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2320U - 一种多频超声换能器及具有其的超声成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频超声换能器及具有其的超声成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12320U
CN216212320U CN202121975482.4U CN202121975482U CN216212320U CN 216212320 U CN216212320 U CN 216212320U CN 202121975482 U CN202121975482 U CN 202121975482U CN 216212320 U CN216212320 U CN 216212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ducer assembly
transducer
frequency
ultrasonic
acoustic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754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维宝
伍伟昌
张志强
潘东文
郑海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n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n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n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ny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754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12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12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12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ducers F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频超声换能器及具有其的超声成像系统,多频换能器包括第一换能器组件和第二换能器组件,第二换能器组件的频率低于第一换能器组件的频率,每个第一换能器组件、每个第二换能器组件均包括层叠设置的背衬层、压电层和匹配层,第二换能器组件排列在第一换能器组件的两侧或周围;还包括一体式声透镜,一体式声透镜同时层叠在第一换能器组件的匹配层前侧和第二换能器组件的匹配层前侧;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压电层;压电层包括地电极面和信号电极面,地电极面和信号电极面分别具有电极,且信号电极面的电极割开使压电层形成多个压电阵元。

Description

一种多频超声换能器及具有其的超声成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换能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频超声换能器及具有其的超声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超声成像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和工业检测等领域,具有无损、无辐射、便捷以及成本低等优势。超声换能器是能将电激励信号转换成超声信号又能将反射回来的超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是超声成像设备的关键部件。超声换能器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超声成像的质量。超声换能器主要分为单阵元超声换能器和阵列超声换能器。由于成像的方便性,目前医疗和工业领域的超声成像设备主要使用的是阵列超声换能器。
在常规的超声成像中,超音波声学信号被引向探测区域,并且相应的反射回波信号被检测到。分析回波信号的特征,例如振幅,相移,多普勒频移,功率等,并将其量化为像素数据,这些像素数据用于创建流的图像或表示流。利用常规的单换能器超声成像,所接收的超声回波信号与所发送的超声信号在相同的频率范围内。
执行超声成像的另一种方法是将超声信号以一个频率施加到感兴趣的区域,并以另一频率(例如所发射超声信号的一个或多个谐波)捕获和分析接收到的回波信号。通常,谐波的频率是发射信号的3-5倍。谐波成像的一种特定用途是使用造影剂对组织成像。造影剂通常是液体或脂质包裹的微泡,其大小可在特定的透射超声波频率下产生共振。在微气泡的共振频率下暴露于体内的超声波会导致气泡破裂,并产生频率比所施加的超声波高得多的非线性超声波回波。例如,可以将非线性微气泡设计为在1-6MHz处谐振,但会产生10-30MHz范围内的回波信号。高频回波信号允许产生和研究组织结构的详细图像,例如在临床或临床前环境中围绕肿瘤的微脉管系统。
执行双频成像的最常规方式是使用具有共焦低频和高频换能器元件的机械扫描单元件换能器。尽管此类换能器工作良好,但可以使用可以电子控制的换能器阵列执行更快的扫描。这样的换能器通常具有彼此对准的低频换能器阵列和高频换能器阵列。双频换能器的一个问题是对齐低频和高频阵列。在30MHz高频相控阵中,元件尺寸(例如1/2λ或更小)约为25微米。在50MHz时,元件尺寸约为15微米。对齐阵列所需的过程通常需要对高频和低频换能器在潮湿工作台上的位置进行微调整,然后在找到最佳匹配时将它们粘合在一起。这既费时又昂贵。本文讨论的技术涉及一种更容易制造和制造成本更低的改进的双频换能器。
现有多频超声换能器的制作方法大多数是将低频换能器放置在高频换能器的后方形成叠加式结构,此种方法由于高频换能器的遮挡,使得后方的低频换能器所发射的声波信号被极大的干扰,影响声学信号的输出。对于前端的高频换能器,由于无法在后端添加背衬层,多余的声信号无法被很好的吸收,压电层的单次震荡时间也无法及时被缩短,将导致带宽的严重下降,从而影响成像的分辨率以及带宽。而并排式多频超声换能器或是拥有复杂的机械结构导致加工难度的提升和设备的可靠性下降,又或是多个换能器只拥有固定的角度,导致焦点的变动需靠手动移动换能器的位置,操作复杂,精确度低。
