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6166U - 一种智能湿房眼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湿房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36166U
CN216136166U CN202122052337.5U CN202122052337U CN216136166U CN 216136166 U CN216136166 U CN 216136166U CN 202122052337 U CN202122052337 U CN 202122052337U CN 216136166 U CN216136166 U CN 216136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eye
glasses
fram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523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恩宇
甘雍
王呈浩
王呈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ning Tengke Optica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wu Medical Instrument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wu Medical Instrument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wu Medical Instrument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523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36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36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361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湿房眼镜,包括带有镜片的镜架,以及铰接在镜架上的两个镜腿,眼罩,仿形设置在镜架的内侧,眼罩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部,且支撑部的末端连接有接触部,接触部向内弯折,与支撑部形成支撑空腔,支撑空腔紧贴在眼眶上;安装槽,位于镜架的左右两端,且留有一与镜架、眼罩相通的空窗;雾化模块,嵌入安装槽内,雾化模块与安装槽滑动连接,雾化模块包括装载有介质的雾化件,雾化件通过空窗对眼罩与眼部形成的密闭空间加湿,通过在镜架两侧设置的安装槽,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在安装槽内滑动设置了雾化模块,能够让雾化模块的安装和拆卸变得更加容易,在需要更换不同的雾化模块时,能够更加的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湿房眼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眼镜,特别是一种智能湿房眼镜。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种眼疾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常见的眼部疾病包括以下4种:1.各种炎症所引起的疾病,包括眼睑炎、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角膜炎、色素膜炎、睑缘炎等;2.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脱落等;3.各种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等眼部疾病;4.还包括干眼症、青光眼、白内障、晶状体疾病、玻璃体疾病、视神经疾病、血管性疾病等。眼部疾病让人们对眼药水和给药装置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现有的滴注式眼内药液吸收率低,由于异物入眼导致的应激性眨眼等行为,一般滴加眼药水的过程中,实际能够到达眼睛目标受体位置的药物低于给药量的10%、药液吸收率低、交叉感染、频繁使用造成药物过量等弊端。针对儿童等低幼类人群对眼药水的排斥性,在滴注的过程中产生极大的恐惧,在多次强制滴加后产生抗拒心理,导致眼部发生不适后隐瞒病情,导致最佳治疗期的错失,导致不可逆的伤害。
在滴加过程中能够达到受体位置的药量普遍不超过10%的情况,医生和患者一般会提高用药滴数,生产商会加大药瓶的出药量造成浪费,针对昂贵的眼药水,医疗成本和原材料的增加费用,业内普遍认为目前迫切需要有更好的给药方法和给药装置,能够缓解病人痛苦,降低医疗成本。
患者在感到眼睛干涩不适的时候,大多数人会使用人工泪液(眼药水),而这只能得到暂时的舒缓,有时反而会导致眼睛干涩的频率加剧,所以人工泪液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缓解眼部疾病。然而,目前除了使用人工泪液这一干预手段之外还没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且人工泪液接触眼表时间短,眼表不能与药液充分吸收,药液吸收率不高没有达到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湿房眼镜,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湿房眼镜,包括带有镜片的镜架,以及铰接在所述镜架上的两个镜腿,进一步包括:
眼罩,仿形设置在所述镜架的内侧,所述眼罩与所述镜架为一体化设置,所述眼罩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部,且所述支撑部的末端连接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向内弯折,与所述支撑部形成支撑空腔,所述支撑空腔紧贴在眼眶上;
