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0250U - 显示镜片、近眼显示设备及头戴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镜片、近眼显示设备及头戴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10250U
CN216210250U CN202122667377.0U CN202122667377U CN216210250U CN 216210250 U CN216210250 U CN 216210250U CN 202122667377 U CN202122667377 U CN 202122667377U CN 216210250 U CN216210250 U CN 216210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display lens
air
optical waveguide
water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673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晓鸿
周友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6737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10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10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10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镜片、近眼显示设备及头戴式设备,该显示镜片包括:第一保护片、光波导片、用于粘接第一保护片和光波导片的第一框胶以及防水透气件;其中,第一保护片上设置有透气孔,且透气孔被配置为平衡显示镜片的内外压差,防水透气件被配置为封堵透气孔。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降低第一保护片出现形变或碎裂的概率,提高显示镜片的使用可靠性。

Description

显示镜片、近眼显示设备及头戴式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显示镜片、近眼显示设备及头戴式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眼镜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现有智能眼镜装载的电子器件越来越多,实现的功能也愈发全面,使得人们会经常佩戴智能眼镜外出工作或社交。因此,如何提高智能眼镜中用于传导光线进行成像的显示镜片的使用可靠性,已经成为了业内人员的主要关注对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镜片,所述显示镜片包括:第一保护片、光波导片、用于粘接所述第一保护片和所述光波导片的第一框胶以及防水透气件;其中,所述第一保护片上设置有透气孔,且所述透气孔被配置为平衡所述显示镜片的内外压差;所述防水透气件被配置为封堵所述透气孔。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近眼显示设备,所述近眼显示设备包括:框架、设备本体以及前述的显示镜片;所述框架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所述显示镜片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并与所述设备本体内的光机模组相对设置,且所述显示镜片被配置为可在所述光机模组的控制下呈现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环境。
本申请实施例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设备,所述头戴式设备包括:镜框、镜腿、光机模组以及前述的显示镜片;所述镜框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镜腿,所述光机模组设置于所述镜腿内;所述显示镜片设置于所述镜框上,并与所述光机模组相对设置,并可在所述光机模组的控制下呈现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环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镜片,通过在第一保护片上设置透气孔,且该透气孔可以用于平衡显示镜片的内外压差,使得显示镜片内的气压能够通过透气孔与显示镜片外的气压保持一致。同时,通过设置用于封堵透气孔的防水透气件,还可以避免水汽和灰尘通过透气孔进入到显示镜片内。