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95305U - 一种市政雨污水排放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雨污水排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95305U
CN216195305U CN202122587520.5U CN202122587520U CN216195305U CN 216195305 U CN216195305 U CN 216195305U CN 202122587520 U CN202122587520 U CN 202122587520U CN 216195305 U CN216195305 U CN 2161953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well lid
sewer
warning
mount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875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锋清
周建镇
雷斌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Yuanhang Municipal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Chengchu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Chengchu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Chengchu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875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953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953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953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市政雨污水排放系统,涉及市政排水技术领域,包括下水井,所述下水井下方设有下水道,所述下水井与所述下水道相连通,所述下水井顶部设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与所述下水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本申请通过安装环、支撑板、卡板、卡孔和警示杆等结构间的配合设置,能够通过转动井盖增加井盖与安装环之间的空隙加速排水过程,同时可从井盖内部抽出警示杆在排水时对行人和车辆进行预警,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控制方便,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井盖打开后为避免行人不慎落入下水井中需要人工守护或手动树立危险标识,使用十分的不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雨污水排放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排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雨污水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市政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径流污水等,由城市排水管网汇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应因地制宜采用多种形式,要根据城市污水的利用或排放去向同时考虑水体的自然净化以及污水在利用过程中的净化作用。
市政污水中的雨水一般通过下水井流入下水道中汇集处理,当雨量较大时,需要打开井盖加速雨水下流,而传统的井盖打开后为避免行人不慎落入下水井中需要人工守护或手动树立危险标识,使用十分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市政污水中的雨水一般通过下水井流入下水道中汇集处理,当雨量较大时,需要打开井盖加速雨水下流,而传统的井盖打开后为避免行人不慎落入下水井中需要人工守护或手动树立危险标识,使用十分的不方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雨污水排放系统。
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雨污水排放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雨污水排放系统,包括下水井,所述下水井下方设有下水道,所述下水井与所述下水道相连通,所述下水井顶部设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与所述下水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安装环内部转动连接有井盖,所述井盖外表面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与所述卡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井盖的外侧壁上设有警示杆,所述警示杆贯穿所述井盖侧壁,所述警示杆并与所述井盖滑动连接;
所述安装环底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底部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的外侧壁上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套管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安装环呈圆环状结构,所述安装环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贯穿孔,两个所述贯穿孔均贯穿所述安装环,所述井盖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对称分布,两个所述连接轴的大小与所述贯穿孔的内腔大小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转轴呈圆杆状结构,所述转轴的高度等于所述井盖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井盖呈圆盘状,所述井盖的直径小于所述安装环的内径,所述井盖的侧壁与所述安装环内壁之间留设的空隙不超过一公分。
可选的,所述井盖位于所述卡孔两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孔,所述警示杆位于该容纳孔内部,所述警示杆通过容纳孔与所述井盖滑动连接,所述警示杆的外表面上喷涂有用于警示作用的油漆。
