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9240U - 一种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9240U
CN216169240U CN202120286506.9U CN202120286506U CN216169240U CN 216169240 U CN216169240 U CN 216169240U CN 202120286506 U CN202120286506 U CN 202120286506U CN 216169240 U CN216169240 U CN 216169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utum
channel
expiration
shel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865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贞文
李桂琴
胡增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engxin Machine Electr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engxin Machine Elect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engxin Machine Electr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engxin Machine Elect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865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9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9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9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主要由吸气模块、呼气模块、痰液松动装置、痰液移动装置、壳体、超声雾化器6部分组成。呼气模块、吸气模块上下分布于壳体内;痰液松动装置安装在呼气模块的呼气通道前部并与呼气通道贯通连接;痰液移动装置位于呼气通道后部并通过支架安装在呼气通道上方;超声雾化器在壳体外,与吸气模块中的吸气通道下部贯通连接。该训练器可使呼出气体时产生振动,带动气道深处内壁纤毛产生共振,促进粘在气道内痰液的松动和移动,达到有效排痰和精准调控呼吸训练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医疗设备,是一种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空气质量变差、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速等,肺部疾患诱因增加,导致人群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逐年升高。相当数量的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液无法自行排出,需借助医院内医疗手段辅助排除,费时又费力;更甚者,无法排出的痰液常导致的咳嗽、呼吸困难、动则喘憋甚至呼吸衰竭等各种肺功能障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弱了患者的肺部功能,使其对细菌和病毒的易感性增加,也使社会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因此,呼吸内科专用排痰器械改进迫在眉睫。
排痰器及呼吸训练器近年来虽已经步入大众视野,但是功能单一,训练强度不可调整;且现有排痰器及呼吸训练器的市场普及率低,国内外市场差异大,市场认知度低,致使该器械在国内的适用范围较小,发展受限。随着时代进步与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新型高效的便携式排痰呼吸训练器的出现已成为必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院内院外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以解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缺少家用便携式排痰器,其简便的操作装置亦解决排痰器型号单一、训练档位无可调和患者无法正确、专业、高效辅助排痰并强化肺部功能的问题,同时也可为健康与亚健康人群提供一种呼吸训练、提高免疫力的便携式式呼吸训练仪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1、便携式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结构包括吸气模块、呼气模块、痰液松动装置、痰液移动装置、壳体、超声雾化器六个主要模块。壳体包括外壳、基座、弧形滑轨、止动卡,基座为其他结构的固定基础;吸气模块、呼气模块分别位于基座上、下部分,且二者均与咬嘴贯通;痰液松动装置靠近基座咬嘴安装,且有呼气单向阀安装在痰液松动装置前端;痰液移动装置靠近呼气通道尾端安装,其主要结构由支架连接在呼气通道外;超声雾化器颈部与吸气通道正交联通。
2、吸气模块由吸气通道、吸气通道滤网、吸气单向阀组成。
吸气通道滤网及吸气单向阀安装在吸气通道尾端。
3、呼气模块由呼气通道、呼气通道滤网、呼气单向阀组成。
呼气单向阀安装在呼气通道中部,呼气通道滤网安装在呼气通道尾端。
4、痰液松动装置包括L形弯管、水球、锥形正压出气口、转动出气罩、iris虹膜结构开关。
