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48505U -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48505U
CN216148505U CN202122246138.8U CN202122246138U CN216148505U CN 216148505 U CN216148505 U CN 216148505U CN 202122246138 U CN202122246138 U CN 202122246138U CN 216148505 U CN216148505 U CN 216148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evel gear
rod
rotating rod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461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子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iwu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2461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48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48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48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架,涉及医疗护理架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连接有接口,所述接口的外壁连接有一号转动杆,所述一号转动杆的外壁连接有二号转动杆,所述二号转动杆的一端通过接口连接有支撑板,且二号转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动架,所述一号转动杆的一端连接有滑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半齿轮、套圈、夹具和连接杆,将病人的双腿放置在夹具上,用固定带将病人的腿与夹具固定,通过二号锥齿轮带动半齿轮旋转,半齿轮旋转在套圈内壁两侧的齿条带动下,使套圈做上下来回的往复运动,套圈通过连接杆进而带动夹具做来回往复的运动,从而抬动病人的双腿进行循环的抬腿康复训练,减少护理人员的体力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架。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
在许多神经内科疾病术后病人需要进行康复护理,在许多神经外科疾病术后病人需要进行康复护理,如下肢需要康复训练的患者,通常是靠人抬动双腿进行循环的抬腿康复训练,非常消耗护理人员的体力,无法长时间的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且现有的护理架的高度固定,不能根据病人需求,调节不同的高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需要康复训练的患者,通常是靠人抬动双腿进行循环的抬腿康复训练,非常消耗护理人员的体力和现有的护理架的高度固定的问题,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连接有接口,所述接口的外壁连接有一号转动杆,所述一号转动杆的外壁连接有二号转动杆,所述二号转动杆的一端通过接口连接有支撑板,且二号转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动架,所述一号转动杆的一端连接有滑块,所述底座与支撑板的内侧均连接有滑杆,所述滑动架的一侧连接有贯穿其外壁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有摇把,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端连接有一号锥齿轮,所述支架的一端连接有贯穿其外壁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连接有三号锥齿轮,所述三号锥齿轮的外壁连接有二号锥齿轮,所述支架的外侧连接有套圈两端的外壁连接有限位杆,且套圈的内侧位于支架的外壁连接有半齿轮,所述套圈一侧的外壁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夹具,所述夹具的外壁连接有固定带。
优选地,一个所述三号锥齿轮的外壁与一号锥齿轮的相接触,且一号锥齿轮与二号锥齿轮的外壁均与三号锥齿轮的外壁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夹具的底端与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且夹具的内壁贴有护垫。
优选地,所述半齿轮与二号锥齿轮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支架的外壁设置有可供限位杆移动的滑槽。