综上所述,现有的多频超声换能器大多都是共焦点固定的双频共聚焦换能器,其仅能够通过手动移动换能器的位置来实现共焦点的变化操作复杂,精准度低,并且将高频换能器叠放在低频换能器的前面时,由于高频换能器的遮挡,会对低频换能器发出声波的传播造成影响,降低低频换能器的性能。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能够精确控制超声换能器的焦点才能满足使用需求,如肿瘤消融和超声给药等治疗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共焦点,以免健康的组织细胞被破坏造成内出血或其他负面症状。因此,现有的超声换能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极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变焦的多频超声换能器及具有其的超声成像系统。
具体地,所述多频超声换能器包括第一换能器组件和第二换能器组件,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的频率低于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的频率,每个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每个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均包括层叠设置的背衬层、压电层和匹配层,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排列在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的两侧或四周;还包括一体式声透镜,所述一体式声透镜同时层叠在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的匹配层前侧和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的匹配层前侧;多个换能器成并排或环绕型排列,无叠加结构,消除了第一换能器组件和第二换能器组件之间的影响,可同时进行多频段的高质量超声成像,超谐波成像和弹性成像的多模态成像模式。
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压电层;所述压电层包括地电极面和信号电极面,所述地电极面和信号电极面分别具有电极,且所述信号电极面的电极割开使所述压电层形成多个压电阵元。声透镜的一体化结构式设计简化了设备的制备流程与难度,提高了设备的整合性与一致性。压电层的阵列式设计为换能器提供了电子聚焦的能力,使得换能器在两个维度上的焦点位置可变,大幅提升了换能器的聚焦效率和聚焦范围。
具体地,所述地电极面的阵元一维线阵排列;或,所述地电极面的阵元二维面阵排列。
所述一体式声透镜具有超声聚焦特性,用于沿第一方向将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和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发出的不同频率的超声波聚焦于预设单体靶点或多个预设靶点。进一步,所述一体式声透镜的物理参数可变,具有不同的所述物理参数的所述一体式声透镜将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和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发出的不同频率的超声波聚焦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同一深度;或,具有不同的所述物理参数的所述一体式声透镜将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和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发出的不同频率的超声波聚焦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不同深度。
所述一体式声透镜的形状为凹型或凸型。压电层的阵列式设计和一体式声透镜的同时存在,使得第一换能器组件和第二换能器组件可以同时实现可变电子聚焦和声透镜物理聚焦两个方向的聚焦功能,大幅提升对靶点位置的准确度和图像的分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排列在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发出超声波沿所述第一方向聚焦;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发出的超声波通过所述一体式声透镜后形成的聚焦焦点在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的中心线上,或者,在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的超声波左右区域内。
或者,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排列在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和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均发出超声波沿所述第一方向聚焦;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发出的超声波和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发出的超声波通过所述一体式声透镜后形成的聚焦焦点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重合,或,在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的中心线上的不同位置。
