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99153U - 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99153U
CN216199153U CN202122818930.6U CN202122818930U CN216199153U CN 216199153 U CN216199153 U CN 216199153U CN 202122818930 U CN202122818930 U CN 202122818930U CN 216199153 U CN216199153 U CN 216199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mall fan
cover body
fram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189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运良
王绮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edi Xingy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edi Xingy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edi Xingy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edi Xingy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189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99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99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99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包括底座和第一网框,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夹板,且夹板的下端安装有垫脚,所述底座的上端表面设置有按键,且按键的左端安装有显示屏,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上端安装有用于固定小风扇网架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柱、弧形架和连接器,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弧形架,且弧形架的右端安装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右端设置有固定圈,且固定圈的上下两端安装有第一螺旋扣,所述第一网框位于固定圈的一侧。该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采用垫脚的设置可以增强结构的稳固性,也能减少小风扇发出的噪音,第一防滑层的安装可以增强底座与夹持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风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
背景技术
小风扇是众多电风扇的一种,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电风扇,同时也是一种价格较低、较为常用的散热装置,其适用于夏季外出或是身边没有纳凉工具的时候,其小巧便捷易携带,随着技术的发展小风扇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形状也各不相同,有用电池的、充电的、USB接口的,小风扇的出现可以对物体或人体进行散热降温作用。
市场上的小风扇存在安装不便,且当网框上有灰尘异物时,双重网框更不便进行拆卸清洗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包括底座和第一网框,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夹板,且夹板的下端安装有垫脚,所述底座的上端表面设置有按键,且按键的左端安装有显示屏,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上端安装有用于固定小风扇网架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撑柱、弧形架和连接器,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弧形架,且弧形架的右端安装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右端设置有固定圈,且固定圈的上下两端安装有第一螺旋扣,所述第一网框位于固定圈的一侧,且第一网框的内部设置有风扇,所述固定圈的内部安装有卡槽,所述固定圈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凸块,且第二安装凸块的表面设置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转轴与底座紧密贴合,且底座与夹板的中轴线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网框与固定圈为卡合连接,且固定圈与连接器为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网框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二网框,所述第一网框的两端安装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网框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板,且第二安装板的上端安装有第二螺旋扣,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凸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网框与第二网框的中轴线相重合,且第一网框的个数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左端设置有连接口,且连接口的表面安装有防护盖,所述连接口的下端设置有控制夹柱,所述底座的下端表面安装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防滑层,所述第一凹槽的下端安装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滑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防滑层紧密贴合,且第一凹槽与底座为一体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采用垫脚的设置可以增强结构的稳固性,也能减少小风扇发出的噪音,第一防滑层的安装可以增强底座与夹持物体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底座在夹持的过程中发生滑落,而导致小风扇损坏无法进行使用。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垫脚的设置可以增强结构的稳固性,也能减少小风扇发出的噪音,转轴的安装可以方便对小风扇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对小风扇进行转动,固定组件的设置可以方便对小风扇进行安装和拆卸,其也能增加小风扇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对小风扇进行一定角度的调整。
