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22228U - 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22228U
CN216222228U CN202122486848.8U CN202122486848U CN216222228U CN 216222228 U CN216222228 U CN 216222228U CN 202122486848 U CN202122486848 U CN 202122486848U CN 216222228 U CN216222228 U CN 216222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movable
frame
internal thread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868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泓力
何丽红
张春国
颜华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Provincial Hospital for Women and Children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Provincial Hospital for Women and Childr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Provincial Hospital for Women and Children filed Critical Sichuan Provincial Hospital for Women and Children
Priority to CN2021224868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22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22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222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包括支框,支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伸缩支腿,四个伸缩支腿底端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筒,四个伸缩支腿的底端均活动安装有球形万向轮,内螺纹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橡胶环,支框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架,限位架顶端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套环,套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吊环,支框顶部远离限位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板;通过设置的橡胶环,橡胶环的弹力与内螺纹筒之间的螺旋作用力相反,因此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装置可以在移动和固定位置之间进行切换,也可以进行转移不便于移动的患者做超声波检查,增加了不同情况的适应性。

Description

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科检查是利用超声产生的波在人体内传播时,通过示波屏显示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对超声的反射和减弱规律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超声波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当在人体内传播过程中,遇到密度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即有反射、折射和吸收等现象产生,超声医学是医学影像学的一个年轻而又重要的分支,随着超声新技术的采用和日臻完善,它与临床科不新融合发展,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着极大的作用,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在超声科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需要检查的部位进行调节检查部位,必要时需要进行翻身,而多数的患者活动不便,而现有辅助调节肢体角度的装置尚未设置相关的翻身机构,因而造成一定的使用不便和患者检查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具有承重能力强、可移动固定的功能,以及帮助患者进行翻身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包括支框,所述支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伸缩支腿,四个所述伸缩支腿底端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筒,四个所述伸缩支腿的底端均活动安装有球形万向轮,所述内螺纹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橡胶环,所述支框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顶端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吊环,所述支框顶部远离限位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的相对侧活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活动安装有头枕,所述头枕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柱,所述支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两个滑柱,两个所述滑柱的外侧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动箍,所述第一活动箍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板,两个所述滑柱的外侧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动箍,所述第二活动箍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底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铰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柱,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柱的底端铰接有活动环,所述支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滑杆。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先调节伸缩支腿的高度,以便适应超声科室中设备和作业需求的高度,而后可以通过球形万向轮将装置进行移动,移动后转动内螺纹筒使其与伸缩支腿之间的螺纹转动连接,调节高度,使得橡胶环接触地面,使得球形万向轮收起,将装置固定在作业位置,防止移动,接着当患者躺在第一板和第二板的顶部时,如果患者需要翻身检查或者翻身不便时,此时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柱的伸出,第二电动伸缩柱将伸缩的作用力施加在活动环和滑杆外侧,滑杆在为活动环提供支撑时也为活动环的支撑位置因为力矩角度的改变,使得其位置活动套接下滑动改变,并且第二电动伸缩柱顶端将铰接的滑块进行顶升,使得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并将第二板或第一板进行顶起,一部分患者身体向一侧倾斜,配合患者自身的力,方便了翻身,使其进行有效的翻身,减轻了患者虚弱情况下翻身的可能性,减轻了超声科室中操作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限位架的设置使得患者可以将腿部在吊环和伸缩杆的支撑下进行支撑腿部,并可以改变腿部的抬起高度,便于对腿部肢体进行的超声检查,增加了不同肢体体调节的能力。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球形万向轮位于内螺纹筒的内侧,且内螺纹筒内侧与伸缩支腿底端通过螺纹吻合活动套接。
