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8249U - 一种移动终端红外传感模块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红外传感模块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218249U CN216218249U CN202122397311.4U CN202122397311U CN216218249U CN 216218249 U CN216218249 U CN 216218249U CN 202122397311 U CN202122397311 U CN 202122397311U CN 216218249 U CN216218249 U CN 2162182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nsing module
- infrared sensing
- module body
- protective shell
- mobile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安装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红外传感模块的安装结构,所述主面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PCB硬板,且在PCB硬板前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红外传感模块本体,所述保护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根固定杆;本实用新型在主面板的前侧设置有PCB硬板,在PCB硬板的前侧设置有保护壳,并在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红外传感模块本体,在保护壳的外壁上设置有多根固定杆,在红外传感模块本体安装的过程中,固定杆可以确保保护壳牢固的固定在PCB硬板上,并随着主面板固定在墙体或者其他固定处上,避免红外传感模块本体在使用过程中,因固定不牢固,掉落下来而发生损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安装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移动终端红外传感模块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红外传感模块已经成为了标配器件,而要实现红外传感模块的应用并保证其性能,在其安装结构上必须采用附加件垫高点方式,使得红外传感模块尽可能靠近移动终端正面面板上的透光孔。目前,业界采取的方式,是将红外传感模块焊接在FPC上,在移动终端主板与FPC之间增加合适厚度的附加件将其垫高,附加件一般为塑胶件,还需一组BTB插座将FPC与主板连接。
现有技术开发的一种移动终端红外传感模块的安装结构,如CN207491405U的一种移动终端红外传感模块的安装结构,该实用新型通过塑料铆钉与所对应的卡孔相接,有利于拆卸,隔热阻燃海绵垫提高了红外传感模块的安全性能,便于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安装使用,但是它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红外传感模块之间固定在PCB硬板上,并不稳定,其固定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红外传感模块的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终端红外传感模块的安装结构,包括主面板、PCB硬板以及保护壳,所述主面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PCB硬板,且在PCB硬板前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红外传感模块本体,所述保护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末端固定连接在PCB硬板上,相邻所述固定杆之间设置有两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在固定杆上,两根所述连接杆设置成十字交叉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壳内部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红外传感模块本体的底部安装在凹槽内,所述凹槽上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紧贴在红外传感模块本体的下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壳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支撑杆,且在支撑杆上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端部紧贴在红外传感模块本体上,所述红外传感模块本体的上方设置有吸水海绵,所述吸水海绵安装在保护壳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红外传感模块本体的前侧设置有放射头,所述保护壳的前侧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插接在保护壳上,所述盖板上相对于放射头的位置设置有透光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透光孔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固定块,且在环形固定块上设置有海绵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壳的底部设置有电源线,且在电源线的末端设置保护套,所述红外传感模块本体与电源线电性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CB硬板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且在安装孔内设置有铆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主面板的前侧设置有PCB硬板,在PCB硬板的前侧设置有保护壳,并在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红外传感模块本体,在保护壳的外壁上设置有多根固定杆,在红外传感模块本体安装的过程中,固定杆可以确保保护壳牢固的固定在PCB硬板上,并随着主面板固定在墙体或者其他固定处上,避免红外传感模块本体在使用过程中,因固定不牢固,掉落下来而发生损坏,延长了红外传感模块本体的使用寿命,并确保红外传感模块本体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移动终端红外传感模块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保护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PCB硬板与保护壳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面板;2、PCB硬板;3、保护壳;301、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2、固定杆;303、连接杆;304、放射头;4、凹槽;401、减震弹簧;5、支撑杆;501、橡胶垫;6、吸水海绵;7、盖板;701、透光孔;702、环形固定块;703、海绵垫;8、电源线;801、保护套;9、安装孔;10、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移动终端红外传感模块的安装结构,包括主面板1、PCB硬板2以及保护壳3,所述主面板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PCB硬板2,且在PCB硬板2前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保护壳3,所述保护壳3的内部设置有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所述保护壳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根固定杆302,所述固定杆302的末端固定连接在PCB硬板2上,相邻所述固定杆302之间设置有两根连接杆303,所述连接杆303的两端均固定在固定杆302上,两根所述连接杆303设置成十字交叉状态,通过连接杆303可以进一步提高了固定杆302的牢固性,在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安装的过程中,固定杆302可以确保保护壳3牢固的固定在PCB硬板2上,并随着主面板1固定在墙体或者其他固定处上,避免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在使用过程中,因固定不牢固,掉落下来而发生损坏,延长了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的使用寿命,并确保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的正常工作,同时,保护壳3可以对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进行有效的防护,避免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直接裸露在外面,与外界坚硬的物体发生碰撞后,造成损坏,进一步延长了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的使用寿命。
在图2和图3中,所述保护壳3内部的底部开设有凹槽4,所述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的底部安装在凹槽4内,所述凹槽4上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401,所述减震弹簧401的顶部紧贴在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的下表面上,减震弹簧401具有一定的减震缓冲作用,在保护壳3受到撞击而发生晃动的过程中,减震弹簧401可以缓冲这种撞击带来的晃动,避免对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造成损伤。