优选地,所述一号转动杆的两端与接口和滑块通过转轴连接,所述二号转动杆的两端与接口和滑动架的外壁通过转轴连接,且一号转动杆与二号转动杆通过转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动架设置有与丝杆外壁匹配的螺孔,所述滑块与滑动架均设置有与滑杆相契合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套圈的内壁两侧设置有齿条,且半齿轮外壁的凸齿与齿条相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半齿轮、套圈、夹具和连接杆,将病人的双腿放置在夹具上,用固定带将病人的腿与夹具固定,通过二号锥齿轮带动半齿轮旋转,半齿轮旋转在套圈内壁两侧的齿条带动下,使套圈做上下来回的往复运动,套圈通过连接杆进而带动夹具做来回往复的运动,从而抬动病人的双腿进行循环的抬腿康复训练,减少护理人员的体力消耗;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号转动杆、二号转动杆和滑动架,首先,病人在使用时,根据需要求调整到病人所需的高度,摇动摇把,摇把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滑动架在滑杆上移动,滑动架移动带动二号转动杆转动,二号转动杆转动,使支撑板移动,导致其高度变化,支撑板移动带动一号转动杆转动,从而可以根据病人的需求调整支撑板到相应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和套圈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半齿轮和套圈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板;3、接口;4、支架;5、套圈;6、限位杆;7、一号锥齿轮;8、双轴电机;9、半齿轮;10、夹具;11、连接杆;12、滑杆;13、一号转动杆;14、滑块;15、二号转动杆;16、摇把;17、滑动架;18、丝杆;19、二号锥齿轮;20、固定杆;21、三号锥齿轮;22、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双轴电机(Y90S-6-1.1)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
请参阅图1-4,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架,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连接有接口3,接口3的外壁连接有一号转动杆13,一号转动杆13的外壁连接有二号转动杆15,二号转动杆15的一端通过接口3连接有支撑板2,且二号转动杆15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动架17,一号转动杆13的一端连接有滑块14,底座1与支撑板2的内侧均连接有滑杆12,滑动架17的一侧连接有贯穿其外壁的丝杆18,丝杆18的一端连接有摇把16,支撑板2的顶端连接有支架4,支架4的顶端安装有双轴电机8,双轴电机8的两端连接有一号锥齿轮7,支架4的一端连接有贯穿其外壁的固定杆20,固定杆20的两端连接有三号锥齿轮21,三号锥齿轮21的外壁连接有二号锥齿轮19,支架4的外侧连接有套圈5两端的外壁连接有限位杆6,且套圈5的内侧位于支架4的外壁连接有半齿轮9,套圈5一侧的外壁连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一端连接有夹具10,夹具10的外壁连接有固定带22。
请着重参阅图2,一个三号锥齿轮21的外壁与一号锥齿轮7的相接触,且一号锥齿轮7与二号锥齿轮19的外壁均与三号锥齿轮21的外壁相啮合,使一号锥齿轮7转动通过三号锥齿轮21带动二号锥齿轮19转动。
请着重参阅图2,夹具10的底端与连接杆11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且夹具10的内壁贴有护垫,提高病人在使用时的舒适度。
请着重参阅图1和图2,半齿轮9与二号锥齿轮19通过转轴连接,支架4的外壁设置有可供限位杆6移动的滑槽,使半齿轮9带动套圈5只做上下方向的运动。
请着重参阅图1,一号转动杆13的两端与接口3和滑块14通过转轴连接,二号转动杆15的两端与接口3和滑动架17的外壁通过转轴连接,且一号转动杆13与二号转动杆15通过转轴连接,使一号转动杆13和二号转动杆15共同转动带动支撑板2的上下和移动。
请着重参阅图4,滑动架17设置有与丝杆18外壁匹配的螺孔,滑块14与滑动架17均设置有与滑杆12相契合的通孔,使丝杆18转动带动滑动架17移动。
请着重参阅图1和图3,套圈5的内壁两侧设置有齿条,且半齿轮9外壁的凸齿与齿条相啮合,使半齿轮9转动带动套圈5上下往复运动。
工作原理:首先,病人在使用时,根据需要求调整到病人所需的高度,摇动摇把16,摇把16带动丝杆18转动,丝杆18带动滑动架17在滑杆12上移动,滑动架17移动带动二号转动杆15转动,二号转动杆15转动,使支撑板2移动,导致其高度变化,支撑板2移动带动一号转动杆13转动,从而可以根据病人的需求调整支撑板2到相应的高度,随后让病人平躺在支撑板2上,将病人的双腿放置在夹具10上,用固定带22将病人的腿与夹具10固定,进而启动双轴电机8,双轴电机8通过一号锥齿轮7带动三号锥齿轮21转动,三号锥齿轮21通过固定杆20带动另一个三号锥齿轮21转动,另一个三号锥齿轮21通过二号锥齿轮19带动半齿轮9旋转,半齿轮9旋转在套圈5内壁两侧的齿条带动下,使套圈5做上下来回的往复运动,套圈5通过连接杆11进而带动夹具10做来回往复的运动,从而抬动病人的双腿进行循环的抬腿康复训练。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连接有接口(3),所述接口(3)的外壁连接有一号转动杆(13),所述一号转动杆(13)的外壁连接有二号转动杆(15),所述二号转动杆(15)的一端通过接口(3)连接有支撑板(2),且二号转动杆(15)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动架(17),所述一号转动杆(13)的一端连接有滑块(14),所述底座(1)与支撑板(2)的内侧均连接有滑杆(12),所述滑动架(17)的一侧连接有贯穿其外壁的丝杆(18),所述丝杆(18)的一端连接有摇把(16),所述支撑板(2)的顶端连接有支架(4),所述支架(4)的顶端安装有双轴电机(8),所述双轴电机(8)的两端连接有一号锥齿轮(7),所述支架(4)的一端连接有贯穿其外壁的固定杆(20),所述固定杆(20)的两端连接有三号锥齿轮(21),所述三号锥齿轮(21)的外壁连接有二号锥齿轮(19),所述支架(4)的外侧连接有套圈(5)两端的外壁连接有限位杆(6),且套圈(5)的内侧位于支架(4)的外壁连接有半齿轮(9),所述套圈(5)一侧的外壁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一端连接有夹具(10),所述夹具(10)的外壁连接有固定带(