该方案中内螺纹筒与伸缩支腿底端通过螺纹吻合转动,可通过类似于螺栓和螺母之间的转动调节位置的原理,使得内螺纹筒在伸缩支腿外侧转动调节高度和位置,使得内螺纹筒可以在向下移动时将球形万向轮罩住,使得底部的橡胶环接触地面使之形变压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般的调节角度装置无法进行移动和固定进行调节和转移患者的缺点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四个所述伸缩支腿的相对侧活动安装有加固架,所述加固架通过活动箍安装在伸缩支腿的内侧。
加固架在四个伸缩支腿内部进行不同的分布,并且加固架内部的组成杆呈三角分布,使得力矩稳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装置的机构之间的强度不够,因而无法适用其他作业需求的情况,增加了不同情况的适应性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柱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铰接座分别滑动安装在头枕底部和支框的内部。
第一电动伸缩柱在伸出时将伸缩力施加在支框的内部和头枕的底部,使得头枕在转轴的转动限位下调节头枕的抬升高度,使得其可以对患者头部或者背部位置进行支撑,并使其可以进行辅助抬起一定的角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辅助装置灵活性和调节角度受限的问题,增加了在一定生产尺寸调节下,改变腰部扶起一定角度的情况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活动箍和第二活动箍均呈线性交错均匀分布在滑柱的外侧,且第一活动箍和第二活动箍分别套接在两个滑柱的外侧。
第一活动箍和第二活动箍套接在两个滑柱的外侧之间形成一段距离,使得两侧相关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的运动互不干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装置的横向倾斜辅助的可能性,增加了侧翻装置的效率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环活动套接在滑杆的外侧,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顶部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板。
活动环在滑杆外侧滑动套接,使得第二电动伸缩柱的反向伸缩力可以被滑动限位,便于在作业时缓解因顶部机构所产生的圆周限位的问题,间接地提升了第一板和第二板的抬升角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装置在使用时舒适性较差的问题,使得减轻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的负担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滑槽、滑块、第二电动伸缩柱、活动环和滑杆的数量至少为两组。
滑槽、滑块、第二电动伸缩柱、活动环和滑杆的数量为两组,配合第一板和第二板底部的相同结构,使得支撑机构的两两数量为四个,呈矩形对称分布,图中表示为一组是避免审视疲劳,此设置可以增加承重能力和结构之间的力矩为稳定,便于结构稳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避免力矩倾斜而产生的机构损伤,改善了传统结构之间的强度较低,并且间接增加了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其顶起一部分患者身体向一侧倾斜,配合患者自身的力,方便了翻身,使其进行有效的翻身,减轻了患者虚弱情况下翻身的可能性,减轻了超声科室中操作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限位架的设置使得患者可以将腿部在吊环和伸缩杆的支撑下进行支撑腿部,并可以改变腿部的抬起高度,便于对腿部肢体进行的超声检查,增加了不同肢体体调节的能力。
2、通过设置的橡胶环,橡胶环的弹力与内螺纹筒之间的螺旋作用力相反,因此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装置可以在移动和固定位置之间进行切换,也可以进行转移不便于移动的患者做超声波检查,增加了不同情况的适应性。
3、通过设置的加固架,加固架的设置可以在实际使用中,增加装置整体的承重能力,避免在支腿部配合顶部翻身动作时产生倾斜,使之可以适用其他作业需求的情况,增加了不同情况的适应性的技术问题。
4、通过设置的铰接座,第一电动伸缩柱与转轴和头枕之间的圆心转动存在一个角度限位,因而设置铰接座滑动安装,可以增加第一电动伸缩柱的伸缩极限,使得头枕的抬起角度可以进行抬升,便于辅助抬升患者肢体的角度。
5、通过设置的滑柱,两个滑柱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使得第一活动箍和第二活动箍分别带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作用圆周运动时不会产生运行交互,同时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存在相互契合的矩形槽,使得交叉分布的第一活动箍和第二活动箍顶部相背侧的第一板和第二板运动会更灵活,并且减少之间的空隙。
6、通过设置的橡胶板,橡胶板为可形变材质,并且其位置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连接缝隙,使得结构之间进行封闭,避免患肢体或者其他物质卡入连接出,并且在第一板和第二板的顶部可以设置床垫,便于作业的舒适性。
