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7910U - 一种儿科输液用头部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儿科输液用头部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7910U
CN216167910U CN202122700326.3U CN202122700326U CN216167910U CN 216167910 U CN216167910 U CN 216167910U CN 202122700326 U CN202122700326 U CN 202122700326U CN 216167910 U CN216167910 U CN 216167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chassis
head fixing
worm
childr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0032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美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70032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7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7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7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科输液用头部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可以实现儿科医护人员根据不同头围的患儿进行调节头箍的高度,可以给不同头围的患儿进行头部固定,在给患儿进行头部输液时,不用再因患儿的哭闹不配合,以及患儿头部圆滑很难固定而导致需要几个人协助,节省了人力,节约了时间,并且还提高了头部血管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儿的痛苦;采用可调节底架高度结构可以实现儿科医护人员根据不同身高的患儿进行调节底架高度,可以使不同身高、以及使用不同辅助医疗设备(如病床、输液椅、吊瓶推车等)高度的患儿下颌放到头部固定台外壳的凹槽内。

Description

一种儿科输液用头部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科输液用头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儿科常用的给药方式之一,因为药物以液体状态直接进入静脉,一般认为其起效快、利用率高,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儿的重要措施。小儿输液的主要目的:纠正机体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以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补充血容量,维持正常血压;补充营养,维持机体所需的热量和必要的营养素,以利于疾病的康复和小儿生长发育;输入脱水剂,调节血液渗透压,达到利尿、消肿、降低颅压、消除脑水肿、改善中板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非体液丢失性小儿疾病,静脉输入相关药物,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临床显示:越来越多的门急诊及住院患儿,在诊疗过程中选用静脉输液治疗。
由于儿科患儿年龄小,手背静脉血管不够粗大,所以大多数输液需要在头部,在给儿科患儿进行头部输液时,由于患儿的哭闹不配合,加上患儿头部圆滑,使的患儿头部很难固定,常常需要几个人协助,还容易穿破血管,一次穿刺成功率不高。
现有的输液用头部固定装置通常为静脉穿刺成功之后的头部防护装置,没有切实改善儿科患儿头部输液静脉穿刺时头部很难固定的问题。因此,我们亟待一种儿科输液用头部固定装置用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儿科输液用头部固定装置,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儿科患儿头部输液静脉穿刺时头部很难固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儿科输液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架上固定连接一头部固定台外壳,所述的头部固定台外壳内滑动连接一升降板,所述的升降板上固定连接一头箍,所述的升降板下方固定连接一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所述的底架上固定连接两组置于头部固定台外壳前方的导轨,所述的导轨上方滑动连接两组滑块,两组所述的滑块上固定连接一手臂约束