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2373U - 核医学衰变池废液全自动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核医学衰变池废液全自动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12373U
CN216212373U CN202122303290.5U CN202122303290U CN216212373U CN 216212373 U CN216212373 U CN 216212373U CN 202122303290 U CN202122303290 U CN 202122303290U CN 216212373 U CN216212373 U CN 216212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ay
tanks
pipe
liquid
wast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0329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守凯
徐法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ongsheng Yit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ongsheng Yit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ongsheng Yit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ongsheng Yit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0329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12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12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12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核医学衰变池废液全自动处理系统,包括两个沉淀池、三个衰变池、集水井、电气控制系统、医院污水处理中心和若干管道,两个沉淀池并联设置,两个沉淀池的输出端与三个衰变池连接,三个衰变池串联设置,衰变池的内部设置有螺旋进液的进液管,进液管的底部设置有倾斜的扁形管嘴,扁形管嘴的内部设置有扁形通道,进液管的顶部与用来向衰变池内输送医废的管道连接,衰变池之间设置有提液管,提液管的一端设置有伸缩管,伸缩管的底部设置有浮板和中心稳流锥,衰变池的内壁设置有边缘稳流组件。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稳流效果较好、处理效率较高,适合大规模推广。

Description

核医学衰变池废液全自动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废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医学衰变池废液全自动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核医学科利用核科学技术和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核医学科常使用同位素进行显像诊断和治疗,但是诊断、治疗过程中患者服用和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后所产生的排泄物带有放射性废水,必须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废水的放射性降低到国家规定的安全值以下方可排入水体或城市下水道。
现有专利CN202021037489.7公开了一种医用放射性废水衰变池,包括至少两个沉渣池、至少两个衰变池、集水井、信号报警装置、闸阀控制装置、水泵控制装置;沉渣池、衰变池、集水井上均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沉渣池进水口用于连接废水排放端,沉渣池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衰变池进水口,衰变池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集水井进水口,集水井出水口用于连接医院污水处理中心;沉渣池、衰变池、集水井上均设有浮球液位控制器和泵,浮球液位控制器连接信号报警装置,泵连接水泵控制装置;各连接管道上均设有闸阀,闸阀连接闸阀控制装置。该装置虽然能减少医废中的放射性元素含量,不过多个衰变池采用的是并联方式,衰变池中的放射性医废的衰变完成后才能进入集水井,所需时间较长,处理效率较低。
现有专利CN201720301609.1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污水处理系统,依次通过管道设置有衰变装置、芬顿氧化装置、混凝剂沉降装置、物理吸附装置、超滤膜处理装置、回用装置,衰变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过滤腔、缓冲腔、多个并联设置的衰变腔,相邻衰变腔之间通过螺旋状的第二排液管连接。该装置中的衰变腔采用了串联方式,不仅能够解决新旧医废在衰变腔出现的混搅问题,还能够提高衰变处理质量。