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55899U - 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55899U
CN216155899U CN202122281432.2U CN202122281432U CN216155899U CN 216155899 U CN216155899 U CN 216155899U CN 202122281432 U CN202122281432 U CN 202122281432U CN 216155899 U CN216155899 U CN 216155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st furnace
furnace body
hydrogen
gas
inj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814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学文
王刚
李牧明
邹忠平
赵运建
牛群
郑军
侯世锋
熊拾根
翟晓波
吴开基
龙孟
许俊
全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CISDI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CISDI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CISDI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SD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814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55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55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55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Ir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包括高炉本体装置、喷煤装置、热风炉装置、富氢介质喷吹装置及煤气喷吹装置,其中:富氢介质喷吹装置,连接于所述高炉本体下部或炉身,用于向高炉本体中喷吹富氢介质;煤气喷吹装置,连接于所述高炉本体下部或炉身,用于向高炉本体中喷入煤气。本实用新型增加了煤气喷吹装置和富氢介质喷吹装置,在不对传统高炉系统和操作进行较大改变的情况下,发展高炉低碳冶炼技术,由于高炉炉内充分发展放热的间接还原反应,而减少吸热的碳与铁氧化物的直接还原反应发生,同时喷吹的富氢介质替代了部分碳质还原剂,降低了燃料消耗,达到了碳减排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炉炼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各大钢铁企业已经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使传统高炉炼铁燃料比降低到480-490kg/thm的较低水平,但吨铁碳排放量仍然很高。因此,有必要发展新的高炉炼铁工艺技术,以进一步降低高炉炼铁的碳排放。
如今,现有的低碳高炉技术有高炉喷吹富氢气体工艺、氧气高炉工艺和炉顶煤气循环工艺等。这些工艺由于燃料置换比较低,因而减碳效果十分有限。而氧气高炉和炉顶煤气循环技术,下部回旋区的高氧浓度致使回旋区局部燃烧焦点温度高,而且热载体-鼓风N2减少致使吨铁煤气量大幅减少,导致风口鼓风动能不足,为了维持必要的鼓风动能不得不将风口直径大幅减小,如此一来,会导致风口回旋区缩小,炉缸活跃性下降;同时吨铁煤气量减少导致高炉上部热量供应不足,被迫考虑炉身喷吹热还原气,从而导致风口燃烧带进一步萎缩,无法保证下部气流分布的合理性和炉缸的活跃性,致使高炉容积适当扩大后就难于保证高炉的稳定顺行。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低碳高炉技术燃料置换比较低、减碳效果有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包括高炉本体装置、喷煤装置、热风炉装置、富氢介质喷吹装置及煤气喷吹装置,其中:
高炉本体装置,包括高炉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高炉本体上的布料组件和风口组件;
喷煤装置,连接于所述高炉本体下部,用于向高炉本体中喷入煤粉;
热风炉装置,连接于所述高炉本体下部,用于向高炉本体中喷吹富氧热风;
富氢介质喷吹装置,连接于所述高炉本体下部或炉身,用于向高炉本体中喷吹富氢介质;
