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7441U - 动物血氧监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物血氧监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7441U
CN216167441U CN202122066770.4U CN202122066770U CN216167441U CN 216167441 U CN216167441 U CN 216167441U CN 202122066770 U CN202122066770 U CN 202122066770U CN 216167441 U CN216167441 U CN 216167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animal
data processing
blood oxygen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667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旷星星
李斌
刘伟民
巴桑旺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Mille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Mille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Mille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Mille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6677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7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7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74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动物血氧监控装置。动物血氧监控装置包括面罩主体、夹紧组件、第一弹性件、检测件及数据处理盒。夹紧组件包括转动座及夹紧件。转动座与面罩主体转动连接。第一弹性件用于提供一驱使转动座带动夹紧件沿背离贴合面的方向转动的弹性力。面罩主体固定在动物面部时,夹紧件用于在第一弹性件提供的弹性力作用下将检测件贴合至动物鼻孔内的上部,以进行血氧饱和度信息的实时监测。数据处理盒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及无线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血氧饱和度信息进行数据处理。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处理后的血氧饱和度信息传递至数据平台。上述动物血氧监控装置在降低对动物造成伤害的概率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适用性。

Description

动物血氧监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物血氧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原地区(特别是海拔超过2500米)外来引进的动物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轻则生长缓慢、生产能力降低,重则死亡。高纯度氧气的摄入有助于缓解动物高原病,降低死亡率,提高动物的生长和生产能力。
目前,通过对动物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可在动物身体出现缺氧症状之前就发现缺氧动物,之后再通过对动物及时补充高浓度氧气,以缓解和治疗高原反应症状,防治病情恶化。对动物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的传统方式通常包括三种,一种是利用手持式耳夹将用于监测血氧饱和度的检测件固定在动物耳朵的合适部位,短时间监测血氧指标;第二种是,利用通过打孔固定的方式,利用耳标将检测件固定到动物的耳朵上,以长期监测血氧指标;第三种是夹紧结构将检测件夹紧在动物的耳朵等便于长期监测血氧指标的部位。
但是,这种利用手持式耳夹将检测件固定在动物耳朵上的方式,无法实现长期持续监测血氧指标,使用不方便;而利用耳标将检测件固定在动物耳朵上的方式,其打孔固定过程会给动物带来较大的痛苦,而且还存在伤口感染等风险;利用夹紧装置将检测件夹紧在动物耳朵或者其他便于长期血氧监测侧部位,佩戴时间长了之后容易松动,且在不同大小的动物身上使用时,检测件在动物身体上的位置也会发生改变,大大影响了血氧监测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基于上述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高检测精度、较高适用性及对动物伤害较小的动物血氧监控装置。
一种动物血氧监控装置,包括面罩主体、夹紧组件、第一弹性件、检测件及数据处理盒;
所述面罩主体具有贴合面;所述面罩主体用于固定在动物面部,并使所述贴合面朝向动物面部;
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转动座及安装于所述转动座上的夹紧件;所述转动座与所述面罩主体的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提供一驱使所述转动座带动所述夹紧件沿背离所述贴合面的方向转动的弹性力;