如此,可以在不影响显示镜片防水防尘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因显示镜片内外存在压差而导致第一保护片出现形变或碎裂的概率,提高显示镜片的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近眼显示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近眼显示设备1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框架100和显示镜片300沿Ⅴ-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框架100和显示镜片300沿Ⅴ-Ⅴ的另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显示镜片300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显示镜片3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显示镜片300沿Ⅴ-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第一保护片320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显示镜片300沿Ⅴ-Ⅴ的另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显示镜片300沿Ⅴ-Ⅴ的又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显示镜片300沿Ⅴ-Ⅴ的再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中显示镜片300沿Ⅴ-Ⅴ的还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光波导片310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中框架100和显示镜片300沿Ⅴ-Ⅴ的又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设备2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阐述了一种近眼显示设备和头戴式设备。该近眼显示设备和头戴式设备可以为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设备,例如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眼镜。当然,近眼显示设备和头戴式设备除了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外,两者也可以具有如照明和摄像等其他功能,在此不一一赘述。下面以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眼镜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在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眼镜的示例中,近眼显示设备和头戴式设备可被配置成通过信号连接将数据传递到外部处理设备并从外部处理设备接收数据,信号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无线连接或其组合。然而,在其他情形中,近眼显示设备和头戴式设备可用作独立设备,即在近眼显示设备和头戴式设备自身进行数据处理。信号连接可以被配置成承载任何种类的数据,诸如图像数据(例如,静止图像和/或完全运动视频,包括2D和3D图像)、音频、多媒体、语音和/或任何其他类型的数据。外部处理设备可以是例如游戏控制台、个人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话或其他类型的处理设备。信号连接可以是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Wi-Fi连接、蓝牙或蓝牙低能量(BLE)连接、以太网连接、电缆连接、DSL连接、蜂窝连接(例如,3G、LTE/4G或5G)等或其组合。附加地,外部处理设备可以经由网络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外部处理设备通信,网络可以是或包括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内联网、城域网(MAN)、全球因特网或其组合。
近眼显示设备和头戴式设备中可安装显示组件、光学器件、传感器和处理器等。在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眼镜的示例中,显示组件被设计成,例如,通过将光投影到用户眼睛中实现虚拟现实眼镜的功能,例如,通过将光投影到用户眼睛中,在用户对其现实世界环境的视图上覆盖图像实现增强现实眼镜的功能。近眼显示设备和头戴式设备还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并且还可包括电子电路系统以控制上述部件中的至少一些并且执行相关联的数据处理功能。电子电路系统可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请参阅图1至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近眼显示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近眼显示设备1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近眼显示设备10可以用于实现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环境的功能。如图1所示,近眼显示设备10可以包括:框架100、设备本体200以及显示镜片300。框架100可以用于安装显示镜片300,设备本体200可以与框架100连接,且设备本体200还可以与框架100上的显示镜片300相对设置。显示镜片300可以设置有框架100上,且显示镜片300还可以在设备本体200的控制下呈现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环境。在本实施中,显示镜片300还可以设置有与显示镜片300外连通的透气孔301,以平衡显示镜片300内外的压差,从而降低显示镜片300因内外存在压差而出现形变或碎裂的概率,提升显示镜片300的使用可靠性。
