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24696U - 一种病患用无菌转移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病患用无菌转移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24696U
CN216124696U CN202121868158.2U CN202121868158U CN216124696U CN 216124696 U CN216124696 U CN 216124696U CN 202121868158 U CN202121868158 U CN 202121868158U CN 216124696 U CN216124696 U CN 2161246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shell
side wall
servo motor
protection mechanism
cov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6815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三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ying Hefu Jiangsu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ying Hefu Jiangsu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ying Hefu Jiangsu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ying Hefu Jiangsu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6815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246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246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246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患用无菌转移舱,包括防护机构、控制器、检测机构和运载底盘,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外壳体、罩体、气阀、呼吸面罩、UV灯管和电加热器;所述罩体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体的外表面铰接,所述气阀的进气口连通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所述气阀的出气口通过软管与所述呼吸面罩的内侧壁连通,所述UV灯管的外表面安装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机构及检测机构之间的机械联动及互相配合,在非使用状态下能够保障防护机构处于密封且无菌环境,并在使用时能够帮助使用者处于无菌环境进行运输,并且依靠电加热器有效满足舱内恒温,并通过呼吸面罩及气阀为使用者进行氧气输入,有效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病患用无菌转移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防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病患用无菌转移舱。
背景技术
对于具有大面积创伤,或遭受特殊疾病及放射性伤害的患者而言,其治疗环境需为无菌治疗室,以防止其创伤处发生二次感染的现象;
然而,对于此类特殊患者而言,其在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需进行房间转移,以进行大型医疗器械的特殊理疗;在转移期间,患者自身便相当于脱离了无菌环境;即使是进行以分钟计数的短暂转移,在此期间患者自身仍会因直接接触到空气内的细菌,造成伤口感染;即使是现有技术中,对患者的医疗移动床安装支架、包覆消毒隔离布罩,这种操作方式仍无法保障患者自身的使用需求。
为此,提出一种病患用无菌转移舱。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病患用无菌转移舱,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病患用无菌转移舱,包括防护机构、控制器、检测机构和运载底盘,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外壳体、罩体、气阀、呼吸面罩、UV灯管和电加热器;
所述罩体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体的外表面铰接,所述气阀的进气口连通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所述气阀的出气口通过软管与所述呼吸面罩的内侧壁连通,所述UV灯管的外表面安装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所述电加热器的外表面安装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
所述检测机构的外表面安装于所述防护机构的内侧壁,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滚珠丝杠、滑台和红外传感器;
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带与所述第二滚珠丝杠的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珠丝杠的移动螺母与所述滑台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台的外表面与所述红外传感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运载底盘的两侧转动连接有轮体,所述轮体为万向轮、麦克纳姆轮或车轮的一种或多种,用于运输所述防护机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壳体(101)的外表面开设有止口槽,所述罩体的外表面开设有止口,所述外壳体的所述止口槽与所述罩体的所述止口相适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电子雾化器;
所述电子雾化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外表面安装有电子屏。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机架、第一伺服电机、第一滚珠丝杠和移动架;
所述机架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外表面与所述机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滚珠丝杠的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滚珠丝杠的移动螺母与所述移动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架的顶部与所述滑台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外表面与所述移动架的外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机构及检测机构之间的机械联动及互相配合,在非使用状态下能够保障防护机构处于密封且无菌环境,并在使用时能够帮助使用者处于无菌环境进行运输,并且依靠电加热器有效满足舱内恒温,并通过呼吸面罩及气阀为使用者进行氧气输入,有效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机构及检测机构之间的机械联动及互相配合,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可以输出两组不同轴向的线性自由度,并以此保障装置间的结构紧凑性的同时,还可以对患者的任意身体位置进行温度检测,并实时反馈至外部电子屏以供医护人员进行检测,有效保障实际使用需求;
