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59673U - 一种冷却塔溶液浓缩回收添加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塔溶液浓缩回收添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59673U
CN216159673U CN202122136757.1U CN202122136757U CN216159673U CN 216159673 U CN216159673 U CN 216159673U CN 202122136757 U CN202122136757 U CN 202122136757U CN 216159673 U CN216159673 U CN 216159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solution
concentration
pool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367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江雷
吴加胜
傅立新
戴聪
戴玲芳
朱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Yuan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Yuan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Yuan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Yuan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367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59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59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59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冷却塔溶液浓缩回收添加系统,属于冷却塔技术领域,包括通过管道与换热塔连接的溶液池;溶液池包括稀溶液池、高浓度溶液池、加药溶解池;高浓度溶液池下端连通第一管道;第一管道另一端连接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一端连通稀溶液池,另一端分支为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三管道与换热塔的集水盆底部的中心缸连接;第四管道端头出口设置在加药溶解池上方;第五管道端头出口设置在稀溶液池上方;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电动阀D2;第二管道与稀溶液池连接处设置有电动阀D1;第二管道上设置有溶液泵;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C1;第四管道上设置有电动阀D3;第五管道上设置有电动阀D4。

Description

一种冷却塔溶液浓缩回收添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冷却塔溶液浓缩回收添加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中央空调朝着煤改电和清洁能源方向发展,空气源热泵也逐步被推向市场。环保型防冻剂配合换热塔使用,才能使空气源热泵机组更稳定的运行。
冬季低温天气使用时,系统是需要添加防冻剂以保证系统不结冰才能正常使用,目前市场比较常用的防冻剂是盐类固体防冻剂。因下雨或空气湿度大的时候,雨水和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到换热塔中导致防冻剂溶液浓度下降,使反馈到系统的冰点不能满足运行要求,如果不采取措施,则防冻剂溶液会因溢流而排出系统。另外为了满足系统的长期运行要求,需要不断的补充防冻剂,如此人工成本和防冻剂的成本也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塔溶液浓缩回收添加系统,本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空气源热泵系统冬季运行操作复杂及不稳定的情况,可实现全面自控,溶液浓缩时可相对独立,几乎不影响系统的独立运行,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降低运行成本,和人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却塔溶液浓缩回收添加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与换热塔连接的溶液池;所述溶液池包括稀溶液池、高浓度溶液池、加药溶解池;所述高浓度溶液池下端连通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另一端连接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一端连通稀溶液池,另一端分支为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与换热塔的集水盆底部的中心缸连接;所述第四管道端头出口设置在加药溶解池上方;所述第五管道端头出口设置在稀溶液池上方;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电动阀D2;所述第二管道与稀溶液池连接处设置有电动阀D1;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溶液泵;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C1;所述第四管道上设置有电动阀D3;所述第五管道上设置有电动阀D4。