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1358U - Led显示单元的后壳以及led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Led显示单元的后壳以及led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1358U
CN216161358U CN202122150405.1U CN202122150405U CN216161358U CN 216161358 U CN216161358 U CN 216161358U CN 202122150405 U CN202122150405 U CN 202122150405U CN 216161358 U CN216161358 U CN 216161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led display
rear shell
groove section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5040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炳锋
甘显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eyard Opto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eyard Op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eyard Opto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eyard Op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5040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1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1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13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显示单元的后壳以及LED显示装置,其中,LED显示单元的后壳包括:后壳本体,设置有安装口;接线扣手结构,设置在安装口处,接线扣手结构包括凹槽结构,凹槽结构的槽深的方向平行于后壳本体的后表面,接线扣手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凹槽结构内的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凹槽结构的内部分隔成依次设置的第一槽段、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第二槽段形成扣手;电源接线口,贯穿设置在第一槽段的槽底处;信号接线口,贯穿设置在第三槽段的槽底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线材的设置形式使得线材的更换以及插拔操作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LED显示单元的后壳以及LED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LED显示单元的后壳以及LED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LED显示装置一般由多个LED显示单元拼接而成,多个LED显示单元通过连接相邻的LED显示单元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实现电源连接以及信号连接。
在相关技术中,电源线和信号线的布置主要是将电源接线口和数据接线口设置在LED显示单元的内侧。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保护电源线和数据线避免线材被拉扯等,然而更换或者插拔电源线和数据线时往往需要拆卸LED显示单元,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显示单元的后壳以及LED显示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线材的设置形式使得线材的更换以及插拔操作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LED显示单元的后壳,包括:后壳本体,设置有安装口;接线扣手结构,设置在安装口处,接线扣手结构包括凹槽结构,凹槽结构的槽深的方向平行于后壳本体的后表面,接线扣手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凹槽结构内的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凹槽结构的内部分隔成依次设置的第一槽段、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第二槽段形成扣手;电源接线口,贯穿设置在第一槽段的槽底处;信号接线口,贯穿设置在第三槽段的槽底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LED显示单元的后壳包括后壳本体以及设置在后壳本体上的安装口内的接线扣手结构。其中,接线扣手结构能够同时实现作为搬运LED显示单元时的扣手的功能以及连接相邻的LED显示单元的线材的功能。具体地,接线扣手结构包括凹槽结构,凹槽结构被第一分隔板以及第二分隔板分隔成三个槽段,即第一槽段、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其中,第二槽段形成上述的扣手;第一槽段和第三槽段用于设置电源接线口以及信号接线口。由于电源接线口设置在第一槽段的槽底处,信号接线口设置在第三槽段的槽底处,即从后壳本体后方看,电源接线口以及信号接线口均不向外凸出于凹槽结构,这样能够有效地保护电源接线口以及信号接线口在搬运LED显示单元的过程中不会受到磕碰。同时,电源接线口以及信号接线口均设置在凹槽结构内,无需拆开LED显示单元即可实现线材的更换以及插拔,操作简单、便捷。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线材的设置形式使得线材的更换以及插拔操作复杂的问题。
进一步地,后壳本体包括后壁和围设在后壁的边沿处的侧壁,接线扣手结构设置在后壁上并与侧壁之间具有距离L。
进一步地,凹槽结构与对应的侧壁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过渡凹部。
进一步地,凹槽结构的外端面为朝向对应的侧壁凸出的曲面。
进一步地,后壳本体上设置有两个接线扣手结构,两个接线扣手结构相对于后壳本体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后壳还包括电源接头和信号接头,电源接头设置在电源接线口内,信号接头设置在信号接线口内。
进一步地,第二槽段的槽深大于第一槽段的槽深且大于第三槽段的槽深。
进一步地,后壳还包括设置在接线扣手结构上的连接耳,接线扣手结构通过连接耳与后壳本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LED显示装置,包括拼接在一起的多个LED显示单元,LED显示单元包括LED模组以及后壳,后壳为上述的后壳。