为了便于用户将近眼显示设备10佩戴至头部进行使用,近眼显示设备10还可以设置有佩戴支架400。如图2所示,设备本体200可以与佩戴支架400连接,使得设备本体200和显示镜片300可以通过佩戴支架400佩戴至用户头部进行使用。其中,佩戴支架400可以包括:框体410和支腿420。框体410的相对两侧均可以设置有支腿420,且框体410可以用于安装光学镜片,如近视镜、平镜、防眩镜以及有色镜等等。支腿420可以用于与设备本体200可拆卸地连接,以便于将近眼显示设备10从佩戴支架400上取下进行充电。例如,支腿420和设备本体200可以通过磁体进行磁吸连接。如此,当佩戴支架400佩戴至用户头部时,显示镜片300可以与用户的眼部相对设置,而设备本体200可以位于用户的耳部一侧,以便于用户对近眼显示设备10进行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对框架100和设备本体200进行类似于佩戴支架400的设计,以使框架100和设备本体200可以直接佩戴于用户头部进行使用,而佩戴支架400的设计可以被取消。
请参阅图3至图4,图3是图1中框架100和显示镜片300沿Ⅴ-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框架100和显示镜片300沿Ⅴ-Ⅴ的另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框架100可以用于安装显示镜片300,使得显示镜片300可以通过框架100与设备本体200相对设置。如图3所示,框架100可以包括:框体部110和承载部120。框体部110可以围设形成有用于安装显示镜片300的安装空间101,且该安装空间101的形状可以与显示镜片300相适配。承载部120可以设置于安装空间101内,且承载部120可以呈环状设置,其可以用于对显示镜片300进行支撑,以便于将显示镜片300固定在安装空间101内。例如,承载部120的一侧上可以设置有粘胶,当显示镜片300装配至安装空间101内时,可通过粘胶与承载部120进行粘接固定。同时,为了提高框架100和显示镜片300的装配牢固性,框体部110和显示镜片300之间也可以通过粘胶进行粘接。
由于承载部120与显示镜片300存在着交叠区域,因此承载部120还可以用于对显示镜片300上的透气孔301进行隐藏,以避免显示镜片300上的透气孔301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降低显示镜片300在长期使用后透气孔301内堆积大量灰尘而导致透气孔301堵塞的概率。如图3所示,透气孔301可以设置于显示镜片300与承载部120相接的一侧,而承载部120可以设置有连通透气孔301以及承载部120外的防尘通道121,使得透气孔301可通过防尘通道121与承载部120外连通,从而保持显示镜片300的内外气压一致。
为了提高防尘通道121的防尘效果,防尘通道121在承载部120内可以进行弯折设计,以延长防尘通道121的长度,降低灰尘通过防尘通道121进入到透气孔301的概率。同时,防尘通道121内还可以设置有如防尘网或泡棉等填充物,以进一步降低灰尘通过防尘通道121进入到透气孔301内的概率。此外,防尘通道121在承载部120内形成的通孔孔径还可以大于透气孔301的孔径,不仅可以便于透气孔301和防尘通道121在装配过程中进行对准,还可以利用较大孔径形成的空间降低防尘通道121内堆积灰尘而发生堵塞的概率。
可选地,防尘通道121内也可以填充有防水透气胶进行固化,且该防水透气胶还可以与框架100的外表面,也即是背离安装空间101的表面齐平设置,以在不影响防尘通道121防尘透气性的同时,便于对防尘通道121在框架100外表面上形成的开口做隐藏或半隐藏处理。其中,防水透气胶的具体原理可参现有技术,在此不予赘述。
可选地,除了防水透气胶外,也可以通过贴附防水透气膜102,来避免灰尘和水汽进入透气孔301内。如图4所示,防水透气膜102可以设置于承载部120和显示镜片300之间,并可以将防尘通道121和透气孔301分隔开来,以在不影响防尘通道121防尘透气性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灰尘通过防尘通道121进入到透气孔201的概率。当然,防水透气膜102也可以不仅限于贴附在承载部120和显示镜片300之间,其也可以贴附在防尘通道121在框架100外表面上形成的开口处,仅需对防水透气膜102进行相应的防脱落处理即可。或者是,承载部120与显示镜片300之间,以及防尘通道121在框架100的外表面上形成的开口处,均可以贴附有防水透气膜102。其中,防水透气膜102的具体原理可参现有技术,在此不予赘述。
此外,由于防水透气膜102自身具有一定厚度,因此承载部120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容纳防水透气膜102的凹槽122。如图4所示,凹槽122可以与防尘通道121和透气孔301连通,以利用凹槽122的深度吸收部分或全部防水透气膜102的厚度,减少承载部120、防水透气膜102以及显示镜片300的堆叠高度,从而便于保持框架100整体表面的平整性。当然,也可以是显示镜片300设置有用于容纳防水透气膜102的凹槽122,或承载部120和显示镜片300均设置有用于容纳防水透气膜102的凹槽122。可选地,防水透气膜102也可以直接贴附在承载部120或显示镜片300的表面上,而凹槽122的设计可以取消,仅需防水透气膜102能够分隔防尘通道121和透气孔301即可。