当所述面罩主体固定在动物面部时,所述夹紧件用于在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的弹性力作用下将检测件贴合至动物鼻孔内的上部,以进行血氧饱和度信息的实时监测;
所述数据处理盒安装于所述面罩主体背离所述贴合面的一侧;所述数据处理盒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检测件通信连接,用于对所述血氧饱和度信息进行数据处理;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将处理后的所述血氧饱和度信息传递至数据平台。
上述动物血氧监控装置,当需要实时监测动物血氧饱和度信息时,先将面罩主体固定在动物的面部,同时手动扳动转动座,以利用夹紧件将检测件贴合在动物鼻孔内,撤去外力后夹紧件会在第一弹性件提供的弹性力作用下具有沿背离贴合面的方向转动的趋势(即向上转动的趋势),以将检测件稳固地贴合在动物鼻孔内的上部,即可进行动物血氧饱和度信息的实时监测,降低了对动物造成伤害的概率。据研究发现,动物鼻孔内上部位置的毛细血管比较丰富,故始终贴合在动物鼻孔内上部的检测件可获得较为准确的血氧饱和度信息。当需要对不同大小、品种的动物进行血氧饱和度信息的实时监测时,只要将面罩主体固定在动物面部,此时夹紧件就会在第一弹性件提供的弹性力作用下根据动物面部轮廓形状、大小的不同而转动不同的角度,以保证检测件能够在不同动物身体上使用时都能够贴紧在鼻孔内的上部位置,提高了上述动物血氧监控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动物血氧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动物血氧监控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动物血氧监控装置中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夹紧组件的后视图;
图5为图2所示动物血氧监控装置中支撑壳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动物血氧监控装置中支撑壳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动物血氧监控装置中防护壳的剖视图;
图8为图2所示动物血氧监控装置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所示动物血氧监控装置中供氧管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0、动物血氧监控装置;100、面罩主体;110、贴合面;200、夹紧组件;210、转动座;211、限位凸起;220、夹紧件;221、第一夹杆;2211、第一流道;2212、第一氧气口;222、第二夹杆;2221、第二流道;2222、第二氧气口;223、第二弹性件;300、第一弹性件;400、检测件;410、第一检测探头;420、第二检测探头;500、数据处理盒;510、数据处理模块;511、导电针;520、无线通信模块;530、蓄电电源;540、支撑壳;541、安装腔; 542、进管口;543、连通口;544、第一卡合槽;545、第二卡合槽;550、防护壳;551、收容腔;552、取放口;553、滑动腔;554、开关口;555、卡合口; 556、卡合凸块;557、连线孔;560、弹性密封圈;570、滑块;571、滑动部; 572、扳动部;573、卡合部;580、第三弹性件;590、接线插头;600、安装空间;700、供氧管;710、主管;720、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描述位置关系时,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当一元件被指为在另一元件“上”时,其能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亦可存在中间元件。亦可以理解的是,当元件被指为在两个元件“之间”时,其可为两个元件之间的唯一一个,或亦可存在一或多个中间元件。
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
图1及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动物血氧监控装置10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附图仅示出了与实施例相关的结构。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动物血氧监控装置10包括面罩主体100、夹紧组件200、第一弹性件300、检测件400及数据处理盒500。
面罩主体100具有贴合面110。面罩主体100用于固定在动物面部,并使贴合面110朝向动物的面部。当面罩主体100被固定在动物面部时,可实现动物血氧监控装置10在动物面部的固定,此时贴合面110可以部分或全部与动物面部贴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面罩主体100自身的结构或者其他辅助结构 (例如绑带、胶带、绑绳等)可以将面罩主体100固定在动物的面部。面罩主体100主要起支撑作用,可以板状、块状等形状的结构,也可以为根据动物面部轮廓形成的结构。
夹紧组件200包括转动座210及安装于转动座210上的夹紧件220。转动座 210与面罩主体100的一端转动连接。其中,夹紧件220可以由单个具有夹紧功能的零件组成,也可以为多个相互配合以实现夹紧功能的零件组成。
第一弹性件300用于提供一驱使转动座210带动夹紧件220沿背离贴合面110的方向转动的弹性力。当面罩主体100被固定在动物面部时,在第一弹性件 300提供的弹性力作用下,转动座210带动夹紧件220相对于面罩主体100向上转动。其中,第一弹性件300可以为拉簧、橡皮筋、金属弹片等。