进一步地,LED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相邻两个LED显示单元上的电源接线口的电源线以及连接相邻两个LED显示单元上的信号线接口的信号线,电源线和信号线交叉设置。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LED显示单元的后壳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两个图1的后壳拼接在一起的后视图;
图3示出了图2的后壳的A处的放大图;
图4示出了图1的后壳的接线扣手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的接线扣手结构的正视图;
图6示出了图4的接线扣手结构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了图4的接线扣手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后壳本体;11、安装口;12、后壁;121、过渡凹部;13、侧壁;20、接线扣手结构;21、凹槽结构;211、外端面;22、第一分隔板;23、第二分隔板;24、第一槽段;25、第二槽段;26、第三槽段;30、电源接线口;40、信号接线口;50、电源接头;60、信号接头;70、连接耳;80、电源线;90、信号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1以及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LED显示单元的后壳包括:后壳本体10、接线扣手结构20、电源接线口30以及信号接线口40。其中,后壳本体10设置有安装口11;接线扣手结构20设置在安装口11处,接线扣手结构20包括凹槽结构21,凹槽结构21的槽深的方向平行于后壳本体10的后表面,接线扣手结构20还包括设置在凹槽结构21内的第一分隔板22和第二分隔板23,第一分隔板22和第二分隔板23将凹槽结构21的内部分隔成依次设置的第一槽段24、第二槽段25和第三槽段26,第二槽段25形成扣手;电源接线口30贯穿设置在第一槽段24的槽底处;信号接线口40贯穿设置在第三槽段26的槽底处。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LED显示单元的后壳包括后壳本体10以及设置在后壳本体10上的安装口11内的接线扣手结构20。其中,接线扣手结构20能够同时实现作为搬运LED显示单元时的扣手的功能以及连接相邻的LED显示单元的线材的功能。具体地,接线扣手结构20包括凹槽结构21,凹槽结构21被第一分隔板22以及第二分隔板23分隔成三个槽段,即第一槽段24、第二槽段25和第三槽段26。其中,第二槽段25形成上述的扣手;第一槽段24和第三槽段26用于设置电源接线口30以及信号接线口40。由于电源接线口30设置在第一槽段24的槽底处,信号接线口40设置在第三槽段26的槽底处,即从后壳本体10后方看电源接线口30以及信号接线口40均不向外凸出于凹槽结构21,这样能够有效地保护电源接线口30以及信号接线口40在搬运LED显示单元的过程中不会受到磕碰。同时,电源接线口30以及信号接线口40均设置在凹槽结构21内,无需拆开LED显示单元即可实现线材的更换以及插拔,操作简单、便捷。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线材的设置形式使得线材的更换以及插拔操作复杂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凹槽结构21的槽深的方向为从凹槽结构21的外端面211到凹槽结构21的槽底面的方向,即图2和图3中的水平方向。后壳本体10包括后壁12,后壁12的主体部分为平面结构,通过在上述的平面结构上加工出散热凹槽等结构形成后壁12,因此后壳本体10的后表面指的是上述的平面结构。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后壳本体10上设置有两个接线扣手结构20,两个接线扣手结构20相对于后壳本体10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设置两个接线扣手结构20便于操作者搬运LED显示装置。同时,为了简化接线扣手结构20的加工,设置一种形式的接线扣手结构20即可,一个后壳上的两个接线扣手结构20相对于后壳本体10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即如图2所示,设置于一个后壳上的左侧的接线扣手结构20的信号接线口40在上、电源接线口30在下;右侧的接线扣手结构20的电源接线口30在上、信号接线口40在在下。
如图2和图3所示,后壳本体10包括后壁12和围设在后壁12的边沿处的侧壁13,接线扣手结构20设置在后壁12上并与侧壁13之间具有距离L。接线扣手结构20与侧壁之间具有距离L,即一个后壳上的两个接线扣手结构20的外端面211之间的距离小于后壳的宽度,这样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搬运LED显示单元等操作。
如图2和图3所示,凹槽结构21与对应的侧壁13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过渡凹部121。其中凹槽结构21对应的侧壁13指的是凹槽结构21的外端面211朝向的侧壁13。过渡凹部121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搬运LED显示单元等操作;同时过渡凹部121提供了放置线材的空间。
如图2、图3、图4和图7所示,凹槽结构21的外端面211为朝向对应的侧壁13凸出的曲面。这样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搬运LED显示单元等操作,同时使得凹槽结构21更加美观。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后壳还包括电源接头50和信号接头60,电源接头50设置在电源接线口30内,信号接头60设置在信号接线口40内。电源接头50和信号接头60能够便于实现相邻的LED显示单元之间的电源连接以及信号连接。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槽段25的槽深大于第一槽段24的槽深且大于第三槽段26的槽深。第二槽段25的槽深较深这样使得第二槽段25具有较大的容纳空间,便于操作人员将手伸入至第二槽段25内。第一槽段24的槽深和第三槽段26的槽深较浅,使得设置于第一槽段24内的电源接头50和设置于第三槽段26内的信号接头即不突出于接线扣手结构20的外端面211,同时距离外端面211的距离较近,这样便于进行更换或者插拔线材的操作。
后壳还包括设置在接线扣手结构20上的连接耳70,接线扣手结构20通过连接耳70与后壳本体10连接。连接耳70具有结构简单并且连接可靠的优点。
LED显示装置的实施例包括拼接在一起的多个LED显示单元,LED显示单元包括LED模组以及后壳,其中,后壳为上述的后壳。上述的后壳具有能够保护电源接头50和信号接头60并且便于进行线材的更换与插拔的优点。因此,具有上述后壳的LED显示装置也具有上述的优点。