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架,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三号锥齿轮(21)的外壁与一号锥齿轮(7)的相接触,且一号锥齿轮(7)与二号锥齿轮(19)的外壁均与三号锥齿轮(21)的外壁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10)的底端与连接杆(11)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且夹具(10)的内壁贴有护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齿轮(9)与二号锥齿轮(19)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支架(4)的外壁设置有可供限位杆(6)移动的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转动杆(13)的两端与接口(3)和滑块(14)通过转轴连接,所述二号转动杆(15)的两端与接口(3)和滑动架(17)的外壁通过转轴连接,且一号转动杆(13)与二号转动杆(15)通过转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架(17)设置有与丝杆(18)外壁匹配的螺孔,所述滑块(14)与滑动架(17)均设置有与滑杆(12)相契合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圈(5)的内壁两侧设置有齿条,且半齿轮(9)外壁的凸齿与齿条相啮合。
CN202122246138.8U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架 Active CN216148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46138.8U CN216148505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46138.8U CN216148505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48505U true CN216148505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50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46138.8U Active CN216148505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485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48505U (zh)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架
CN214436191U (zh) 一种平衡训练康复器械
CN216455873U (zh) 一种临床医学治疗用手术床
CN214231369U (zh) 一种心脏超声检查床
CN214343044U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护理床
CN211477966U (zh) 一种溶出仪用定位底座
CN213722505U (zh) 神经内科急诊取栓用固定器
CN213994697U (zh) 一种智能医疗护理系统
CN213250546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护理垫
CN211460903U (zh) 一种外科监护室用多功能病床
CN209916597U (zh) 一种医院消化内科用胃部按摩装置
CN216091317U (zh) 一种可旋转方向的电动康复床
CN215023727U (zh) 一种儿科用多功能输液架
CN215607013U (zh) 一种医疗床的多角度调节装置
CN217827845U (zh) 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扫描床的升降连接结构
CN217186811U (zh) 一种可以固定腿部的骨科康复床
CN217448268U (zh) 一种新型流动式血液透析椅
CN214761911U (zh) 一种护栏
CN215915907U (zh) 一种用于血透室患者垫脚的调节器
CN219271767U (zh) 一种临床医学用输液移动支架
CN214549415U (zh) Ct机底座
CN215003563U (zh) 一种水管仪微振动台
CN210890705U (zh) 一种显示器升降装置
CN210813092U (zh) 一种方便拿取输液瓶的输液杆
CN215134688U (zh) 一种新型外科护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u Mei

Inventor after: Wu Jian

Inventor after: Liu Zixiang

Inventor before: Liu Zixi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7

Address after: 271100 45 Huayuan North Road, Laiwu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aiwu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

Address before: 331100 low rent housing, No. 158, Cambridge community, Minsheng Road, Jiannan street, Fengcheng City, Yichun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u Zi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