L形弯管水平部分安装于呼气通道内,垂直部分顶端与锥形正压出气口过盈连接;转动出气罩为双层有孔半球结构,可通过双层球壳转角的不同控制转动出气罩的开合;水球置于锥形正压出气口上,呼气时克服水球重力使水球上下运动产生低频振动。
5、痰液移动装置包括振动发生板、支架、金属片、硅胶片、PVDC膜、档位调节磁石。支架固定安装在呼气通道指定位置上部;振动发生板通过轴连接在支架上并可绕轴翘动;
金属片粘贴在振动发生板水平上表面;硅胶片粘贴在振动发生板斜挡板下表面;PVDC膜呈褶皱状,连接振动发生板与呼气通道间的间隙,防止呼出气体从间隙泄出;档位调节磁石置于猫形外壳的弧形滑轨上,与金属片之间相互吸引,可滑动磁石控制呼气阻力从而实现档位调节。
6、壳体包括外壳、基座、弧形滑轨、止动卡。
外壳包围在除超声雾化器外所有结构之外,且外壳上设有卡口1、卡口2,分别对应痰液松动、痰液移动两种工作模式;基座为内部结构的固定基础;弧形滑轨粘接在外壳内壁上,是档位调节磁石的滑动调节轨道;止动卡装置使用时贯穿外壳卡口,下端顶住痰液移动装置。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携式正压排痰呼气训练器,使用前将药液倒入超声雾化器并经螺纹连接固定在基座上。
使用痰液松动功能时,进行模式切换,将iris虹膜结构开关调至关闭状态,将转动出气罩旋至打开状态,止动卡插入卡口2,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进入痰液松动模式。患者含住咬嘴并吸气1-2秒,呼气单向阀闭合,呼气通道不进入气体,气体经吸气通道滤网过滤,推开吸气单向阀,混入超声雾化器气体后进入患者肺部;憋气1-2秒钟后患者平稳持续呼气3-4秒,吸气单向阀闭合,吸气通道不排出气体;气体涌入呼气通道,产生正压,推动水球向上运动,气体从锥形正压出气口泄出,呼气通道内压力降低,自身重力使得水球下落,呼气通道内气压再次升高;如此反复,间歇性增加支气管内压,使呼出气体产生振动,振动频率与人体肺部频率达到共振,支气管PEP的振动被放大,患者气道壁黏粘痰液松动。
使用痰液移动功能时,进行模式切换,将iris虹膜结构开关调至最大开启状态,将转动出气罩旋至闭合状态,止动卡插入卡口1,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进入痰液移动模式。患者含住咬嘴并吸气1-2秒,呼气单向阀闭合,呼气通道不进入气体,气体经吸气通道滤网过滤,推开吸气单向阀,混入超声雾化器气体后进入患者肺部;憋气2-3秒钟后患者平稳持续呼气3-4秒,吸气单向阀闭合,吸气通道不排出气体;气体涌入呼气通道,产生正压,推动振动发生板斜挡板,振动发生板以轴为支撑翘起,挡板被推开,气体从开口泄出,呼气通道内压力降低,档位调节磁石与金属片间的磁力使得振动发生板回落,斜挡板挡住呼气通道,呼气通道内气压再次升高;如此反复,带动空气振动,进而带动气道深处内壁纤毛产生共振,推动松动的痰液自下而上推入人上部较粗气管,一旦痰液进入粗大的气管,就很容易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两种模式切换的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使患者在使用时得到气道振动和PEP正压疗法的组合治疗。通过呼气,两种模式下的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带动空气产生振动,从而带动空气振动,进而带动气道深处内壁纤毛产生共振,使得粘在气道内的痰液和其他分泌物松动和移动;且与吸气道联通的超声雾化器可将雾化药液随吸气送入患者肺部,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有效达到改善排痰困难、改善气道狭窄、增加肺部容积等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气通道、呼气通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痰液松动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痰液移动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基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猫形外壳与标准外壳整体装配图示意图。
1-呼气模块、2-吸气模块、3-痰液松动模块、4-痰液移动模块、5-壳体、6-超声雾化器、11-呼气通道、12-呼气单向阀、13-呼气通道滤网、21-吸气通道、22-吸气单向阀、23-吸气通道滤网、31-L形弯管、32-锥形正压出气口、33-水球、34-转动出气罩、35-气道孔调节开关口、351-iris虹膜结构开关、36-呼气单向阀、41-振动发生板、411-金属片、412-硅胶片、42-支架、43-PVDC膜、51-外壳、511-弧形滑轨、512-档位调节磁石、513-止动卡、514-卡口1、515-卡口2、52-基座、01-猫形外壳、02-标准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点(见附图),结合临床案例或常用临床技术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只进行简单的介绍,但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下述中均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其结构包括1-呼气模块、2-吸气模块、3-痰液松动模块、4-痰液移动模块、5-壳体和6-超声雾化器。所述11-呼气通道和21-吸气通道分别安装于52-基座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3-痰液松动装置和4-痰液移动装置前后安装在52-基座上且均贯穿1-呼气模块;5-壳体包括51-外壳、52-基座;52-基座是其他结构的固定基体;6-超声雾化器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52-基座下方。