可选地,框架100与显示镜片300的连接方式也并不仅限于前述实施例中的方式。例如,框架100也可以进行分体式设计,使得框架100拆分为两部分,并将显示镜片300夹持在中间通过螺钉锁紧或粘胶固定进行装配,仅需框架100和显示镜片300存在着交叠区域,以便于对显示镜片300上的透气孔301进行隐藏即可。此外,前述实施例中框架100的结构仅是示例性说明,本实施例对框架100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
设备本体200可以用于安装近眼显示设备10所需的各类功能模组。如图1所示,设备本体200可以设置有光机模组210,且该光机模组210可以位于设备本体200与框架100连接的端部,并与框架100上的显示镜片300相对设置。显示镜片300可以在光机模组210的控制下呈现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环境。具体而言,光机模组210可以发出光线照射至显示镜片300上,而显示镜片300则可以将光机模组210发出的光线传导至用户眼中进行成像,从而实现近眼显示设备10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环境的功能。当然,除了光机模组210外,设备本体200还可以安装有如电池、传感器以及扬声器等功能模组,以实现近眼显示设备10的其他功能。其中,光机模组210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原理可参现有技术,在此不予赘述。
请参阅图5至图8,图5是图1中显示镜片300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显示镜片3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显示镜片300沿Ⅴ-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中第一保护片320的结构示意图。
显示镜片300可以用于传导光机模组210发出的光线进行成像,以实现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环境的功能。如图5至图7所示,显示镜片300可以包括:光波导片310、第一保护片320、第一框胶330以及防水透气件340。光波导片310可以用于将光机模组210发出的光线传导至用户眼中进行成像,以实现近眼显示设备10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环境的功能。第一保护片320可以设置于光波导片310的一侧,并设置有前述的透气孔301,且第一保护片320可以用于保护光波导片310。第一框胶330可以设置于光波导片310和第一保护片320之间,并与光波导片310和第一保护片320共同围设形成有第一空腔302,且该第一空腔302可以与透气孔301相连通。防水透气件340可以设置于第一保护片320上,其可以用于封堵透气孔301。
经发明人长期研究发现,多数显示镜片300内的第一空腔302均为密闭的腔体,使得显示镜片300内外易产生压差而导致第一保护片320受压差影响出现形变或碎裂。一些方案为了保持显示镜片300的内外气压一致,会在第一框胶330上开设一个缺口,从而利用该缺口连通第一空腔302和显示镜片300外。然而,第一框胶330上缺口的设计又会极大的影响显示镜片300的防水防尘性能。基于此,本实施提供的显示镜片300通过在第一保护片320上开设与第一空腔302连通的透气孔301,且在第一保护片320上设置有用于封堵透气孔301的防水透气件340,可以在不影响显示镜片300的防水防尘性能的情况下,保持第一空腔302和显示镜片300外气压一致,从而降低第一保护片320因显示镜片300内外存在压差而出现形变或碎裂,对光波导片310的正常光传导功能产生影响的概率,提升显示镜片300的使用可靠性。
具体地,光波导片310可以用于传导光机模组210发出的光线进行成像。如图7所示,光波导片310可以设置有光栅纹理311和玻璃基板312。光栅纹理311可以设置于玻璃基板312的外表面上,其可以用于耦入光机模组210发出的光线,并将该光线耦出到用户的视网膜上进行成像,从而实现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环境的功能。玻璃基板312可以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3121和第二表面3122,且第一表面3121可以位于第一空腔302内,并与第一保护片320相对设置。其中,光栅纹理311可以为纳米结构,其可以通过纳米压印技术在玻璃基板312的第一表面3121上加工成型。具体地,第一表面3121可以是当用户将显示镜片300佩戴于头部后,玻璃基板312背离用户眼部的一面,而第二表面3122则可以是玻璃基板312靠近用户眼部的一面。此外,光波导片310的具体光学原理可参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予赘述。
第一保护片320可以设置于承载部120上,而光波导片310可以设置于第一保护片320背离承载部120的一侧。当用户将显示镜片300佩戴在头部进行使用时,第一保护片320可以位于显示镜片300叠层结构中的最外侧,也是光波导片310背离用户眼部的一侧,以对光栅纹理311和玻璃基板312进行保护,降低光波导片310受外力冲击发生损坏的概率。其中,第一保护片320可以是结构强度较高的强化玻璃,以提高第一保护片320的抗冲击能力。例如,第一保护片320可以为康宁玻璃,相较于普通的强化玻璃,康宁玻璃具有高耐用度和防刮伤性,能够承载强力挤压和反复触摸。