带,所述的手臂约束带内侧固定连接一置于滑块上的手臂约束带位置调节按钮结构,所述的底架的置物板下表面固定连接两组分别置于底架前后两端的侧护板,两组所述的侧护板下方固定连接一底护板,所述的底架下方连接一可调节底架高度结构,所述的底架的支撑腿分别滑动连接一伸缩腿,伸缩腿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满足与可调节底架高度结构配合实现上升与下降,多组所述的伸缩腿下方分别固定连接一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的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包括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外壳,所述的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外壳底部与置于其下方的底架固定连接,所述的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外壳内部转动连接一转轴,所述的转轴上固定连接一第一蜗轮,所述的第一蜗轮螺纹连接一丝杠,所述的丝杠顶端与升降板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蜗轮与置于其前方的横向转动连接在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外壳上的第一蜗杆啮合,所述的第一蜗杆右端同轴连接一螺旋升降结构转动手柄。
优选的,所述的手臂约束带位置调节按钮结构包括按钮手柄,所述的按钮手柄下方固定连接一位置固定销,所述的位置固定销上固定连接一手柄圆盘,所述的手柄圆盘下方滑动连接一底座圆盘,所述的手柄圆盘与底座圆盘的左右两侧均横向固定连接一弹簧固定销,四组所述的弹簧固定销上下、左右均对称布置,两组所述的上下两组弹簧固定销均由弹簧连接,所述的底座圆盘下方固定连接一按钮外壳,且按钮外壳滑动连接在位置固定销。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底架高度结构包括调节底架高度转动手柄,所述的调节底架高度转动手柄左端同轴连接一传动杆,所述的传动杆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第二蜗杆,两组所述的第二蜗杆分别与置于其下方的横向转动连接在底架上的第二蜗轮啮合,两组所述的第二蜗轮前端分别同轴连接一第一圆锥齿轮,两组所述的第二蜗轮后端分别同轴连接一第二圆锥齿轮,两组所述的第一圆锥齿轮分别与置于其下方的竖向转动连接在底架上的第三圆锥齿轮啮合,两组所述的第二圆锥齿轮分别与置于其下方的竖向转动连接在底架上的第四圆锥齿轮啮合,两组所述的第三圆锥齿轮下方分别同轴连接一第一螺纹杆,两组所述的第四圆锥齿轮下方分别同轴连接一第二螺纹杆。
优选的,所述的手臂约束带内侧、头部固定台外壳上表面的凹槽与头箍下表面均设置有海绵。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圆锥齿轮与第二圆锥齿轮为相同型号的圆锥齿轮,所述的第三圆锥齿轮与第四圆锥齿轮为相同圆锥齿轮,所述的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是螺纹旋向相反,且其他参数都相同的螺纹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可以实现儿科医护人员根据不同头围的患儿进行调节头箍的高度,可以给不同头围的患儿进行头部固定,在给患儿进行头部输液时,不用再因患儿的哭闹不配合,以及患儿头部圆滑很难固定而导致需要几个人协助,节省了人力,节约了时间,并且还提高了头部血管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2、采用手臂约束带可以避免患儿手臂挣扎而干扰医护人员给患儿头部血管穿刺操作,不再需要在给患儿血管穿刺时控制其手臂,节省了人力;
3、采用手臂约束带位置调节按钮结构可以实现儿科医护人员根据不同肩宽的患儿进行调节手臂约束带位置并加以固定,可以给不同肩宽的患儿进行手臂约束,可以使患儿更舒适;
4、采用可调节底架高度结构可以实现儿科医护人员根据不同身高的患儿进行调节底架高度,可以使不同身高、以及使用不同辅助医疗设备(如病床、输液椅、吊瓶推车等)高度的患儿下颌放到头部固定台外壳的凹槽内;
5、采用四组伸缩腿下方分别固定连接一万向轮可以实现远距离移动,可以应用于不同场景;
6、手臂约束带内侧、头部固定台外壳上表面的凹槽与头箍下表面均设置有海绵可以有效的防止患儿被附加力压伤,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视角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视角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去除头部固定台外壳后立板和后侧护板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去除头部固定台外壳后立板的头部固定台立体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去除按钮外壳的手臂约束带位置调节按钮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底架高度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底架的立体结构视角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底架的立体结构视角二;