不过,由于相邻衰变腔中输出连接口位置设计不合理,导致医废流动效率较低,所以整体的处理能力受到影响;其次,医废从第二排液管底部排出的阻力较大,容易产生由下至上的水泡,从而令新旧医废出现较大程度的混合,进而影响放射性废液的处理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放射性污水处理设备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处理效率较高的核医学衰变池废液全自动处理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医学衰变池废液全自动处理系统,包括两个沉淀池、三个衰变池、集水井、电气控制系统和若干管道,所述集水井的输出端设置有医院污水处理中心,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信号报警装置、闸阀控制装置和水泵控制装置,所述沉淀池、衰变池和集水井均设置有液位控制器和泵,所述两个沉淀池并联设置,所述两个沉淀池的输出端与三个衰变池连接,所述三个衰变池串联设置,所述衰变池的内部设置有由上至下螺旋进液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底部设置有倾斜的扁形管嘴,所述扁形管嘴的内部设置有扁形通道,所述进液管的顶部与用来向衰变池内输送医废的管道连接,所述衰变池之间设置有提液管,所述提液管的一端设置在衰变池的顶部且其底部设置有伸缩管,所述提液管的另一端设置在相邻衰变池的内部,所述伸缩管的底部设置有浮板,所述浮板的底部中心与伸缩管连通且设置有尖部朝下的中心稳流锥,所述衰变池的内壁设置有边缘稳流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边缘稳流组件包括沿衰变池的内壁设置一周的框板,所述框板靠近衰变池的底部设置,所述框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沿其周长分布的边缘稳流锥,所述边缘稳流锥的尖部朝下。
作为优选,所述浮板的边缘设置有朝上翘起的弧边。
作为优选,所述浮板的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设置有十字板,所述中心稳流锥设置在十字板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医学衰变池废液全自动处理系统,通过采用串联形式的三个衰变池,有效提高了废液的自动衰变处理质量,而且进液管相对封闭的进液方式,令新旧废液不会产生较大程度的混合,进一步减少了放射性元素的排放含量;利用扁形管嘴有效减小了废液进入衰变池的压力,而浮板与伸缩管可在废液的浮力作用下自动升降,再加上中心稳流锥和边缘稳流组件的稳流作用,有效提高废液在不同衰变池中的流动率。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处理效率较高,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核医学衰变池废液全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浮板的俯视图;
以上各图中,1、沉淀池;2、衰变池;3、集水井;4、管道;5、医院污水处理中心;6、液位控制器;7、泵;8、进液管;9、扁形管嘴;91、扁形通道;10、提液管;11、伸缩管;12、浮板;121、弧边;122、通孔;123、十字板;13、中心稳流锥;14、边缘稳流组件;141、框板;142、边缘稳流锥。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医学衰变池废液全自动处理系统,包括两个沉淀池1、三个衰变池2、集水井3、电气控制系统和若干管道,集水井3的输出端设置有医院污水处理中心5,电气控制系统包括信号报警装置、闸阀控制装置和水泵控制装置,沉淀池1、衰变池2和集水井3均设置有液位控制器6和泵7。其中,沉淀池1、衰变池2、集水井3、电气控制系统和医院污水处理中心5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对沉淀池1的连接方式、衰变池2的连接方式以及衰变池2内部的废液输送结构提出的改进,以提高本装置对医废的处理效率。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两个沉淀池1并联设置,两个沉淀池1的输出端与三个衰变池2连接,三个衰变池2串联设置,衰变池2的内部设置有由上至下螺旋进液的进液管8,进液管8的底部设置有倾斜的扁形管嘴9,扁形管嘴9的内部设置有扁形通道91,进液管8的顶部与用来向衰变池2内输送医废的管道连接,衰变池2之间设置有提液管10,提液管10的一端设置在衰变池2的顶部且其底部设置有伸缩管11,提液管10的另一端设置在相邻衰变池2的内部,伸缩管11的底部设置有浮板12,浮板12的底部中心与伸缩管11连通且设置有尖部朝下的中心稳流锥13,衰变池2的内壁设置有边缘稳流组件14。其中,并联的沉淀池1可以同时接收原废液,也可以交替接收原废液,可保证本装置具有足够的容量来匹配放射性废液的排放。通过采用串联形式的三个衰变池2,可以有效满足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周期的需要,特别是进液管8相对封闭的进液方式,令新旧废液不会产生较大程度的混合,进一步减少了放射性元素的排放含量,有效提高了废液的处理质量。进液管8输出端口的扁形管嘴9能够在泵7的作用下以水刀方式切入衰变池2废液的底部,有效减小了废液进入衰变池2的压力;同时,浮板12与伸缩管11可在废液的浮力作用下自动升降,与衰变池2中废液的体积相适应,而浮板12能够有效避免废液顶面没过伸缩管11管口而影响旧废液排到下一级的衰变池2中,有效提高废液在不同衰变池2中的流动率。中心稳流锥13和边缘稳流组件14的具有稳流作用,不仅能够将进液产生的气泡刺破,还能将进液管8排出废液产生振动水波传递到提料管以及衰变池2池壁,从而减少新旧废液的混合,有利于提高废液的处理质量。
为了提高边缘稳流组件14的稳流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边缘稳流组件14包括沿衰变池2的内壁设置一周的框板141,框板141靠近衰变池2的底部设置,框板14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沿其周长分布的边缘稳流锥142,边缘稳流锥142的尖部朝下。边缘稳流锥142可以刺破直接沿池壁边缘上升的气泡,并且接收由废液中心到边缘的振动波,并通过框板141传递到池壁,直到传递到建筑基础,从而提高废液在衰变池2中的相对静止效果,保证新旧废液有序排到下一级衰变池2中,有利于提高衰变质量。