第一保护片320可以设置有与第一空腔302相连通的透气孔301。如图7至图8所示,透气孔301可以在第一保护片320的厚度方向上贯穿第一保护片320,以使第一空腔302能够与显示镜片300外连通,保持两者的气压一致,从而降低第一保护片320因显示镜片300内外存在压差而出现形变或碎裂的概率,提高显示镜片300的使用可靠性。同时,第一保护片320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容纳防水透气件340的避让槽321。该避让槽321可以设置于第一保护片320靠近光波导片310的一侧,且避让槽321可以与透气孔301相连通,以在利用防水透气件340封堵透气孔301的同时,利用避让槽321的深度吸收防水透气件340的厚度。如此设置,可以减少防水透气件340在第一空腔302内占据的空间,降低第一保护片320受外力冲击带动防水透气件340向靠近光波导片310的方向位移时,防水透气件340与光波导片310发生干涉的概率。
可选地,由于第一保护片320位于显示镜片300叠层结构的最外侧,因此第一保护片320背离光波导片310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有诸如防爆膜、防刮膜、光致变色膜、电致变色膜以及滤光膜等多种膜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相应地,为了避免透气孔301被前述多种膜片遮挡,第一保护片320上的膜片还可以设置有与透气孔301对应的通孔,以保证透气孔301能够与显示镜片300外相连通。
第一框胶330可以设置于光波导片310和第一保护片320之间,其除了可以粘接光波导片310和第一保护片320外,还可以利用自身厚度使得光波导片310和第一保护片320间隔设置,从而与光波导片310和第一保护片320共同围设形成第一空腔302。其中,第一框胶330可以呈环状设置,且第一框胶330可以设置于光波导片310和第一保护片320的边缘区域。同时,为了避免第一框胶330对显示镜片300的透光性产生影响,第一框胶330的材质还可以为光学胶。如此,当第一保护片320受外力冲击向光波导片310的方向位移时,第一空腔302的设计可以预留一定的缓冲空间,降低第一保护片320受外力冲击向靠近光波导片310的方向位移时,第一保护片320与光波导片310发生干涉的概率。
防水透气件340可以设置于第一保护片320上,其可以用于封堵透气孔301,以在不影响显示镜片300防水防尘性能的情况下,保持第一空腔302的气压和显示镜片300外的气压一致。如图7所示,防水透气件340可以设置于第一保护片320靠近光波导片310的一侧,且防水透气件340可以设置于避让槽321内,并盖设于透气孔301。其中,防水透气件340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的防水透气膜102。如此设置,可以在不影响显示镜片300防水防尘性能的情况下,保持第一空腔302内的气压和显示镜片300外的气压一致,降低第一保护片320因显示镜片300内外存在压差而出现形变或碎裂的概率,提高显示镜片300的使用可靠性。
可选地,在第一空腔302具有足够空间的情况下,防水透气件340也可以直接贴附在第一保护片320靠近光波导片310的一侧,而避让槽321的设计可以被取消,仅需防水透气件340能够盖设于透气孔301,以对透气孔301进行封堵即可。
请参阅图9,图9是图1中显示镜片300沿Ⅴ-Ⅴ的另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可选地,防水透气件340也可以不仅限于设置于第一保护片320靠近光波导片310的一侧。如图9所示,防水透气件340还可以贴附于第一保护片320背离光波导片310的一侧,并盖设于透气孔301。相应地,避让槽321也可以设置于第一保护片320背离光波导片310的一侧。此时,防水透气件340即可为前述实施例中设置于承载部120和显示镜片300之间的防水透气膜102,而避让槽321即可为前述实施例中开设于显示镜片300上的凹槽122。当然,防水透气件340和前述实施例中的防水透气膜102也可以共存,而不限于二选一。
可选地,当防水透气件340贴附于第一保护片320背离光波导片310的一侧时,前述实施例中承载部120对透气孔301的隐藏设计也可以被取消,使得框架100的设计可以不受透气孔301的限制。即,框架100可以无需设计有与显示镜片300存在交叠区域的承载部120,其可以仅设置有框体部110。由于防水透气件340贴附在第一保护片320的外表面,也即是背离光波导片310的一侧上,因此透气孔301也不会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中,自然也无需框架100对透气孔301进行隐藏设计。同时,为了提高显示镜片300的外观精致度和可靠性,还可以对暴露在外的防水透气件340做相应的装饰处理和防脱落处理。
请结合图7参阅图10,图10是图1中显示镜片300沿Ⅴ-Ⅴ的又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可选地,除了通过设计承载部120和改变防水透气件340贴附位置的方案,来降低透气孔301内堆积灰尘导致堵塞的概率外,显示镜片300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填平透气孔301的填充件350,以避免透气孔301内堆积灰尘。如图7和图10所示,填充件350可以设置于透气孔301内,且填充件350的形状可以与透气孔301相适配,并与第一保护片320背离光波导片310的一侧齐平设置。其中,填充件350可以是由防水透气胶在透气孔301内固化而形成的,以在不影响显示镜片300防水防尘性能的情况下,保持显示镜片300内外的气压一致。如此,填充件350的设计不仅可以避免透气孔301内堆积灰尘的问题,还可以另框架100中承载部120的设计被取消,使得框架100的设计可以不受透气孔301的限制。