图中,1、底架;2、头部固定台外壳;3、升降板;4、头箍;5、导轨;6、滑块;7、手臂约束带;8、侧护板;9、底护板;10、伸缩腿;11、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外壳;12、转轴;13、第一蜗轮;14、丝杠;15、第一蜗杆;16、螺旋升降结构转动手柄;17、按钮手柄;18、位置固定销;19、手柄圆盘;20、调节底架高度转动手柄;21、传动杆;22、第二蜗杆;23、第二蜗轮;24、第一圆锥齿轮;25、第二圆锥齿轮;26、第三圆锥齿轮;27、万向轮;28、底座圆盘;29、弹簧固定销;30、按钮外壳;31、四圆锥齿轮;32、第一螺纹杆;33、第二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结合附图1-9,一种儿科输液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架1上固定连接一头部固定台外壳2,头部固定台外壳2上表面有一凹槽,患儿的下颌可以放在凹槽内,可以有效的给下颌定位,所述的头部固定台外壳2内滑动连接一升降板3,所述的升降板3上固定连接一头箍4,头箍4在升降板3的带动下进行上升与下降,进而将患儿的头部固定或松开,所述的升降板3下方固定连接一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可以实现儿科医护人员根据不同头围的患儿进行调节头箍的高度,可以给不同头围的患儿进行头部固定,在给患儿进行头部输液时,不用再因患儿的哭闹不配合,以及患儿头部圆滑很难固定而导致需要几个人协助,节省了人力,节约了时间,并且还提高了头部血管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所述的底架1上固定连接两组置于头部固定台外壳2前方的导轨5,所述的导轨5上方滑动连接两组滑块6,导轨5与滑块6配合使用可以使手臂约束带7自由调节左右位置,两组所述的滑块6上固定连接一手臂约束带7,可以避免患儿手臂挣扎而干扰医护人员头部血管穿刺,不再需要在给患儿血管穿刺时按住手臂了,手臂约束带内侧、头部固定台外壳上表面的凹槽与头箍下表面均设置有海绵可以有效的防止患儿被附加力压伤,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所述的手臂约束带7内侧固定连接一置于滑块6上的手臂约束带位置调节按钮结构,可以实现儿科医护人员根据不同肩宽的患儿进行调节手臂约束带位置并加以固定,可以给不同肩宽的患儿进行手臂约束,可以使患儿更舒适,所述的底架1的置物板下表面固定连接两组分别置于底架1前后两端的侧护板8,两组所述的侧护板8下方固定连接一底护板9,设置侧护板8与底护板9可以使此装置更美观,并且更具有安全性,所述的底架1下方连接一可调节底架高度结构,可以实现儿科医护人员根据不同身高的患儿进行调节底架高度,可以使不同身高、以及使用不同辅助医疗设备(如病床、输液椅、吊瓶推车等)高度的患儿下颌放到头部固定台外壳的凹槽内,所述的底架1的支撑腿分别滑动连接一伸缩腿10,伸缩腿10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满足与可调节底架高度结构配合实现上升与下降,多组所述的伸缩腿10下方分别固定连接一万向轮27,可以实现远距离移动,可以应用于不同场景。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9,所述的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包括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外壳11,所述的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外壳11底部与置于其下方的底架1固定连接,所述的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外壳11内部转动连接一转轴12,所述的转轴12上固定连接一第一蜗轮13,所述的第一蜗轮13螺纹连接一丝杠14,所述的丝杠14顶端与升降板3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蜗轮13与置于其前方的横向转动连接在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外壳11上的第一蜗杆15啮合,所述的第一蜗杆15右端同轴连接一螺旋升降结构转动手柄16。升降板3下方固定连接一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可以通过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调节头箍的高度,进而把头部固定,如果想把头箍升高,首先顺时针旋转螺旋升降结构转动手柄16,则第一蜗轮13与转轴12逆时针旋转,进而使丝杠14上升,从而带动升降板3上升,从而使得头箍升高,如果想把头箍降低,首先逆时针旋转螺旋升降结构转动手柄16,则第一蜗轮13与转轴12顺时针旋转,进而使丝杠14下降,从而带动升降板3下降,从而使得头箍下降。