3-痰液松动装置靠近基座咬嘴安装,包括31-L形弯管、32-锥形正压出气口、33-水球、34-转动出气罩、35-iris虹膜结构开关口、36-呼气单向阀。其中32-锥形正压出气口与31-L形弯管过盈连接;34-转动出气罩为两层可转动开合球壳结构,可通过转动控制出气罩的开合,与31-L形弯管通过卡槽连接; 33-水球置于32-锥形正压出气口与34-转动出气罩之间,呼气时克服33-水球重力使水球上下运动产生振动;35-气道孔调节开关口为L形弯管上的矩形开口,所述iris虹膜结构开关可通过调节杆控制气道孔开口的大小;36-呼气单向阀安装在3-痰液松动装置前端。
4-痰液移动装置靠近52-基座尾端安装,包括41-振动发生板、411-金属片、412-硅胶片、42-支架、43-PVDC膜。42-支架固定安装在11-呼气通道固定位置上部;41-振动发生板通过金属轴连接在42-支架上并可绕金属轴翘动;411-金属片、412-硅胶片分别贴附在41-振动发生板水平板上表面、斜挡板下表面;43- PVDC膜连接41-振动发生板与22-呼气通道间的间隙,防止呼出气体从间隙泄出。
5-壳体包括51-外壳、52-基座、511-弧形滑轨、512-档位调节磁石、513-止动卡。52-基座是其他结构的固定基体;511-弧形滑轨粘接在51-外壳上,512-档位调节磁石安装于511-滑轨内,可沿滑轨滑动,513-止动卡通过卡子安装在外壳相应卡口位置。
使用前将药液倒入6-超声雾化器内并经螺纹连接固定在52-基座上。
使用痰液松动功能时,进行模式切换,将351-iris虹膜结构开关调至关闭状态,将转动出34-气罩旋至打开状态,513-止动卡插入515-卡口2,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进入痰液松动模式。患者含住基座咬嘴并吸气1-2秒,12-呼气单向阀闭合,11-呼气通道不进入气体,气体经过23-吸气通道滤网过滤,推开22-吸气单向阀,混入6-超声雾化器雾化过的气体后进入患者肺部;憋气1-2秒钟后患者平稳持续呼气3-4秒,22-吸气单向阀闭合,21-吸气通道不排出气体;气体涌入11-呼气通道,推动33-水球向上运动,气体从32-锥形正压出气口泄出,11-呼气通道内压力降低,自身重力使得33-水球下落,11-呼气通道内气压再次升高;如此反复,间歇性增加支气管内压,使呼出气体产生振动,振动频率与人体肺部频率达到共振,支气管PEP的振动被放大,患者气道壁粘痰液松动。
使用痰液移动功能时,进行模式切换,将351-iris虹膜结构开关调至最大开启状态,将转动出34-气罩旋至闭合状态,513-止动卡插入514-卡口1,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进入痰液移动模式。患者含住基座咬嘴并吸气1-2秒,12-呼气单向阀闭合,11-呼气通道不进入气体,气体经过23-吸气通道滤网过滤,推开22-吸气单向阀,混入6-超声雾化器雾化过的气体后进入患者肺部;憋气2-3秒钟,患者平稳持续呼气3-4秒,22-吸气单向阀闭合,21-吸气通道不排出气体;气体涌入11-呼气通道,推动41-振动发生板的斜挡片,41-振动发生板以42-支架为支撑翘起,挡片打开,气体从开口泄出,11-呼气通道内压力降低,512-档位调节磁石与411-金属片间的磁力使得41-振动发生板回落,斜挡片堵住呼气通道,11-呼气通道内气压再次升高;如此反复,带动空气振动,进而带动气道深处内壁纤毛产生共振,推动松懈的痰液自下而上推入人上部较粗气管,一旦痰液进入粗大的气管,就很容易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为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缺少家用便携式排痰器,无法正确、专业、高效辅助排痰并强化肺部功能。23-吸气通道滤网及6-超声雾化器,可保证患者吸入无杂质湿润空气;3-痰液松动装置及4-痰液移动装置的切换使用,可使患者在使用时得到气道振动和PEP正压疗法的组合治疗,有效实现排痰功能;340-转动出气罩、513-止动卡及512-档位调节磁石配合使用可实现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的档位、模式调节功能,患者和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使用阻力,实现训练模式的精准控制,更专业、更高效、更便捷地完成排痰和呼吸训练。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尤其51-外壳结构,猫形壳体仅为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特例,同等功能外壳均在本权利要求限制范围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以及专利保护的技术性范围的条件下进行修改及创新。

Claims (5)

1.一种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构造包括吸气模块、呼气模块、痰液松动装置、痰液移动装置、壳体、超声雾化装置;呼气模块、吸气模块上下分布于壳体内;吸气模块中的吸气通道靠近吸气口端有吸气单向阀,超声雾化器在壳体外与吸气通道下部贯通连接,保证雾化药液的单向吸入;痰液松动装置安装在呼气模块中的呼气通道前部并与其贯通连接,装置的正压出气口上置有水球,其转动出气罩通过螺纹连接到呼气通道上,通过水球的上下振动促使气管深处粘附痰液脱离气管壁;痰液移动装置位于呼气通道后部并通过支架安装在呼气通道上方,其振动发生板通过支架与呼气通道铰链连接,振动发生板上表面粘贴金属片、头部贴附硅胶片;气体通过时,痰液松动装置与痰液移动装置使气体产生振动,带动气道深处内壁纤毛产生共振,促进粘在气道内痰液的松动和移动;壳体中的档位调节磁石通过滑轨连接在外壳上,配合壳体中的止动卡来调