7、通过设置的多组机构,可以增加承重能力和结构之间的力矩为稳定,便于结构稳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避免力矩倾斜而产生的机构损伤,改善了传统结构之间的强度较低,并且间接增加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前视立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视立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仰视立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前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内螺纹筒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框;2、限位架;3、伸缩杆;4、套环;5、吊环;6、第一板;7、转轴;8、头枕;9、球形万向轮;10、橡胶环;11、限位板;12、橡胶板;13、第二板;14、加固架;15、内螺纹筒;16、伸缩支腿;17、第一电动伸缩柱;18、滑杆;19、滑块;20、滑槽;21、第二活动箍;22、滑柱;23、第一活动箍;24、活动环;25、第二电动伸缩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6所示,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包括支框1,所述支框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伸缩支腿16,四个所述伸缩支腿16底端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筒15,四个所述伸缩支腿16的底端均活动安装有球形万向轮9,所述内螺纹筒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橡胶环10,所述支框1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架2,所述限位架2顶端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套环4,所述套环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吊环5,所述支框1顶部远离限位架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板11,两个所述限位板11的相对侧活动安装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外侧活动安装有头枕8,所述头枕8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柱17,所述支框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两个滑柱22,两个所述滑柱22的外侧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动箍23,所述第一活动箍2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板6,两个所述滑柱22的外侧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动箍21,所述第二活动箍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板13,所述第一板6和第二板13的底部均开设有滑槽20,所述滑槽20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滑块19,所述滑块19的底部铰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柱25,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柱25的底端铰接有活动环24,所述支框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滑杆18。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先调节伸缩支腿16的高度,以便适应超声科室中设备和作业需求的高度,而后可以通过球形万向轮9将装置进行移动,移动后转动内螺纹筒15使其与伸缩支腿16之间的螺纹转动连接,调节高度,使得橡胶环10接触地面,使得球形万向轮9收起,将装置固定在作业位置,防止移动,接着当患者躺在第一板6和第二板13的顶部时,如果患者需要翻身检查或者翻身不便时,此时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柱25的伸出,第二电动伸缩柱25将伸缩的作用力施加在活动环24和滑杆18外侧,滑杆18在为活动环24提供支撑时也为活动环24的支撑位置因为力矩角度的改变,使得其位置活动套接下滑动改变,并且第二电动伸缩柱25顶端将铰接的滑块19进行顶升,使得滑块19在滑槽20内滑动,并将第二板13或第一板6进行顶起,如第二板13顶起时第二板13在第二活动箍21的限位下为圆心改变角度,使得第二板13发生倾斜抬升,将第二板13顶部的一部分患者身体向第一板6位置倾斜,配合患者自身的力,方便了翻身,使其进行有效的翻身,减轻了患者虚弱情况下翻身的可能性,减轻了超声科室中操作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限位架2的设置使得患者可以将腿部在吊环5和伸缩杆3的支撑下进行支撑腿部,并可以改变腿部的抬起高度,便于对腿部肢体进行的超声检查,增加了不同肢体体调节的能力。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所述球形万向轮9位于内螺纹筒15的内侧,且内螺纹筒15内侧与伸缩支腿16底端通过螺纹吻合活动套接。
该方案中内螺纹筒15与伸缩支腿16底端通过螺纹吻合转动,可通过类似于螺栓和螺母之间的转动调节位置的原理,使得内螺纹筒15在伸缩支腿16外侧转动调节高度和位置,使得内螺纹筒15可以在向下移动时将球形万向轮9罩住,使得底部的橡胶环10接触地面使之形变压缩,而橡胶环10的弹力与内螺纹筒15之间的螺旋作用力相反,因此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装置可以在移动和固定位置之间进行切换,也可以进行转移不便于移动的患者做超声波检查,增加了不同情况的适应性,解决了一般的调节角度装置无法进行移动和固定进行调节和转移患者的缺点。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四个所述伸缩支腿16的相对侧活动安装有加固架14,所述加固架14通过活动箍安装在伸缩支腿16的内侧。
加固架14在四个伸缩支腿16内部进行不同的分布,并且加固架14内部的组成杆呈三角分布,使得力矩稳定,加固架14的设置可以在实际使用中,增加装置整体的承重能力,避免在支腿部配合顶部翻身动作时产生倾斜,并解决了传统装置的机构之间的强度不够,因而无法适用其他作业需求的情况,增加了不同情况的适应性。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柱17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铰接座分别滑动安装在头枕8底部和支框1的内部。
第一电动伸缩柱17在伸出时将伸缩力施加在支框1的内部和头枕8的底部,使得头枕8在转轴7的转动限位下调节头枕8的抬升高度,使得其可以对患者头部或者背部位置进行支撑,并使其可以进行辅助抬起一定的角度,并且第一电动伸缩柱17与转轴7和头枕8之间的圆心转动存在一个角度限位,因而设置铰接座滑动安装,可以增加第一电动伸缩柱17的伸缩极限,使得头枕8的抬起角度可以进行抬升,便于辅助抬升患者肢体的角度,并且解决了传统的辅助装置灵活性和调节角度受限的问题,增加了在一定生产尺寸调节下,改变腰部扶起一定角度的情况。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所述第一活动箍23和第二活动箍21均呈线性交错均匀分布在滑柱22的外侧,且第一活动箍23和第二活动箍21分别套接在两个滑柱22的外侧。
第一活动箍23和第二活动箍21套接在两个滑柱的22外侧之间形成一段距离,使得两侧相关的第一板6和第二板13的运动互不干涉,而且两个滑柱22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使得第一活动箍23和第二活动箍21分别带动第一板6和第二板13之间作用圆周运动时不会产生运行交互,同时第一板6和第二板13之间存在相互契合的矩形槽,使得交叉分布的第一活动箍23和第二活动箍21顶部相背侧的第一板6和第二板13运动会更灵活,并且减少之间的空隙,该方案解决了传统装置的横向倾斜辅助的可能性,增加了侧翻装置的效率。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所述活动环24活动套接在滑杆18的外侧,所述第一板6和第二板13顶部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板12。
