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85849U - 浮标锚链以及浮标 - Google Patents

浮标锚链以及浮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85849U
CN216185849U CN202122818876.5U CN202122818876U CN216185849U CN 216185849 U CN216185849 U CN 216185849U CN 202122818876 U CN202122818876 U CN 202122818876U CN 216185849 U CN216185849 U CN 216185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chain
buoy
upper anchor
chain
sad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188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忠
董进
谈承杰
李冠正
苏汝其
陈婕珺
李胜
欧德营
朱伟
张亚萍
王鹏飞
岳剑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Navigation Mark Place Navigation Guarantee Center Of South China Sea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Navigation Mark Place Navigation Guarantee Center Of South China Se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Navigation Mark Place Navigation Guarantee Center Of South China Sea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Navigation Mark Place Navigation Guarantee Center Of South China Sea
Priority to CN2021228188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85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85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85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标锚链以及浮标。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环以及多个马鞍链,马鞍链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浮标,马鞍链的第二端与连接环连接,还包括第一上锚链、第二上锚链、下锚链以及固定沉物,第一上锚链的第一端与连接环连接,第一上锚链的第二端与下锚链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上锚链的第一端与连接环连接,第二上锚链的第二端与下锚链的第一端连接,下锚链的第二端与固定沉物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上锚链以及第二上锚链,当第一上锚链和第二上锚链中的一条上锚链发生脱离和断开时,另一条上锚链仍然能起到连接的作用,从而连接好浮标和固定沉物,进而避免浮标由于位置偏离而影响船舶人员对航道的位置判断,提高船舶的航海安全。

Description

浮标锚链以及浮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浮标锚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浮标锚链以及浮标。
背景技术
航标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复杂繁琐,在船舶交通繁忙水域,航标管理维护要求较高,工作人员需要时刻关注浮标运行状况。随着近年来外海风电场、跨海大桥等近海建筑物的不断增加,浮标维护任务重、难度高,船舶安全通航的保障压力较大。
浮标一般是通过锚链与海底的锚碇连接,从而固定在海面上。锚链包括马鞍链、短链、半链和全链等,各个锚链节之间以及锚链和锚碇之间都是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连接。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浮标,都是采用单条锚链系泊的方式。发明人在航标维护工作中发现,浮标锚链在水下5~7米处,既短链所在位置处,受海水作用、浮标上下重力和拉力作用,锚链易发生脱离、断开。一旦锚链断开,浮标就会偏离工作位置,影响船舶人员对航道的位置判断,进而影响船舶的航海安全。
因此,亟需一种能避免锚链断开而导致浮标偏离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标锚链,以解决现有浮标由于锚链断开而导致位置偏离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浮标锚链,包括连接环以及多个马鞍链,所述马鞍链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浮标,所述马鞍链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环连接,还包括第一上锚链、第二上锚链、下锚链以及固定沉物,所述第一上锚链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环连接,所述第一上锚链的第二端与所述下锚链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上锚链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环连接,所述第二上锚链的第二端与所述下锚链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下锚链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沉物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浮标锚链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上锚链的第一端通过转动环与所述连接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浮标锚链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上锚链的第一端依次通过转动环以及卸扣与所述连接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浮标锚链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上锚链的第二端通过转动环与所述下锚链的第一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浮标锚链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上锚链的第二端依次通过转动环以及卸扣与所述下锚链的第一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浮标锚链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上锚链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上锚链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浮标锚链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上锚链以及所述第二上锚链的长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浮标锚链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多个所述第二上锚链。