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9,所述的手臂约束带位置调节按钮结构包括按钮手柄17,所述的按钮手柄17下方固定连接一位置固定销18,位置固定销18与底架1上的小孔配合,进而锁定手臂约束带位置调节按钮的位置,所述的位置固定销18上固定连接一手柄圆盘19,所述的手柄圆盘19下方滑动连接一底座圆盘28,所述的手柄圆盘19与底座圆盘28的左右两侧均横向固定连接一弹簧固定销29,四组所述的弹簧固定销29上下、左右均对称布置,两组所述的上下两组弹簧固定销29均由弹簧连接,所述的底座圆盘28下方固定连接一按钮外壳30,且按钮外壳30滑动连接在位置固定销18上。当调整手臂约束带位置时,首先向上拉动按钮手柄17,位置固定销18就会向上滑动,当位置固定销18从底架1上的小孔中脱离出后就可以左右移动调整位置,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松开按钮手柄17,由于弹簧拉力的作用,位置固定销18就会向下滑动到底架1上的小孔内。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9,所述的可调节底架高度结构包括调节底架高度转动手柄20,所述的调节底架高度转动手柄20左端同轴连接一传动杆21,所述的传动杆21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第二蜗杆22,两组所述的第二蜗杆22分别与置于其下方的横向转动连接在底架1上的第二蜗轮23啮合,两组所述的第二蜗轮23前端分别同轴连接一第一圆锥齿轮24,两组所述的第二蜗轮23后端分别同轴连接一第二圆锥齿轮25,两组所述的第一圆锥齿轮24分别与置于其下方的竖向转动连接在底架1上的第三圆锥齿轮26啮合,两组所述的第二圆锥齿轮25分别与置于其下方的竖向转动连接在底架1上的第四圆锥齿轮31啮合,两组所述的第三圆锥齿轮26下方分别同轴连接一第一螺纹杆32,两组所述的第四圆锥齿轮31下方分别同轴连接一第二螺纹杆33。如果想要调高底架1的高度,首先需要顺时针旋转调节底架高度转动手柄20,则同轴连接的传动杆21也顺时针旋转,那么固定连接在传动杆21上的第二蜗杆22也顺时针旋转,和第二蜗杆22分别啮合的第二蜗轮23则逆时针旋转,与第二蜗轮23前端同轴连接的第一圆锥齿轮24顺时针旋转,与第二蜗轮23后端同轴连接的第二圆锥齿轮25逆时针旋转,则与第一圆锥齿轮24啮合的第三圆锥齿轮26逆时针旋转,与第三圆锥齿轮26下方同轴连接的第一螺纹杆32也逆时针旋转,与第二圆锥齿轮25啮合的第四圆锥齿轮31顺时针旋转,与第四圆锥齿轮31下方同轴连接的第二螺纹杆33也顺时针旋转,从而完成调高底架1的高度;如果想要调低底架1的高度,首先需要逆时针旋转调节底架高度转动手柄20,则同轴连接的传动杆21也逆时针旋转,那么固定连接在传动杆21上的第二蜗杆22也逆时针旋转,和第二蜗杆22分别啮合的第二蜗轮23则顺时针旋转,与第二蜗轮23前端同轴连接的第一圆锥齿轮24逆时针旋转,与第二蜗轮23后端同轴连接的第二圆锥齿轮25顺时针旋转,则与第一圆锥齿轮24啮合的第三圆锥齿轮26顺时针旋转,与第三圆锥齿轮26下方同轴连接的第一螺纹杆32也顺时针旋转,与第二圆锥齿轮25啮合的第四圆锥齿轮31逆时针旋转,与第四圆锥齿轮31下方同轴连接的第二螺纹杆33也逆时针旋转,从而完成调低底架1的高度。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9,所述的手臂约束带7内侧、头部固定台外壳2上表面的凹槽与头箍4下表面均设置有海绵,可以有效的防止患儿被附加力压伤,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9,所述的第一圆锥齿轮24与第二圆锥齿轮25为相同型号的圆锥齿轮,所述的第三圆锥齿轮26与第四圆锥齿轮31为相同圆锥齿轮,所述的第一螺纹杆32与第二螺纹杆33是螺纹旋向相反,且其他参数都相同的螺纹杆,是为了能够保证转动调节底架高度转动手柄20能平稳的使底架1上升或下降。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需要根据不同身高、以及使用不同辅助医疗设备(如病床、输液椅、吊瓶推车等)高度的患儿调节底架高度,如果想要调高底架1的高度,首先需要顺时针旋转调节底架高度转动手柄20,则同轴连接的传动杆21也顺时针旋转,那么固定连接在传动杆21上的第二蜗杆22也顺时针旋转,和第二蜗杆22分别啮合的第二蜗轮23则逆时针旋转,与第二蜗轮23前端同轴连接的第一圆锥齿轮24顺时针旋转,与第二蜗轮23后端同轴连接的第二圆锥齿轮25逆时针旋转,则与第一圆锥齿轮24啮合的第三圆锥齿轮26逆时针旋转,与第三圆锥齿轮26下方同轴连接的第一螺纹杆32也逆时针旋转,与第二圆锥齿轮25啮合的第四圆锥齿轮31顺时针旋转,与第四圆锥齿轮31下方同轴连接的第二螺纹杆33也顺时针旋转,从而完成调高底架1的高度;如果想要调低底架1的高度,首先需要逆时针旋转调节底架高度转动手柄20,则同轴连接的传动杆21也逆时针旋转,那么固定连接在传动杆21上的第二蜗杆22也逆时针旋转,和第二蜗杆22分别啮合的第二蜗轮23则顺时针旋转,与第二蜗轮23前端同轴连接的第一圆锥齿轮24逆时针旋转,与第二蜗轮23后端同轴连接的第二圆锥齿轮25顺时针旋转,则与第一圆锥齿轮24啮合的第三圆锥齿轮26顺时针旋转,与第三圆锥齿轮26下方同轴连接的第一螺纹杆32也顺时针旋转,与第二圆锥齿轮25啮合的第四圆锥齿轮31逆时针旋转,与第四圆锥齿轮31下方同轴连接的第二螺纹杆33也逆时针旋转,从而完成调低底架1的高度。