安装槽,位于所述镜架的左右两端,且留有一与所述镜架、眼罩相通的空窗;
雾化模块,嵌入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雾化模块与所述安装槽滑动连接,所述雾化模块包括装载有介质的雾化件,所述雾化件通过所述空窗对眼罩与眼部形成的密闭空间加湿。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镜架朝向人脸的一侧边缘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眼罩还包括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中设有内嵌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嵌入在所述内嵌槽中。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接触部包括连接于支撑部的过渡面,设置在所述过渡面顶端的接触面,设置在所述接触面末端的回弹面,所述回弹面与眼眶相贴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雾化模块上还包括一开口朝向镜架内侧方向的雾化件,与所述镜架镜框齐平的密封面,以及与张开后的镜腿齐平,且抵接在所述安装槽贴合镜腿一侧的滑动面。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雾化件包括一装载有介质的腔体,所述腔体靠近所述镜架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出水孔,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腔体之间设置有保湿件。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雾化件包括药液仓,与所述药液仓相通的微网雾化片,控制所述微网雾化片启闭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通过USB口与外部控制结构相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雾化件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根据人体眼部眨眼频率传递信号至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控制所述微网雾化片的启闭大小。
一种智能湿房眼镜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实时获取眼部的眨眼信号,并将所述眨眼信号传输至处理器中,所述处理器根据预设的眨眼频次对眨眼次数进行分析,得到眨眼频率信息;
S2;实时获取眼罩与眼部形成的密闭空间的湿度,并将所述湿度传输至处理器中,所述处理器根据预设的湿度与所述湿度进行对比,得到湿度差;
S3;实时获取眼罩外部光线强度,并将所述光线强度传输至处理器中,所述处理器根据预设的光线强度对所述光线强度进行分析,得到光线强度差;
S4;根据所述眨眼频率信息、湿度差、光线强度差生成眨眼控制信号,通过眨眼控制信号控制雾化模块的启闭程度和频率。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步骤S1中,具体包括:
所述预设的眨眼频次为一个完整眨眼的电位图,对所述眨眼信号进行周期拆分,将拆分后的每个周期的眨眼信号与所述眨眼频次进行筛选对比,计算完全的眨眼信号次数,得到眨眼频率信息。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步骤S2中,具体包括:
若所述湿度差较大,且所述眨眼频率信息次数为零,则判断为眼罩脱落或者无正确佩戴,则所述雾化模块自动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镜架两侧设置的安装槽,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在安装槽内滑动设置了雾化模块,能够让雾化模块的安装和拆卸变得更加容易,在需要更换不同的雾化模块时,能够更加的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槽内设置的卡接槽和雾化模块设置的台阶的配合,能够让雾化模块一经安装后不容易从安装槽内脱落,同时卡接槽与台阶的适配,也能够提高雾化模块对安装槽的密闭效果,防止在雾化模块加湿的过程中水汽从安装槽的缝隙中漏出。
本实用新型将密封面和滑动面设置的与镜框、张开后的镜腿齐平,能够保证整个雾化模块与整个雾化眼镜的配合度,一方面是不容易划伤用户,另一方面,齐平的配合能够避免在使用或携带过程中,外界的剐蹭将雾化模块从镜架上刮落,提高二者的结合度。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模块内侧设置的卡块,能够在雾化模块安装后,令卡块卡住镜框的外壁,增加了整个雾化模块与镜架的点接触效果,当雾化模块受到往外侧的推力时,卡块与镜框的互卡能够起到一定的限制效果,为雾化模块的固定效果又增加了一道保护防线。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三种雾化件,第一种具有自然挥发、雾化、保湿的效果,第二种是根据医生处方或自身的眼部疲劳度通过硬件或软件控制微网雾化片进行雾化,第三种是通过传感器检测人体的眨眼频率进而自动调整微网雾化片的雾化效果,能够根据用户年龄、性别、需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配置,缓解人体眼部疲劳,更好的治疗眼部疾病。
本实用新型中镜架的第一连接部与眼罩的第二连接部相连接,眼罩与使用者的眼眶皮肤接触,使眼罩与眼部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空间,其中,眼罩设有支撑部和接触部,接触部包括过渡面、接触面以及回弹面,接触面与眼眶皮肤接触贴合,通过接触部的弹性变形提升接触部与眼眶皮肤之间的贴合作用,提高眼罩密闭性,接触面和回弹面提高眼罩与眼眶皮肤的接触面积,避免使用者眼眶皮肤产生压疮,提升雾化眼镜长久使用时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中眼罩中的左眼罩和右眼罩既可以是相互独立的,又可以是一体成型,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性。
