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94435U - 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94435U
CN216194435U CN202121902461.XU CN202121902461U CN216194435U CN 216194435 U CN216194435 U CN 216194435U CN 202121902461 U CN202121902461 U CN 202121902461U CN 216194435 U CN216194435 U CN 216194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vegetation
planting
vegetation block
la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024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卞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Sizh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9024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94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94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944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包括岩石层,所述岩石层的上表面铺设有混砂层,所述岩石层的上表面和混砂层的上表面共同铺设有第一种植层,所述第一种植层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二种植层,所述第二种植层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一植被砌块,所述第一植被砌块的右侧面开设有种植通槽。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通过卡块和卡槽的配合,能够对第一植被砌块进行组合,使第一植被砌块均匀的排列在该护坡上,增加第一植被砌块的稳定,通过种植通槽能够把生态植被种植在第一植被砌块的内部,使生态植被的根系扎入第一种植层的内部,解决了水流从上而下冲刷,植物根系难以稳定,达不到理想的生态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
背景技术
江河、堤坝及海塘的护坡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水利工程,河流最严重的灾害是水流冲刷河岸使其破坏,引发的洪水泛滥,导致生命财产遭受大量损失和大量水土流失,近年来,随着河流区域环境、生态保护的要求逐年提升,河道护岸结构要满足航运、防洪泄洪、引水排涝等功能,也应从结构、措施等功能。
目前,河道的护坡一般采用水泥砌块平铺的方式,将河道斜坡覆盖起来,虽然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但这种护坡阻碍了水与土的交流,影响河道的自净能力,部分生态护坡虽然能够具有一定的植物生长孔隙,但施工完成后,水流从上而下冲刷,水土保持效果较差,植物根系难以稳定,达不到理想的生态功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包括岩石层,所述岩石层的上表面铺设有混砂层,所述岩石层的上表面和混砂层的上表面共同铺设有第一种植层,所述第一种植层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二种植层,所述第二种植层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一植被砌块,所述第一植被砌块的右侧面开设有种植通槽,所述第一植被砌块的正面开设有相对称的卡槽,所述第一植被砌块的背面开设有相对称的卡块。
进一步的,所述岩石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加固石笼网,所述混砂层的上表面铺设有混凝土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能够对该护坡进行加固,提高该护坡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种植层的内部固定镶嵌有第二植被砌块,所述第二植被砌块的底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通孔,所述第二植被砌块的内部铺设有种植泥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能够使生态植被的根系贯穿第二植被砌块的底面并延伸至第一种植层的内部,提高生态植被生长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种植层的左侧面铺设有混凝土板,所述混凝土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导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能够对护坡流下的水进行导流排水,避免大量的水储存在护坡上。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板的左侧面铺设有沙土层,所述沙土层呈扇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能够对该护坡的边缘进行加固,提高该护坡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岩石层的右侧面铺设有石笼网护坡,所述种植通槽的内部种植有生态植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能够提高对河流冲击阻挡性,加强该护坡的牢固性。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卡块和卡槽的配合,能够对第一植被砌块进行组合,使第一植被砌块均匀的排列在该护坡上,增加第一植被砌块的稳定,通过种植通槽能够把生态植被种植在第一植被砌块的内部,使生态植被的根系扎入第一种植层的内部,解决了水流从上而下冲刷,水土保持效果较差,植物根系难以稳定,达不到理想的生态功能的问题。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植被砌块和种植泥土的配合,能够在该护坡的边缘种植生态植被,加强该护坡的强度,减少该护坡的泥土流失,通过导流板和导流槽的配合,能够对护坡流下的水进行导流排水,避免大量的水储存在护坡上,减少雨水和河水对护坡的侵蚀,通过沙土层能够对该护坡的边缘进行加固,提高该护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岩石层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植被砌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植被砌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岩石层;2、混砂层;3、石笼网护坡;4、第一种植层;5、第二种植层;6、第一植被砌块;7、种植通槽;8、卡块;9、卡槽;10、生态植被;11、第二植被砌块;12、种植泥土;13、通孔;14、混凝土层;15、加固石笼网;16、混凝土板;17、导流板;18、导流槽;19、沙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包括岩石层1,岩石层1的上表面铺设有混砂层2,岩石层1的上表面和混砂层2的上表面共同铺设有第一种植层4,第一种植层4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二种植层5,第二种植层5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一植被砌块6,第一植被砌块6的右侧面开设有种植通槽7,第一植被砌块6的正面开设有相对称的卡槽9,第一植被砌块6的背面开设有相对称的卡块8。