所述柔性电路板覆盖所述压电层的整个表面;或,所述压电层两侧预留额外的连接区域,所述柔性电路板覆盖所述连接区域的表面。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覆盖所述连接区域的表面,所述压电层与所述背衬层直接接触,能够实现更好的吸声效果。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所述压电层的一侧或多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超声成像系统,所述超声成像系统上述多频超声换能器,
还包括控制单元,用于产生对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和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的沿第二方向的聚焦调节信号,使所述多频超声换能器能实现沿第二方向的焦点位置可变的聚焦;
所述一体式声透镜实现对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和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的沿第一方向的聚焦;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或垂直。
具体地,所述控制单元调节所述多频换能器的激励系统的电子波束合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多频超声换能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多个换能器成并排或环绕型排列,无叠加结构,消除了第一换能器组件和第二换能器组件之间的影响,可同时进行多频段的高质量超声成像,超谐波成像和弹性成像的多模态成像模式。压电层的阵列式设计为换能器提供了电子聚焦的能力,使得换能器在两个维度上的焦点位置可变,大幅提升了换能器的聚焦效率和聚焦范围。进一步,压电层的阵列式设计和声学透镜的同时存在,使得第一换能器组件和第二换能器组件可以同时实现电子聚焦和物理聚焦,大幅提升对靶点位置的准确度和图像的分辨率。该多频超声换能器可适用于所有工作频率范围的阵列超声换能器,且无内置机械结构,工艺简单,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频超声换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频超声换能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多频超声换能器的纵向可变电子聚焦的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多频超声换能器的横向物理聚焦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多频超声换能器的多频同步成像模式的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多频超声换能器同时进行不同深度靶点的同步成像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多频超声换能器的低频激励高频接收模式的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的多频超声换能器对不同深度的靶点进行超谐波成型和弹性成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换能器组件;2-第二换能器组件;3-背衬层;4-柔性电路板;5-压电层;6-匹配层;7-一体式声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焦的多频超声换能器及具有其的超声成像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多频超声换能器,包括第一换能器组件和第二换能器组件,第二换能器组件包括两个及以上的换能器,其数量具体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或是更多。第一换能器组件居中,第二换能器组件排列在第一换能器组件的两侧或周围,具体为第二换能器组件排列在第一换能器组件的两侧或三侧,或排列在第一换能器组件的四周。其中,第二换能器组件的频率低于第一换能器组件的频率。可以是第二换能器组件的频率为1-5MHz;第一换能器组件的频率为5-30MHz。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换能器组件的换能器形成多频超声换能器中频率相对较高的高频单元,第二换能器组件的换能器形成多频超声换能器中频率相对较低的低频单元。
每个第一换能器组件和每个第二换能器组件均包括层叠设置的背衬层、压电层和匹配层。该多频超声换能器还包括一体式声透镜,一体声透镜同时层叠在第一换能器组件的匹配层前侧和第二换能器组件的匹配层前侧。第二换能器组件用于进行声学信号的输出,第一换能器组件用于声学信号的接收。对多个换能器采用非叠加式结构进行整合,避免换能器之间的相互干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频换能器的具体结构。参见图1和图2,该双频换能器的第一换能器组件1包括一个高频单元和第二换能器组件2包括两个低频单元;第一换能器组件1的类型可以是线阵或面阵换能器,可以是相控阵或非相控阵换能器。每个换能器包括背衬层3、柔性电路板4、压电层5和匹配层6,其中,背衬层3、压电层5和匹配层6依次层叠排列。第二换能器组件2的两个低频单元平行并排设置在紧靠第一换能器组件1的两侧,双频换能器的第一换能器组件1和第二换能器组件2的匹配层6在同一平面上,所有换能器由一块一体式声透镜7连接,一体式声透镜7同时层叠在第一换能器组件1的匹配层6前侧和两个第二换能器组件2的匹配层6前侧。一体式声透镜7的表面尺寸与双频换能器排列之后形成的匹配层6大小一致。
定义与压电层5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一体式声透镜7具有聚焦特性,用于沿第一方向将第一换能器组件1和第二换能器组件2发出的不同频率的超声波聚焦于单体靶点或多个预设靶点。一体式声透镜7的物理参数可变,具有不同的物理参数的一体式声透镜7使多频换能器发出的超声波聚焦在第一方向上的同一深度,或使多频换能器发出的超声波第一方向上的不同深度。其中,一体式声透镜7的形状可以是凹型或者凸型,匹配层6数量为一层或多层,匹配层6和背衬层3制备工艺包括直接粘接,铸造,离心以及气相沉积等方法。声透镜的一体化结构式设计简化了设备的制备流程与难度,提高了设备的整合性与一致性。多个换能器成并排或环绕型排列,无叠加结构,消除了第一换能器组件1和第二换能器组件2之间的影响。