煤气喷吹装置,连接于所述高炉本体下部或炉身,用于向高炉本体中喷入煤气。
进一步,吨铁煤气喷吹量、吨铁富氢介质喷吹量以及吨铁富氧热风喷吹量之和与同炉容的高炉吨铁耗热风量相近。
进一步,所述煤粉和所述富氧热风由风口组件喷吹进入高炉本体,所述富氢介质和所述煤气由风口组件或高炉本体的炉身喷吹进入高炉本体。
进一步,若所述富氢介质和所述煤气由风口组件喷吹进入高炉本体,则所述煤气喷吹装置喷吹所述煤气的喷吹压力以及所述富氢介质喷吹装置喷吹所述富氢介质的喷吹压力均高于所述热风炉装置喷吹所述富氧热风的喷吹压力。
进一步,所述富氢介质包括焦炉煤气、甲烷、石化废气和水电解制氢,所述富氢介质的氢含量高于50%,且不含CO2
进一步,所述煤气包括高炉炉顶煤气、转炉煤气和煤制气。
进一步,所述富氢介质喷吹装置还包括气体净化单元,所述气体净化单元用于对富氢介质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后的富氢介质中液态或固态杂质含量低于0.02%。
进一步,所述煤气喷吹装置还包括煤气净化单元,所述煤气净化单元用于对煤气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后的煤气中硫及固体颗粒物的含量低于0.02%。
进一步,所述煤气喷吹装置还包括脱碳单元,所述脱碳单元用于对煤气进行CO2脱除, CO2脱除效率高于99%。
进一步,所述煤气喷吹装置还包括脱氮单元,所述脱氮单元用于对煤气进行N2脱除, N2脱除效率高于99%。
进一步,所述煤气喷吹装置还包括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对煤气进行预热,以使煤气加热至950℃以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传统的高炉基础上,增加煤气喷吹装置和富氢介质喷吹装置,在不对传统高炉系统和操作进行较大改变的情况下,发展高炉低碳冶炼技术,由于高炉炉内充分发展放热的间接还原反应,而减少吸热的碳与铁氧化物的直接还原反应发生,同时喷吹的富氢介质替代了部分碳质还原剂,降低了燃料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结构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1-炉料;2-布料组件;3-高炉本体;4-软熔带;5-喷煤装置;6-富氢介质喷吹装置;7-炉顶煤气管道;8-风口组件;9-热风炉装置;10-煤气喷吹装置;11-风口回旋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以炉容为2850m3的高炉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包括高炉本体装置、喷煤装置5、热风炉装置9、富氢介质喷吹装置6及煤气喷吹装置10,其中:
高炉本体装置,包括高炉本体3以及设置于所述高炉本体3上的布料组件2和风口组件8,高炉本体3的顶部还设置有炉顶煤气管道7;
喷煤装置5,连接于所述高炉本体3下部,用于向高炉本体3中喷入煤粉;
热风炉装置9,连接于所述高炉本体3下部,用于向高炉本体3中喷吹富氧热风;
富氢介质喷吹装置6,连接于所述高炉本体3下部或炉身,用于向高炉本体3中喷吹富氢介质;
煤气喷吹装置10,连接于所述高炉本体3下部或炉身,用于向高炉本体3中喷入煤气。
并且,布料组件2、高炉本体3、喷煤装置5、炉顶煤气管道7与常规高炉一致。
高炉本体3为构筑在基础地基上的竖式筒状炉体。与常规高炉不同的是,该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新增了富氢介质喷吹装置6和煤气喷吹装置10,可喷吹多种富氢介质和富含 CO的煤气,实现在不对传统高炉体系进行较大改动的前提下,采用煤粉喷吹、富氢介质喷吹、富氧热风喷吹、煤气(高炉炉顶煤气或其他煤气)喷吹相耦合的工艺,形成一套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方法,大幅提高炉腹煤气中还原性气体的浓度,达到当前生产条件下所需的最佳 CO和H2比例,以充分发展高炉中上部的间接还原反应,降低高炉内的直接还原度,以达到降低高炉焦比和降低高炉炼铁过程CO2排放的目的。
该系统通过在传统的高炉基础上,增设煤气喷吹装置10和富氢介质喷吹装置6,使吨铁高炉煤气的回喷量、吨铁富氢介质喷吹量、吨铁热风喷吹量与传统同炉容的高炉吨铁耗热风量相近,实现在不对传统高炉系统和操作进行较大改变的情况下,发展高炉低碳冶炼技术。
具体的,所述煤粉和所述富氧热风由风口组件8喷吹进入高炉本体3,所述富氢介质和所述煤气由风口组件8或高炉本体3的炉身喷吹进入高炉本体3。其中,铁矿石和焦炭等炉料1 由布料组件2装入高炉本体3,所述煤粉由喷煤装置5的煤载气经煤枪喷入高炉本体3,所述富氧热风由热风炉装置9的热风围管经风口组件8喷入高炉本体3,所述富氢介质由富氢介质喷吹装置6的气体喷管经风口组件8喷入高炉本体3,所述煤气由煤气喷吹装置10的煤气喷管经风口组件8喷入高炉本体3。