节使用模式,实现精准、有效的排痰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训练器吸气通道及呼气通道为方形,独立于壳体内部的基座并与基座滑动连接,可单独拆卸、清洗;靠近壳体尾端有单向阀和滤网,可保证吸入气体不从吸气通道外泄、呼出气体不从呼气通道外泄;吸气通道下部有通孔,与超声雾化器颈部正交联通,给患者提供吸入的雾化药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痰液松动装置主要结构为L形弯管、锥形正压出气口、水球、转动出气罩、iris虹膜结构开关;L形弯管水平部分安装于呼气通道内,竖直部分伸出基座并在最上端与锥形正压出气口过盈连接;转动出气罩为双层有孔半球结构,可通过两层球壳转动角度的不同控制出气罩开合,转动出气罩球壳与下部卡口连接,下部与L形弯管通过螺纹连接;水球为液体水填充的球体,配有尺寸不同的水球若干,大小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时水球放置于锥形正压出气口上,出气压力克服水球重力使水球上下振动;iris虹膜结构开关可通过伸出调节杆的上下拨动控制出气口开合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痰液移动装置包括振动发生板、支架、金属片、硅胶片、PVDC膜;金属片贴附在振动发生板水平杆上表面,硅胶片贴附于振动发生板斜挡板下表面,支架将振动发生板支撑在基座上,与基座间的空隙通过粘贴褶皱状PVDC膜密封,确保气体不从空隙处泄出;呼气时振动发生板以支架为支点,克服档位调节磁石与金属片之间的吸力,在呼气通道中实现振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外壳、基座、档位调节磁石、弧形滑轨、止动卡;外壳可拆卸更换;档位调节磁石通过弧形滑轨连接在外壳上,与金属片之间相互吸引;弧形滑轨粘接在外壳上;止动卡通过卡口连接在外壳上对应的卡口1、卡口2位置,分别对应痰液松动、痰液移动两种工作模式。
CN202120286506.9U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 Active CN216169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86506.9U CN216169240U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86506.9U CN216169240U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9240U true CN216169240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59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86506.9U Active CN216169240U (zh) 2021-02-02 2021-02-02 一种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92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63805B6 (ja) 呼吸の訓練、観察及び/又は補助装置
CN112843627B (zh) 一种用于呼吸内科的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JP2018535728A (ja) 呼吸の訓練、観察及び/又は補助装置
CN108853941B (zh) 一种呼吸内科可供药式呼吸训练装置
CN113058231A (zh) 心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装置
CN104208845A (zh) 一种呼吸训练装置
CN212016630U (zh) 一种呼吸护理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CN203577092U (zh) 带有单向阀的说话瓣膜
CN114832190A (zh) 一种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
CN109675261B (zh) 一种呼吸内科肺部强度训练器
CN108853943B (zh) 一种人体呼吸训练设备及呼吸训练反馈方法
CN208834608U (zh) 一种医学护理用吸痰练习模型装置
CN216169240U (zh) 一种便携式正压排痰呼吸训练器
CN203315682U (zh) 呼吸肌训练器
CN209864933U (zh) 一种氧气雾化吸入装置
CN208660261U (zh) 一种呼吸科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CN115715834A (zh) 一种辅助排痰预防肺部感染和增强心肺功能训练的装置
CN207153002U (zh) 一种呼吸机
CN207253663U (zh) 一种呼吸训练器
CN111167086B (zh) 一种声乐呼吸训练仪
CN214050379U (zh)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的肺活量训练装置
CN210645031U (zh)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用肺活量训练装置
CN111956915B (zh) 一种应用于新生儿科的氧气雾化吸入器
CN210992851U (zh) 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呼吸装置
CN112156433A (zh) 一种呼吸系统肌肉锻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