相应地,为了提高显示镜片300的外观精致度,还可以对填充件350做相应的装饰处理。同时,为了避免用户直接透过第一保护片320看到第一空腔302内的防水透气件340,第一保护片320背离光波导片310的一侧还可以做遮挡处理,以遮蔽防水透气件340。例如,可以在第一保护片320上对应防水透气件340的区域设置遮光油墨,以对防水透气件340进行遮挡。
可选地,防水透气件340除了可以为防水透气膜以外,其也可以为防水透气胶,且防水透气件340也可以是防水透气胶在透气孔301内进行固化而形成的。即,防水透气件340可以为前述的填充件350,而原本贴附于第一保护片320靠近光波导片310一侧的防水透气件340(防水透气膜)可以被取消。其中,由于贴附在第一保护片320靠近光波导片310一侧的防水透气件340(防水透气膜)被取消了,因此在透气孔301内点防水透气胶进行固化时,防水透气胶易从而透气孔301内流出。为了便于将未固化前的防水透气件340留在透气孔301内,透气孔301还可以进行相应的设计。例如,透气孔301的孔径可以在靠近光波导片310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或增大,或呈倍数级的减小或增大,以增大防水透气件340与透气孔301内侧壁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将防水透气件340留在透气孔301内进行固化。
请参阅图11至图12,图11是图1中显示镜片300沿Ⅴ-Ⅴ的再一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中显示镜片300沿Ⅴ-Ⅴ的还一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光波导片310的结构示意图。
可选地,为了进一步对光波导片310进行保护,显示镜片300还可以设置有第二保护片360和第二框胶370。如图11所示,第二保护片360可以设置于光波导片310背离第一保护片320的一侧,第二框胶370可以设置于光波导片310和第二保护片360之间,并与光波导片310和第二保护片360共同围设形成有第二空腔303。同时,第二保护片360和第一保护片320可以关于光波导片310对称设置,且两者的结构和材质相同。第二框胶370和第一框胶330也可以关于光波导片310对称设置,且两者的结构和材质也可以相同。其中,第二保护片360也可以如同第一保护片320一样设置有透气孔301,且该透气孔301可以与第二空腔303相连通,以使第二空腔303的气压也能够与显示镜片300外的气压保持一致,降低第二保护片360因显示镜片300内外存在压差而出现形变或碎裂的概率。相应地,第二保护片360上也可以设置有用于封堵透气孔301的防水透气件340,以在不影响显示镜片300防水防尘性能的情况下,保持显示镜片300内外气压一致。其中,第二保护片360与防水透气件340的装配方式可以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或类似,在此不予赘述。
可选地,第二保护片360上的透气孔301也可以被取消。如图12所示,光波导片310可以设置有连通第一空腔302和第二空腔303的通孔313,以使第一空腔302和第二空腔303可以相连通。如此,第一空腔302和第二空腔303均可以通过第一保护片320上的透气孔301与显示镜片300外连通,从而使得第一空腔302和第二空腔303内的气压能够与显示镜片300外的气压保持一致,降低第一保护片320和第二保护片360因显示镜片300内外存在压差而出现形变或碎裂的概率。
由于光波导片310需要传导光线进行成像,为了避免通孔313影响光波导片310的正常光传导功能,光波导片310还可以进行分体式设计。如图13所示,光波导片310可以包括:主体部314和延伸部315。主体部314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的玻璃基板312,而光栅纹理311则可以设置于主体部314上,使得主体部314可以用于传导光线进行成像。延伸部315可以与主体部314连接,并围绕主体部314设置,其可以用于开设通孔313以连通第一空腔302和第二空腔303。其中,延伸部315的材质可以为硬质塑料,其可以粘胶与主体部314进行固定连接。第一框胶330和第二框胶370可以分别设置于延伸部315的相对两侧,且第一框胶330和第二框胶370在延伸部315上的正投影均可以位于延伸部315的覆盖范围之内,使得第一框胶330、第一保护片320、主体部314以及延伸部315可以共同围设形成第一空腔302,第二框胶370、第二保护片360、主体部314以及延伸部315可以共同围设形成第二空腔303。如此,通过将光波导片310分体设计为主体部314和延伸部315,可以在不影响光波导片310原本的光传导功能的情况下,利用延伸部315开设通孔313,以连通第一空腔302和第二空腔303。
可选地,延伸部315也可以仅设置于主体部314的一侧,而不围绕主体部314设置,且延伸部315的材质也可以不仅限于为硬质塑料,其材质也可以为玻璃或蓝宝石等透明材料,仅需延伸部315能够开设通孔313,而不会影响主体部314的光传导功能即可。同时,延伸部315与主体部314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不限于粘接,可以根据两者的材质选择合适的工艺进行连接。