定义垂直于如图1所示的多频超声换能器的截面的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或垂直,多频换能器的焦点位置在第二方向上可变。定义与压电层5的表面平行的方向为第三方向,一体式声透镜7的物理参数可变还可以使多频换能器能够聚焦于第三方向上的不同位置。
压电层5包括设置在一侧表面的地电极面和设置在另一侧表面的信号电极面,地电极面和信号电极面分别具有电极,且信号电极面的电极割开使压电层形成多个压电阵元。具体地,在地电极面体现为阵元呈阵列结构排列,阵元间隙中填充有声学去耦材料,具体地可以是一维线阵或二维面阵;信号电极面表面的电极按照地电极面的阵元间隙切开,使得阵元之间的电信号彼此独立。压电层5的阵列式设计为换能器提供了电子聚焦的能力,使得换能器在两个维度上的焦点位置可变,大幅提升了换能器的聚焦效率和聚焦范围。进一步,压电层5的阵列式设计和一体式声透镜7的同时存在,使得第一换能器组件1和第二换能器组件2可以同时实现如图3a所示的可变电子聚焦和如图3b所示的声透镜物理聚焦两个方向的聚焦功能,大幅提升对靶点位置的准确度和图像的分辨率。可选地,压电层5的材料可以是传统压电材料,也可以是1-3复合压电材料或者2-2复合压电材料。
柔性电路板4用于实现压电层5与外部电路的电气互连,包括若干个电极引线和2个地线,柔性电路板4中的导线与压电层5的每个阵元一一对应贴合,每根导线宽度小于阵元宽度。压电层5的阵元为一维阵列结构时,柔性电路板4可以是将阵元引线从单侧引出,也可以是从两侧穿插式引线将阵元引线引出。第一换能器组件1的阵元间距过小,单侧引线密度太大,优选地采用两侧穿插式引线的方式,具体体现为在单侧每间隔一个阵元进行一次引线。相邻两个阵元的引线分别从两侧引出,两条引线在垂直于阵元引线的方向上互相相差一个阵元间距的位置。若压电层5的阵元为二维阵列结构,柔性电路板4可以是将阵元引线从一侧或两侧或四侧将阵元引线引出。
柔性电路板4与压电层5进行连接时可以是直接覆盖住压电层5的整个表面,将位于压电层5与背衬层3中间;也可以是在阵元两侧预留小段额外的连接区域,在一块柔性电路板4上裁切出镂空区域,用于将阵元电性信号与柔性电路板4连接,使柔性电路板4仅覆盖压电层5上的连接区域表面,压电层5能够直接接触背衬层3以获得更好的吸声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压电层5两侧分别采用多块柔性电路板4通过阵元两侧预留小段额外的连接区域将柔性电路板4与阵元电性信号连接,使压电层5能够与背衬层3直接接触。由于第一换能器组件1对信号的干扰和衰减敏感,优选地,采用将柔性电路板4中间挖空的形式或采用两块柔性电路板4与压电层5连接以获得更好的吸声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4覆盖在信号电极面表面,与信号电极面按照导线与阵元一一对应的关系用环氧树脂进行粘合。
将第二换能器组件2设置在第一换能器组件1左右两侧的多频换能器的形成的聚焦焦点的位置具有一定规律:
如本实施例所述的双频换能器,第一换能器组件1两侧的第二换能器组件2分别为第一低频单元和第二低频单元。第一低频单元和第二低频单元发出的超声波通过一体式声透镜7沿第一方向聚焦。第一低频单元和第二低频单元发出的超声波通过一体式声透镜7后形成的聚焦焦点在第一换能器组件1的中心线上,或者,在第一换能器组件1的超声波作用区域内。
若第一低频单元、第二低频单元和第一换能器组件1均向外发射超声波,超声波通过一体式声透镜7沿第一方向聚焦。第一低频单元、第二低频单元和第一换能器组件1发出的超声波通过一体式声透镜7后形成的聚焦焦点在第一方向上重合,或在第一换能器组件1在第一方向上的中心线上的不同位置。
本实施例的双频换能器由于换能器之间互不影响,可以同时进行低频激励高频成像的超谐波成像和弹性成像模式,以及多频段换能器的无干扰同步高质量超声成像模式,具备多模态成像特性。例如,如图4a所示多频段的换能器利用共聚焦特性对单体靶点进行多频同步成像从而提升成像质量;如图4b所示为用多频特性对同一截面或不同截面上不同位置和深度的靶点进行同步成像,增强换能器的成像范围和成像效率;如图5a所示为对同一聚焦靶点位置进行低频信号激励和高频信号接收的超谐波成像和弹性成像;如图5b所示为对不同深度的靶点位置进行同步低频激励和高频成像,或使用一对高频单元和低频单元对同一靶点位置进行同步超谐波成像/弹性成像并同时利用另一个换能器进行基波成像或引导。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所有频率范围的阵列超声换能器,本实施例仅提供了一种双频换能器的具体结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多个换能器按照第二换能器组件2环绕第一换能器组件1排列或第二换能器组件2与第一换能器组件1并排排列的形式组合成多频超声换能器。其中,第二换能器组件2的数量不受限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声成像系统,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多频超声换能器。
一体式声透镜7能够实现对第一换能器组件1和第二换能器组件2的沿第一方向的聚焦。第一换能器组件1和第二换能器组件2发出的不同频率的超声波沿第一方向的聚焦位置的变化可通过一体式声透镜7的物理参数调整实现,聚焦位置位于第一方向同一深度的不同位置,或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不同深度。调整一体式声透镜7的物理参数也可以将第一换能器组件1和第二换能器组件2发出的不同频率的超声波聚焦于第三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超声成像系统还设置有控制单元,用于产生对第一换能器组件1和第二换能器组件2的沿第二方向的聚焦调节信号,使多频超声换能器能实现沿第二方向的焦点位置可变的聚焦。具体地,控制单元调节多频换能器的激励系统的工作,能够调整电子波束合成,第二方向聚焦位置的变化通过对电子波束合成(即阵列的电子相控阵延时)进行调整实现。