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上锚链以及第二上锚链,当第一上锚链和第二上锚链中的一条上锚链发生脱离和断开时,另一条上锚链仍然能起到连接的作用,从而连接好浮标和固定沉物,进而避免浮标由于位置偏离而影响船舶人员对航道的位置判断,提高船舶的航海安全;同时,延长浮标锚链的维护周期,降低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浮标,包括浮标本体,所述浮标本体设置有浮标灯具,还包括按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中任一项所述的浮标锚链,所述浮标锚链通过多个马鞍链与所述浮标本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浮标的优选方案,第一上锚链的长度小于第二上锚链的长度,所述第一上锚链的第一端通过拉力传感器与所述连接环连接。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二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上锚链以及第二上锚链,当第一上锚链和第二上锚链中的一条上锚链发生脱离和断开时,另一条上锚链仍然能起到连接的作用,从而连接好浮标和固定沉物,进而避免浮标由于位置偏离而影响船舶人员对航道的位置判断,提高船舶的航海安全;同时,延长浮标锚链的维护周期,降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中:
101-马鞍链;102-连接环;103-第一上锚链;104-第二上锚链;105-下锚链;106-固定沉物;107-转动环;108-卸扣;
201-浮标本体;202-浮标灯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浮标锚链,包括连接环102以及多个马鞍链101,马鞍链101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浮标,马鞍链101的第二端与连接环102连接,还包括第一上锚链103、第二上锚链104、下锚链105以及固定沉物106,第一上锚链103的第一端与连接环102连接,第一上锚链103的第二端与下锚链105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上锚链104的第一端与连接环102连接,第二上锚链104的第二端与下锚链105的第一端连接,下锚链105的第二端与固定沉物106连接。具体地,第一上锚链103和第二上锚链104的长度为4.5~7米,固定沉物106为锚锭。
本实施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施例设置了第一上锚链103以及第二上锚链104,当第一上锚链103和第二上锚链104中的一条上锚链发生脱离和断开时,另一条上锚链仍然能起到连接的作用,从而连接好浮标和固定沉物106,进而避免浮标由于位置偏离而影响船舶人员对航道的位置判断,提高船舶的航海安全;同时,延长浮标锚链的维护周期,降低维护成本。
优选地,第二上锚链104的第一端通过转动环107与连接环102连接。通过上述设置,使第二上锚链104的第一端能够通过转动环107进行轴向转动,避免第二上锚链104的第一端出现扭转和缠绕的负面情况,提高第二上锚链104的使用寿命。更优选地,第二上锚链104的第一端依次通过转动环107以及卸扣108与连接环102连接。通过上述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拆卸或安装第二上锚链104,提高工作人员更换第二上锚链104的效率。
优选地,第二上锚链104的第二端通过转动环107与下锚链105的第一端连接。通过上述设置,使第二上锚链104的第二端能够通过转动环107进行轴向转动,避免第二上锚链104的第二端出现扭转和缠绕的负面情况,提高第二上锚链104的使用寿命。更优选地,第二上锚链104的第二端依次通过转动环107以及卸扣108与下锚链105的第一端连接。通过上述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拆卸或安装第二上锚链104,提高工作人员更换第二上锚链104的效率。
优选地,第一上锚链103的长度小于第二上锚链104的长度。当第一上锚链103和第二上锚链104均未断开时,第一上锚链103为主要受力链;当第一上锚链103出现断开时,第二上锚链104代替第一上锚链103成为受力链;通过上述设置,避免浮标由于位置偏离而影响船舶人员对航道的位置判断,提高船舶的航海安全;同时,延长浮标锚链的维护周期,降低维护成本。
优选地,第一上锚链103以及第二上锚链104的长度相同。通过上述设置,使第一上锚链103和第二上锚链104受力相同,提高浮标锚链上部分的承载力,避免浮标锚链上部分发生断开,进而避免浮标由于位置偏离而影响船舶人员对航道的位置判断,提高船舶的航海安全;同时,延长浮标锚链的维护周期,降低维护成本。
优选地,还包括多个第二上锚链104。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数量的第二上锚链104。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2所示,浮标,包括浮标本体201,浮标本体201在顶端设置有浮标灯具202,还包括按本实施例目的之一中任一项的浮标锚链,浮标锚链通过多个马鞍链101与浮标本体201连接。
本实施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施例设置了第一上锚链103以及第二上锚链104,当第一上锚链103和第二上锚链104中的一条上锚链发生脱离和断开时,另一条上锚链仍然能起到连接的作用,从而连接好浮标和固定沉物106,进而避免浮标由于位置偏离而影响船舶人员对航道的位置判断,提高船舶的航海安全;同时,延长浮标锚链的维护周期,降低维护成本。
优选地,第一上锚链103的长度小于第二上锚链104的长度,第一上锚链103的第一端通过拉力传感器与连接环102连接,浮标本体201内部设置有控制处理器以及计时器,控制处理器分别与拉力传感器以及计时器电连接,拉力传感器用于监测第一上锚链103的第一端处的拉力数值。当拉力传感器在一定时间内的拉力数值低于预设的拉力阈值时,控制处理器判断第一上锚链103为断开状态,随后控制浮标灯具202不断闪烁以提醒工作人员该浮标的第一上锚链103为断开状态。
优选地,第一上锚链103的长度小于第二上锚链104的长度,第一上锚链103的第一端通过拉力传感器与连接环102连接,浮标本体201在顶端设置有警告装置,警告装置具体为警告灯具和/或蜂鸣器,浮标本体201内部设置有控制处理器、无线通讯器以及计时器,无线通讯器具体为4G通讯器或5G通讯器,控制处理器分别与拉力传感器、警告装置、无线通讯器以及计时器电连接。当拉力传感器在一定时间内的拉力数值低于预设的拉力阈值时,控制处理器判断第一上锚链103为断开状态,随后启动警告装置以提醒工作人员该浮标的第一上锚链103为断开状态,并通过无线通信器发送第一上锚链103的断开相关信息至工作人员的终端设备。