可选的,所述容纳孔外端设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呈圆环状,所述橡胶环外壁与所述容纳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橡胶环的内径小于所述警示杆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井盖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内部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所述井盖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通过安装环、支撑板、卡板、卡孔和警示杆等结构间的配合设置,能够通过转动井盖增加井盖与安装环之间的空隙加速排水过程,同时可从井盖内部抽出警示杆在排水时对行人和车辆进行预警,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控制方便,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井盖打开后为避免行人不慎落入下水井中需要人工守护或手动树立危险标识,使用十分的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井盖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井盖与安装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警示杆与井盖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下水井;2、下水道;3、安装环;4、贯穿孔;5、支撑板;6、转轴;7、卡板;8、连接轴;9、井盖;10、配重块;11、卡孔;12、橡胶环;13、警示杆;14、连接杆;15、套管;16、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市政雨污水排放系统,包括用于向地下排水的下水井1,下水井1下方设有下水道2,下水井1与下水道2相连通,将下水井1排入的雨水汇集在一起,对雨水进行集中的消毒和处理,下水井1顶部设有安装环3,安装环3呈圆环状结构,安装环3的外侧壁与下水道2固定连接,安装环3底部设有用于支撑作用的支撑板5,支撑板5呈矩形板状结构,支撑板5的其中一段与安装环3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板5的另一端朝靠近安装环3的轴线的方向延伸,支撑板5上转动连接有转轴6,转轴6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板7,安装环3内部转动连接有井盖9,井盖9外表面开设有卡孔11,卡孔11与卡板7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且卡孔11的内腔大小与卡板7的大小相适配,井盖9的与支撑板5相邻一侧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警示杆13,警示杆13贯穿井盖9侧壁,警示杆13与井盖9滑动连接,当雨水较大时,可转动井盖9,使井盖9与安装环3相对垂直,增加井盖9与安装环3之间的空隙,使雨水能够迅速进入下水井1内部,此时井盖9设有警示杆13的一侧转动至安装环3的上方,工作人员可向外拉出警示杆13,对路人进行警示作用,尽量避免路人由于积水过多无法观察路面,跌落至下水井1内部,对路人造成损伤的问题。
安装环3底部设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杆14对称分布,两个连接杆14顶部均与安装环3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杆14底部套设有套管15,套管15与连接杆14固定连接,套管15的外侧壁上设有过滤网16,过滤网16固定连接于两个套管15之间的空隙处,对流入下水道2内部的雨水进行过滤,尽量避免雨水中含有垃圾和树叶等杂物通过下水井1落入下水道2内部,造成下水道2内部堵塞的问题。
参照图1和图2,安装环3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贯穿孔4,两个贯穿孔4均贯穿安装环3,井盖9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轴8,两个连接轴8对称分布,两个连接轴8的大小与贯穿孔4的内腔大小相适配,连接轴8穿设且转动连接于贯穿孔4,使井盖9通过连接轴8与安装环3转动连接,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当雨量较大时,只需转动井盖9增加安装环3与井盖9之间的空隙大小,即可加速雨水流入下水道2内部,不仅使用方便,而且省时省力。
参照图2,井盖9呈圆盘状,井盖9的直径小于安装环3的内径,井盖9的侧壁与安装环3内壁之间留设的空隙不超过一公分,便于雨水通过井盖9于安装环3之间的缝隙流入下水井1内部排出,将井盖9外壁于安装环3内壁之间的间隙设置的较小,能够有效防止行人或车辆掉入下水井1内部。
参照图2和图3,转轴6呈圆杆状结构,转轴6的高度等于井盖9的厚度,使井盖9盖设在下水井1顶部时,转轴6恰好贯穿井盖9上开设的卡孔11,通过转轴6顶部固定连接的卡板7将井盖9卡住,防止井盖9在一侧受压后产生旋转,导致井盖9与安装环3之间的缝隙增大,导致行人容易跌落至下水井1内部的问题,井盖9远离支撑板5的一侧内部设有配重块10,配重块10与井盖9固定连接,当打开旋转卡板7,使卡板7与卡孔11平行时,井盖9在配重块10的作用下发生偏转,将井盖9设有卡孔11的一端抬起,加速雨水流入下水道2内部。
参照图4,井盖9位于卡孔11两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孔,警示杆13位于该容纳孔内部,并通过容纳孔与井盖9滑动连接,警示杆13的外表面上喷涂有用于警示作用的油漆,当井盖9设有卡孔11的一端抬起后,可将警示杆13从井盖9的内部抽出,由于警示杆13的外表面上喷涂有用于警示作用的油漆,能够警示路人此处下水井1正在排水,防止行人误入此处,掉入下水井1内部。
参照图4,容纳孔外端设有橡胶环12,橡胶环12呈圆环状,橡胶环12外壁与容纳孔的内壁固定连接,当橡胶环12不受外力作用时,橡胶环12的内径小于警示杆13的直径,设置橡胶环12用于对警示杆13和井盖9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夹持作用,当警示杆13从容纳孔内部拉出后,通过橡胶环12的弹性作用紧紧将警示杆13夹持住,防止警示杆1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重新下滑至容纳孔内部,无法起到警示作用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原理为:当雨量过大,下水井1的顶端由于缝隙过小导致排水缓慢时,首先先转井盖9顶部卡孔11上的卡板7,将卡板7转动至与卡孔11平行,慢慢松开井盖9,井盖9在配重块10的重力作用下发生偏转,带动井盖9环绕连接轴8旋转九十度,使井盖9与下水井1顶部的缝隙加大,将积水迅速排出,避免了传统方式需要人工搬动井盖9,将井盖9摞开进行排水,费时费力的问题,然后用户将井盖9位于上方的一侧侧壁内部的警示杆13从井盖9内部抽出,通过警示杆13警示行人和车辆此处的井盖9已经打开,需要远离,尽量避免了传统的井盖打开后为避免行人不慎落入下水井1中需要人工守护或手动树立危险标识,使用十分的不方便的问题。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市政雨污水排放系统,包括下水井(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井(1)下方设有下水道(2),所述下水井(1)与所述下水道(2)相连通,所述下水井(1)顶部设有安装环(3),所述安装环(3)与所述下水道(2)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3)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上转动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板(7),所述安装环(3)内部转动连接有井盖(9),所述井盖(9)外表面开设有卡孔(11),所述卡孔(11)与所述卡板(7)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井盖(9)的外侧壁上设有警示杆(13),所述警示杆(13)贯穿所述井盖(9)侧壁,所述警示杆(13)与所述井盖(9)滑动连接;