本实用新型中雾化眼镜的镜腿末端设置摩擦部,设置摩擦部能够增大镜腿与使用者后脑头发和皮肤的接触力,使雾化眼镜不易脱落,提升雾化眼镜的眼罩与眼眶皮肤的密闭性。
本实用新型中,左眼罩与右眼罩对应的雾化模块可通过USB口与控制硬件或用户软件连接,并且用户可根据自身眼睛的状态,选择只开启左眼罩的雾化模块或右眼罩的雾化模块或者左右眼罩的雾化模块同时打开,能够适应不同用户、不同眼部环境的需求,适应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智能湿房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湿房眼镜卸去安装槽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镜架与眼罩的拆分示意图。
图4是根据图1的A-A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图5的局部C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根据图1的B-B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左眼罩和右眼罩相互独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左眼罩和右眼罩一体成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雾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雾化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智能湿房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雾化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照图1-12所示,一种智能湿房眼镜,包括带有镜片的镜架1,以及铰接在所述镜架1上的两个镜腿4,进一步包括:眼罩5,仿形设置在所述镜架1的内侧,所述眼罩5与所述镜架1为一体化设置,所述眼罩5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部52,且所述支撑部52的末端连接有接触部53,所述接触部53向内弯折,与所述支撑部52形成支撑空腔,所述支撑空腔紧贴在眼眶上;安装槽2,位于所述镜架1的左右两端,且留有一与所述镜架1、眼罩5相通的空窗;雾化模块3,嵌入所述安装槽2内,所述雾化模块3与所述安装槽2滑动连接,所述雾化模块3包括装载有介质的雾化件34,所述雾化件34通过所述空窗对眼罩5与眼部形成的密闭空间加湿,其中,镜片要做防雾、防蓝光、防紫外线等处理,减少对眼部晶体的伤害,眼罩5的软体采用热塑性橡胶材料(如TPE和TPR)或硅胶(如LSR和Silica),其中,一体设置的眼罩5与镜架1,不仅能够提高眼罩5与镜架1之间的结合能力,使眼罩5与镜架1在佩戴时不容易分离,并且,二者一体成型后,也能够提高整个眼镜与用户眼眶的结合度,提高二者之间的密封性能,进而保证雾化效果,具体的,所述眼罩5与镜架1之间采用包胶的方式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镜架1朝向人脸的一侧边缘设有第一连接部11,所述眼罩5还包括和所述第一连接部11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部51,所述第二连接部51中设有内嵌槽511,所述第一连接部11嵌入在所述内嵌槽511中,为增强镜架1和眼罩5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将第一连接部11与内嵌槽511之间粘合在一起,提高连接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在第一连接部11中设有一圈凹槽,将第二连接部51设为一圈外凸的薄片,嵌套在第一连接部11中的凹槽。
具体地,在第二连接部51外侧边设有支撑部52,在支撑部52的末端设有接触部53;其中,接触部53向内弯折,与支撑部52形成支撑空腔,支撑部52分别从第二连接部51的外围向外延伸,在接触部53设于支撑部52的末端。接触部53包括过渡面531、接触面532以及回弹面533。过渡面531为圆弧过渡状。过渡面531的顶端连接于支撑部52的末端,接触面532顶端连接于过渡面531的末端,接触面532与支撑部52的内表面平行或者近似平行。回弹面533的顶端连接于接触面532的末端。回弹面533直接在眼罩5内部弯折,或者圆弧过渡弯曲向眼罩5内部。
在具体使用本实施例中眼罩5时,使用者眼眶皮肤首先接触到接触面532,接触面532收到眼眶皮肤挤压后,支撑部52向远离使用者眼睛方向弯曲变形。同时接触部53与支撑部52之间的支撑空腔收到挤压,使得接触面532与眼眶皮肤表面贴紧,同时回弹面533逐渐接触使用者眼眶皮肤,为使用者眼眶皮肤提供更多的缓冲,并且回弹面533提升了眼罩5与眼眶皮肤之间的密闭性,有利于后续使用雾化眼镜的保湿使用者的眼睛。本实施例中的接触面532和回弹面533避免现有技术中圆弧过渡的尖端,本实施例中的接触面532和回弹面533为使用者的眼眶皮肤提供更多的接触面532积,使用舒适感高,不会产生压疮,能够长久使用。
如图5所示,定义支撑部5222的厚度为L1,定义接触部5323的厚度为L2,则L2大于L1,本实施例设置了支撑部5222的厚度小于接触部5323的厚度,有利于保持接触部5323能有更小的变形,并且保证了接触部5323能整体变形,避免接触部5323过于柔软而带来与眼眶皮肤的局部缝隙,造成眼罩5内部无法形成密闭空间。支撑部5222的厚度稍小一些有利于使支撑部5222产生弹性变形。在使用时,有利于保证接触部5323整体性与眼眶皮肤接触,并且弹性变形后的支撑部5222使接触部5323与眼眶皮肤之间整体性贴合的更加紧密,舒适度高。
参照图2,为了从外侧提高安装槽22与雾化模块33的结合度,所述安装槽22内设置有若干卡接槽21,所述雾化模块33上设置有若干台阶32,所述台阶32与所述卡接槽21滑动配合。