面罩主体100固定在动物面部时,夹紧件220用于在第一弹性件300提供的弹性力作用下将检测件400贴合至动物鼻孔内的上部,以进行血氧饱和度信息的实时监测。由此,当面罩主体100被固定在动物面部时,夹紧件220可以利用其自身的结构将检测件400贴合在动物鼻孔内,并利用第一弹性件300提供的弹性力作用下,使得夹紧件220具有向上转动的趋势,以保证检测件400 能够被夹紧件220紧紧地贴合在动物鼻孔内的上部,以方便后续检测件400对动物进行血氧饱和度信息的实时监测。
数据处理盒500安装于面罩主体100背离贴合面110的一侧。数据处理盒 500包括数据处理模块510及无线通信模块520。数据处理模块510与检测件400 通信连接,用于对血氧饱和度信息进行数据处理。无线通信模块520与数据处理模块510通信连接,用于将处理后的血氧饱和度信息传递至数据平台。在动物饲养过程中,无线通信模块520会实时将处理后的血氧饱和度信息传递至数据平台,数据平台可对处理后的血氧饱和度信息进行处理、存储及显示,以方便工作人员随时查看动物缺氧情况、血氧饱和度信息以及血氧监测过程汇总的一些其他信息数据(例如,动物血氧监控装置10的工作模式、被测动物的身份识别信息等)。
由于面罩主体100在动物饲养过程中可长期佩戴、固定在动物的面部,所以上述动物血氧监控装置10通过检测件400可以长期持续地实时监测动物血氧饱和度信息,以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身体出现缺氧的动物,并对这些缺氧动物进行吸氧治疗,以保证动物能够健康生长。
而且,只需要将面罩主体100通过头部绑带等固定在动物的面部,即可实现检测件400等血氧监测结构在动物身体上的固定,免去了打孔固定等方式对动物造成的伤害。
另外,经研究发现,动物鼻孔内上部的毛细血管比较丰富,所以将检测件 400始终贴合在动物鼻孔内的上部位置,可提高对血氧饱和度信息监测的检测精度。
再者,若需要对不同大小、品种的动物进行血氧饱和度信息进行监测,只要将面罩主体100固定在动物的面部,此时夹紧件220就会在第一弹性件300 提供的弹性力作用下根据动物面部轮廓形状、大小的不同而转动不同的角度,以保证检测件400在不同动物身体上使用时都能够贴紧在动物鼻孔内的上部,提高了上述动物血氧监控装置10的适用性。因此,上述动物血氧监控装置10 在降低对动物造成伤害的概率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适用性。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件400包括第一检测探头 410及第二检测探头420。夹紧件220包括第一夹杆221、第二夹杆222及第二弹性件223。第一夹杆221的一端及第二夹杆222的一端均与转动座210远离面罩主体100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检测探头410及第二检测探头420分别安装于第一夹杆221远离转动座210一端的端部及第二夹杆222远离转动座210 一端的端部。
第二弹性件223用于驱使第一夹杆221及第二夹杆222相对转动,以使第一夹杆221远离转动座210的一端及第二夹杆222远离转动座210的一端相互靠近,分别将第一检测探头410及第二检测探头420贴合在动物鼻中隔上部的两侧或动物同一鼻翼上部的内外侧。其中,第二弹性件223可以为扭簧、金属弹片等,只要能为第一夹杆221及第二夹杆222提供驱使两者相对转动的回转弹性力即可。
由于动物鼻子特定的结构,将第一检测探头410及第二检测探头420分别贴合在鼻中隔上部的两侧或者同一鼻翼上部的内外侧,具有非常好的固定效果,可避免第一检测探头410及第二检测探头420在动物运动过程中发生脱离、松动等情况,以进一步提高了血氧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其中,第一夹杆221及第二夹杆222均为弯曲杆或者弯折杆,以方便将第一检测探头410及第二检测探头420分别贴合到动物的预设部位;第一检测探头410用于发送检测信号,第二检测探头420用于接收第一检测探头410 发送的检测信号,所以在第一检测探头410发送检测信号,并在第二检测探头 420接收检测信号的过程中,可实现血氧饱和度信息的采集,且在同一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探头410和第二检测探头420的贴合位置可以互换。
当需要对某个动物进行血氧监测时,在外力作用下向下转动转动座210,并将第一夹杆221及第二夹杆222掰开,以保证第一夹杆221远离转动座210的一端及第二夹杆222远离转动座210的一端能够被分别放置于鼻中隔的两侧或同一鼻翼的内外壁,之后再撤去外力,此时第一夹杆221及第二夹杆222就会在第二弹性件223的作用下带动第一检测探头410及第二检测探头420相互靠近,同时转动座210会在第一弹性件300的作用下带动第一夹杆221及第二夹杆222向上转动,以保证可以将第一检测探头410及第二检测探头420分别夹紧在动物鼻中隔上部的两侧或同一鼻翼上部的内外壁,滞后再将面罩主题固定到动物的面部,以保证第一检测探头410及第二检测探头420的固定效果,以进一步提高血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当不需要再对动物进行血氧监测时,将面罩主体100从动物面部松开,之后再在外力作用下向下转动转动座210,并将第一夹杆221及第二夹杆222掰开,以方便后续将动物血氧监控装置10从动物头部脱下。因此,将夹紧件220 设置为第一夹杆221、第二夹杆222及第二弹性件223,使得动物血氧监控装置 10的使用更为方便。