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稀溶液池内设置有液位计Y2;所述高浓度溶液池内设置有液位计Y1;所述换热塔的集水盆内设置有液位计Y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稀溶液池、高浓度溶液池、加药溶解池的容积比为70:10:2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塔上设置有室外温度传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塔上设置有室外湿度传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塔的集水盆连接补水管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补水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C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空气源热泵系统冬季运行操作复杂及不稳定的情况,可实现全面自控,溶液浓缩时可相对独立,几乎不影响系统的独立运行,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降低运行成本,和人工成本。
2、本系统通过电磁阀和电动阀和液位传感器进行控制,相对比较智能化,监测控制反应更迅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3、第三管道;4、第四管道;5、第五管道;6、补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请参阅图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一种冷却塔溶液浓缩回收添加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与换热塔连接的溶液池;所述溶液池包括稀溶液池、高浓度溶液池、加药溶解池;所述高浓度溶液池下端连通第一管道1;所述第一管道1另一端连接第二管道2;所述第二管道2一端连通稀溶液池,另一端分支为第三管道3,第四管道4,第五管道5;所述第三管道3与换热塔的集水盆底部的中心缸连接;所述第四管道4端头出口设置在加药溶解池上方;所述第五管道5端头出口设置在稀溶液池上方;所述第一管道1上设置有电动阀D2;所述第二管道2与稀溶液池连接处设置有电动阀D1;所述第二管道2上设置有溶液泵;所述第三管道3上设置有电磁阀C1;所述第四管道4上设置有电动阀D3;所述第五管道5上设置有电动阀D4。
为了实现自动化控制,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稀溶液池内设置有液位计Y2;所述高浓度溶液池内设置有液位计Y1;所述换热塔的集水盆内设置有液位计Y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稀溶液池、高浓度溶液池、加药溶解池的容积比为70:10:20。其中,三个溶液池的总容积大小等于防冻剂系统总容量。
为了根据不同室外温度进行溶液的调节控制,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换热塔上设置有室外温度传感器。
为了根据室外不同的湿度进行溶液的调节控制,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换热塔上设置有室外湿度传感器。
为了实现对换热塔内的溶液的补充,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换热塔的集水盆连接补水管道6。
为了实现对换热塔内溶液的自动化补充,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补水管道6上设置有电磁阀C2。
本系统的配套硬件:
需要建设溶液池,容积大小等于防冻剂系统总容量,溶液池分三成部分,分别为70%左右容积稀溶液池、10%左右容积高浓度池、20%左右容积加药溶解池。稀溶液池与另外两池隔离,隔离墙上部低于整池的向外溢流口高度设置三池连接口,高浓度池与加药溶解池设置1/3高隔墙,隔墙上部设置1/3高过滤网带。溶液池一般建议设计在地下且属于系统的最低点,以便于溶液回收和防冻剂的添加。
增加溶液泵、管道及检修蝶阀、电动阀、电磁阀、液位传感器、电控系统。溶液泵进口分别与稀溶液池、高浓度池连接,并分别设置电动阀D1和D2,溶液泵出口分三路管其中一路管回系统增加电磁阀C1,第二路管道到稀溶液池上部并在管道上加电动阀D4,第三路管到加药池上部并在管道上加电动阀D3。
高浓度池、稀溶液池、换热塔分别设液位计Y1、Y2、Y3,用于检测和反馈液位,以便于自控系统监测与运行。
换热塔室外增加温湿度传感器,以便根据环境情况确认是否需要进行溶液的浓缩;另外换热塔自来水的补水管增加电磁阀C2。
本系统控制原理:
空气源热泵系统切换到冬季制热时,利用溶液泵把溶液池中的防冻剂溶液打到系统中;通过自控系统打开电动阀D1和D2、电磁阀C1,启动溶液泵,溶液池低液位或换热塔安全液位时停止溶液泵,关闭阀门,实现溶液的再利用;
运行过程中换热塔出现高液位时,打开电动阀D4、电磁阀C1,直到换热塔出现安全液位时关闭阀门,此过程实现运行过程中溶液回收;
运行过程中换热塔出现低液位时,打开电动阀D2、电磁阀C1,启动溶液泵,直到换热塔出现安全液位或希溶液池出现低液位时关闭阀门及溶液泵,此过程实现运行过程中溶液再利用;如果换热塔出现低液位同时溶液池出现低液位时,开启电磁阀C2补充自来水;
运行过程中系统密度不能满足要求时,打开电动阀D2、电磁阀C1,启动溶液泵,将高浓度池溶液打到系统中,此过程实现防冻剂的快速添加;(注:高浓度溶液提前准备)
高浓度溶液提前准备工作,预计天气湿度变大时,提前将防冻剂从加药池上方的添加口添加到池中,打开电动阀D1、D3,启动溶液泵,利用水流冲刷溶解防冻剂提升溶液浓度;
防冻剂溶液的浓缩:在运行过程中系统因吸收空气中的水份导致溶液浓度下降,当自控系统检测到空气湿度低的时候,可利用换热塔增加的自循环水泵或者系统水泵启动溶液循环并开启换热塔蒸发系统的水来提高溶液浓度,直到溶液池液位到安全液位或者空气湿度确认不适合浓缩时停止,此过程实现防冻剂溶液的浓缩;