其中,所述铁矿石为高还原性铁矿石,包括烧结矿、球团矿、块矿和复合铁焦中的一种或几种,其综合入炉品位大于58%,其还原度指数RI大于80%。入炉品位大于58%可降低炉渣产生量,减少高炉炉内热量消耗。较高的还原度(RI>80%)可确保炉身中上部的铁矿石与还原性气体充分发生间接还原反应,以降低高炉炉内的直接还原度。
高炉内主要发生煤粉挥发分分解反应、煤粉和焦炭中碳素燃烧反应、碳素熔损反应及铁水中C与渣中Si、Mn、S等的还原反应等;煤气、富氢介质和高炉中化学反应所形成的煤气组成炉腹煤气,炉腹煤气中CO与H2之和占比在50%以上,铁矿石在高炉中上部与高浓度的还原气体充分发展间接还原反应,使铁矿石在到达软熔带4以下的高温区时金属化率较常规高炉高,确保高炉炉缸内少发生或不发生C与铁氧化物的直接还原反应;
根据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的原燃料条件,可通过调节不同的喷吹介质的比例,以调节炉腹煤气中CO和H2比例,统计分析不同CO和H2比例下高炉产量和能耗指标,得出该原燃料条件下,最佳的炉腹煤气中CO和H2比例,此CO和H2的比例即为当前原燃料条件下最佳的氢碳比。根据此CO和H2的比例,综合考虑当前各种喷吹介质的经济性指标,确定喷吹的富氢介质、煤粉或煤气介质的种类和比例。最终,实现高炉多介质喷吹条件下最佳CO和H2比例冶炼。
其中,若所述富氢介质和所述煤气由风口组件8喷吹进入高炉本体3,则所述煤气喷吹装置10喷吹所述煤气的喷吹压力以及所述富氢介质喷吹装置6喷吹富氢介质的喷吹压力均高于所述热风炉装置9喷吹所述富氧热风的喷吹压力。如此,以高于富氧热风的压力向高炉炉内喷吹富氢介质或煤气介质,可以防止易燃易爆的富氢或煤气介质从风口喷吹时,喷管内发生回火或爆炸等安全事故。
具体的,块状或球状的铁矿石和焦炭等炉料1经布料组件2交替布入高炉本体3,炉料1 受重力作用从高炉本体3的上部向高炉本体3的下部运动,炉缸内风口回旋区11产生的大量的高温炉腹煤气向炉身上部流动。一方面,将其携带的高热量传递给铁矿石和焦炭等炉料1,使铁矿石升温至可与还原性气体充分发生间接反应的温度;另一方面,炉腹煤气中的还原性气体与铁矿石发生间接还原反应,将铁矿石还原为金属铁。
煤粉由煤载气经喷煤装置5从风口组件8喷吹进入高炉中,吨铁喷煤量约为150kg/thm。煤粉挥发分中的甲烷、乙烷等在风口回旋区11发生裂解反应,产生CO和H2可进一步提升炉腹煤气中还原性气体的含量。
其中,所述富氢介质包括焦炉煤气、甲烷、石化废气和水电解制氢,所述富氢介质的氢含量高于50%,且不含CO2。高氢含量的富氢介质可以提升高炉炉腹煤气中还原性介质的含量,替代部分C质还原剂,可以达到减少高炉炼铁CO2排放的目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富氢介质为焦炉煤气。富氢介质进入高炉本体3前需经过净化处理,因此,所述富氢介质喷吹装置还包括气体净化单元,所述气体净化单元用于对富氢介质进行净化处理,以便去除其中的杂质,防止杂质堵塞喷嘴。经净化后的焦炉煤气由富氢介质喷吹装置6经风口组件8喷吹进入高炉本体3,净化后的焦炉煤气中焦油等液体或固体杂质含量低于0.02%,吨铁焦炉煤气喷吹量约为149.8Nm3/thm。
并且,所述煤气包括高炉炉顶煤气、转炉煤气和煤制气。如此,喷吹富含CO的煤气可以有效增加炉腹煤气中还原性气体的含量,提升高炉中上部的间接还原率,降低高炉内部的直接还原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煤气为高炉炉顶煤气。经煤气喷吹装置10将经过一系列处理后的高炉炉顶煤气经风口组件8喷吹进入高炉本体3,处理过程包括煤气的除尘、脱硫、脱碳、脱氮、加压、加热等步骤,喷吹进入高炉的炉顶煤气量约为142Nm3/thm。
其中,所述煤气喷吹装置10还包括煤气净化单元,所述煤气净化单元用于对煤气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后的煤气中硫及固体颗粒物的含量低于0.02%。如此,一方面,可防止煤气中的S会随着煤气回喷进入高炉内,造成高炉炉内S的富集;另一方面,脱除S和颗粒物后的煤气可以有效防止其对后续脱碳和脱氮工序产生的负面影响。
所述煤气喷吹装置10还包括脱碳单元,所述脱碳单元用于对煤气进行CO2脱除,CO2脱除效率高于99%。如此,脱除CO2气体对于煤气喷吹进入高炉至关重要,因为煤气中含有的CO2气体进入高炉后会与焦炭发生碳的熔损反应,熔损反应不仅消耗焦炭,而且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炉内碳素消耗增多,能耗增大,使高炉CO2排放升高。
所述煤气喷吹装置10还包括脱氮单元,所述脱氮单元用于对煤气进行N2脱除,N2脱除效率高于99%。如此,可以提高所述煤气中还原性气体含量,以充分发展高炉炉内的间接还原反应。
所述煤气喷吹装置10还包括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对煤气进行预热,以使煤气加热至950℃以上。如此,煤气加热后可以补充炉内部分还原和炉料1升温所需的部分热量,减少加热直接消耗的碳素。