所述安装环(3)底部设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与所述安装环(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4)底部套设有套管(15),所述套管(15)与所述连接杆(14)固定连接,所述套管(15)的外侧壁上设有过滤网(16),所述过滤网(16)与所述套管(1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污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3)呈圆环状结构,所述安装环(3)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贯穿孔(4),两个所述贯穿孔(4)均贯穿所述安装环(3),所述井盖(9)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轴(8),两个所述连接轴(8)对称分布,两个所述连接轴(8)的大小与所述贯穿孔(4)的内腔大小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污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呈圆杆状结构,所述转轴(6)的高度等于所述井盖(9)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污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9)呈圆盘状,所述井盖(9)的直径小于所述安装环(3)的内径,所述井盖(9)的侧壁与所述安装环(3)内壁之间留设的空隙不超过一公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污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9)位于所述卡孔(11)两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孔,所述警示杆(13)位于该容纳孔内部,所述警示杆(13)通过容纳孔与所述井盖(9)滑动连接,所述警示杆(13)的外表面上喷涂有用于警示作用的油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污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孔外端设有橡胶环(12),所述橡胶环(12)呈圆环状,所述橡胶环(12)外壁与所述容纳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橡胶环(12)的内径小于所述警示杆(13)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雨污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9)远离所述支撑板(5)的一侧内部设有配重块(10),所述配重块(10)与所述井盖(9)固定连接。
CN202122587520.5U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市政雨污水排放系统 Active CN2161953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7520.5U CN216195305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市政雨污水排放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7520.5U CN216195305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市政雨污水排放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95305U true CN216195305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90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87520.5U Active CN216195305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市政雨污水排放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953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6303B (zh) 一种用于高架桥下绿化带的雨水调蓄灌溉系统
CN207829141U (zh) 一种排水管道防堵系统
CN205455048U (zh) 一种用于高架桥下绿化带的雨水调蓄灌溉系统
CN109937747A (zh) 高架桥绿化带雨水收集及自动灌溉系统
CN110685316A (zh) 一种环保型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及循环用水系统
CN216195305U (zh) 一种市政雨污水排放系统
CN215211452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调蓄结构
CN208430536U (zh) 一种市政用自动调节排水窨井盖
CN206956913U (zh) 一种杠杆式初雨自动弃流装置
CN206768768U (zh) 一种农田用排水管
CN213695164U (zh) 一种园林用雨水回收装置
CN212974383U (zh) 一种农林雨水收集罐
CN211340968U (zh) 一种园林用雨水收集装置
CN208763168U (zh) 一种雨水井清污竹笼及专用投放工具
CN113431137A (zh) 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
CN209325616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智能路灯
CN111779121A (zh) 一种便于垃圾清理的路面排水结构
CN211379117U (zh) 一种园林植物用蓄水器
CN216571749U (zh) 一种市政园林雨水收集系统
CN112813889A (zh) 一种园林绿化落叶收集装置
CN218027956U (zh) 一种园林绿化用高效蓄水装置
CN220318713U (zh) 带有过滤结构的园林排水机构
CN216786745U (zh) 一种生态型园林景观路面铺装结构
CN110158703A (zh) 一种生态城市建设用安装在院内的雨水收集设备
CN220644435U (zh) 一种园林用雨水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6

Address after: 845350 Room 102, 1st Floor, Yard 52 Pamir East Road, Xingfu Street, Atushi City, Kizilsu Kyrgyz Autonomous Prefectur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Xinjiang Yuanhang Municipal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52000 room 1904, building 6, Taihe Hongjun, No. 10, Fuchun East Road, Jiaocheng District, Ningde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jian Chengchu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