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8329U - 机用控温担架 - Google Patents

机用控温担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8329U
CN216168329U CN202122586441.2U CN202122586441U CN216168329U CN 216168329 U CN216168329 U CN 216168329U CN 202122586441 U CN202122586441 U CN 202122586441U CN 216168329 U CN216168329 U CN 216168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tcher
heat preservation
blanket
temperature control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864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婷婷
方丽
王晓虹
袁佳妮
张雪松
王晓光
陈贤
贾志刚
樊博
米伟
魏威
檀臻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 Force Hospital Of Western Theater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Air Force Hospital Of Western Theater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Force Hospital Of Western Theater Of Pla filed Critical Air Force Hospital Of Western Theater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1225864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8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8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8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救援用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实现航空医疗救援的机用控温担架,包括机用担架本体、保温装置和肢体固定绑带,所述保温装置包括控温毯和底毯,温控毯用于覆盖躺在担架本体上的患者,所述底毯则固定在担架本体上表面,与患者背部接触,温控毯与底毯的侧边相连;所述控温毯分为相互独立的第一保温区、第二保温区和第三保温区,本申请的控温毯上分成多个独立加热区域,不同区域独立控制,确保散热不同的区域能保持相同的温度,避免铺在下面的部分过热,而盖在身上部分不热这种情况的发生,使加热更加均匀,应用更舒适。

Description

机用控温担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救援用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实现航空医疗救援的机用控温担架。
背景技术
担架是用于便于患者与伤员躺卧,并将患者进行搬临时搬运的一种救援工具,作为一种常见的救援医疗工具,其功能主要是用于承载患者,但是随着使用需求的不同,普通的担架并不适合使用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中。所以许多带有额外附加功能的担架就应运而生了。
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667278.8,名称为《寒区伤员复温救治担架》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包括担架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担架本体上的复温装置,所述复温装置与担架本体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复温装置包括复温单元,所述复温单元包括自内而外依次叠放的接触层、发热层和保温层,所述接触层与被复温物体接触,所述发热层包括发热丝,所述发热丝均匀排布在接触层与保温层之间,发热丝外接电源,所述发热丝为碳纤维电热丝。但是上述专利设置的复温装置与担架承载面是完全覆盖的一个整体结构,不能实现局部控温,这样会造成一定的热量浪费。
发明内容
根据空运伤员在空中受到空中气压、低温等及伤员监护及伤情的紧急处置工作开展的需要,在不影响直升机现有结构的前提下,设计研究一种直升机附加配套的机用控温担架。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用控温担架,包括机用担架本体、保温装置和肢体固定绑带,所述保温装置包括控温毯和底毯,温控毯用于覆盖躺在担架本体上已经被绑带固定后的患者,所述底毯则固定在担架本体上表面,与患者背部接触,温控毯与底毯的侧边相连;所述控温毯分为相互独立的第一保温区、第二保温区和第三保温区,三个保温区均设置有碳纤维加热毯,第一保温区呈长条形分布,长度与单价本体长度相同,第二保温区位于第一保温区的中部两侧,第三保温区位于第一保温区的下部两侧;每个保温区内的碳纤维电热丝分别进行独立的开关和调温。
