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3600U - 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13600U
CN216213600U CN202122586738.9U CN202122586738U CN216213600U CN 216213600 U CN216213600 U CN 216213600U CN 202122586738 U CN202122586738 U CN 202122586738U CN 216213600 U CN216213600 U CN 216213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battery
electrolyte
redox flow
circulating water
power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8673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向东
李海滨
侯小龙
赵岩
刘玉龙
张树权
赵国权
孙翠霞
魏国庆
赵亮
李晓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n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n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8673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13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13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136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所述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包括:换热器,设置在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储液罐之外,与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储液罐连接;电厂循环水第一分支管路,与所述换热器连接,与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进行换热。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利用电厂现有设备,发挥余热回收装置、冷却塔、补水系统的潜能,减少新的设备的投入和使用,不需要另外建制冷、散热、循环泵等所需的场地和设备,节省了占地成本、设备成本、使用成本以及维护成本,减少制冷剂的使用,能够保障全钒液流电池的长期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钒液流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
背景技术
经过多年的发展,钒电池技术已经趋近成熟。钒电池(VRB)又称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即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大容量储能装置,其特有的电化学原理使其不同于传统的蓄电池,并具有耐大电流充放电,容量易于调整,可深度放电,电解液重复使用,能实现瞬间充电,寿命长等诸多优点,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不仅可与太阳能、风能系统集成,还可用作电站调峰系统、边远地区贮能系统、应急电源系统和电动车能源等优点,因此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引起了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成为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
钒电池将存储在电解液中的能量转换为电能,这是通过两个不同类型的、被隔膜隔开的钒离子之间交换电子来实现的。电解液是由硫酸和钒混合而成的,酸性和传统的铅酸电池一样。由于这个电化学反应是可逆的,所以VRB既可以充电,也可以放电。充放电时随着两种钒离子浓度的变化,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换。
VRB由两个电解液池和一层层的电池单元组成。每个电池单元由两个“半单元”组成,中间夹着隔膜和用于收集电流的电极。两个不同的“半单元”中盛放着不同离子形态的钒电解液。每个电解液池配有一个泵,用于在封闭的管道中为每一个“半单元”输送电解液。当带电的电解液在电池单元中流动时,电子就流动到外部电路,这就是放电过程。当从外部将电子输送到电池内部时,相反的过程就发生了,这就是给电池单元中的电解液充电,然后再由泵输送回电解液池。在VRB中,电解液在多个电池单元间流动,电压是各单元电压串联形成的。电流密度由电池单元内电流收集极的表面积决定,但是电流的供应取决于电解液在电池单元间的流动,而不是电池层本身。VRB电池技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峰值功率取决于电池层总表面积,而电池的电量则取决于电解液的多少。VRB电池的电极和电解液不一定必须放到一块,这就意味着能量的存放可以不受电池外壳的限制。
全钒液流电池主要依靠电解液实现充放电。电解液的充放电受电解液温度影响:电解液温度低,电解液启动受影响,甚至温度过低,无法启动,电解液温度高,将影响电池性能,需进行适当冷却。目前,现有的全钒液流电池冷却基本都是通过类似于空调制冷剂冷却空气的冷却方式,或冰箱的冷却方式,用制冷剂冷却电解液,通过压缩机,蒸发器或冷凝器,实现制冷剂的换热和循环。由于全钒液流电池都是大型储能电池,功率较大,所需的制冷剂的换热和循环规模都很大,造成需要较大的压缩机和较多的制冷剂,需要建立制冷所需的场地和设备,占地成本高,设备成本高,维护成本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的换热需要压缩机和较多的制冷剂,占地成本高,设备成本高,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的换热需要压缩机和较多的制冷剂,占地成本高,设备成本高,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所述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包括:
换热器,设置在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储液罐之外,与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储液罐连接;
电厂循环水第一分支管路,与所述换热器连接,与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进行换热。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包括:并联的正极电解液换热器和负极电解液换热器,正极电解液换热器连接正极电解液液储罐,负极电解液换热器连接负极电解液液储罐。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电解液换热器和负极电解液换热器均为壳管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的管侧为电解液,电解液换热器的壳侧为电厂循环水,换热形式采用逆流换热。