然后需要让患儿配合将患儿的下颌放到头部固定台外壳凹槽的海绵上,然后可以通过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调节头箍的高度,进而把头部固定,如果想把头箍升高,首先顺时针旋转螺旋升降结构转动手柄16,则第一蜗轮13与转轴12逆时针旋转,进而使丝杠14上升,从而带动升降板3上升,从而使得头箍升高,如果想把头箍降低,首先逆时针旋转螺旋升降结构转动手柄16,则第一蜗轮13与转轴12顺时针旋转,进而使丝杠14下降,从而带动升降板3下降,从而使得头箍下降,然后利用手臂约束带位置调节按钮结构调整好手臂约束带的位置,当调整手臂约束带位置时,首先向上拉动按钮手柄17,位置固定销18就会向上滑动,当位置固定销18从底架1上的小孔中脱离出后就可以左右移动手臂约束带,手臂约束带下固定连接的滑块6就会沿导轨5左右移动,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松开按钮手柄17,由于弹簧拉力的作用,位置固定销18就会向下滑动到底架1上的小孔内,手臂约束带的位置就会因此被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儿科输液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架(1)上固定连接一头部固定台外壳(2),所述的头部固定台外壳(2)内滑动连接一升降板(3),所述的升降板(3)上固定连接一头箍(4),所述的升降板(3)下方固定连接一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所述的底架(1)上固定连接两组置于头部固定台外壳(2)前方的导轨(5),所述的导轨(5)上方滑动连接两组滑块(6),两组所述的滑块(6)上固定连接一手臂约束带(7),所述的手臂约束带(7)内侧固定连接一置于滑块(6)上的手臂约束带位置调节按钮结构,所述的底架(1)的置物板下表面固定连接两组分别置于底架(1)前后两端的侧护板(8),两组所述的侧护板(8)下方固定连接一底护板(9),所述的底架(1)下方连接一可调节底架高度结构,所述的底架(1)的支撑腿分别滑动连接一伸缩腿(10),伸缩腿(10)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满足与可调节底架高度结构配合实现上升与下降,多组所述的伸缩腿(10)下方分别固定连接一万向轮(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输液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包括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外壳(11),所述的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外壳(11)底部与置于其下方的底架(1)固定连接,所述的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外壳(11)内部转动连接一转轴(12),所述的转轴(12)上固定连接一第一蜗轮(13),所述的第一蜗轮(13)螺纹连接一丝杠(14),所述的丝杠(14)顶端与升降板(3)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蜗轮(13)与置于其前方的横向转动连接在头部固定螺旋升降结构外壳(11)上的第一蜗杆(15)啮合,所述的第一蜗杆(15)右端同轴连接一螺旋升降结构转动手柄(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输液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臂约束带位置调节按钮结构包括按钮手柄(17),所述的按钮手柄(17)下方固定连接一位置固定销(18),所述的位置固定销(18)上固定连接一手柄圆盘(19),所述的手柄圆盘(19)下方滑动连接一底座圆盘(28),所述的手柄圆盘(19)与底座圆盘(28)的左右两侧均横向固定连接一弹簧固定销(29),四组所述的弹簧固定销(29)上下、左右均对称布置,两组所述的上下两组弹簧固定销(29)均由弹簧连接,所述的底座圆盘(28)下方固定连接一按钮外壳(30),且按钮外壳(30)滑动连接在位置固定销(1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输液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底架高度结构包括调节底架高度转动手柄(20),所述的调节底架高度转动手柄(20)左端同轴连接一传动杆(21),所述的传动杆(21)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第二蜗杆(22),两组所述的第二蜗杆(22)分别与置于其下方的横向转动连接在底