换季系统溶液回收:冬季过完不需制热时,将系统溶液回收到溶液池,自控系统判别是否能完全回收,如果溶液量过大则先进行溶液浓缩,直到能完全回收。打开电动阀D1、D2、D3、D4和电磁阀C1,直到溶液回收完毕,关闭阀门,此过程实现溶液的完全回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冷却塔溶液浓缩回收添加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与换热塔连接的溶液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池包括稀溶液池、高浓度溶液池、加药溶解池;所述高浓度溶液池下端连通第一管道(1);所述第一管道(1)另一端连接第二管道(2);所述第二管道(2)一端连通稀溶液池,另一端分支为第三管道(3),第四管道(4),第五管道(5);所述第三管道(3)与换热塔的集水盆底部的中心缸连接;所述第四管道(4)端头出口设置在加药溶解池上方;所述第五管道(5)端头出口设置在稀溶液池上方;所述第一管道(1)上设置有电动阀D2;所述第二管道(2)与稀溶液池连接处设置有电动阀D1;所述第二管道(2)上设置有溶液泵;所述第三管道(3)上设置有电磁阀C1;所述第四管道(4)上设置有电动阀D3;所述第五管道(5)上设置有电动阀D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溶液浓缩回收添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稀溶液池内设置有液位计Y2;所述高浓度溶液池内设置有液位计Y1;所述换热塔的集水盆内设置有液位计Y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溶液浓缩回收添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稀溶液池、高浓度溶液池、加药溶解池的容积比为70:10: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溶液浓缩回收添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塔上设置有室外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溶液浓缩回收添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塔上设置有室外湿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溶液浓缩回收添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塔的集水盆连接补水管道(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冷却塔溶液浓缩回收添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道(6)上设置有电磁阀C2。
CN202122136757.1U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冷却塔溶液浓缩回收添加系统 Active CN216159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36757.1U CN216159673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冷却塔溶液浓缩回收添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36757.1U CN216159673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冷却塔溶液浓缩回收添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59673U true CN216159673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42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36757.1U Active CN216159673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冷却塔溶液浓缩回收添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596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0447B (zh) 一种全新的串行架构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CN101329106A (zh) 利用空调机冷凝热与辅助热源制备卫生热水的技术与工艺
CN216159673U (zh) 一种冷却塔溶液浓缩回收添加系统
CN201126276Y (zh) 一种非承压集热器连接承压水箱的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
CN104748415A (zh) 一种圆环管辅热双胆式太阳能空气能热水器水箱
CN204943892U (zh) 一种地源热泵地热水增温系统
CN203758059U (zh) 一种太阳能防冻排空系统
CN101201204A (zh) 多功能太阳能热水器
CN201096383Y (zh) 充分利用换热站冷凝水热值的全自动节能装置
CN102042668A (zh) 太空水新能源热水系统
CN104515312A (zh) 太阳能热水系统供回水管道防冻排空装置
CN108253663A (zh) 一种应用于海水源热泵的近海沙滩渗滤取水装置
CN103994491A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双水箱分户供暖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200993495Y (zh) 侧式恒压顶水式双管排空防冻进出水装置
CN2624125Y (zh) 高效恒温太阳能热水器
CN201173568Y (zh) 静态敞开而动态封闭的贮水式热水器
CN202361653U (zh) 防冻智能化即热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1043818Y (zh) 恒压顶水式双管排空防冻太阳能热水器
CN205137046U (zh) 一种气柜水封防冻装置
CN202869018U (zh) 一种全新的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CN109442801A (zh) 一种矿井乏风废热无霜深度利用装置及工艺
CN202869057U (zh) 一种具有防冻排空功能的太阳能热水器
CN201740244U (zh) 家用电热水器改装成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1983501U (zh) 带回水装置的热泵水箱
CN202470494U (zh) 一种高效快热定温太阳能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