请再次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处理盒500还包括蓄电电源530。蓄电电源530用于分别为检测件400、数据处理模块510及无线通信模块520提供电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动物血氧监控装置10不再需要接通外部电源,利用蓄电电源530提供的电能就能实现运行工作,避免电源线影响动物的活动及动物活动过程中扯坏、踩坏电源线而影响动物血氧监控装置10使用的情况发生,故蓄电电源530的使用,有利于动物血氧监控装置10使用便利性和可靠性的提高。
请再次参阅图2,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蓄电电源530为蓄电池。数据处理盒500还包括支撑壳540及防护壳550。其中,蓄电池可以为充电电池等可重复使用的电池,也可以为干电池等一次性电池。
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支撑壳540安装于面罩主体100背离贴合面110的一侧。支撑壳540背离贴合面110的一侧具有一端开口的安装腔541。防护壳550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腔541内。
请一并参阅图7,防护壳550为具有收容腔551的中空结构。防护壳550的侧壁形成有与收容腔551连通的取放口552。取放口552朝向安装腔541的内壁。故当防护壳550安装于安装腔541内时,支撑壳540的侧壁可以完全遮挡取放口552。
请再次参阅图2,数据处理模块510及无线通信模块520均安装于收容腔 551内。蓄电池经取放口552插入收容腔551内,并与数据处理模块510导电接触。蓄电池与取放口552的边缘部位密封接。具体地,数据处理盒500还包括弹性密封圈560,弹性密封圈560套设于蓄电池上,并夹持于蓄电池与取放口 552的边缘部位之间,以实现蓄电池在取放口552边缘部位处的密封。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若蓄电池没电了,工作人员只需要将防护壳550连通防护壳550里面的蓄电电池等原件一起从支撑壳540上拆下,再将没电的蓄电电池从取放口552处拔出来,将新的蓄电电池经取放口552插入收容腔551内,最后再将防护壳550重新安装到安装腔541内,即可实现蓄电电池的更换,更进一步提高了上述动物血氧监控装置10的使用便利性。
当蓄电池为干电池时,支撑壳540及防护壳550的设置,使得蓄电池的更换更为方便;当蓄电池为充电电池时,支撑壳540及防护壳550的设置,方便充电电池的更换,可将没电的充电电池更换下来进行充电,而动物血氧监控装置10则可在新更换的有电的充电电池的作用下继续工作,以保证动物血氧监测工作的连续性,同时充电电池的使用,还使得动物血氧监控装置10更为环保。
请再次参阅图7,更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壳550的内部还具有与收容腔551分隔开的滑动腔553。防护壳550背离贴合面110一侧的侧壁开设有与滑动腔553连通的开关口554。防护壳550背离取放口552一侧的侧壁开设有与滑动腔553连通的卡合口555。防护壳550背离卡合口555一侧设置有可发生弹性形变的卡合凸块556。
安装腔541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卡合槽544及可插入卡合凸块556的第二卡合槽545。第一卡合槽544的开口方向与第二卡合槽545的开口方向相反。具体地,第一卡合槽544位于安装腔541内壁靠近卡合口555的位置,第二卡合槽545位于安装腔541内壁靠近取放口552的位置。
请再次参阅图2,数据处理盒500还包括滑块570及第三弹性件580。请一并参阅图8,滑块570包括滑动部571、扳动部572及卡合部573。滑动部571 可滑动地安装于滑动腔553内。扳动部572伸出于开关口554。具体地,扳动部 572可拆卸地安装于滑动部571背离贴合面110的一侧,滑动部571与卡合部 573为一体成型结构,以简化滑块570的加工工艺,并使得滑块570在防护壳 550的装配更容易。
扳动部572可操作地带动滑动部571沿背离卡合口555的方向滑动,直至卡合部573离开第一卡合槽544。第三弹性件580提供一驱使滑动部571沿朝向卡合口555的方向滑动的弹性力,以将卡合部573插入第一卡合槽544内。
当需要将防护壳550从安装腔541内拆下时,只需要扳动扳动部572,以使滑动部571沿背离卡合口555的方向滑动,待卡合部573离开第一卡合槽544 之后,可将防护壳550连同其内的蓄电电源530等元件从支撑壳540上取下,即可完成防护壳550的拆除工作;
当需要防护壳550连同蓄电电源530等元件安装到安装腔541内时,需要利用人手扳动扳动部572,以保证卡合部573向卡合口555内收缩,之后将防护壳550连通蓄电电源530等元件一起卡入安装腔541内,此时卡合凸块556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直至完全卡入第二卡合槽545内;之后再松开扳动部572,此时滑动部571在第三弹性件580提供的弹性力作用下沿朝向卡合口 555的方向滑动,直至卡合部573插入第一卡合槽544内,以实现防护壳550与支撑壳540之间的锁定,即可实现防护壳550与支撑壳540之间的安装。因此,滑块570及第三弹性件580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蓄电电池更换的便利性。
请再次参阅图7,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壳550的底壁开设有与收容腔551连通的连线孔557。数据处理模块510上设置有导电针511。导电针 511穿设于连线孔557内。数据处理盒500还包括与检测件400电连接的数据传输线(图未示)及与数据传输线电连接的接线插头590。接线插头590安装于支撑壳540与连线孔557相对的位置,并与导电针511能够导电接触。由此,当将防护壳550安装于安装腔541内时,接线插头590与导电针511导电接触,以实现数据处理模块510与检测件400之间的通信连接。