架(1)上的第二蜗轮(23)啮合,两组所述的第二蜗轮(23)前端分别同轴连接一第一圆锥齿轮(24),两组所述的第二蜗轮(23)后端分别同轴连接一第二圆锥齿轮(25),两组所述的第一圆锥齿轮(24)分别与置于其下方的竖向转动连接在底架(1)上的第三圆锥齿轮(26)啮合,两组所述的第二圆锥齿轮(25)分别与置于其下方的竖向转动连接在底架(1)上的第四圆锥齿轮(31)啮合,两组所述的第三圆锥齿轮(26)下方分别同轴连接一第一螺纹杆(32),两组所述的第四圆锥齿轮(31)下方分别同轴连接一第二螺纹杆(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输液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臂约束带(7)内侧、头部固定台外壳(2)上表面的凹槽与头箍(4)下表面均设置有海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儿科输液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圆锥齿轮(24)与第二圆锥齿轮(25)为相同型号的圆锥齿轮,所述的第三圆锥齿轮(26)与第四圆锥齿轮(31)为相同型号的圆锥齿轮,所述的第一螺纹杆(32)与第二螺纹杆(33)是螺纹旋向相反,且其他参数都相同的螺纹杆。
CN202122700326.3U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儿科输液用头部固定装置 Active CN216167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0326.3U CN216167910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儿科输液用头部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0326.3U CN216167910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儿科输液用头部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7910U true CN216167910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03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00326.3U Active CN216167910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儿科输液用头部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79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65312B (zh) 一种麻醉用辅助支架
CN200960241Y (zh) 介入治疗病人专用搬运车
CN104146840A (zh) 一种左右侧卧式医疗床
US9015882B2 (en) Transformable bed for examinations in pediatric ophthalmology
CN216167910U (zh) 一种儿科输液用头部固定装置
CN210728063U (zh) 移动式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专用车
CN111759637A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患者肢体约束装置
CN210145195U (zh) 一种儿科点滴注射防护护理装置
CN215307737U (zh) 一种picc手术临床置管维护车
CN211243566U (zh) 一种介入科加压护理装置
CN108992234A (zh) 一种方便婴幼儿头部穿刺和输液的固定装置
CN113143701B (zh) 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助行装置
CN112690967A (zh) 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的多功能护理床
CN215503967U (zh) 一种小儿多功能移动式静脉穿刺车
CN216824345U (zh) 一种中医药儿科专用枕头
CN215653146U (zh) 一种儿科护理用输液辅助装置
CN204909912U (zh) 临床手术护理床
CN214484868U (zh) 一种儿科护理用输液床
CN213910967U (zh) 一种医用输液病床
CN213047778U (zh) 一种高血压病人辅助护理装置
CN213852543U (zh) 一种儿科输液防脱固定板
CN216318680U (zh) 一种婴儿输液推车
CN215653145U (zh) 一种儿科医疗临床手部固定装置
CN215134673U (zh) 一种儿科输液椅
CN216933820U (zh) 一种用于颈部护理的辅助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