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53238U - 一种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53238U
CN216153238U CN202122248765.5U CN202122248765U CN216153238U CN 216153238 U CN216153238 U CN 216153238U CN 202122248765 U CN202122248765 U CN 202122248765U CN 216153238 U CN216153238 U CN 2161532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lass fiber
carbon fiber
fiber cloth
wo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4876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勇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nwanj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inwanj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inwanj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inwanj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4876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532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532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532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包括加压后形成一体结构的碳纤维支架、钢丝层、玻璃纤维布层、无纺布和贴面层;所述碳纤维支架由碳纤维组成的经纱和纬纱相互编织而成;所述钢丝层由若干垂直交错排列的钢丝连接于编织的所述经纱和纬纱之间组成;所述玻璃纤维布层分布于连接钢丝层的所述碳纤维支架两侧,并浸有环氧树脂;以及所述无纺布粘接于所述玻璃纤维布层背离所述碳纤维支架一侧,所述贴面层设置与所述无纺布另一侧面层。采用玻璃纤维布层粘接于内置钢丝层的碳纤维支架,并将无纺布8和贴面层9贴敷于两侧并加压后形成一体结构,通过碳纤维支架增强压板的抗冲击能力,撞击后易于复原,不易破裂,无需异物涂料,环保性能优异。

Description

一种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
背景技术
压板作为经过溶液浸渍处理后加压得到的合成板材,将若干料坯浸渍后重叠码放加热加压制得。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玻璃纤维布层是无捻粗纱平纹织物,是手糊玻璃钢重要基材,具有隔热、防火、阻燃的性能。
但是,目前玻璃纤维布在制造压板时,由于强度较低,在撞击下容易出现变形,使得压板中加入有异味涂料类,有毒且易挥发,不满足环保使用需求。为提高板材的强度,需要提供一种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包括加压后形成一体结构的碳纤维支架、钢丝层、玻璃纤维布层、无纺布和贴面层;其中,所述碳纤维支架,由碳纤维组成的经纱和纬纱相互编织而成;所述钢丝层,由若干垂直交错排列的钢丝连接于编织的所述经纱和纬纱之间组成;所述玻璃纤维布层,分布于连接钢丝层的所述碳纤维支架两侧,并浸有环氧树脂;以及所述无纺布,粘接于所述玻璃纤维布层背离所述碳纤维支架一侧,所述贴面层设置与所述无纺布另一侧面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碳纤维支架的经纱和纬纱所采用的碳纤维宽度相同,碳纤维宽度为0.1mm-0.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丝层所采用的钢丝直径为0.3-0.5mm,经编织而成的所述碳纤维支架厚度为4mm-8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丝层设置于所述经纱和纬纱编织的整面所述碳纤维支架内,若干垂直交错排列的钢丝相互编织形成钢丝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丝层设置于所述经纱和纬纱编织的相邻的所述碳纤维支架之间,相邻的所述碳纤维支架之间至少设置有两根相平行的钢丝连接,相互垂直交错排列的钢丝相互编织形成钢丝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碳纤维支架与两侧设置的所述玻璃纤维布层之间粘连后由浸润的环氧树脂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无纺布与所述玻璃纤维布层之间设置有粘接剂层,粘接剂层为聚芳酰胺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无纺布面层为厚度1.5mm-3.5mm的硅胶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无纺布面层为厚度0.5mm-2mm的橡胶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其采用玻璃纤维布层粘接于内置钢丝层的碳纤维支架,并将无纺布8和贴面层9贴敷于两侧并加压后形成一体结构,通过碳纤维支架增强压板的抗冲击能力,撞击后易于复原,不易破裂,无需异物涂料,环保性能优异。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整面碳纤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若干小块碳纤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碳纤维支架、2-经纱、3-纬纱、4-钢丝层、5-玻璃纤维布层、6-环氧树脂、7-粘接剂层、8-无纺布、9-贴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所示,一种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包括加压后形成一体结构的碳纤维支架1、钢丝层4、玻璃纤维布层5、无纺布8和贴面层9。与传统的压板结构不同的是,所述玻璃纤维布层5分布于碳纤维支架1的两侧,所述钢丝层4与碳纤维支架1编织于同一平面层内,并与两侧的玻璃纤维布层5粘接后浸有环氧树脂6,并在浸有环氧树脂6的玻璃纤维布层5外侧粘接无纺布8,在无纺布8外侧设置贴面层9,并加压形成一体结构,以此构成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支架1由碳纤维组成的经纱2和纬纱3相互编织而成,并且,所述钢丝层4由若干垂直交错排列的钢丝连接于编织的所述经纱2和纬纱3之间组成,在所述碳纤维支架1的经纱2和纬纱3编织的同时,将组成钢丝层4的钢丝按垂直交错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碳纤维支架1内,以增强所编织的所述碳纤维支架1的结构强度,并保证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不易断裂。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所示,所述碳纤维支架1的经纱2和纬纱3所采用的碳纤维宽度相同,碳纤维宽度为0.1mm-0.3mm。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钢丝层4所采用的钢丝直径为0.3-0.5mm,因而使得经编织而成的所述碳纤维支架1厚度在4mm-8mm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所述碳纤维支架1为整面编织制成,所述钢丝层4设置于所述经纱2和纬纱3编织的整面所述碳纤维支架1内,若干垂直交错排列的钢丝相互编织形成钢丝层4。
上述结构以此形成结构强度高的含有钢丝层4的碳纤维支架1。