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座210背离夹紧件22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211。限位凸起211位于面罩主体100背离贴合面110的一侧。转动座210带动夹紧件220沿背离或朝向贴合面110的方向转动,直至限位凸起211与面罩主体100背离贴合面110的一侧抵持或转动座210的底板边缘与面罩主体100朝向夹紧件220的一端端部抵持。由此,在转动座210带动夹紧件220相对于面罩主体100转动过程中,限位凸起211与面罩主体100背离贴合面110的一侧抵持及转动座210的底板边缘与面罩主体100朝向夹紧件220 的一端端部抵持时,可对转动座210带动夹紧件220向下转动和向上转动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定,以避免转动座210带动夹紧件220转动过度的情况发生。
例如,当限位凸起211与面罩主体100背离贴合面110的一侧抵持时,转动座210相对于数据处理盒500沿背离贴合面110的方向转动的最大旋转角度为20度;当转动座210的底板边缘与面罩主体100朝向夹紧件220的一端端部抵持时,转动座210相对于数据处理盒500沿朝向贴合面110的方向转动的最大旋转角度的8度。
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夹紧件220的内部形成有供氧通道(图未标)。夹紧件220靠近转动座210的一端形成有与供氧通道连通的接氧口(图未标)。接氧口用于接通制氧设备。夹紧件220靠近检测件400的一端形成有与供氧通道连通的吸氧口。面罩主体100用于固定在动物的面部,以使吸氧口位于动物鼻孔内或者位于动物鼻孔的外部并朝向鼻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动物鼻孔的外部并朝向鼻孔设置,是指动物鼻孔的外部,距离鼻孔较近的位置,并使吸氧口朝向鼻孔的方向设置,即鼻孔附近的位置。其中,制氧设备可以为制氧机、制氧系统等,只要能够制取浓度较高的氧气即可;吸氧通道可以为形成于夹紧件220上的通道,也可以为设置于夹紧件220 上管道。
在血氧监测过程中,当血氧饱和度信息显示动物处于缺氧状态时,制氧设备制取的氧气就会通过供氧通道被输送至动物的鼻孔内或者鼻孔附近,以方便动物吸氧治疗。与现有技术中需要将动物驱赶至充满氧气的封闭空间进行氧疗的方式相比,上述动物血氧监控装置10的使用,可直接将制氧设备制取的氧气输送至动物鼻孔内或鼻孔附近,大大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有利于氧疗成本的降低。而且,在对动物进行吸氧治疗过程中,只需要向动物的鼻孔内或鼻孔附近提供足够的氧气即可,故对制氧设备的制氧能力的要求不高(制氧设备的制氧能力越强,其采购及使用费用将会越高),进一步降低了氧疗成本。
具体地,当夹紧件220包括第一夹杆221及第二夹杆222时,第一夹杆221 及第二夹杆222的内部分别沿其延伸方向形成作为供氧通道的第一流道2211及作为供氧通道的第二流道2221;第一夹杆221靠近第一检测探头410的一端形成有作为吸氧口的第一氧气口2212;第二夹杆222靠近第二检测探头420的一端形成有作为吸氧口的第二氧气口2222;第一氧气口2212及第二氧气口2222 分别第一流道2211及第二流道2221连通。由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作为供氧通道的第一流道2211及第二流道2221可以直接与制氧设备接通,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与制氧设备接通。
请再次参阅图2、图5及图6,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面罩主体100 与数据处理盒500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600。数据处理盒500的侧壁形成有与安装空间600连通的进管口542及连通口543。具体地,进管口542及连通口543 分别位于数据处理盒500背离夹紧组件200及朝向夹紧组件200的一端。更为具体地,当数据处理盒500包括支撑壳540及防护壳550时,支撑壳540的底面与面罩主体100背离贴合面110的一侧表面之间形成安装空间600,支撑壳 540背离夹紧组件200的一端及朝向夹紧组件200的一端分别形成有进管口542 及连通口543。
请再次参阅图2,动物血氧监控装置10还包括供氧管700。供氧管700穿设于安装空间600内。供氧管700的一端穿过连通口543与供氧通道连通,另一端伸出于进管口542并用于接通制氧设备。请一并参阅图9,具体地,当夹紧件220包括第一夹杆221及第二夹杆222时,供氧管700包括主管710及与主管710连通的两个分管720,主管710远离分管720的一端伸出于进管口542,用于接通制氧设备;两个分管720远离主管710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流道2211及第二流道2221连通。
由此,通过供氧管700,可实现供氧通道与制氧设备之间的接通,而且将供氧管700设置于安装空间600内,以保证动物血氧监控装置10的结构较为紧凑,降低了动物在甩头等活动过程中造成动物血氧监控装置10内的氧气通路损坏的概率,提高了设备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动物血氧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主体、夹紧组件、第一弹性件、检测件及数据处理盒;
所述面罩主体具有贴合面;所述面罩主体用于固定在动物面部,并使所述贴合面朝向动物面部;
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转动座及安装于所述转动座上的夹紧件;所述转动座与所述面罩主体的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提供一驱使所述转动座带动所述夹紧件沿背离所述贴合面的方向转动的弹性力;