进一步地,所述底毯中设置有碳纤维电热丝。
进一步地,所述肢体固定绑带分别位于担架本体的前部、中部和后部,所述控温毯的边缘与肢体固定绑带连接,形成一个固定伤员并进行保温的整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担架本体包括担架前梁,担架中梁和担架后梁,担架中梁与担架前梁之间设置有前弯管,且前弯管绕过所述担架前梁的前端,所述担架后梁和担架中梁之间设置有后弯管,且所述后弯管绕过所述担架后梁的后端;所述担架前梁与前弯管之间设置有前铺板,所述担架后梁与后弯管之间设置有后铺板,担架前梁和担架后梁之间设置有中铺板。
可选地,所述担架本体的下方设置有收纳腔,收纳腔中放置有备用加热毯。
进一步地,所述控温毯由外之内分别设置有阻燃布、接触层和保温层,且在设置有保温区对应位置的保温层的内部设置有碳纤维发热丝,碳纤维发热丝与电源和开关相连。
进一步地,第一保温区、第二保温区和第三保温区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担架本体为不锈钢骨架包裹碳布的复合结构。
进一步地,肢体固定绑带整体设计为人字形。
进一步地,担架本体中部偏上部分的控温毯留出用于患者伸出手的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毯与底毯的侧边通过卡扣或固定绳相连。
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本申请的控温毯上分成多个独立加热区域,不同区域独立控制,确保散热不同的区域能保持相同的温度,避免铺在下面的部分过热,而盖在身上部分不热这种情况的发生,使加热更加均匀,应用更舒适。并且可采用多种安全措施,设备安全、可靠,当出现过热、过压、漏电等异常时,可立即自动切断输出。
将肢体固定绑带可设计成人字形,缝制于碳纤维加热毯的边缘,在担架中部以卡扣连接,平时不用时可将加热毯收纳并固定于担架两侧。担架中部偏上部分的加热毯可留出约15cm长的空隙,用于方便取出患者的手,进行必要的实时监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担架本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担架本体,2-肢体固定绑带,3-控温毯,4-底毯,31-第一保温区,32-第二保温区,33-第三保温区,11-担架前梁,12-担架中梁,13-担架后梁,14-前弯管,15-后弯管,16-前铺板,17-后铺板,18-中铺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所示,一种机用控温担架包括机用担架本体1、保温装置和肢体固定绑带2,所述保温装置包括控温毯3和底毯4,温控毯用于覆盖躺在担架本体1上已经被绑带固定后的患者,所述底毯4则固定在担架本体1上表面,与患者背部接触,温控毯与底毯4的侧边相连;所述控温毯3分为相互独立的第一保温区31、第二保温区32和第三保温区33,三个保温区均设置有碳纤维加热毯,第一保温区31呈长条形分布,长度与单价本体长度相同,第二保温区32位于第一保温区31的中部两侧,第三保温区33位于第一保温区31的下部两侧;每个保温区内的碳纤维电热丝分别进行独立的开关和调温。三个保温区的分布形成了一个平躺的人体造型,分别对人体的躯干、手和腿进行保温加热,其中第一保温区31对患者的头部和躯干进行保温加热,四肢如果是紧贴躯干,也可同时加热保温;如果双手或者双腿外伸离开躯干,也会有第二保温区32和第三保温区33对四肢进行保温加热,并且三个保温区是有各自的开关单独进行控制,这样能够做到只对伤员必要部分进行加热,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位置调节温度,方便了能够有针对性的对伤员不同位置调节合适的温度,开关的具体设置和调温的具体方式可参照现有技术执行,三个保温区容纳在整个控温毯3内,在保温区之外的地方,则可不分布碳纤维加热丝,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可以使有限能源维持患者保温更长时间。
实施例2
低温是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保温毯可救治伤员的冻伤复温和空运伤员的保暖。碳纤维的直径仅6.7微米,使用微小的电压可使局部产生很强的电流,电流可迅速转化为热能。目前已知的发热介质中,碳纤维的电热转换效率最高,碳纤维织物的开发,是宇宙空间的研究基础,它不受外界条件变化影响。利用碳纤维电加热原理,制作成碳纤维加热毯。这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碳纤维加热毯能适用于空运、海运或陆地道路的交通事故中的患者救护,还能满足自然灾害或军用的各种要求。这种保温系统可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足够的热量使冻伤伤员快速恢复体温。