活动环24在滑杆18外侧滑动套接,使得第二电动伸缩柱25的反向伸缩力可以被滑动限位,便于在作业时缓解因顶部机构所产生的圆周限位的问题,间接地提升了第一板6和第二板13的抬升角度,而橡胶板12为可形变材质,并且其位置第一板6和第二板13之间的连接缝隙,使得结构之间进行封闭,避免患肢体或者其他物质卡入连接出,并且在第一板6和第二板13的顶部可以设置床垫,便于作业的舒适性,该方案解决了传统装置在使用时舒适性较差的问题,使得减轻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的负担。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所述滑槽20、滑块19、第二电动伸缩柱25、活动环24和滑杆18的数量至少为两组。
滑槽20、滑块19、第二电动伸缩柱25、活动环24和滑杆18的数量为两组,配合第一板6和第二板13底部的相同结构,使得支撑机构的两两数量为四个,呈矩形对称分布,图中表示为一组是避免审视疲劳,此设置可以增加承重能力和结构之间的力矩为稳定,便于结构稳定,并且避免力矩倾斜而产生的机构损伤,改善了传统结构之间的强度较低,并且间接增加了使用寿命。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包括支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伸缩支腿,四个所述伸缩支腿底端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筒,四个所述伸缩支腿的底端均活动安装有球形万向轮,所述内螺纹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橡胶环,所述支框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顶端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吊环,所述支框顶部远离限位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的相对侧活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活动安装有头枕,所述头枕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柱,所述支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两个滑柱,两个所述滑柱的外侧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动箍,所述第一活动箍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板,两个所述滑柱的外侧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动箍,所述第二活动箍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底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铰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柱,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柱的底端铰接有活动环,所述支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滑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万向轮位于内螺纹筒的内侧,且内螺纹筒内侧与伸缩支腿底端通过螺纹吻合活动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伸缩支腿的相对侧活动安装有加固架,所述加固架通过活动箍安装在伸缩支腿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柱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铰接座分别滑动安装在头枕底部和支框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箍和第二活动箍均呈线性交错均匀分布在滑柱的外侧,且第一活动箍和第二活动箍分别套接在两个滑柱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环活动套接在滑杆的外侧,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顶部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滑块、第二电动伸缩柱、活动环和滑杆的数量至少为两组。
CN202122486848.8U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 Active CN216222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86848.8U CN216222228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86848.8U CN216222228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22228U true CN216222228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89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86848.8U Active CN216222228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222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63448U (zh) 一种多功能神经内科康复理疗床
CN209662106U (zh) 一种神经内科检查托举装置
CN209092015U (zh) 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妇产科用检查床
CN109620618A (zh) 一种妇产科护理旋转式诊查床
CN106361512A (zh) 一种心内科的新型护理床
CN109718030A (zh) 一种医疗用骨科换药架
CN201603039U (zh) 一种妇科用椅
CN209332089U (zh) 一种带有可调式背垫的稳固型超声科用检查床
CN216222228U (zh) 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
CN108803045B (zh) 一种可调节的医用观片器
CN113143321B (zh) 一种超声科检查用患者肢体调节装置
CN206424265U (zh) 一种儿科临床固定支撑装置
CN213588986U (zh) 一种神经内科病人按摩器
CN212395300U (zh) 一种脊柱外科用辅助治疗床
CN209847218U (zh) 一种放射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
CN209713568U (zh) 一种颈椎康复椅
CN213759015U (zh) 一种理疗床
CN113975059A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便于使用的牵引支架
CN209519059U (zh) 一种神经系统检查托举装置
CN208403981U (zh)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枕
CN209074662U (zh) 一种b超检查床
CN110236857A (zh) 一种产科助产床
CN211724569U (zh) 一种多功能神经内科病人康复装置
CN109966085A (zh) 一种方便转移病人的医疗护理床
CN219423181U (zh) 一种具有拉伸功能的治疗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