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2187U - 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132187U CN216132187U CN202121650339.8U CN202121650339U CN216132187U CN 216132187 U CN216132187 U CN 216132187U CN 202121650339 U CN202121650339 U CN 202121650339U CN 216132187 U CN216132187 U CN 2161321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opening
- box body
- air duct
- f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Ozone Chemical compound [O-][O+]=O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49 desinf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烘干装置,为解决现有的烘干装置内的湿空气只能内循环,导致烘干装置内的物品的烘干效率不高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包括箱体、门体、风机和第一风道,门体可开合地设置在箱体上,箱体上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风机的进风端和第一开口连通,风机的出风端和第一风道的一端连通,第一风道的另一端和第二开口连通;第一风道上还形成有第二风道,第二风道一端和第一风道连通,另一端和大气连通。通过第二风道将湿空气排出,使箱体内形成负压,在负压状态下箱体外部的干空气由第二风道进入,使湿空气排出和干空气进入不断地循环,降低箱体内的湿度,进而提高物品的烘干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烘干装置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以衣物烘干装置为例,现有的衣物烘干装置,通过在烘干装置内安装风机,从而使烘干装置内的空气加快流动,增强烘干效果,又通过设置除湿装置将烘干装置内的水蒸气吸收,从而降低烘干装置内的湿度。但是现有的烘干装置内的空气是在密闭空间内流动,导致湿气不能排出,只能通过除湿装置将水分吸收,但是使用时间长后除湿装置的吸水效率下降,导致烘干装置内的湿度升高,从而导致衣物的烘干效率不高。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烘干装置来解决现有的烘干装置内的湿空气只能内循环,导致烘干装置内的物品的烘干效率不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的烘干装置内的湿空气只能内循环,导致烘干装置内的物品的烘干效率不高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箱体、门体、风机和第一风道,所述门体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所述风机的进风端和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端和所述第一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风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风道上还形成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一端和所述第一风道连通,另一端和大气连通。
在上述烘干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风道上设置有可开合的盖体。
在上述烘干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沿所述风机至所述第二开口处所述第一风道的口径逐渐增大。
在上述烘干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风道的口径小于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风机连通的一端的口径;并且/或者,
所述第二风道的风路方向与所述第一风道的由所述风机向所述第二开口的风路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在上述烘干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风机和所述第一风道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部。
在上述烘干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门体和所述箱体枢转连接。
在上述烘干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装置包括臭氧杀菌装置,所述臭氧杀菌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
在上述烘干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风道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开口。
在上述烘干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开口为圆形,所述第二开口为方形。
在上述烘干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密封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的烘干装置包括箱体、门体、风机和第一风道,门体可开合地设置在箱体上,箱体上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风机的进风端和第一开口连通,风机的出风端和第一风道的一端连通,第一风道的另一端和第二开口连通;第一风道上还形成有第二风道,第二风道一端和第一风道连通,另一端和大气连通。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在进行烘干时,风机开启后风机将箱体内的湿空气从第一开口处吸出,并排到第一风道内,湿空气沿着第一风道流动,最后进入第二开口处重新回到箱体内,如此往复循环,加快了箱体内空气的流动,提高蒸发的速度和效率,进一步地,通过在第一风道上形成的第二风道,使得进入第一风道的湿空气在流动过程中的一部分沿着第二风道排到大气中,从而使箱体内形成负压,从而促进水分的蒸发,进一步加快了烘干的速度,当箱体内达到负压环境后,箱体外部的干空气由第二风道进入,与第一风道中的湿空气汇合后从第二开口进入箱体,实现了箱体内部和外部空气的循环,进一步提升了烘干的效率。