为了提高浮板12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在浮板12的边缘设置有朝上翘起的弧边121,避免废液没过浮板12而增加浮板12与伸缩管11的总重,避免影响浮板12与伸缩管11的自动伸缩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浮板12的中心设置有通孔122,通孔122的内侧设置有十字板123,中心稳流锥13设置在十字板123的底部。通孔122和十字板123的设计能够保证废液能够合理地自动进入伸缩管11,并且为中心稳流锥13提供有效的安装基础,以满足中心稳流锥13发挥中心稳流作用的需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核医学衰变池废液全自动处理系统,包括两个沉淀池、三个衰变池、集水井、电气控制系统和若干管道,所述集水井的输出端设置有医院污水处理中心,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信号报警装置、闸阀控制装置和水泵控制装置,所述沉淀池、衰变池和集水井均设置有液位控制器和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沉淀池并联设置,所述两个沉淀池的输出端与三个衰变池连接,所述三个衰变池串联设置,所述衰变池的内部设置有由上至下螺旋进液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底部设置有倾斜的扁形管嘴,所述扁形管嘴的内部设置有扁形通道,所述进液管的顶部与用来向衰变池内输送医废的管道连接,所述衰变池之间设置有提液管,所述提液管的一端设置在衰变池的顶部且其底部设置有伸缩管,所述提液管的另一端设置在相邻衰变池的内部,所述伸缩管的底部设置有浮板,所述浮板的底部中心与伸缩管连通且设置有尖部朝下的中心稳流锥,所述衰变池的内壁设置有边缘稳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医学衰变池废液全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稳流组件包括沿衰变池的内壁设置一周的框板,所述框板靠近衰变池的底部设置,所述框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沿其周长分布的边缘稳流锥,所述边缘稳流锥的尖部朝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医学衰变池废液全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的边缘设置有朝上翘起的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医学衰变池废液全自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的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设置有十字板,所述中心稳流锥设置在十字板的底部。
CN202122303290.5U 2021-09-23 2021-09-23 核医学衰变池废液全自动处理系统 Active CN216212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3290.5U CN216212373U (zh) 2021-09-23 2021-09-23 核医学衰变池废液全自动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3290.5U CN216212373U (zh) 2021-09-23 2021-09-23 核医学衰变池废液全自动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12373U true CN216212373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20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03290.5U Active CN216212373U (zh) 2021-09-23 2021-09-23 核医学衰变池废液全自动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123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6521A (zh) * 2023-07-25 2023-11-24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核医学衰变池废液全自动处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6521A (zh) * 2023-07-25 2023-11-24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核医学衰变池废液全自动处理系统
CN117116521B (zh) * 2023-07-25 2024-04-26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核医学衰变池废液全自动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12373U (zh) 核医学衰变池废液全自动处理系统
CN203700076U (zh) 一种工业废水深度净化装置
CN210313931U (zh) 好氧处理装置
CN209554852U (zh) 含氟废水处理系统
CN205710030U (zh) 深井水压破气囊蓝藻浆沉淀浓缩装置
CN202705198U (zh) 一种微污染饮用水处理装置
CN214486415U (zh) 一种漂浮式浮藻去除设备
CN205653261U (zh) 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108609710A (zh) 一种处理周期短的市政污水处理装置
CN216212374U (zh) 核医学放射性污水处理系统及全自动衰减装置
CN210176689U (zh) 一种含磷高的废水处理设备
CN204138417U (zh) 多点射流搅拌混合式厌氧消化池系统
CN209797614U (zh) 一种污水处理反应器
CN202232580U (zh) 水产养殖用封闭循环水净化器
CN207727673U (zh) 一种二次供水蓄水池
CN217323660U (zh) 一种废水再利用处理池
CN215479824U (zh) 一种污水浮泥排放机
CN109553176A (zh) 一种含氟废水处理系统
CN218841802U (zh) 一种水肥一体污水处理器
CN205367858U (zh) 一种曝气沉淀装置
CN220245801U (zh) 一种新型的城市污水处理设备
CN210419514U (zh) 高效浓缩污泥处理系统
CN202688031U (zh) 一种新型气浮装置
CN216764383U (zh) 一种微纳米蛋白质分离器
CN212283191U (zh) 基于物化生物协同的过滤沉淀耦合新型二沉池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