如图2所示,LED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相邻两个LED显示单元上的电源接线口30的电源线80以及连接相邻两个LED显示单元上的信号接线口40的信号线90,电源线80和信号线90交叉设置。电源线80和信号线90的设置能够实现相邻的LED显示单元之间的电源连接以及信号连接。同时,电源线80和信号线90的长度略大于相邻的两个LED显示单元上相对设置的两个接线扣手结构20之间的距离,这样电源线80和信号线90能够刚好收纳在相邻两个LED显示单元的相互对接的两个过渡凹部121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LED显示单元的后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壳本体(10),设置有安装口(11);
接线扣手结构(20),设置在所述安装口(11)处,所述接线扣手结构(20)包括凹槽结构(21),所述凹槽结构(21)的槽深的方向平行于所述后壳本体(10)的后表面,所述接线扣手结构(20)还包括设置在凹槽结构(21)内的第一分隔板(22)和第二分隔板(23),所述第一分隔板(22)和所述第二分隔板(23)将所述凹槽结构(21)的内部分隔成依次设置的第一槽段(24)、第二槽段(25)和第三槽段(26),所述第二槽段(25)形成扣手;
电源接线口(30),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一槽段(24)的槽底处;
信号接线口(40),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三槽段(26)的槽底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本体(10)包括后壁(12)和围设在所述后壁(12)的边沿处的侧壁(13),所述接线扣手结构(20)设置在所述后壁(12)上并与所述侧壁(13)之间具有距离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21)与对应的所述侧壁(13)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过渡凹部(1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21)的外端面(211)为朝向对应的所述侧壁(13)凸出的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本体(10)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接线扣手结构(20),两个所述接线扣手结构(20)相对于后壳本体(10)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还包括电源接头(50)和信号接头(60),所述电源接头(50)设置在所述电源接线口(30)内,所述信号接头(60)设置在所述信号接线口(40)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段(25)的槽深大于所述第一槽段(24)的槽深且大于所述第三槽段(26)的槽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线扣手结构(20)上的连接耳(70),所述接线扣手结构(20)通过所述连接耳(70)与所述后壳本体(10)连接。
9.一种LED显示装置,包括拼接在一起的多个LED显示单元,所述LED显示单元包括LED模组以及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为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相邻两个LED显示单元上的电源接线口(30)的电源线(80)以及连接相邻两个LED显示单元上的信号线接口(40)的信号线(90),所述电源线(80)和所述信号线(90)交叉设置。
CN202122150405.1U 2021-09-07 2021-09-07 Led显示单元的后壳以及led显示装置 Active CN216161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0405.1U CN216161358U (zh) 2021-09-07 2021-09-07 Led显示单元的后壳以及led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0405.1U CN216161358U (zh) 2021-09-07 2021-09-07 Led显示单元的后壳以及led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1358U true CN216161358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43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50405.1U Active CN216161358U (zh) 2021-09-07 2021-09-07 Led显示单元的后壳以及led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13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29715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5244402A (en) Socket for multiple types of telephone plugs
US6213815B1 (en) Multimedia electric adapter
US9209568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ti-mismating members
CN201904477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10945724B (zh) 用于单扭绞导体对的连接器
TW200945694A (en) Connection module
US20230238757A1 (en) Single-pair ethernet multi-way couplers
TW201539878A (zh) 連接器
CN201066472Y (zh) 具有连接器组合的电脑面板
US20130051736A1 (en) Connector having universal insertion slot
CN216161358U (zh) Led显示单元的后壳以及led显示装置
GB2338352A (en) Video data connector assembly
WO2017151761A1 (en) Communication node
US10686277B2 (en) Features to conjoin one-lane cable assemblies
CN203339334U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CN215601585U (zh) 电控盒及电器设备
EP1756699A1 (en) Connector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5957728A (en) Data transmission adapter
CN110391561A (zh) 电连接器
CN104779496A (zh) 网线接口连接结构
CN217113723U (zh) Led显示装置及其控制盒
WO2015034170A1 (en) Connector device
CN214478334U (zh) 线缆连接器模组
CN211749072U (zh) 一种使用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