如图1所示,机用控温担架包括机用担架本体1、保温装置和肢体固定绑带2,所述保温装置包括控温毯3和底毯4,温控毯用于覆盖躺在担架本体1上已经被绑带固定后的患者,所述底毯4则固定在担架本体1上表面,温控毯与底毯4的侧边相连;所述控温毯3分为相互独立的第一保温区31、第二保温区32和第三保温区33,三个保温区均设置有碳纤维加热毯,第一保温区31呈长条形分布,长度与单价本体长度相同,第二保温区32位于第一保温区31的中部两侧,第三保温区33位于第一保温区31的下部两侧;每个保温区内的碳纤维电热丝分别进行独立的开关和调温。三个保温区的分布形成了一个平躺的人体造型,分别对人体的躯干、手和腿进行保温加热,其中第一保温区31对患者的头部和躯干进行保温加热,四肢如果是紧贴躯干,也可同时加热保温;如果双手或者双腿外伸离开躯干,也会有第二保温区32和第三保温区33对四肢进行保温加热,并且三个保温区是有各自的开关单独进行控制,这样能够做到只对伤员必要部分进行加热,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位置调节温度,方便了能够有针对性的对伤员不同位置调节合适的温度,开关的具体设置和调温的具体方式可参照现有技术执行,三个保温区容纳在整个控温毯3内,在保温区之外的地方,则可不分布碳纤维加热丝,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可以使有限能源维持患者保温更长时间。
底毯4中设置有碳纤维电热丝。可选地,将底毯4设置有可加热结构,方便对患者的前后两个方向进行加热和保温。
肢体固定绑带2分别位于担架本体1的前部、中部和后部,所述控温毯3的边缘与肢体固定绑带2连接,形成一个固定伤员并进行保温的整体结构。
担架本体1包括担架前梁11,担架中梁12和担架后梁13,担架中梁12与担架前梁11之间设置有前弯管14,且前弯管14绕过所述担架前梁11的前端,所述担架后梁13和担架中梁12之间设置有后弯管15,且所述后弯管15绕过所述担架后梁13的后端;所述担架前梁11与前弯管14之间设置有前铺板16,所述担架后梁13与后弯管15之间设置有后铺板17,担架前梁11和担架后梁13之间设置有中铺板18。担架本体1设计需考虑轻便、可拆卸等特点,且与机载担架支架匹配,利用不锈钢和碳布质轻的特点,以及不锈钢的刚性和炭布的韧性,选择不锈钢骨架包裹碳布的复合材质作为担架的主体支架。
担架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收纳腔,收纳腔中放置有备用加热毯。当控温毯3出现故障或者无法正常使用,可以从收纳腔中取出备用加热毯铺在担架本体1表面进行使用。
控温毯3由外之内分别设置有阻燃布、接触层和保温层,且在设置有保温区对应位置的保温层的内部设置有碳纤维发热丝,碳纤维发热丝与电源和开关相连。
第一保温区31、第二保温区32和第三保温区33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以与各个保温区的开关以及调整结构相连,将实时温度进行反馈,方便对各个保温区的温度进行展示,温度展示可以采用显示屏等现有方式进行,护理人员则可以根据暂时的温度进行温度的调节。
担架本体1为不锈钢骨架包裹碳布的复合结构。肢体固定绑带2整体可设计为人字形。当底毯4和温控毯侧边是连续连接没有开口时,可以在担架本体1中部偏上部分的控温毯3留出用于患者伸出手的空隙。空隙方便取出患者的手,进行必要的实时监测。在碳纤维加热毯的中部边缘也可适当做上拉链可供患者将手伸出或方便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监察。这种碳纤维毯机用控温担架使用灵活且收纳方便。
温控毯与底毯4的侧边通过卡扣或固定绳相连。温控毯与底毯4的侧边可以通过方便脱离与连接的现有结构相连,也可以采用可反复使用的粘胶等实现连接。
本申请能够有效搭载于目前常用空中救援飞机。根据空运伤员在空中受到空中气压、低温等及伤员监护及伤情的紧急处置工作开展的需要,在不影响直升机现有结构的前提下进行使用。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机用控温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用担架本体(1)、保温装置和肢体固定绑带(2),所述保温装置包括控温毯(3)和底毯(4),温控毯用于覆盖躺在担架本体(1)上的患者,所述底毯(4)则固定在担架本体(1)上表面,与患者背部接触,温控毯与底毯(4)的侧边相连;所述控温毯(3)分为相互独立的第一保温区(31)、第二保温区(32)和第三保温区(33),三个保温区均设置有碳纤维加热毯,第一保温区(31)呈长条形分布,长度与单价本体长度相同,第二保温区(32)位于第一保温区(31)的中部两侧,第三保温区(33)位于第一保温区(31)的下部两侧;每个保温区内的碳纤维电热丝分别进行独立的开关和调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用控温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毯(4)中设置有碳纤维电热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用控温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肢体固定绑带(2)分别位于担架本体(1)的前部、中部和后部;所述控温毯(3)的边缘与肢体固定绑带(2)连接,形成一个固定伤员并进行保温的整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用控温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本体(1)包括担架前梁(11),担架中梁(12)和担架后梁(13),担架中梁(12)与担架前梁(11)之间设置有前弯管(14),且前弯管(14)绕过所述担架前梁(11)的前端,所述担架后梁(13)和担架中梁(12)之间设置有后弯管(15),且所述后弯管(15)绕过所述担架后梁(13)的后端;所述担架前梁(11)与前弯管(14)之间设置有前铺板(16),所述担架后梁(13)与后弯管(15)之间设置有后铺板(17),担架前梁(11)和担架后梁(13)之间设置有中铺板(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