本实施例的超声成像系统通过对第一换能器组件1和第二换能器组件2的焦点位置的控制,以及对第一换能器组件1和第二换能器组件2的控制进行成像,能够实现多种成像模式,具体包括:
第一种成像模式:通过一体式声透镜7的结构特性实现对第一换能器组件1和第二换能器组件2的沿第一方向的聚焦于一预设单体靶点,调节1第一换能器组件和第二换能器组件2的沿第二方向的焦点位置,使第一换能器组件1和第二换能器组件2的沿第二方向的焦点位置也为上述预设单体靶点,控制第一换能器组件1的频率和第二换能器组件2的频率,对单体靶点进行多频同步成像。
第二种成像模式:通过一体式声透镜7的结构特性以及控制第一换能器组件1的频率和第二换能器组件2的频率,使第一换能器组件1和第二换能器组件2聚焦于同一截面或不同截面上多个不同位置和深度的靶点,对各靶点进行同步成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第二换能器组件排列在第一换能器组件的周围,一个一体式声透镜同时层叠在第一换能器组件给第二换能器组件的匹配层前侧的多频超声换能器,该多频超声换能器无叠加结构,消除了第一换能器组件和第二换能器组件之间的影响。由于换能器之间互不影响,可同时进行多频段的高质量超声成像,超谐波成像和弹性成像的多模态成像模式。压电层的阵列式设计为换能器提供了电子聚焦的能力,使得换能器在两个维度上的焦点位置可变,大幅提升了换能器的聚焦效率和聚焦范围。进一步,压电层的阵列式设计和声学透镜的同时存在,使得第一换能器组件和第二换能器组件可以同时实现电子聚焦和物理聚焦,大幅提升对靶点位置的准确度和图像的分辨率。该多频超声换能器可适用于所有工作频率范围的阵列超声换能器,且无内置机械结构,工艺简单,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除了以上实施例以外,还可以具有不同的变形例,以上实施例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频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能器组件和第二换能器组件,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的频率低于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的频率,每个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每个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均包括层叠设置的背衬层、压电层和匹配层,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排列在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的两侧或周围;
还包括一体式声透镜,所述一体式声透镜同时层叠在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的匹配层前侧和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的匹配层前侧;
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压电层;
所述压电层包括地电极面和信号电极面,所述地电极面和信号电极面分别具有电极,且所述信号电极面的电极割开使所述压电层形成多个压电阵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声透镜具有超声聚焦特性,用于沿第一方向将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和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发出的不同频率的超声波聚焦于预设单体靶点或多个预设靶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频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声透镜的物理参数可变,具有不同的所述物理参数的所述一体式声透镜将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和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发出的不同频率的超声波聚焦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同一深度;
或,具有不同的所述物理参数的所述一体式声透镜将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和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发出的不同频率的超声波聚焦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不同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排列在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发出超声波沿所述第一方向聚焦;
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发出的超声波通过所述一体式声透镜后形成的聚焦焦点在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的中心线上,或者,在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的超声波左右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排列在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和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均发出超声波沿所述第一方向聚焦;