所述无纺布8与所述玻璃纤维布层5之间设置有粘接剂层7,粘接剂层7为聚芳酰胺胶,在进行加压时,在浸润有环氧树脂6的玻璃纤维布层5表层涂覆粘接剂层7,并与无纺布8连接,在所述无纺布8的面层还设置厚度为1.5mm-3.5mm的硅胶层。
实施例2
参见图1所示,一种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包括加压后形成一体结构的碳纤维支架1、钢丝层4、玻璃纤维布层5、无纺布8和贴面层9。所述玻璃纤维布层5分布于碳纤维支架1的两侧,所述钢丝层4与碳纤维支架1编织于同一平面层内,并与两侧的玻璃纤维布层5粘接后浸有环氧树脂6,并在浸有环氧树脂6的玻璃纤维布层5外侧粘接无纺布8,在无纺布8外侧设置贴面层9,并加压形成一体结构,以此构成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支架1由碳纤维组成的经纱2和纬纱3相互编织而成,并且,所述钢丝层4由若干垂直交错排列的钢丝连接于编织的所述经纱2和纬纱3之间组成,在所述碳纤维支架1的经纱2和纬纱3编织的同时,将组成钢丝层4的钢丝按垂直交错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碳纤维支架1内,以增强所编织的所述碳纤维支架1的结构强度,并保证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不易断裂。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3所示,所述碳纤维支架1的经纱2和纬纱3所采用的碳纤维宽度相同,碳纤维宽度为0.1mm-0.3mm。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钢丝层4所采用的钢丝直径为0.3-0.5mm,因而使得经编织而成的所述碳纤维支架1厚度在4mm-8mm范围内。
参见图3所示,所述碳纤维支架1为若干小块由所述钢丝层4相连接组成,所述钢丝层4设置于所述经纱2和纬纱3编织的相邻的所述碳纤维支架1之间,相邻的所述碳纤维支架1之间至少设置有两根相平行的钢丝连接,相互垂直交错排列的钢丝相互编织形成钢丝层4。
所述无纺布8与所述玻璃纤维布层5之间设置有粘接剂层7,粘接剂层7为聚芳酰胺胶,在进行加压时,在浸润有环氧树脂6的玻璃纤维布层5表层涂覆粘接剂层7,并与无纺布8连接,在所述无纺布8面层为厚度0.5mm-2mm的橡胶层。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后形成一体结构的碳纤维支架、钢丝层、玻璃纤维布层、无纺布和贴面层;
所述碳纤维支架,由碳纤维组成的经纱和纬纱相互编织而成;
所述钢丝层,由若干垂直交错排列的钢丝连接于编织的所述经纱和纬纱之间组成;
所述玻璃纤维布层,分布于连接钢丝层的所述碳纤维支架两侧,并浸有环氧树脂;以及
所述无纺布,粘接于所述玻璃纤维布层背离所述碳纤维支架一侧,所述贴面层设置与所述无纺布另一侧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支架的经纱和纬纱所采用的碳纤维宽度相同,碳纤维宽度为0.1mm-0.3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层所采用的钢丝直径为0.3-0.5mm,经编织而成的所述碳纤维支架厚度为4mm-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层设置于所述经纱和纬纱编织的整面所述碳纤维支架内,若干垂直交错排列的钢丝相互编织形成钢丝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层设置于所述经纱和纬纱编织的相邻的所述碳纤维支架之间,相邻的所述碳纤维支架之间至少设置有两根相平行的钢丝连接,相互垂直交错排列的钢丝相互编织形成钢丝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支架与两侧设置的所述玻璃纤维布层之间粘连后由浸润的环氧树脂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与所述玻璃纤维布层之间设置有粘接剂层,粘接剂层为聚芳酰胺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面层为厚度1.5mm-3.5mm的硅胶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面层为厚度0.5mm-2mm的橡胶层。
CN202122248765.5U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 Active CN2161532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48765.5U CN216153238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48765.5U CN216153238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53238U true CN216153238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51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48765.5U Active CN216153238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532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85512B (zh) * 2022-11-24 2023-08-25 卡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三维开孔泡沫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85512B (zh) * 2022-11-24 2023-08-25 卡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三维开孔泡沫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78678B2 (ja) サンドイッチパネル
JP4278677B2 (ja) サンドイッチパネル
CN216153238U (zh) 一种环保玻璃纤维布层压板
US20090133829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textile composite intended for mechanical reinforcement of a bitumen-based waterproof coating
JP5722714B2 (ja) コンクリート剥落防止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コンクリート剥落防止工法
CN103342015B (zh) 木材用增强织物复合板及在雷达、激光、声纳、红外全隐身中的应用
DE953090T1 (de) Dachbauweise
CN211552613U (zh) 一种复合防弹板
CN210712329U (zh) 一种阻燃的玻璃纤维网格布
CN112757706A (zh) 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裙板
CN111634075A (zh) 碳纤维实木板材及其制备工艺
CN216139570U (zh) 一种玻璃纤维网格布
CN213413153U (zh) 一种片状珍珠棉保温片
CN206721092U (zh) 一种玻璃布胶带
CN216139571U (zh) 一种耐压防火的玻璃纤维布
CN216708639U (zh) 一种雾面型表布及压合垫片
KR100264137B1 (ko) 보강용 강화섬유 시이트
CN215283785U (zh) 一种具有内撑结构的玻璃纤维布
JP2016097654A (ja) 繊維基材、樹脂シート、繊維基材の製造方法及び樹脂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1096822A (zh) 纤维织物层叠材料的生产方法
CN210309365U (zh) 一种用于线路板测试的玻璃毡布层压板
CN211868805U (zh) 一种高强高模碳纤维立体织物
CN213919945U (zh) 一种活性炭纤维复合梭织布料
CN216100756U (zh) 一种阻燃效果好的无纺布
CN216267986U (zh) 一种复合无纬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