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48424U - 超低损耗光纤跳线 - Google Patents

超低损耗光纤跳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48424U
CN216248424U CN202122890766.XU CN202122890766U CN216248424U CN 216248424 U CN216248424 U CN 216248424U CN 202122890766 U CN202122890766 U CN 202122890766U CN 216248424 U CN216248424 U CN 216248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low loss
ultra
connecting sleeve
cab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9076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小芳
吴清辉
贲仁伟
杨光
魏平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an Guangy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an Guangy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an Guangy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an Guangy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9076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48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48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48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低损耗光纤跳线,包括线缆本体,所述线缆本体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头组件,所述连接头组件包括连接套和插芯,所述插芯的内端设置于所述连接套内且与所述线缆本体相连接,所述插芯的外端伸出于所述连接套;所述插芯的外端加工形成尺寸逐渐缩小的缩减部,所述缩减部的顶端加工形成球面形的物理接触区。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充分减小了大弧面物理对接容易产生的错位和接触误差,保证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通过减少物理接触面,将“球形”接触面进一步减小,实现小弧面精密对接,进一步降低了光纤两端面通光损耗,利于提高光纤性能,达到低损耗的目的。

Description

超低损耗光纤跳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低损耗光纤跳线。
背景技术
为适应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超大带宽、超高容量通信的要求,除了研制出更好的设备和算法优化外,还需要开发具有超低损耗特性光纤材料,以及更合理的光纤结构。以纯二氧化硅材料为纤芯的超低损耗光纤可有效降低由于瑞利散射引起的损耗,已经在海底和陆地超长距离传输中体现出优势,相信在未来的通信领域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光纤跳线(又称光纤连接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是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这是光纤连接器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光纤连接器也影响了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各项性能。光纤线路的两个光纤端面需要达到充分的物理接触,如同融为一体的介质,物理接触对保证光纤连接点的低插入损耗和高回波损耗至关重要。参考图1和图2,现有的一种光纤跳线的插芯端面整体为球面状,球面半径为125mm,其相对于端面为平面的插芯,两个光纤端面达到充分物理接触时,物理接触面可以有效减少,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通光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降低光纤两端面通光损耗、以达到低损耗目的的超低损耗光纤跳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超低损耗光纤跳线,包括线缆本体,所述线缆本体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头组件,所述连接头组件包括连接套和插芯,所述插芯的内端设置于所述连接套内且与所述线缆本体相连接,所述插芯的外端伸出于所述连接套;所述插芯的外端加工形成尺寸逐渐缩小的缩减部,所述缩减部的顶端加工形成球面形的物理接触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缩减部呈圆台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物理接触区的球面半径为20~30mm。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物理接触区的球面半径为25mm。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插芯的外端加工形成尺寸逐渐缩小的缩减部,所述缩减部的顶端加工形成球面形的物理接触区,这样结构设计充分减小了大弧面物理对接容易产生的错位和接触误差,保证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通过减少物理接触面,将“球形”接触面进一步减小,实现小弧面精密对接,进一步降低了光纤两端面通光损耗,利于提高光纤性能,达到低损耗的目的。
该超低损耗光纤跳线在特殊环境以及高标信息传输中可以起到相对显著的效果,在信息传输上具备长距离、高速率、大容量、高可靠性的优势。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光纤跳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两个光纤跳线的插芯端面对准时的状态参考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纤跳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纤跳线插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光纤跳线的插芯端面对准时的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参考图3至图5,超低损耗光纤跳线,包括线缆本体1,所述线缆本体1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头组件,所述连接头组件包括连接套2和插芯3,所述插芯3的内端设置于所述连接套2内且与所述线缆本体1相连接,所述插芯3的外端伸出于所述连接套2,以上结构与现有技术(如图1)中的光纤跳线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插芯3的外端加工形成尺寸逐渐缩小的缩减部31,缩减部31呈线性方式逐渐缩小,为圆台形结构,所述缩减部31的顶端研磨形成球面形的物理接触区32,所述物理接触区32的球面半径为25mm。这样设计后,改变了常规插芯平面斜度,“球形”面较常规UPC插芯面有明显缩小,这样设计,充分减小了大弧面物理对接容易产生的错位和接触误差,保证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通过减少物理接触面,将“球形”接触面进一步减小,实现小弧面精密对接,进一步降低了光纤两端面通光损耗,经通光插回损测试,插损能保证在0.17dB以内,通过3D检测,跳线各项指标均在行业标准以内。
该超低损耗光纤跳线在特殊环境以及高标信息传输中可以起到相对显著的效果,在信息传输上具备长距离、高速率、大容量、高可靠性的优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4)

1.超低损耗光纤跳线,包括线缆本体,所述线缆本体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头组件,所述连接头组件包括连接套和插芯,所述插芯的内端设置于所述连接套内且与所述线缆本体相连接,所述插芯的外端伸出于所述连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的外端加工形成尺寸逐渐缩小的缩减部,所述缩减部的顶端加工形成球面形的物理接触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损耗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减部呈圆台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低损耗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接触区的球面半径为20~30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低损耗光纤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接触区的球面半径为25mm。
CN202122890766.XU 2021-11-23 2021-11-23 超低损耗光纤跳线 Active CN216248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90766.XU CN216248424U (zh) 2021-11-23 2021-11-23 超低损耗光纤跳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90766.XU CN216248424U (zh) 2021-11-23 2021-11-23 超低损耗光纤跳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48424U true CN216248424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56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90766.XU Active CN216248424U (zh) 2021-11-23 2021-11-23 超低损耗光纤跳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484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02332Y (zh) 光纤接口组件
CN103270506A (zh) 用于促进电子元件之间光通讯的装置、系统与方法
CN204536604U (zh) 光学耦合器件及光模块
CN102650717A (zh) 基于双包层光纤的多模/单模光纤连接器
CN216248424U (zh) 超低损耗光纤跳线
CN205176333U (zh) 六信道光信号传输模块
CN103487900B (zh) 一种用于大功率激光传输的光纤跳线
CN112285823A (zh) 一种高聚物光纤链接器及信号收发装置
CN109870772A (zh) 一种可长期插拔的光纤连接器
CN208547746U (zh) 一种调节式光纤连接器组件
WO2017124227A1 (zh) 一种光耦合装置和方法
CN201965258U (zh) 光纤连接器
CN104297860A (zh) 单模光纤连接器
CN208334708U (zh) 一种光纤扩束型透镜组件
KR101512689B1 (ko) 빔 확장형 광커넥터 어댑터 부재
CN206946044U (zh) 一种光线插头插座一体化结构
CN211293360U (zh) 扩束型光电混合连接器
CN220232025U (zh) 一种高插拔寿命扩束结构
CN221039513U (zh) 一种多芯多模高速光纤跳线
CN219105213U (zh) 一种光缆跳线
CN211318823U (zh) 一种扩束光纤适配器
CN217639654U (zh) 一种光模块并行传输装置
CN212321904U (zh) 一种光纤法兰
CN210666111U (zh) 一种高速光模块的无源光组件
CN21872817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mpo光连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