2、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圈的设置可以对网框连接处进行保护,防止使用者不慎划伤,第一网框和第二网框的安装可以对内部的风扇进行保护,防止小风扇掉落地面时,不会第一时间触碰到内部的元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第一安装板与第二螺旋扣的设置方便对网框进行安装与拆卸,同时也能防止网框发出滑落而发生安全事故。
3、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槽和安装孔的设置可以方便对小风扇进行安装与固定,防护盖的安装可以对连接口处进行保护,防止其内部灰尘累积过多而使得连接口接触不良,控制夹柱的设置可以方便对夹板进行夹持作用,第一防滑层的安装可以增强底座与夹持物体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底座在夹持的过程中发生滑落,而导致小风扇损坏无法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的网框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的底座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夹板;3、垫脚;4、按键;5、显示屏;6、转轴;7、固定组件;701、支撑柱;702、弧形架;703、连接器;8、固定圈;9、第一螺旋扣;10、第一网框;11、风扇;12、第二网框;13、第一安装板;14、第二安装板;15、第二螺旋扣;16、第一安装凸块;17、卡槽;18、第二安装凸块;19、安装孔;20、连接口;21、防护盖;22、控制夹柱;23、第一凹槽;24、第一防滑层;25、第二凹槽;26、第二防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包括底座1和第一网框10,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夹板2,且夹板2的下端安装有垫脚3,垫脚3的设置可以增强结构的稳固性,也能减少小风扇发出的噪音,底座1的上端表面设置有按键4,且按键4的左端安装有显示屏5,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转轴6,转轴6与底座1紧密贴合,且底座1与夹板2的中轴线相重合,转轴6的安装可以方便对小风扇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对小风扇进行转动,且转轴6的上端安装有用于固定小风扇网架的固定组件7,固定组件7包括支撑柱701、弧形架702和连接器703,支撑柱701的上端设置有弧形架702,且弧形架702的右端安装有连接器703,固定组件7的设置可以方便对小风扇进行安装和拆卸,其也能增加小风扇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对小风扇进行一定角度的调整,连接器703的右端设置有固定圈8,固定圈8的设置可以对网框连接处进行保护,防止使用者不慎划伤,且固定圈8的上下两端安装有第一螺旋扣9,第一网框10位于固定圈8的一侧,且第一网框10的内部设置有风扇11,固定圈8的内部安装有卡槽17,固定圈8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凸块18,且第二安装凸块18的表面设置有安装孔19,第一网框10与固定圈8为卡合连接,且固定圈8与连接器703为一体化结构,卡槽17和安装孔19的设置可以方便对小风扇进行安装与固定。
如图2-3所示,第一网框10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二网框12,第一网框10的两端安装有第一安装板13,第二网框12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板14,且第二安装板14的上端安装有第二螺旋扣15,第一安装板13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凸块16,第一网框10与第二网框12的中轴线相重合,且第一网框10的个数为两个,第一网框10和第二网框12的安装可以对内部的风扇11进行保护,防止小风扇掉落地面时,不会第一时间触碰到内部的元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第一安装板13与第二螺旋扣15的设置方便对网框进行安装与拆卸,同时也能防止网框发出滑落而发生安全事故,底座1的左端设置有连接口20,且连接口20的表面安装有防护盖21,连接口20的下端设置有控制夹柱22,底座1的下端表面安装有第一凹槽23,且第一凹槽23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防滑层24,第一凹槽23的下端安装有第二凹槽25,且第二凹槽25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滑层26,第一凹槽23与第一防滑层24紧密贴合,且第一凹槽23与底座1为一体化结构,防护盖21的安装可以对连接口20处进行保护,防止其内部灰尘累积过多而使得连接口20接触不良,控制夹柱22的设置可以方便对夹板2进行夹持作用,第一防滑层24的安装可以增强底座1与夹持物体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底座1在夹持的过程中发生滑落,而导致小风扇损坏无法进行使用。
综上,该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使用时,首先根据图1-3中所示的结构,将带有控制夹柱22的夹板2安装在底座1的下端,夹板2的下端安装有垫脚3,且底座1的一侧安装带有防护盖21的连接口20,底座1的上端表面安装有按键4和显示屏5,安装好后将第一网框10两端的第一安装板13和第二网框12两端的第二安装板14通过第二螺旋扣15进行连接,然后将风扇11安装在网框的内部,然后将第一网框10的两端第一安装凸块16也通过螺扣进行拼接安装,网框要重合安装,如果分叉进行安装会对风产生一定的阻力,这样小风扇就不会达到一定的效果,固定好网框后,将固定圈8内部的卡槽17对准网框的边缘,然后通过第二安装凸块18上的安装孔19用第一螺旋扣9进行旋转固定,固定好后,使用者可以通过按动按键4来调节风速的大小,如果要对小风扇的角度进行旋转,可通过弧形架702两侧的连接器703来对小风扇进行360度的旋转,如果要将小风扇安装在床头,可同时按动底座1和夹板2,利用控制夹柱22内部的弹簧,将带有第一防滑层24的第一凹槽23与带有第二防滑层26的第二凹槽25夹在床头处,这样可以增强夹板2的爪持性,防止小风扇的滑落。