进一步的,岩石层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加固石笼网15,混砂层2的上表面铺设有混凝土层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能够对该护坡进行加固,提高该护坡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一种植层4的内部固定镶嵌有第二植被砌块11,第二植被砌块11的底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通孔13,第二植被砌块11的内部铺设有种植泥土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能够使生态植被10的根系贯穿第二植被砌块11的底面并延伸至第一种植层4的内部,提高生态植被10生长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一种植层4的左侧面铺设有混凝土板16,混凝土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流板17,导流板17的上表面开设有导流槽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能够对护坡流下的水进行导流排水,避免大量的水储存在护坡上。
进一步的,混凝土板16的左侧面铺设有沙土层19,沙土层19呈扇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能够对该护坡的边缘进行加固,提高该护坡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岩石层1的右侧面铺设有石笼网护坡3,种植通槽7的内部种植有生态植被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能够提高对河流冲击阻挡性,加强该护坡的牢固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铺设岩石层1作为基层,接着在岩石层1的内部镶嵌入加固石笼网15,然后在铺设混砂层2,接着铺设第一种植层4和第二种植层5,当需要种植生态植被10的时候,首先把第一植被砌块6的一部分埋入第二种植层5的内部,然后通过把卡块8卡入卡槽9的内部对第一植被砌块6进行组合,使第一植被砌块6均匀排列在第二种植层5的上表面,然后把种植泥土12填充进种植通槽7的内部,然后把第二植被砌块11埋入第一种植层4的内部,同时把种植泥土12填充进第二植被砌块11的内部,然后在种植泥土12的内部种植生态植被10,然后生态植被10的根系通过种植通槽7和通孔13延伸到第一种植层4的内部,使其生态植被10生长更加稳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包括岩石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岩石层(1)的上表面铺设有混砂层(2),所述岩石层(1)的上表面和混砂层(2)的上表面共同铺设有第一种植层(4),所述第一种植层(4)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二种植层(5),所述第二种植层(5)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一植被砌块(6),所述第一植被砌块(6)的右侧面开设有种植通槽(7),所述第一植被砌块(6)的正面开设有相对称的卡槽(9),所述第一植被砌块(6)的背面开设有相对称的卡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岩石层(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加固石笼网(15),所述混砂层(2)的上表面铺设有混凝土层(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植层(4)的内部固定镶嵌有第二植被砌块(11),所述第二植被砌块(11)的底面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通孔(13),所述第二植被砌块(11)的内部铺设有种植泥土(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植层(4)的左侧面铺设有混凝土板(16),所述混凝土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流板(17),所述导流板(17)的上表面开设有导流槽(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板(16)的左侧面铺设有沙土层(19),所述沙土层(19)呈扇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岩石层(1)的右侧面铺设有石笼网护坡(3),所述种植通槽(7)的内部种植有生态植被(10)。
CN202121902461.XU 2021-08-15 2021-08-15 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 Active CN216194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2461.XU CN216194435U (zh) 2021-08-15 2021-08-15 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2461.XU CN216194435U (zh) 2021-08-15 2021-08-15 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94435U true CN216194435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14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02461.XU Active CN216194435U (zh) 2021-08-15 2021-08-15 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944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59104B (zh) 生态型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3866774B (zh) 用于护坡与崩岗排水固土的沟管网防护体
CN216074968U (zh) 一种河道水系景观复合式生态护岸结构
CN103774627B (zh) 灌区防渗型生态渠道的构建方法
CN105000748A (zh) 典型农田面源污染物“点-线-面”综合截控系统
CN111501664A (zh) 一种生态海堤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3755322U (zh) 用于护坡与崩岗排水固土的沟管网防护体
CN102234995B (zh) 一种生态过水堰及其构筑方法
CN101581090A (zh) 消落带涝渍土地水土保持型快速排水方法
CN216194435U (zh) 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坡植被砌块
CN213952092U (zh) 一种阶梯式水土保持生态护坡结构
CN206902664U (zh) 一种基于多层防护结构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CN207092011U (zh) 一种水利生态系统
CN21619445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结构
CN214033582U (zh) 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生态防护结构
CN214784037U (zh) 一种生态河道护坡
CN206189348U (zh) 一种用于河堤水土保持的生态砖
CN106522163A (zh) 一种用于河道的生态砖
CN100383343C (zh) 环保型多用通洪、排水河床
CN209836935U (zh) 一种堤坝水土保持装置
CN201962646U (zh) 一种生态砂土堤防结构
CN215715005U (zh) 一种护岸河堤
CN213805180U (zh) 一种组合式生态驳岸
CN214883392U (zh) 一种用于河道的水利生态墙
CN217601469U (zh) 一种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的菱形导水保水槽生态复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3

Address after: No. 3-1504, Building 11, Hengda Dijing, No. 16, Shangde Road, Jizhou District, Ji'an City, Jiangxi Province, 343000

Patentee after: Jiangxi Sizh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00 Madu village committee office building, Xingda sub district office, Jinshui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ian 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