当所述面罩主体固定在动物面部时,所述夹紧件用于在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的弹性力作用下将检测件贴合至动物鼻孔内的上部,以进行血氧饱和度信息的实时监测;
所述数据处理盒安装于所述面罩主体背离所述贴合面的一侧;所述数据处理盒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检测件通信连接,用于对所述血氧饱和度信息进行数据处理;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将处理后的所述血氧饱和度信息传递至数据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血氧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包括第一检测探头及第二检测探头;
所述夹紧件包括第一夹杆、第二夹杆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夹杆的一端及所述第二夹杆的一端均与所述转动座远离所述面罩主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检测探头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杆远离所述转动座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二检测探头安装于所述第二夹杆远离所述转动座一端的端部;
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驱使所述第一夹杆及所述第二夹杆相对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杆远离所述转动座的一端及所述第二夹杆远离所述转动座的一端相互靠近,分别将所述第一检测探头及所述第二检测探头贴合在动物鼻中隔上部的两侧或动物同一鼻翼上部的内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血氧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盒还包括蓄电电源;所述蓄电电源用于分别为所述检测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提供电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物血氧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电源为蓄电池;所述数据处理盒还包括支撑壳及防护壳;所述支撑壳安装于所述面罩主体背离所述贴合面的一侧;所述支撑壳背离所述贴合面的一侧具有一端开口的安装腔;所述防护壳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防护壳为具有收容腔的中空结构;所述防护壳的侧壁形成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取放口;所述取放口朝向所述安装腔的内壁;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均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蓄电池经所述取放口插入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导电接触;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取放口的边缘部位密封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物血氧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的内部还具有与所述收容腔分隔开的滑动腔;所述防护壳背离所述贴合面一侧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滑动腔连通的开关口;所述防护壳背离所述取放口一侧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滑动腔连通的卡合口;所述防护壳背离所述卡合口一侧设置有可发生弹性形变的卡合凸块;
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卡合槽及可卡入所述卡合凸块的第二卡合槽;所述第一卡合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卡合槽的开口方向相反;
所述数据处理盒还包括滑块及第三弹性件;所述滑块包括滑动部、扳动部及卡合部;所述滑动部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滑动腔内;所述扳动部伸出于所述开关口;