为保证下部高炉本体3内部气流分布的合理性和炉缸的活跃性,计算得到富氧热风喷吹量约为590.6Nm3/thm。富氧热风喷吹量、焦炉煤气喷吹量及高炉炉顶煤气喷吹量之和约为 882.4Nm3/thm,保证吨铁富氧热风喷吹量、焦炉煤气喷吹量及高炉炉顶煤气喷吹量之和与传统同炉容的高炉吨铁耗热风量相近。根据热量平衡和物质平衡计算可得该工况下高炉焦比为 248.7kg/thm,燃料比为471.0kg/thm。
高炉富氧热风从热风炉装置9喷吹的喷吹压力约为0.4Mpa,热风富氧率约为13%,热风风温为1250℃,由于喷吹了部分焦炉煤气及处理后的高炉炉顶煤气,因此相较于常规高炉可适当提高热风富氧率,而不会造成炉缸区域过热,经热量平衡计算可得,此状态下高炉风口回旋区11理论燃烧温度约为1807℃。由于高炉炉身中上部的间接还原的充分发展,高耗热的直接还原减少,因此炉缸所需的热量供应减少,因此根据热量平衡计算,此工况下1807℃的理论燃烧温度可以满足炉缸内热量的需求。
为保证高炉炉顶煤气能吹到炉缸中心,并防止富氢介质和高炉炉顶煤气喷吹管道内出现回火等安全问题,富氢介质和高炉煤气的喷吹压力均应高于富氧热风的喷吹压力。
根据热量平衡和物料平衡计算,为保证足够的热量供应,从风口组件8喷入的煤气需加热至950℃左右。从风口组件8中喷入的富氧热风,一部分与喷入的煤粉发生燃烧反应,另一部分与部分焦炭发生燃烧反应,这两个反应均放出大量热量,为炉内煤粉挥发分分解和铁水、炉渣熔化提供热量。剩余焦炭中的碳分别与煤气中的CO2发生熔损反应、与炉渣中SiO2和MnO等发生还原反应、溶解进入铁水中作为铁水渗碳等。产生的炉腹煤气量约为1370Nm3/thm,炉腹煤气成分如下表1所示。
表1炉腹煤气成分
Figure BDA0003270369470000061
炉腹煤气中还原气体含量约为63.54%。充足的炉腹煤气量及高还原性气体含量的炉腹煤气可以保证铁矿石在到达软熔带4时金属化率较常规高炉高,使高炉高温区少发生碳与铁氧化物的直接还原反应,降低直接还原度。此时,可调节焦炉煤气(富氢介质)、富氧热风、以及经处理后的高炉炉顶煤气的喷吹量。
为保证高炉本体3上部的铁矿石与还原性气体能充分发展间接还原反应,优选地,使用还原度指数RI大于80%、综合入炉品位大于58%的铁矿石,铁矿石的冷态强度和焦炭的性能指标满足同级别高炉冶炼即可。
经过间接还原反应后,炉顶干煤气量约为1359Nm3/thm。经除尘、脱硫和CO2脱除后,炉顶煤气中CO含量约为43.14%,H2含量约为20.40%,还原性气体含量高的气体热值较高。其中142Nm3/thm作为煤气进入高炉本体3,216.3Nm3/thm用于加热喷吹进入高炉本体3的煤气和富氧热风,剩余煤气141.8Nm3/thm外供。此工况下,可达到降低高炉冶炼碳排放16.4%的目的。
根据生产过程中实际的原燃料条件,可通过调节不同的喷吹介质的比例,以调节炉腹煤气中CO和H2比例,并通过实际生产过程中高炉产量和能耗指标,得出该原燃料条件下,最佳的CO和H2比例。并根据所得到的CO和H2比例来反馈调节生产过程中实际所需要的喷吹的富氢介质、煤粉或煤气介质的种类和比例。
综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中,在传统的高炉基础上,增加煤气喷吹装置和富氢介质喷吹装置,在不对传统高炉系统和操作进行较大改变的情况下,发展高炉低碳冶炼技术,由于高炉炉内充分发展放热的间接还原反应,而减少吸热的碳与铁氧化物的直接还原反应发生,同时喷吹的富氢介质替代了部分碳质还原剂,降低了燃料消耗。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炉本体装置、喷煤装置、热风炉装置、富氢介质喷吹装置及煤气喷吹装置,其中:
高炉本体装置,包括高炉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高炉本体上的布料组件和风口组件;
喷煤装置,连接于所述高炉本体下部,用于向高炉本体中喷入煤粉;
热风炉装置,连接于所述高炉本体下部,用于向高炉本体中喷吹富氧热风;
富氢介质喷吹装置,连接于所述高炉本体下部或炉身,用于向高炉本体中喷吹富氢介质;
煤气喷吹装置,连接于所述高炉本体下部或炉身,用于向高炉本体中喷入煤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其特征在于:吨铁煤气喷吹量、吨铁富氢介质喷吹量以及吨铁富氧热风喷吹量之和与同炉容的高炉吨铁耗热风量相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和所述富氧热风由风口组件喷吹进入高炉本体,所述富氢介质和所述煤气由风口组件或高炉本体的炉身喷吹进入高炉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富氢介质和所述煤气由风口组件喷吹进入高炉本体,则所述煤气喷吹装置喷吹所述煤气的喷吹压力以及所述富氢介质喷吹装置喷吹所述富氢介质的喷吹压力均高于所述热风炉装置喷吹所述富氧热风的喷吹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