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发出的超声波和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发出的超声波通过所述一体式声透镜后形成的聚焦焦点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重合,或,在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的中心线上的不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覆盖所述压电层的整个表面;
或,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所述压电层的一侧或多侧;
或,所述压电层两侧预留额外的连接区域,所述柔性电路板覆盖所述连接区域的表面。
7.一种超声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频超声换能器,
还包括控制单元,用于产生对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和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的沿第二方向的聚焦调节信号,使所述多频超声换能器能实现沿第二方向的焦点位置可变的聚焦;
所述一体式声透镜实现对所述第一换能器组件和所述第二换能器组件的沿第一方向的聚焦;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或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调节所述多频换能器的激励系统的电子波束合成。
CN202121975482.4U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多频超声换能器及具有其的超声成像系统 Active CN216212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75482.4U CN216212320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多频超声换能器及具有其的超声成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75482.4U CN216212320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多频超声换能器及具有其的超声成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12320U true CN216212320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14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75482.4U Active CN216212320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多频超声换能器及具有其的超声成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123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51365A (en) Phased array transducer desig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CN107398415B (zh) 超声换能器和制造超声换能器的方法
CN112292084B (zh) 具有压电收发器的成像设备
JP3478874B2 (ja) 超音波フェーズドアレイ変換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354603B1 (ko) 초음파 프로브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373132B1 (ko) 초음파 프로브 장치 및 초음파 촬영 장치
KR101354605B1 (ko) 초음파 프로브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354604B1 (ko) 초음파 프로브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031010B1 (ko) 피씨비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프로브
CN111107791B (zh) 双频平面超声成像系统
US20120004554A1 (en) Ultrasound probe and ultrasound imaging apparatus
JP7362659B2 (ja) デュアル周波数超音波トランスデューサ
KR101435011B1 (ko) 초음파 프로브 및 그 제조방법
US9839411B2 (en) Ultrasound diagnostic apparatus probe having laminated piezoelectric layers oriented at different angles
KR102406927B1 (ko) 초음파 프로브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6212320U (zh) 一种多频超声换能器及具有其的超声成像系统
CN113643677A (zh) 一种多频超声换能器及具有其的超声成像系统、方法
WO2023019554A1 (zh) 一种多频超声换能器及具有其的超声成像系统、方法
KR20150073056A (ko) 초음파 진단장치 및 초음파 진단장치의 제조방법
US10568606B2 (en) Ultrasonic prob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80097285A (ko) 초음파 프로브
JP7187165B2 (ja) 超音波プローブ及び超音波診断装置
JPH0568681A (ja) 超音波探触子及び超音波診断装置
JP2013243449A (ja) 超音波プロー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