参照图10,为了从内侧提高安装槽22与雾化模块33的结合度,所述雾化模块33靠近所述镜架1的一侧设置有卡块35,所述雾化模块33嵌入所述安装槽22内时,所述卡块35卡紧在所述镜框的外壁,并在所述雾化模块33脱离所述安装槽22时所述卡块35与所述镜框的外壁脱离。
参照图9,所述雾化模块33上还包括一开口朝向镜架1内侧方向的雾化件34,与所述镜架1镜框齐平的密封面33,以及与张开后的镜腿4齐平,且抵接在所述安装槽22贴合镜腿4一侧的滑动面31,其中,与镜框齐平的密封面33一方面能够保证美观效果,一方面能够保证平整度,使二者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不容易脱离,而与张开后的镜腿4齐平的滑动面31,能使眼镜在佩戴的过程中整个侧边处于一个平滑的面,不容易割到用户手部,且从侧面观看也更具观赏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件34为自然挥发的雾化件341,具体如下:
参照图4,所述雾化件341包括一装载有介质的腔体3413,所述腔体3413靠近所述镜架1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出水孔3411,且所述出水孔3411与所述腔体3413之间设置有保湿件3412,所述保湿件3412可为海绵、吸水纸,或者其他保湿结构,这里不限保湿材料,在本实施例中,雾化件341可采用自然挥发的方式,从出水孔3411中往人体眼部方向挥发介质,其中,介质可为生理盐水或者其他经过配比的药液等,进一步的,所述腔体3413内还设置有重量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且重量传感器人工软件无线连接,当腔体3413出现药液不足的情况,重量传感器会将信号传输到用户控制终端中,提示用户及时补充。
优选的,所出水孔3411为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中大口径的一侧朝向所述镜架1,能够使介质的挥发效果得到提高,优选的,可提高3-15%。
在图7中,所述左眼罩551和所述右眼罩552相互独立设计,左眼罩551与左眼形成一密闭空间,右眼罩552与右眼形成一密闭空间,通过镜架1两端的雾化模块33分开雾化;
在图8中,所述左眼罩551和所述右眼罩552为一体成型,左眼罩551、右眼罩552与左右眼形成一密闭空间,通过镜架1两端的雾化模块33对左右眼进行集中雾化。
所述左眼罩551和所述右眼罩552相对的一侧均设有鼻托部56,具体的,鼻托部26与使用者鼻梁接触,本实施例中在眼罩5的鼻托部26位置处使过渡面531231向使用者鼻梁位置凸起,使接触面532232接触到使用者鼻梁。鼻托部26位置处的接触面532232弧形设置,使鼻托部26与使用者鼻梁有更多接触面532积,减小鼻托部26对使用者鼻梁部位的挤压力,舒适感更高,同时提高眼罩5内部的密闭性。
实施例2
参照图11-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中,所述雾化件34为可通过人工软件控制的雾化件342,具体如下:
所述雾化件34包括药液仓3421,与所述药液仓3421相通的微网雾化片3422,控制所述微网雾化片3422启闭的电路板3423,所述电路板3423通过USB口3424与外部控制结构相接。
其中,在药液仓3421的顶部可设置橡胶块,通过橡胶块对药液仓3421进行阻隔,避免药液仓3421中的液体漏出。
其中,所述电路板3423还可集成有供电模块(图中未示出),可直接通过USB口3424对微网雾化片3422进行供电,或者,所述雾化件34中可内置供电结构。
其中,药液仓3421与微网雾化片3422具有一输送通道,避免药液仓3421流入微网雾化片3422内时,有其他液体飞溅到电路板3423和USB口3424上,所述药液仓3421与电路板3423的工作仓均具有可拆卸的卡板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药液仓3421内还设置有重量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且重量传感器人工软件无线连接,当药液仓3421出现药液不足的情况,重量传感器会将信号传输到用户控制终端中,提示用户及时补充。
其中,电路板3423集成有微网雾化片3422的控制芯片,控制芯片通过USB口3424与终端连接,终端可为手机,PC电脑终端,平板电脑等无线和有线终端设备,终端通过软件经过USB口3424控制控制芯片进而控制微网雾化片3422,其中,微网雾化片3422通过超声震荡工作原理将生理盐水或药液的雾化后颗粒直径为0.2-1μm,增加眼表与水分子或药液分子接触吸收时间,优选的,所述微网雾化片3422雾化后颗粒直径为0.4-0.8μm,其中,软件为独立软件、微信小程序、APP等。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雾化件342内装设有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传感器可为光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检测眼部的眨眼频率,也可为温度传感器或者湿度传感器,检测眼镜内的温度和湿度,根据眼部的眨眼频率或者眼镜内的温度和湿度反馈数据至控制芯片,也可为光线传感器,通过检测外部的光线而调节内部的雾化频率和雾化颗粒浓度;
如果传感器检测到眼表湿度减低,微网雾化片3422正常工作雾化人工泪液补充湿度,缓解视疲劳;
如果传感器检测到眼表温度升高,微网雾化片3422正常工作雾化人工泪液降温吸热,缓解视疲劳;
若传感器检测到用眼时间过长,即长时间眨眼频率较低,控制芯片判断为发生视疲劳,控制芯片会提示使用者左右眼移开一次视线,通过远眺等动作持续保持一段时间,缓解眼部压力。
若传感器检测到外部光线过强,则会提高微网雾化片3422的工作频次和释放雾化颗粒数量,雾化后的水分子颗粒浓度可以折射光,光线越强,颗粒数浓度越高,对眼表保护越好。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湿房眼镜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实时获取眼部的眨眼信号,并将所述眨眼信号传输至处理器中,所述处理器根据预设的眨眼频次对眨眼次数进行分析,得到眨眼频率信息;