进一步地,所述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还包括:循环水泵,循环水泵出水后分为两路,分别为所述电厂循环水第一分支管路和与电厂循环水第一分支管路并联的电厂循环水第二分支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还包括:电厂循环水第二分支管路,与电厂乏汽冷却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还包括:冷却塔和余热回收装置,所述冷却塔和余热回收装置的出水管汇聚连接,并进入循环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还包括:电厂循环水补水系统,连接循环水泵入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电解液换热器和负极电解液换热器均为板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直接采用电厂已有的循环水对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进行换热,不需要另外建制冷、压缩所需的场地和设备,节省了占地成本、设备成本、使用成本以及维护成本,减少制冷剂的使用,成本降低而且更加环保。
进而,电厂循环水分别与正极电解液液储罐和负极电解液液储罐换热,采用壳管式换热器,无需额外的压缩机,换热简单,成本低。此外,还可以采用板式换热器。这样,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采用电厂循环水对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进行换热。所述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包括:换热器,设置在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储液罐之外,与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储液罐连接;电厂循环水第一分支管路,与所述换热器连接,与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进行换热。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全钒液流电池电站建在电厂附近或电厂内,能够充分利用电厂的资源。
电厂循环水是用来冷却电厂乏汽的,是电厂原有的循环水。直接采用电厂已有的循环水对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进行换热(例如,电厂已有的循环水进行电厂乏汽冷却之外,另外分出一支用于对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进行换热,即电厂循环水第一分支管路,与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进行换热,电厂循环水第二分支管路用于冷却电厂乏汽(通过电厂乏汽冷却器)),电厂循环水的温度基本与全钒液流电池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相匹配,不需额外的升温或降温即可与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进行换热,不需要另外建制冷、压缩所需的场地和设备,节省了占地成本、设备成本、使用成本以及维护成本,减少制冷剂的使用,成本降低而且更加环保。
本实用新型采用温度合适的电厂循环水,基本与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的运行温度范围相吻合,并且比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的运行温度范围要窄,适合更安全有效的保障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的正常运行。
当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温度较低时,通过电厂循环水的加热,可以提高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温度到启动温度,实现正常工作;当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温度较高时,通过电厂循环水的冷却,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温度下降到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电厂循环水通过热交换获得的热量可以用于居民采暖供热或生活热水。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通过安装于正极和负极电解液储罐的电解液换热管路进行换热,所述电解液换热管路上设有电解液循环泵及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并联的正极电解液换热器和负极电解液换热器,正极电解液换热器连接正极电解液液储罐,负极电解液换热器连接负极电解液液储罐。所述换热器为壳管式换热器,换热器的管侧为电解液,换热器的壳侧为电厂循环水,换热形式采用逆流换热。图1中,正极电解液储罐的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储罐的电解液都进行换热,正极电解液储罐的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储罐的电解液实行并联换热,正极电解液储罐和负极电解液储罐都能保证有正常的运行或启动温度。
进一步地,电厂循环水通过电厂循环水泵实现循环,不需额外循环泵。电厂循环水通过冷却塔或余热回收装置散热,不需额外散热器。电厂循环水第一分支管路的出水管路和电厂循环水第二分支管路的回水管路汇聚后分别通过控制阀连接冷却塔和余热回收装置。所述冷却塔和余热回收装置的出水管汇聚连接,并进入循环水泵。电厂循环水补水系统,连接循环水泵入口处,为循环水补水。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的换热(包括冷却)过程也不需压缩机,整个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的换热都是利用电厂原有的资源和设备,提高了电厂资源利用的潜能,并没有造成额外的投资和增加成本和占地。
进一步地,电厂循环水采用冷却塔冷却时,散热最大功率为全钒液流冷却需求功率的10倍以上。这样,用于与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的换热的电厂循环水不会影响到冷却电厂乏汽,保障电厂循环水整体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回收电厂循环水对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换热过程中获得的热量。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温度较高时,电厂循环水与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换热,获得热量,这部分热量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回收,例如可以用于居民采暖供热或生活热水。