氢介质喷吹装置还包括气体净化单元,所述气体净化单元用于对富氢介质进行净化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喷吹装置还包括煤气净化单元,所述煤气净化单元用于对煤气进行净化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喷吹装置还包括脱碳单元,所述脱碳单元用于对煤气进行CO2脱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喷吹装置还包括脱氮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喷吹装置还包括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对煤气进行预热。
CN202122281432.2U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 Active CN216155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81432.2U CN216155899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81432.2U CN216155899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55899U true CN216155899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52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81432.2U Active CN216155899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558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0469A1 (zh) * 2021-09-18 2023-03-23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0469A1 (zh) * 2021-09-18 2023-03-23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040469A1 (zh) 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方法
WO2023029816A1 (zh) 一种低碳高炉炼铁方法
CN114438267B (zh) 一种富氢碳循环高炉的炼铁系统
WO2021035821A1 (zh) 一种旋风闪速还原直接炼钢系统及工艺
CN112813219B (zh) 一种氨气直接还原铁实现近零排放的系统及工艺
CN111575427B (zh) 一种近零排放的氢冶金工艺
CN114317852B (zh) 一种2500m3高炉煤气碳循环的低碳炼铁方法
CN115449579B (zh) 一种低碳熔融还原炼铁方法及装置
CN114672602B (zh) 一种焦炉煤气气基竖炉冶炼钒钛矿-电炉熔分深还原的方法
CN115491455B (zh) 一种基于带式焙烧机的预还原球团制备装置及方法
CN111440914B (zh) 一种近零排放的氢冶金系统
EP4353839A1 (en) Pre-reduced pellet prepa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based on grate-rotary kiln
CN101555533B (zh) 一种以水煤浆为燃料的氧气高炉炼铁工艺
CN216155899U (zh) 一种多介质喷吹的高炉炼铁系统
CN114752718A (zh) 超低碳耗高炉冶炼工艺及高炉冶炼系统
CN114480754A (zh) 一种碳氢耦合的高炉炼铁方法
Pang et al. The Low‐Carbon Production of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Transition Process in China
CN215856190U (zh) 一种低碳高炉炼铁系统
CN212293639U (zh) 一种氢冶金装置
CN115652007A (zh) 一种新型熔融还原炼铁方法及装置
JP2013100582A (ja) 製鉄用原料の改質方法
CN207738786U (zh) 一种无煤法生产铬铁合金的系统
CN218435822U (zh) 一种熔融还原炉煤气富化及循环利用的装置
CN115652011A (zh) 一种熔融还原炉煤气富化及循环利用的装置
CN116426708A (zh) 采用煤基竖炉直接还原-侧吹炉熔分炼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