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浮标锚链,包括连接环(102)以及多个马鞍链(101),所述马鞍链(101)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浮标,所述马鞍链(101)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环(102)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上锚链(103)、第二上锚链(104)、下锚链(105)以及固定沉物(106),所述第一上锚链(103)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环(102)连接,所述第一上锚链(103)的第二端与所述下锚链(10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上锚链(104)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环(102)连接,所述第二上锚链(104)的第二端与所述下锚链(10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下锚链(105)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沉物(10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标锚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锚链(104)的第一端通过转动环(107)与所述连接环(10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标锚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锚链(104)的第一端依次通过转动环(107)以及卸扣(108)与所述连接环(10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标锚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锚链(104)的第二端通过转动环(107)与所述下锚链(105)的第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标锚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锚链(104)的第二端依次通过转动环(107)以及卸扣(108)与所述下锚链(105)的第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标锚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锚链(103)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上锚链(104)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标锚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锚链(103)以及所述第二上锚链(104)的长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标锚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所述第二上锚链(104)。
9.浮标,包括浮标本体(201),所述浮标本体(201)设置有浮标灯具(2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浮标锚链,所述浮标锚链通过多个马鞍链(101)与所述浮标本体(20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浮标,其特征在于:第一上锚链(103)的长度小于第二上锚链(104)的长度,所述第一上锚链(103)的第一端通过拉力传感器与所述连接环(102)连接。
CN202122818876.5U 2021-11-17 2021-11-17 浮标锚链以及浮标 Active CN216185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18876.5U CN216185849U (zh) 2021-11-17 2021-11-17 浮标锚链以及浮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18876.5U CN216185849U (zh) 2021-11-17 2021-11-17 浮标锚链以及浮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85849U true CN216185849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11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18876.5U Active CN216185849U (zh) 2021-11-17 2021-11-17 浮标锚链以及浮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858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12079A (zh) * 2022-08-10 2023-09-29 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航标处 一种新型浮动标志固定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12079A (zh) * 2022-08-10 2023-09-29 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航标处 一种新型浮动标志固定装置
CN116812079B (zh) * 2022-08-10 2023-12-19 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航标处 一种浮动标志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07492C2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ый элемент для швартовочной системы и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е
CN216185849U (zh) 浮标锚链以及浮标
DK155454B (da) Flydende vandkraftvaerk til anbringelse i hav- og flodstroemme for energiindvirkning
CN103466045A (zh) 一种浅海潜标及其使用方法
NO20141378A1 (no) Strekkankret merd
CN105366005A (zh) 一种系泊锚腿的更换方法
CN216269827U (zh) 一种海上单点系泊更换维修装备
CN105398545A (zh) 一种系泊锚腿的张紧方法
CN209905007U (zh) 一种适用于高水位变幅的水面光伏漂浮平台锚固系统
JP2012201297A (ja) 浮体係留装置
CN203332353U (zh) 一种500吨级起重船
CN110984060B (zh) 一种柔性阻水结构
CN113772044B (zh) 一种海上单点系泊更换维修方法
CN201530464U (zh) 浅水区风力发电机组安装专用潜水驳船
CN217227844U (zh) 一种多用途浮体锚泊装置
CN115503882A (zh) 漂浮式风机系泊系统水下张紧器
CN211948274U (zh) 一种带薄弱节结构的趸船拦污漂
CN203473203U (zh) 浅水型无声学释放器潜标
CN205273802U (zh) 一种带拉力传感器的锚链
CN108613663B (zh) 基于海洋石油平台的海洋垂直剖面自动观测系统及方法
CN217100401U (zh) 一种高水位变动区域桥梁施工浮式平台
CN112783037B (zh) 水上浮具泊缆缠绕物监控系统
CN214875408U (zh) 一种近岸小型浮台随动系泊装置
CN210226566U (zh) 深远海网箱用大力抓锚系统
CN217100372U (zh) 一种可解脱的海洋监测浮台系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