请参阅图14,图14是图1中框架100和显示镜片300沿Ⅴ-Ⅴ的又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可选地,除了对光波导片310进行分体设计外,也可以利用框架100实现第一空腔302和第二空腔303的连通。如图14所示,光波导片310可以设置于承载部120围设形成的空间内,且光波导片310的形状可以与为承载部120围设形成的空间相适配。第一保护片320可以设置于承载部120的一侧,第二保护片360可以设置于承载部120的另一相对侧。第一框胶330可以设置于第一保护片320和承载部120之间,并与光波导片310、第一保护片320以及承载部120共同围设形成第一空腔302。第二框胶370可以设置于第二保护片360和承载部120之间,并与光波导片310、第二保护片360和承载部120共同围设形成第二空腔303。如此,可以通过在承载部120上开设通孔313,来连通第一空腔302和第二空腔303,以使第一空腔302和第二空腔303内的气压能够与显示镜片300外的气压保持一致。
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设备20的结构示意图。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镜片300除了可以用于前述外挂式的近眼显示设备10外,其也可以用于一体式的头戴式设备20。如图15所示,头戴式设备20可以包括:镜框21、镜腿22以及前述实施例中的光机模组210和显示镜片300。镜框21的相对两侧均可以设置有镜腿22,且镜腿22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安装头戴式设备20所需的功能模组的安装空间。光机模组210可以设置于镜腿22的安装空间内,且光机模组210可以位于镜腿22与镜框21连接的端部。显示镜片300可以设置于镜框21上,且显示镜片300可以与镜腿22上的光机模组210相对设置,并可在光机模组210的控制下呈现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环境。其中,镜框21和镜腿22的具体结构和连接方式可参现有技术,显示镜片300与镜框21的连接方式与前述实施例中显示镜片300与框架100的连接方式相同或类似,在此不予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镜片300,通过在第一保护片320上设置透气孔301,且该透气孔301可以用于平衡显示镜片300的内外压差,使得显示镜片300内的气压能够通过透气孔301与显示镜片300外的气压保持一致。同时,通过设置用于封堵透气孔301的防水透气件340,还可以避免水汽和灰尘通过透气孔301进入到显示镜片300内。如此,可以在不影响显示镜片300防水防尘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因显示镜片300内外存在压差而导致第一保护片320出现形变或碎裂的概率,提高显示镜片300的使用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镜片包括:第一保护片、光波导片、用于粘接所述第一保护片和所述光波导片的第一框胶以及防水透气件;其中,
所述第一保护片上设置有透气孔,且所述透气孔被配置为平衡所述显示镜片的内外压差,所述防水透气件被配置为封堵所述透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件盖设于所述透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片靠近所述光波导片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片靠近所述光波导片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透气孔连通的避让槽;所述防水透气件设置于所述避让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镜片还包括:填充件;
所述填充件设置于所述透气孔内,并与所述第一保护片背离所述光波导片的一侧齐平设置,以填平所述透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件设置于所述透气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镜片还包括:第二保护片和第二框胶;
所述第二保护片设置于所述光波导片背离所述第一保护片的一侧,所述第二框胶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护片和所述光波导片之间,并粘接所述第二保护片和所述光波导片;所述光波导片还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保护片和所述第二保护片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片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
所述主体部被配置为用于传导光线进行成像;所述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且所述延伸部还设置有所述通孔;所述第一框胶设置于所述延伸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框胶设置于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相对侧。
9.一种近眼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眼显示设备包括:框架、设备本体以及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镜片;