Claims (7)

1.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包括底座(1)和第一网框(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夹板(2),且夹板(2)的下端安装有垫脚(3),所述底座(1)的上端表面设置有按键(4),且按键(4)的左端安装有显示屏(5),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转轴(6),且转轴(6)的上端安装有用于固定小风扇网架的固定组件(7),所述固定组件(7)包括支撑柱(701)、弧形架(702)和连接器(703),所述支撑柱(701)的上端设置有弧形架(702),且弧形架(702)的右端安装有连接器(703),所述连接器(703)的右端设置有固定圈(8),且固定圈(8)的上下两端安装有第一螺旋扣(9),所述第一网框(10)位于固定圈(8)的一侧,且第一网框(10)的内部设置有风扇(11),所述固定圈(8)的内部安装有卡槽(17),所述固定圈(8)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凸块(18),且第二安装凸块(18)的表面设置有安装孔(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与底座(1)紧密贴合,且底座(1)与夹板(2)的中轴线相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框(10)与固定圈(8)为卡合连接,且固定圈(8)与连接器(703)为一体化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框(10)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二网框(12),所述第一网框(10)的两端安装有第一安装板(13),所述第二网框(12)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板(14),且第二安装板(14)的上端安装有第二螺旋扣(15),所述第一安装板(13)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凸块(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框(10)与第二网框(12)的中轴线相重合,且第一网框(10)的个数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左端设置有连接口(20),且连接口(20)的表面安装有防护盖(21),所述连接口(20)的下端设置有控制夹柱(22),所述底座(1)的下端表面安装有第一凹槽(23),且第一凹槽(23)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防滑层(24),所述第一凹槽(23)的下端安装有第二凹槽(25),且第二凹槽(25)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滑层(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3)与第一防滑层(24)紧密贴合,且第一凹槽(23)与底座(1)为一体化结构。
CN202122818930.6U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 Active CN216199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18930.6U CN216199153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18930.6U CN216199153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99153U true CN216199153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11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18930.6U Active CN216199153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991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5054A (zh) 一种多功能平板电脑架
CN216199153U (zh) 一种具有罩体双重防护的小风扇
CN210119748U (zh) 一种服务器用具有防尘效果的散热装置
CN201909149U (zh) 一种多功能平板电脑架
CN108449466B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支架
CN210398293U (zh) 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液晶显示屏
CN211853239U (zh) 一种电子设备放置支架
CN213057333U (zh) 一种带有脚位固定器的滑板车
CN210004079U (zh) 一种可调节的指纹平板电脑支撑座
CN211137130U (zh) 一种图书馆取书设备
CN215769805U (zh) 一种带有防盗摄像的刷脸支付仪
CN209897110U (zh) 一种手机支架
TWI642392B (zh) 具有彈性墊的可攜式裝置架
CN215245263U (zh) 支架结构和骑行装置
CN216873239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14084572U (zh) 野外巡护摩托车加载gps定位装置或手持机固定装置
CN216286445U (zh) 一种云计算数据处理用的计算机机箱
CN219571423U (zh) 一种电子设备散热支架
CN210771358U (zh) 一种压力控制器安装结构
CN214127863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展示用支撑托架
CN213518151U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线路板的减震支撑固定脚
CN211208134U (zh) 一种平面磁场源平板式磁场发生器
CN217683980U (zh) 笔记本电脑折叠支架
CN219475973U (zh) 一种热成像瞄准器夹
CN212057059U (zh) 一种电源组件拆装方便的应急指示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