S2;实时获取眼罩5与眼部形成的密闭空间的湿度,并将所述湿度传输至处理器中,所述处理器根据预设的湿度与所述湿度进行对比,得到湿度差;
S3;实时获取眼罩5外部光线强度,并将所述光线强度传输至处理器中,所述处理器根据预设的光线强度对所述光线强度进行分析,得到光线强度差;
S4;根据所述眨眼频率信息、湿度差、光线强度差生成眨眼控制信号,通过眨眼控制信号控制雾化模块3的启闭程度和频率;
当判断用户的眨眼频率信息高于设定眨眼频次,则判断为用户的眼睛干涩,则驱动雾化模块3对眼罩5内进行加湿,其中,获取用户眨眼频率的传感器为眨眼传感器,所述眨眼传感器可为光电传感器或者红外传感器;
预设的湿度为65%,当获取所述封闭空间内的湿度-预设的湿度=负数或零时,则判断为眼部环境缺水,则驱动雾化模块3对眼罩5内进行加湿,若所述封闭空间内的湿度-预设的湿度=正数,则判断为眼部水环境良好,则雾化模块3无需驱动,其中,获取湿度的传感器为温湿度传感器;
通过光线传感器检测外部光线强度,若光线强度-预设的光线强度=正数,则判断为外部强度过高,则可驱动雾化模块3对眼罩5内进行加湿,雾化后的水分子颗粒可以折射光,减少强光对用户眼部的伤害,并且若正数越大,则证明强光越强,则雾化模块3释放的雾化颗粒数量越多,适应光的强度而智能切换。
还可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时获取用户眼表的温度,若温度大于预设的温度值,即获取的温度-预设的温度=正数时,则通过驱动雾化模块3对眼罩5内进行加湿,缓解眼部疲劳。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步骤S1中,由于眨眼不一定为完全眨眼,当用户眯眼时也可能误判为眨眼,故,所述预设的眨眼频次为一个完整眨眼的电位图,对所述眨眼信号进行周期拆分,将拆分后的每个周期的眨眼信号与所述眨眼频次进行筛选对比,计算完全的眨眼信号次数,得到眨眼频率信息。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步骤S2中,具体包括:
若所述湿度差较大,且所述眨眼频率信息次数为零,则判断为眼罩5脱落或者无正确佩戴,如,可能用户将眼镜搭在额头上,则所述雾化模块3自动关闭。
在本实施中,所述处理器为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用于进行数据采集、计算、处理和输出,通电后自动唤醒所有传感器,以此来判断控制雾化模块3的工作状态。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SCK引脚和DATA引脚与微处理器上的I/O口相接,实现数据上的互换。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包括电容性聚合体测湿敏感元件、用能隙材料制成的测温元件,并和传感元件、信号处理电路集成在同一块微型电路板上,输出完全标定的数字信号,与A/D转换电路以及串行接口电路进行无缝连接。
所述眨眼传感器包括电场芯片、差分运算放大电路以及A/D转换电路,其中,电场芯片与差分运算放大电路连接,用于采集眨眼引起的电位变化信号,并将电位变化信号传输至差分运算放大电路进行信号放大,将信号放大后的电位变化信号传输至A/D转换电路,而A/D转换电路分别与差分运算放大电路和微处理器连接,用于对信号放大后的电位变化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将模数转换得到的眨眼数字信号传输至微处理器进行分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湿房眼镜,包括带有镜片的镜架,以及铰接在所述镜架上的两个镜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眼罩,仿形设置在所述镜架的内侧并形成一支撑空腔,所述眼罩与所述镜架为一体化设置,所述支撑空腔紧贴在眼眶上形成一密闭空间;
安装槽,位于所述镜架的左右两端,且留有一与所述镜架、眼罩相通的空窗;
雾化模块,嵌入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雾化模块与所述安装槽滑动连接,所述雾化模块包括装载有介质的雾化件,所述雾化件通过所述空窗对眼罩与眼部形成的密闭空间加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湿房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罩包括支撑部,且所述支撑部的末端连接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向内弯折,与所述支撑部形成支撑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湿房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朝向人脸的一侧边缘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眼罩还包括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中设有内嵌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嵌入在所述内嵌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湿房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包括连接于支撑部的过渡面,设置在所述过渡面顶端的接触面,设置在所述接触面末端的回弹面,所述回弹面与眼眶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湿房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模块上还包括一开口朝向镜架内侧方向的雾化件,与所述镜架镜框齐平的密封面,以及与张开后的镜腿齐平,且抵接在所述安装槽贴合镜腿一侧的滑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湿房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件包括