本发明的烘干装置通过设置风机和第一风道,提高箱体内空气循环的基础上,又通过第二风道将湿空气排出,使箱体内形成负压,在负压环境下箱体外部的空气由第二风道进入箱体内,从而实现箱体内部的湿空气排出和外部的干空气进入的不断地循环,从而降低了箱体内的湿度,提高物品的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箱体;11、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2、门体;3、风机;4、第一风道;5、第二风道;51、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所示,为解决现有的烘干装置内的湿空气只能内循环,导致烘干装置内的物品的烘干效率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包括箱体1、门体2、风机3和第一风道4,门体2可开合地设置在箱体1上,箱体1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风机3的进风端和第一开口11连通,风机3的出风端和第一风道4的一端连通,第一风道4的另一端和第二开口12连通;第一风道4上还形成有第二风道5,第二风道5一端和第一风道4连通,另一端和大气连通。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在进行烘干时,风机3开启后风机3将箱体1内的湿空气从第一开口11处吸出,并排到第一风道4内,湿空气沿着第一风道4流动,最后进入第二开口12处重新回到箱体1内,如此往复循环,加快了箱体1内空气的流动,提高蒸发的速度和效率,进一步地,通过在第一风道4上形成的第二风道5,使得进入第一风道4的湿空气在流动过程中的一部分沿着第二风道5排到大气中,从而使箱体1内形成负压环境,从而促进水分的蒸发,进一步加快了烘干的速度,当箱体1内达到负压环境后,箱体1外部的干空气由第二风道5进入,与第一风道4中的湿空气汇合后从第二开口12进入箱体1,实现了箱体1内部和外部空气的循环,进一步提升了烘干的效率。本发明的烘干装置通过设置风机3和第一风道4,提高箱体1内空气循环的基础上,又通过第二风道5将湿空气排出,使箱体1内形成负压,在负压环境下箱体1外部的干空气由第二风道5进入箱体1内,从而实现箱体1内部的湿空气排出和外部的干空气进入的不断地循环,降低了箱体1内的湿度,提高物品的烘干效率。
如图1、图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门体2和箱体1通过枢转连接;优选地,风机3和第一风道4设置在箱体1的顶部;第一开口11设置成圆形,第二开口12设置成方形,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处分别设置有密封件(图中未示出),风机3和第一风道4分别通过密封件和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连接,沿风机3至第二开口12处第一风道4的口径逐渐增大,第二风道5设置于靠近第一开口11的位置,在第二风道5上设置有可开合地盖体51,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臭氧杀菌装置(图中未示出),优选地,臭氧杀菌装置设置在箱体1的侧壁上。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门体2和箱体1枢转连接更便于用户开关门,取放物品。风机3和第一风道4设置在箱体1的顶部,箱体1的顶部对风机3和第一风道4具有支撑的作用,更便于安装,结构更稳定牢固。在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处设置密封件,将风机3、第一风道4、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之间的缝隙封闭,从而防止空气外泄。沿风机3至第二开口12处第一风道4的口径逐渐增大,使得空气的流动呈发散式的,进而使空气的流动速度更快。在箱体1的内侧壁上设置臭氧杀菌装置用于对箱体1或箱体1内部的物品进行杀菌消毒,防止箱体1内部发霉,增加了烘干装置的功能使物品更干净卫生,进一步地,在第二风道5上设置可开合地盖体51,从而使烘干装置在使用臭氧杀菌装置进行杀菌消毒时能够将第二风道5与大气连通的开口封闭,进而防止臭氧泄露对人体造成损害,并且通过控制盖体51打开的面积,控制第二风道5出风和进风的大小,调节湿空气与干空气的交换量,进而控制箱体1内的湿度。
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风道5的口径小于第一风道4与风机3连通的一端的口径;并且第二风道5的风路方向与第一风道4的由风机3向第二开口12的风路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第二风道5的口径小于第一风道4与风机3连通的一端的口径,使得风机3将湿空气排到第一风道4内后,由于第二风道5的口径小于第一风道4与风机3连通的一端的口径,从而使进入第二风道5的湿空气相较于流入第二开口12的湿空气更少,从而防止湿空气大量从第二风道5排出而引起热量的损失,进一步地,第二风道5的风路方向与第一风道4的由风机3向第二开口12的风路方向的夹角为锐角,从而使第一风道4中的湿空气在向第二开口12流动时,第二风道5的入风口在湿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从而使湿空气更容易进入第二风道5并排出,而当箱体1内处于负压状态时,箱体1外部的干空气进入第二风道5后,由于外部的干空气受到第一风道4中的流动的湿空气的阻挡而速度减弱,从而防止外部空气进入过多而造成热量损失,影响烘干效率。
综上所述,通过在烘干装置上设置风机3,并使风机3连通第一风道4使得烘干装置内的空气在第一风道4和箱体1之间循环,增强空气的流动,进而加快水分蒸发的速度,进一步地,在第一风道4上设置与第一风道4连通的第二风道5使箱体1内的湿空气通过第二风道5排出,从而使箱体1内呈负压状态,在负压状态下,箱体1外部的干空气由第二风道5进入第一风道4,并与湿空气汇合后进入箱体1内,从而降低了箱体1内的湿度,进一步地,由于第二风道5的口径小于第一风道4与风机3连通的一端的口径;并且第二风道5的风路方向与第一风道4的由风机3向第二开口12的风路方向的夹角为锐角,从而使湿空气更容易进入第二风道5并排出,而当箱体1内处于负压状态时,外部干空气进入第二风道5后,由于外部干空气受到第一风道4中流动的湿空气的阻挡而速度减弱,从而防止外部空气进入过多而造成热量损失,影响烘干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仅用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旨在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上述结构进行调整,以便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风道4和风机3设置在箱体1的顶部,也可以分别设置在箱体1的相对的两侧,因此不对第一风道4和风机3的设置位置进行任何的限制,只要第一风道4和风机3能够实现箱体1内空气的循环即可,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密封件可以是密封毛毡,也可以是密封橡胶条,因此不对密封件的具体类型进行任何的限制,只要密封件能够使第一开口11和风机3、第二开口12和第一风道4的连接处实现密封即可,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管状,也可以是方形管状,