进一步地,电厂循环水具有余热回收装置用于供热时,余热回收最大功率为全钒液流冷却需求功率的10倍以上。以避免余热回收太多,消化不下。通常情况下,在余热回收最大功率为全钒液流冷却需求功率的10倍以上时,电厂循环水量比较大,增加一点换热量,不影响循环水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为回收全钒液流电池系统余热而增设热泵时,电厂循环水泵最大流量同时满足电厂乏汽冷却和全钒液流电池冷却需求。如果电厂已经将循环水余热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回收,用于供热。那么全钒液流电池的散热量也可以实现回收,这对供热是有利的,增加经济效益,节能减排。
进一步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这样,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将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的正常运行与电厂循环水的利用结合起来,无需额外的能量来源即可保障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的正常换热,能够充分利用电厂现有设备,发挥余热回收装置、冷却塔、补水系统的潜能,减少新的设备的投入和使用,相对于其他全钒液流电池的冷却方式或启动方式,减少了压缩机或其他冷却设备或介质的建设和使用,节省了占地成本、设备成本、使用成本以及维护成本,减少制冷剂的使用,成本降低而且更加环保,能够保障全钒液流电池的长期稳定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为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在不冲突的条件下可以相互组合,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包括:
换热器,设置在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储液罐之外,与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储液罐连接;
电厂循环水第一分支管路,与所述换热器连接,与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进行换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并联的正极电解液换热器和负极电解液换热器,正极电解液换热器连接正极电解液液储罐,负极电解液换热器连接负极电解液液储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解液换热器和负极电解液换热器均为壳管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的管侧为电解液,电解液换热器的壳侧为电厂循环水,换热形式采用逆流换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还包括:循环水泵,循环水泵出水后分为两路,分别为所述电厂循环水第一分支管路和与电厂循环水第一分支管路并联的电厂循环水第二分支管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还包括:电厂循环水第二分支管路,与电厂乏汽冷却器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还包括:冷却塔和余热回收装置,所述冷却塔和余热回收装置的出水管汇聚连接,并进入循环水泵。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还包括:电厂循环水补水系统,连接循环水泵入口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解液换热器和负极电解液换热器均为板式换热器。
CN202122586738.9U 2021-10-26 2021-10-26 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 Active CN216213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6738.9U CN216213600U (zh) 2021-10-26 2021-10-26 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6738.9U CN216213600U (zh) 2021-10-26 2021-10-26 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13600U true CN216213600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90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86738.9U Active CN216213600U (zh) 2021-10-26 2021-10-26 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136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48198B (zh) 分离型电池热管理系统、其使用方法以及快速充电系统
CN203674322U (zh) 一种中高温燃料电池集成运行系统
CN102306815A (zh) 液流电池系统
KR101828938B1 (ko) 연료전지 기반 고효율 삼중열병합 발전 시스템
CN113851670B (zh) 一种基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冷热电联供方法
CN113410494A (zh) 一种基于可再生燃料电池的光伏供能系统及方法
CN101210750A (zh) 一种利用燃料电池废热驱动空调的方法
CN106340660B (zh) 能源供给方法和系统
CN107819139A (zh) 一种基于可再生燃料电池/膨胀机混合循环的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04733746A (zh) 一种低温与中高温燃料电池联合运行系统
CN111987332A (zh) 一种散热预热结合式燃料电池电堆
CN108899564A (zh) 一种兆瓦级储能电站液流电池冷却系统
CN112537218B (zh) 一种基于制冷循环的低温储氢技术的燃料电池充电系统
CN216213600U (zh) 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结构
CN109713337B (zh)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与锂离子电池混合输出装置和输出方法
CN203690408U (zh) 一种低温与中高温燃料电池联合运行系统
CN108615961B (zh) 一种梯次互补电-热平衡储电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14069005B (zh) 全钒液流电池的换热方法
KR101843973B1 (ko) 레독스 흐름전지 시스템
CN215209640U (zh) 基于光伏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装置
KR101878365B1 (ko) 레독스 흐름전지 시스템
CN211858806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固态储氢余热回收装置
CN102522584B (zh) 热交换系统及热交换方法
CN114300704A (zh) 一种热管强化传热的燃料电池
CN202423475U (zh) 热交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