用控温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收纳腔,收纳腔中放置有备用加热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用控温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毯(3)由外之内分别设置有阻燃布、接触层和保温层,且在设置有保温区对应位置的保温层的内部设置有碳纤维发热丝,碳纤维发热丝与电源和开关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用控温担架,其特征在于:第一保温区(31)、第二保温区(32)和第三保温区(33)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用控温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本体(1)为不锈钢骨架包裹碳布的复合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用控温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毯与底毯(4)的侧边通过卡扣或固定绳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用控温担架,其特征在于:担架本体(1)中部偏上部分的控温毯(3)留出用于患者伸出手的空隙。
CN202122586441.2U 2021-10-27 2021-10-27 机用控温担架 Active CN216168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6441.2U CN216168329U (zh) 2021-10-27 2021-10-27 机用控温担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6441.2U CN216168329U (zh) 2021-10-27 2021-10-27 机用控温担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8329U true CN216168329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90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86441.2U Active CN216168329U (zh) 2021-10-27 2021-10-27 机用控温担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83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00100A (en) Body warmer
EP2298253B1 (en) Perioperative warming device
US6933469B2 (en) Personal warming systems and apparatuses for use in hospitals and other setting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EP2043571B1 (en) Warming device
US6820622B1 (en) Thermal surgical drape
US6653607B2 (en) Heating pad systems, such as for patient warming applications
US7364584B2 (en) Warming device
US20060122671A1 (en) Warming device with varied permeability
JP2013536714A (ja) 予熱ガウン
US20100179624A1 (en) Warming device constructions with a poncho-type patient gown
CN216168329U (zh) 机用控温担架
US6030354A (en) Enhanced sling device
WO2020261211A1 (en) Clinical garment with insulation
US20150272771A1 (en) Perinatal Care Device with Disposable Cover
EP1242031A1 (en) Combination mattress
CN215192693U (zh) 布朗架牵引包
CN217040524U (zh) 一种多功能的医用担架
CN209347389U (zh) 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复温袋
CN207654305U (zh) 野外急救复温带
CN203354851U (zh) 一种腰椎康复器
KR102359290B1 (ko) 체온유지기능이 구비된 구조용 들것
CN210170034U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用便携式检测装置
CN207871075U (zh) 一种战现场救治过床担架式保温毯
CN206044872U (zh) 一种医用睡袋
GB2047868A (en) Heat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