所述框架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所述显示镜片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并与所述设备本体内的光机模组相对设置,且所述显示镜片被配置为可在所述光机模组的控制下呈现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环境。
10.一种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式设备包括:镜框、镜腿、光机模组以及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镜片;
所述镜框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镜腿,所述光机模组设置于所述镜腿内;所述显示镜片设置于所述镜框上,并与所述光机模组相对设置,并可在所述光机模组的控制下呈现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环境。
CN202122667377.0U 2021-11-02 2021-11-02 显示镜片、近眼显示设备及头戴式设备 Active CN216210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67377.0U CN216210250U (zh) 2021-11-02 2021-11-02 显示镜片、近眼显示设备及头戴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67377.0U CN216210250U (zh) 2021-11-02 2021-11-02 显示镜片、近眼显示设备及头戴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10250U true CN216210250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00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67377.0U Active CN216210250U (zh) 2021-11-02 2021-11-02 显示镜片、近眼显示设备及头戴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10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66461B2 (en) Head-mounted display device with stress-resistant components
CN107577026B (zh) 具有防尘功能的光学镜片调焦组件
KR102018741B1 (ko) 커버 윈도우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JP5942467B2 (ja) 表示装置
US11016327B2 (en) Scree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80017786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head mounte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EP3910404B1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optical modules
CN206684384U (zh) 一种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
CN215769211U (zh) 一种电致变色材料调节透明度的ar眼镜
CN203275772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功能罩及头戴式显示器
CN216210250U (zh) 显示镜片、近眼显示设备及头戴式设备
US11194195B2 (en) Scree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7425828U (zh) 一种遮蔽结构和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显示设备
CN216351543U (zh) 显示镜片、显示模组及头戴式设备
CN205563042U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的密封防尘结构和头戴设备
CN105093621B (zh) 一种抗破片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4063304B (zh) 显示镜片、近眼显示设备及头戴式设备
CN105629636B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的密封防尘结构、方法和头戴设备
TW201508368A (zh) 具有攝像功能的電子裝置
CN216351542U (zh) 显示模组及头戴式设备
CN217639756U (zh) 镜片、ar眼镜和ar系统
CN115586646A (zh) 头戴式设备
CN115755388A (zh) 显示模组及头戴式设备
EP4229471A2 (en) Systems with displays and sensors
CN115586645A (zh) 功能镜片及头戴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