所述扳动部可操作地带动所述滑动部沿背离所述卡合口的方向滑动,直至所述卡合部离开所述第一卡合槽;所述第三弹性件提供一驱使所述滑动部沿朝向所述卡合口的方向滑动的弹性力,以将所述卡合部插入所述第一卡合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物血氧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动部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滑动部背离所述贴合面的一侧;所述扳动部与所述卡合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物血氧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的底壁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连线孔;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上设置有导电针;所述导电针穿设于所述连线孔内;所述数据处理盒还包括与所述检测件电连接的数据传输线及与所述数据传输线电连接的接线插头;所述接线插头安装于所述支撑壳与所述连线孔相对的位置,并与所述导电针能够导电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血氧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背离所述夹紧件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面罩主体背离所述贴合面的一侧;所述转动座带动所述夹紧件沿背离或朝向所述贴合面的方向转动,直至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面罩主体背离所述贴合面的一侧抵持或所述转动座的底板边缘与所述面罩主体朝向所述夹紧件的一端端部抵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血氧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件的内部形成有供氧通道;所述夹紧件靠近所述转动座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供氧通道连通的接氧口;所述接氧口用于接通制氧设备;所述夹紧件靠近所述检测件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供氧通道连通的吸氧口;所述面罩主体用于固定在动物的面部,以使所述吸氧口位于所述动物鼻孔内或者位于动物鼻孔的外部并朝向鼻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物血氧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主体与所述数据处理盒之间具有安装空间;所述数据处理盒的侧壁形成有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的进管口及连通口;
所述动物血氧监控装置还包括供氧管;所述供氧管穿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供氧管的一端穿过所述连通口并与所述供氧通道连通,另一端伸出于所述进管口并用于接通所述制氧设备。
CN202122066770.4U 2021-08-30 2021-08-30 动物血氧监控装置 Active CN216167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66770.4U CN216167441U (zh) 2021-08-30 2021-08-30 动物血氧监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66770.4U CN216167441U (zh) 2021-08-30 2021-08-30 动物血氧监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7441U true CN216167441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16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66770.4U Active CN216167441U (zh) 2021-08-30 2021-08-30 动物血氧监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74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Z600089A (en) Head harness & wireless eeg monitoring system
CN216167441U (zh) 动物血氧监控装置
CN110538371A (zh) 一种神经阻滞用自动注药装置
CN217592108U (zh) 一种安全帽
CN215017688U (zh) 基于信号采集装置的安全帽及疲劳监控系统
CN214017515U (zh) 一种监护仪
CN215351385U (zh) 动物血氧监控面罩
CN211749580U (zh) 一种便携式心律失常心电监测仪
CN211131036U (zh) 生命体征监测装置
CN116327140A (zh) 监护设备
CN204218895U (zh) 心脏外科护理便携式心脏监护仪
CN209828012U (zh) 用于大脑康复的超声治疗设备
CN211355966U (zh) 一种医用患者智能识别腕带
CN208709899U (zh) 一种医疗用智能头环
CN211049438U (zh) 一种新型皮肤科用刮刀
CN209808336U (zh) 一种动态心电图仪所用的背心式导线夹
CN212007547U (zh) 一种额温枪远距离使用的辅助装置
CN211611217U (zh) 一种多功能面罩
CN110754729A (zh) 一种psg电极定位头盔
CN215583312U (zh) 一种带定位模块的智能化腕带表
CN205903528U (zh) 参数可调式除颤监护仪
CN204655400U (zh) 腕式智能护理器
CN213992490U (zh) 可监测睡眠质量的睡衣
CN113812937A (zh) 一种冠心病急救装置及方法
CN213850668U (zh) 一种智慧医院健康监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