一装载有介质的腔体,所述腔体靠近所述镜架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出水孔,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腔体之间设置有保湿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湿房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件包括药液仓,与所述药液仓相通的微网雾化片,控制所述微网雾化片启闭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通过USB口与外部控制结构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湿房眼镜,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根据人体眼部眨眼频率传递信号至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控制所述微网雾化片的启闭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块切换的雾化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件内设置有供给所述传感器、微网雾化片电源的供电结构,或者,所述传感器通过所述USB口接受外部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块切换的雾化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罩包括左眼罩与右眼罩,所述左眼罩和所述右眼罩相互独立或一体成型,所述左眼罩和所述右眼罩相对的一侧均设有鼻托部。
CN202122052337.5U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智能湿房眼镜 Active CN216136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2337.5U CN216136166U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智能湿房眼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2337.5U CN216136166U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智能湿房眼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36166U true CN216136166U (zh) 2022-03-29

Family

ID=80808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52337.5U Active CN216136166U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智能湿房眼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361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36928B2 (en) Remedy for dry eye syndrome
US7231922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dry eye conditions and promoting healthy eyes
WO2016183911A1 (zh) 可视发热综合保健眼镜
US6908195B2 (en) Therapeutic eye and eye lid cover
CN108938191B (zh) 一种雾化眼罩
CN107544160B (zh) 一种眼睛屈光矫正仪
WO1999009920A1 (fr) Lunettes chauffantes
CN211658494U (zh) 一种用于治疗干眼的护目镜
CN209048426U (zh) 湿房眼镜
CN206995401U (zh) 用于眼部给药的雾化式眼罩
CN110495991A (zh) 一种微网震动眼科专用雾化器
CN202306046U (zh) 保湿防护眼镜
CN216136166U (zh) 一种智能湿房眼镜
CN113599073A (zh) 一种智能雾化眼罩及其控制方法
CN216136506U (zh) 一种多模块切换的雾化眼镜
CN206638914U (zh) 一种滴眼药水眼镜
CN207024170U (zh) 多功能雾化保湿眼罩
CN106618856A (zh) 多功能雾化保湿眼罩
CN211375227U (zh) 一种保持眼球湿润的眼镜
CN210872441U (zh) 一种微网震动眼科专用雾化器
CN216136173U (zh) 一种医用雾化眼罩
CN208693593U (zh) 一种湿房镜
CN218420205U (zh) 面瘫患者用眼部湿润装置
CN211985902U (zh) 一种医学眼科用防护眼罩
CN216136174U (zh) 一种用于雾化眼镜的眼罩及雾化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09

Address after: 530225 Room 401, Floor 4, Office Complex Building, No. 66 Gaoling Road, Nann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Nanning Tengke Optical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09 room 413, No. 398, Jiahe Road, Huli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iwu medical instrument (Xiam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