在图2中,所述保护壳3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支撑杆5,且在支撑杆5上设置有橡胶垫501,所述橡胶垫501的端部紧贴在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上,所述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的上方设置有吸水海绵6,所述吸水海绵6安装在保护壳3上,吸水海绵6可以将保护壳3内部的水汽吸收掉,确保保护壳3使用处于干燥的环境中,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水汽会对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的内部电路造成损坏,在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的工作过程中,当保护壳3的两侧受到外界物体的轻微碰撞后,保护壳3会产生一定的晃动,从而使得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发生晃动,通过支撑杆5以及橡胶垫501可以避免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在晃动的过程中,不会与保护壳3发生碰撞,进一步延长了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的使用寿命。
在图1和图3中,所述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的前侧设置有放射头304,所述保护壳3的前侧设置有盖板7,所述盖板7插接在保护壳3上,所述盖板7上相对于放射头304的位置设置有透光孔701,通过透光孔701可以确保放射头304的正常工作。
在图1和图3中,所述透光孔701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固定块702,且在环形固定块702上设置有海绵垫703,在安装的过程中,将放射头304插入到环形固定块702内,一方面,可以通过海绵垫703对放射头304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在整个装置受到轻微的撞击而发生晃动的过程中,放射头304始终处于环形固定块702内,避免在晃动的过程中,放射头304与透光孔701之间发生错位,从而影响到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的正常工作。
在图1中,所述保护壳3的底部设置有电源线8,且在电源线8的末端设置保护套801,保护套801可以对电源线8上的插头进行保护,确保在整个装置搬运的过程中,不会对电源线8上的插头造成损坏,所述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与电源线8电性连接在一起,待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安装固定好后,将电源线8插入到插座上,使得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可以正常的工作。
在图1、图2和图3中,所述PCB硬板2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9,且在安装孔9内设置有铆钉10,在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的安装过程中,将铆钉10穿过安装孔9,并旋进墙体或者其他固定处上,将整个装置固定好,在安装过程中,可以避免保护壳3与墙体直接接触,从而减少了保护壳3的磨损消耗。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移动终端红外传感模块的安装结构,包括主面板(1)、PCB硬板(2)以及保护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面板(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PCB硬板(2),且在PCB硬板(2)前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保护壳(3),所述保护壳(3)的内部设置有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所述保护壳(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多根固定杆(302),所述固定杆(302)的末端固定连接在PCB硬板(2)上,相邻所述固定杆(302)之间设置有两根连接杆(303),所述连接杆(303)的两端均固定在固定杆(302)上,两根所述连接杆(303)设置成十字交叉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红外传感模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3)内部的底部开设有凹槽(4),所述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的底部安装在凹槽(4)内,所述凹槽(4)上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401),所述减震弹簧(401)的顶部紧贴在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的下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红外传感模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3)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支撑杆(5),且在支撑杆(5)上设置有橡胶垫(501),所述橡胶垫(501)的端部紧贴在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上,所述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的上方设置有吸水海绵(6),所述吸水海绵(6)安装在保护壳(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红外传感模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的前侧设置有放射头(304),所述保护壳(3)的前侧设置有盖板(7),所述盖板(7)插接在保护壳(3)上,所述盖板(7)上相对于放射头(304)的位置设置有透光孔(7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红外传感模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701)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固定块(702),且在环形固定块(702)上设置有海绵垫(7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红外传感模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3)的底部设置有电源线(8),且在电源线(8)的末端设置保护套(801),所述红外传感模块本体(301)与电源线(8)电性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红外传感模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硬板(2)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9),且在安装孔(9)内设置有铆钉(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97311.4U CN216218249U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一种移动终端红外传感模块的安装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97311.4U CN216218249U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一种移动终端红外传感模块的安装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218249U true CN216218249U (zh) | 2022-04-05 |
Family
ID=80859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397311.4U Active CN216218249U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一种移动终端红外传感模块的安装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218249U (zh) |
-
2021
- 2021-09-30 CN CN202122397311.4U patent/CN21621824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218249U (zh) | 一种移动终端红外传感模块的安装结构 | |
CN211044109U (zh) | 一种智能制造设备用微型计算机 | |
CN212058841U (zh) | 一种基于树莓派的多功能数据采集设备 | |
CN209433420U (zh) | 一种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资产管理装置 | |
CN211352823U (zh) | 一种抗震易安装覆铜板 | |
CN217849896U (zh) | 一种悬空柜体及减振机构 | |
CN212727709U (zh) | 一种计算机外围设备防盗装置 | |
CN219164278U (zh) | 一种充电器壳体 | |
CN218633995U (zh) | 一种手机主板的高效散热结构 | |
CN215769590U (zh) | 一种防碰撞计算机外壳 | |
CN214122859U (zh) | 一种稳定型工业计算机保护外壳 | |
CN219372639U (zh) |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单灯智能控制器 | |
CN216820268U (zh) | 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器 | |
CN210430620U (zh) | 一种具有缓冲减震结构的弱电箱 | |
CN216180499U (zh) | 一种智能机器人外壳 | |
CN209434536U (zh) | 一种插座 | |
CN215378949U (zh) |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号监测装置 | |
CN216850283U (zh) | 一种多功能北斗系统导航天线 | |
CN219119708U (zh) | 一种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及电力保护二次设备 | |
CN210324203U (zh) | 一种数据信息防盗处理器 | |
CN211653665U (zh) | 一种二维码扫描装置 | |
CN221927512U (zh) | 一种软件工程数据储存装置 | |
CN211207342U (zh) | 一种无线射频采集主机 | |
CN221689075U (zh)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路板 | |
CN211981003U (zh) | 一种插线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