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8224U - 一种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8224U
CN216168224U CN202122497625.1U CN202122497625U CN216168224U CN 216168224 U CN216168224 U CN 216168224U CN 202122497625 U CN202122497625 U CN 202122497625U CN 216168224 U CN216168224 U CN 2161682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compress
cavity
inner core
area
m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976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华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1224976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82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82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82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所述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内设置有多个冷敷区,每个所述冷敷区内均设置有冷敷内芯;所述冷敷内芯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内分别容纳有第一容纳物和第二容纳物,按压所述冷敷内芯,能使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以使所述第一容纳物与所述第二容纳物相接触并吸收外界热量;本实用新型通过口罩本体使冷敷内芯能贴附在患者面部皮肤上,冷敷效果显著,通过多个冷敷区及对应的冷敷内芯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单个部位、多个部位的针对性冷敷,使用灵活方便,适用范围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
背景技术
口腔鼻部手术、拔牙等操作后,患者需要对创口局部皮肤进行镇痛、冷敷理疗,以降低局部皮肤温度,促进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组织充血、水肿,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度,从而减轻疼痛。传统的冷敷理疗方法主要以冰袋贴敷患处或特定部位,以达到冷敷镇痛、减轻水肿的目的。传统冰袋在使用时,通过手持使其长时间覆盖在患处,不但覆盖部位不足,而且操作较为麻烦,无法时刻贴合患处,影响冷敷效果,影响舒适度;传统用于冷敷理疗的冰袋存在使用不便,冷敷效果较差等诸多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其中:所述口罩本体内设置有多个冷敷区,每个所述冷敷区内均设置有冷敷内芯;所述冷敷内芯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内分别容纳有第一容纳物和第二容纳物;按压所述冷敷内芯,能使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以使所述第一容纳物与所述第二容纳物相接触并吸收外界热量。
优选地,所述冷敷区包括第一冷敷区,所述第一冷敷区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对应人体鼻部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冷敷区包括第二冷敷区,所述第二冷敷区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对应人体口部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冷敷区包括第三冷敷区和第四冷敷区,其中:所述第三冷敷区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对应人体左脸颊的位置;所述第四冷敷区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对应人体右脸颊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冷敷区包括上口部冷敷区和下口部冷敷区,所述上口部冷敷区和所述下口部冷敷区内均设置有所述冷敷内芯;所述第三冷敷区包括左上脸颊冷敷区和左下脸颊冷敷区,所述左上脸颊冷敷区和所述左下脸颊冷敷区内均设置有所述冷敷内芯;所述第四冷敷区包括右上脸颊冷敷区和右下脸颊冷敷区,所述右上脸颊冷敷区和所述右下脸颊冷敷区内均设置有所述冷敷内芯。
优选地,所述冷敷内芯包括第一容纳袋和第二容纳袋,其中:所述第一容纳袋的内部空间形成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一容纳袋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袋内,所述第一容纳袋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容纳袋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第二腔体;按压所述冷敷内芯能捏破所述第一容纳袋,以使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冷敷内芯包括第三容纳袋,其中:所述第三容纳袋内部设置有隔离条,以将所述第三容纳袋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按压所述第三容纳袋对应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位置,能捏破所述隔离条,以使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纳物包括水,所述第二容纳物包括硝酸胺。
优选地,所述口罩本体外侧设置有感温变色涂层。
优选地,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设置有耳带,用于佩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口罩本体内设置有多个冷敷区,每个所述冷敷区内均设置有冷敷内芯,在使用的过程中,口罩本体能够佩戴在患者面部,从而使冷敷区能够贴附在患者面部皮肤上,为冷敷效果的保证提供前提。
所述冷敷内芯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别用于第一容纳物和第二容纳物的盛放,在冷敷的过程中,通过按压冷敷内芯,能够使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从而使第一容纳物和第二容纳物相接触,吸收外界热量,实现冷敷的作用,配合多个冷敷区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指定部位的针对性冷敷。
