 多电压电池包及其与电动工具的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50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7306457B2 (en) Battery pack
EP3660950A2 (en) Power tool system and battery pack thereof
US20240149424A1 (en) Power tool system and battery pack thereof
ES2907051T3 (es) Paquete de baterías
US10583749B2 (en) Batte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operation thereof
US8481878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battery modules
CN109360929A (zh)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
EP3905473A1 (en) Battery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apparatus and rechargeable power source
CN111433984B (zh) 用于在至少两个牵引电池与电动自行车的驱动单元之间建立电气连接的多电池适配器
CN216250991U (zh) 多电压电池包及其与电动工具的组件
EP3651261B1 (en) Storage battery unit and connector
CN113839140A (zh) 多电压电池包及其与电动工具的组件
US20210313614A1 (en)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tool system
CN209562182U (zh) 电池包
CN209217096U (zh)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
CN111261434A (zh) 电能切换组件及具有该电能切换组件的工具及系统
CN109599526B (zh) 电能储存装置及电动工具
CN215681848U (zh) 蓄电池继电器控制装置及蓄电池
CN211828892U (zh) 电能切换装置、电能储存系统、电动工具及系统
CN217036254U (zh) 一种充电转接件
CN216750196U (zh) 一种电池箱接线结构及其电池箱
CN116093760B (zh) 一种储能设备
CN217468533U (zh) 一种agv用锂电池组及agv
CN116269582B (zh) 一种外科器械及其组装方法
GB2039164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