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形状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因此不对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的形状进行任何的限制,只要第一风道4和第二风道5能够使气流通过即可,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烘干装置的箱体1形状可以是长方体形也可以是圆柱体形,因此不对箱体1的具体形状进行任何的限制,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烘干装置的门体2与箱体1枢转连接,或者,门体2和箱体1设置成滑动连接,因此不对门体2和与箱体1的具体连接方式进行任何的限制,只要门体2能够可开合的遮蔽箱体1即可,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箱体1的内部设置多层的搁架(图中未示出),搁架用于放置物品,不对搁架的形状进行任何的限制,只要搁架能够放置衣物即可,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本实用新型是以烘干装置为例进行描述的,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显然可以是适用于多种用途的设备,例如,衣物烘干机、食品烘干机等。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箱体、门体、风机和第一风道,所述门体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所述风机的进风端和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端和所述第一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风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风道上还形成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一端和所述第一风道连通,另一端和大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上设置有可开合的盖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风机至所述第二开口处所述第一风道的口径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的口径小于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风机连通的一端的口径;并且/或者,
所述第二风道的风路方向与所述第一风道的由所述风机向所述第二开口的风路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和所述第一风道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和所述箱体枢转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包括臭氧杀菌装置,所述臭氧杀菌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为圆形,所述第二开口为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密封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650339.8U CN216132187U (zh) | 2021-07-20 | 2021-07-20 | 烘干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650339.8U CN216132187U (zh) | 2021-07-20 | 2021-07-20 | 烘干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132187U true CN216132187U (zh) | 2022-03-25 |
Family
ID=80767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650339.8U Active CN216132187U (zh) | 2021-07-20 | 2021-07-20 | 烘干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132187U (zh) |
-
2021
- 2021-07-20 CN CN202121650339.8U patent/CN21613218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414635B1 (ko) | 의류처리장치 | |
JP6362830B2 (ja) | 家電機器 | |
US10526746B2 (en) | Clothes dryer | |
JP2007068870A (ja) | 衣類乾燥機 | |
CN216132187U (zh) | 烘干装置 | |
JP4584850B2 (ja) | 除湿機 | |
KR20180124351A (ko) | 냉각 단계를 포함하는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에서의 공기 순환 방법 | |
KR102203700B1 (ko) | 오존 배출 방지 기능이 구비된 제습장치 | |
KR102505504B1 (ko) | 의류처리장치 | |
KR100857269B1 (ko) | 빨래건조장치 | |
KR101180544B1 (ko) | 다용도 건조시스템 | |
CN220486101U (zh) | 干衣机 | |
CN110822677A (zh) | 交替循环式加湿与吸湿装置 | |
CN219385707U (zh) | 具有室内空气除湿功能的衣物护理柜 | |
CN220486113U (zh) | 衣物护理柜 | |
KR102571333B1 (ko) | 의류처리장치 및 이의 팬 | |
US20240133112A1 (en) | Flow path switching unit for dryer and dryer including the same | |
KR102686454B1 (ko) | 빌트인 의류케어기기 | |
KR100400456B1 (ko) | 제습기의 공기 토출구조 | |
CN212343132U (zh) | 一种防潮型控制柜 | |
KR102505485B1 (ko) | 의류처리장치 | |
CN217357126U (zh) | 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 |
WO2023020267A1 (zh) | 双筒衣物处理设备 | |
CN210001218U (zh) | 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有机肥仓库 | |
CN221844235U (zh) | 一种自动除湿的收纳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