本实用新型通过口罩本体使冷敷内芯能贴附在患者面部皮肤上,冷敷效果显著,通过多个冷敷区及对应的冷敷内芯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单个部位、多个部位的针对性冷敷,使用灵活方便,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冷敷内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冷敷内芯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梯形形状第一冷敷区的冷敷口罩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上下口腔手术的冷敷口罩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上下口腔手术的冷敷口罩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感应变色涂层的冷敷口罩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感应变色涂层的冷敷口罩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口罩本体;11、第一冷敷区;12、第二冷敷区;121、上口部冷敷区;122、下口部冷敷区;13、第三冷敷区;131、左上脸颊冷敷区;132、左下脸颊冷敷区;14、第四冷敷区;141、右上脸颊冷敷区;142、右下脸颊冷敷区;2、冷敷内芯;21、第一容纳袋;211、第一腔体;22、第二容纳袋;221、第二腔体;23、第三容纳袋;231、隔离条;3、耳带;4、感温变色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参考图1-图2所示,所述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口罩本体1内设置有多个冷敷区,每个所述冷敷区为独立设置,每个所述冷敷区内均设置有冷敷内芯2。
冷敷内芯2设置有第一腔体211和第二腔体221,第一腔体211和第二腔体221内分别容纳有第一容纳物和第二容纳物。
使用时,佩戴所述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口罩本体1贴附于患者面部。
冷敷时,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选定对应的所述冷敷区,按压该所述冷敷区内部的冷敷内芯2,使其第一腔体211和第二腔体221连通,从而使二者内部的所述第一容纳物和所述第二容纳物相接触,大量吸收外界热量,降低温度,持续对患者进行冷敷。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多个所述冷敷区的口罩本体1,一方面能够使冷敷内芯2贴附在患者面部,另一方面多个所述冷敷区以及其内部冷敷内芯2的设置,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对面部特定位置进行针对性冷敷,使用灵活方便,适用范围广泛。
实施例2
实施例2建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如图1所示,所述冷敷区包括第一冷敷区11,第一冷敷区11设置在口罩本体1对应人体鼻部的位置。
第一冷敷区11内部设置有与其形状相适配的冷敷内芯2,用于患者鼻部及周边位置的冷敷。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冷敷区包括第二冷敷区,第二冷敷区12设置在口罩本体1对应人体口部的位置。
第二冷敷区12内部设置有与其形状相适配的冷敷内芯2,用于患者口部及其对应下颌位置的冷敷。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冷敷区包括第三冷敷区13,第三冷敷区13设置在口罩本体1对应人体左脸颊的位置。
第三冷敷区13内部设置有与其形状相适配的冷敷内芯2,用于患者左脸颊及其对应下颌位置的冷敷。
如图1所示,所述冷敷区包括第四冷敷区14,第四冷敷区14设置在口罩本体1对应人体右脸颊的位置。
第四冷敷区14内部设置有与其形状相适配的冷敷内芯2,用于患者右脸颊及其对应下颌位置的冷敷。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冷敷内芯2包括第一容纳袋21和第二容纳袋22。
第一容纳袋21的内部空间形成第一腔体211,第一容纳袋21设置在第二容纳袋22内,第一容纳袋21的外壁与第二容纳袋22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二腔体221。
可选地,第一容纳袋21为薄膜袋。
冷敷时,通过按压冷敷内芯2,能捏破第一容纳袋21,使第一容纳袋21内部的所述第一容纳物能够进入至第二腔体221,并与第二腔体221内部的第二容纳物接触,从而吸收外界热量,降低温度,实现冷敷。
通过按、压、捏等方式实现对特定位置冷敷的触发,操作便捷。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容纳物包括水,所述第二容纳物包括硝酸胺,当第一容纳袋21捏破时,水与硝酸铵接触,硝酸铵融入至水中,吸收大量的热量,降低温度。
类似地,所述第一容纳物和所述第二容纳物还可以采用现有其他物质进行替换。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口罩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耳带3,佩戴时,耳带3挂设于耳部。
可选地,耳带3设置为松紧带或者可调节带。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口罩本体1采用3D建模打印制作而成,能够完美贴合鼻部及下颌关节形状,贴合脸型。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点在于:
如图3所示,冷敷内芯2包括第三容纳袋23。
第三容纳袋23内部设置有隔离条231,以将第三容纳袋23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211和第二腔体221;可选地,隔离条231采用条状膜。
冷敷时,朝向隔离条231方向分别按压第三容纳袋23对应第一腔体211和第二腔体221的位置,使隔离条231破裂,此时,第一腔体211和第二腔体221连通,从而使所述第一容纳物和所述第二容纳物相接触。
该实施例两腔体其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所需进行设定,如图3所示,可采用左右结构,其隔离条231为直线状,类似地,两腔体也可设置为上下结构,隔离条231也可以设置为曲线状等。
实施例4:
实施例4建立在实施例2或实施例3的基础上:
如图4所示,第一冷敷区11设置为等腰梯形,其内侧的冷敷内芯2设置为等腰梯形,与第一冷敷区11形状相适配。
等腰梯形结构的第一冷敷区能够与患者鼻部更好的适配,鼻部及周边冷敷效果显著。
实施例5
实施例5建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冷敷区12包括上口部冷敷区121和下口部冷敷区122,上口部冷敷区121和下口部冷敷区122内分别设置有与其形状相适配的冷敷内芯2。
第三冷敷区13包括左上脸颊冷敷区131和左下脸颊冷敷区132,左上脸颊冷敷区131和左下脸颊冷敷区132内分别设置有与其形状相适配的冷敷内芯2。
第四冷敷区14包括右上脸颊冷敷区141和右下脸颊冷敷区142,右上脸颊冷敷区141和右下脸颊冷敷区142内分别设置有与其形状相适配的冷敷内芯2。
第二冷敷区12、第三冷敷区13和第四冷敷区14采用上下分隔结构,能够适用于口腔上下齿手术,使用更加的灵活,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实施例6
实施例6建立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
口罩本体1外侧设置有感温变色涂层4。
感温变色涂层4采用现有感温变色涂层,当温度变化时,其颜色也发生变化,能够直观指示出对应冷敷的区域,使用更加方便。
以实施例5为例:
可选地,如图7所示,感温变色涂层4覆盖整个口罩本体1外侧。
可选地,如图8所示,口罩本体1上对应每个冷敷区的位置均设置有感温变色涂层4,所有感温变色涂层4相互独立,在保证指示效果显著的基础上,减少所需感温变色涂层4的面积,节约生产使用成本,便于推广。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其中:
所述口罩本体内设置有多个冷敷区,每个所述冷敷区内均设置有冷敷内芯;
所述冷敷内芯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内分别容纳有第一容纳物和第二容纳物;
按压所述冷敷内芯,能使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以使所述第一容纳物与所述第二容纳物相接触并吸收外界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敷区包括第一冷敷区,所述第一冷敷区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对应人体鼻部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敷区包括第二冷敷区,所述第二冷敷区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对应人体口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敷区包括第三冷敷区和第四冷敷区,其中:
所述第三冷敷区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对应人体左脸颊的位置;
所述第四冷敷区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对应人体右脸颊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敷区包括上口部冷敷区和下口部冷敷区,所述上口部冷敷区和所述下口部冷敷区内均设置有所述冷敷内芯;
所述第三冷敷区包括左上脸颊冷敷区和左下脸颊冷敷区,所述左上脸颊冷敷区和所述左下脸颊冷敷区内均设置有所述冷敷内芯;
所述第四冷敷区包括右上脸颊冷敷区和右下脸颊冷敷区,所述右上脸颊冷敷区和所述右下脸颊冷敷区内均设置有所述冷敷内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敷内芯包括第一容纳袋和第二容纳袋,其中:
所述第一容纳袋的内部空间形成所述第一腔体;
所述第一容纳袋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袋内,所述第一容纳袋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容纳袋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第二腔体;
按压所述冷敷内芯能捏破所述第一容纳袋,以使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敷内芯包括第三容纳袋,其中:
所述第三容纳袋内部设置有隔离条,以将所述第三容纳袋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按压所述第三容纳袋对应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位置,能捏破所述隔离条,以使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物包括水,所述第二容纳物包括硝酸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外侧设置有感温变色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设置有耳带,用于佩戴。
CN202122497625.1U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 Active CN2161682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7625.1U CN216168224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7625.1U CN216168224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8224U true CN216168224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84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97625.1U Active CN216168224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82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68224U (zh) 一种基于3d打印的医用冷敷口罩
CN211724404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磁疗贴
CN110916455A (zh) 一种调理颈椎的三弧度软硬结合记忆枕
CN212261027U (zh) 一种有助睡眠的神经内科用护理枕
CN211409668U (zh) 一种重睑术后护理冷敷袋
CN215779019U (zh) 一种肩背部约束带
CN215608799U (zh) 一种眼部离子导入电疗仪
CN211268771U (zh) 一种产科医生面部防护装置
CN218500888U (zh) 一种淋巴水肿治疗装置
CN215606785U (zh) 一种用于骨科的药物热敷装置
CN214179236U (zh) 一种医用面部减压防护器具
CN213553251U (zh) 使用呼吸机患者床旁专用盒
CN213218155U (zh) 一种用于鼻部术后松紧可调节式冰袋
CN213883682U (zh) 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
CN219354320U (zh) 一种临床矫形器具
CN213407361U (zh) 一种气管插管固定组件
CN211433630U (zh) 一种妇科暖宫带
CN215841111U (zh)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CN215738878U (zh) 一种压力显示球
CN215305960U (zh) 一种智能无线传输心电监护仪
CN210582507U (zh) 一种医生听诊器辅助加温装置
CN217937409U (zh) 一种具有脉搏感应的手腕带
CN219594965U (zh) 一种保健理疗热敷袋
CN210873552U (zh)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吸氧管管头结构
CN215739745U (zh) 一种肋骨固定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