三、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模块化设计,安装使用及例行维护均可方便操作,同时保障了成本及实用性需求,可大规模批量化生产,有效满足当前实际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机构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机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罩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机构内部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防护机构;101、外壳体;1011、止口槽;102、罩体;1021、止口;103、气阀;104、呼吸面罩;105、电子雾化器;106、UV灯管;107、电加热器;2、控制器;3、电子屏;4、检测机构;401、机架;402、第一伺服电机;403、第一滚珠丝杠;404、移动架;405、第二伺服电机;406、第二滚珠丝杠;407、滑台;408、红外传感器;5、运载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需要注意的是,术语“第一”、“第二”、“对称”、“阵列”等仅用于区分描述与位置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对称”等特征的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同样,对于未以“两个”、“三只”等文字形式对某些特征进行数量限制时,应注意到该特征同样属于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数量;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说明书附图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病患用无菌转移舱,包括防护机构1、控制器2、检测机构4和运载底盘5,防护机构1包括外壳体101、罩体102、气阀103、呼吸面罩104、UV灯管106和电加热器107;
罩体102的外表面与外壳体101的外表面铰接,气阀103的进气口连通于外壳体101的内侧壁,气阀103的出气口通过软管与呼吸面罩104的内侧壁连通,UV灯管106的外表面安装于外壳体101的内侧壁,电加热器107的外表面安装于外壳体101的内侧壁;
检测机构4的外表面安装于防护机构1的内侧壁,检测机构4包括第二伺服电机405、第二滚珠丝杠406、滑台407和红外传感器408;
第二伺服电机405的输出轴通过传动带与第二滚珠丝杠406的螺纹杆固定连接,第二滚珠丝杠406的移动螺母与滑台40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滑台 407的外表面与红外传感器40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运载底盘5的两侧转动连接有轮体,轮体为万向轮、麦克纳姆轮或车轮的一种或多种,用于运输防护机构1;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外壳体101的外表面开设有止口槽1011,罩体102 的外表面开设有止口1021,外壳体101的止口槽1011与罩体102的止口1021 相适配;
止口槽1011与止口1021进行配合,用于罩体102对外壳体101内部进行密封隔绝,保障在运输过程中的无菌环境需求。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防护机构1还包括电子雾化器105;
电子雾化器105的出水口与外壳体101的内侧壁连通;
本装置在非使用状态下需定期清洁,通过对电子雾化器105注入消毒液,对外壳体101内部喷洒消毒雾,并由罩体102进行密封,以进行充分杀菌。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本装置在使用电子雾化器105杀菌后,需安置于无菌治疗室内,并通过电加热器107进行烘干处理,且二十四小时内不能应用于患者。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外壳体101的外表面安装有电子屏3;
电子屏3用于反馈患者当前的身体温度数据,以帮助医护人员进行信息收集。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检测机构4还包括机架401、第一伺服电机402、第一滚珠丝杠403和移动架404;
机架401的外表面与外壳体10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伺服电机402 的外表面与机架4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一伺服电机402的输出轴与第一滚珠丝杠403的螺纹杆固定连接,第一滚珠丝杠403的移动螺母与移动架404 的底部固定连接,移动架404的顶部与滑台407的底部滑动连接,第二伺服电机405的外表面与移动架404的外部固定连接;
检测机构4自身可以进行X轴向的线性调节,其中第一伺服电机402驱动第一滚珠丝杠403的螺纹杆旋转,第一滚珠丝杠403的螺纹杆将扭矩转换为线性驱动于移动螺母,移动螺母带动移动架404及滑台407进行X轴向的线性位移。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外壳体101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用于为所有电器元件进行供电。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外壳体101的外部安装有充电插口,用于为蓄电池充电。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本装置的所有电器元件由控制器2进行控制。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本装置在非使用状态下时需停靠进无菌治疗室内部,并通过UV灯管106不间断照射外壳体101的内部,保障外壳体101与罩体102所形成的密闭空间内为无菌环境;
当患者需要从无菌治疗室进行转移时,关闭UV灯管106,将患者安置于外壳体101的内部,并将呼吸面罩104带入患者的面部,随后关闭罩体102,;推动运载底盘5,带动患者进行移动运输;
运输时,红外传感器408实时检测外壳体101内部的温度及患者的身体温度,并由电加热器107进行温度调节,电子屏3用于反馈患者当前的身体温度数据,以帮助医护人员进行信息收集。
同时,检测机构4自身可以进行X轴向的线性调节,其中第一伺服电机402驱动第一滚珠丝杠403的螺纹杆旋转,第一滚珠丝杠403的螺纹杆将扭矩转换为线性驱动于移动螺母,移动螺母带动移动架404、滑台407及其所安装的红外传感器408进行X轴向的线性位移;
同时,检测机构4自身还可以进行Y轴向的线性调节,其中第二伺服电机405驱动第二滚珠丝杠406的螺纹杆进行旋转,第二滚珠丝杠406将扭矩转换为线性传递于移动螺母,带动滑台407及其所安装的红外传感器408进行Y轴向的线性位移,以保障机构间对患者的任意身体位置进行数据监测,保障实际安全需求;
本装置在非使用状态下需定期清洁,通过对电子雾化器105注入消毒液,对外壳体101内部喷洒消毒雾,并由罩体102进行密封,以进行充分杀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病患用无菌转移舱,包括防护机构(1)、控制器(2)、检测机构(4)和运载底盘(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1)包括外壳体(101)、罩体(102)、气阀(103)、呼吸面罩(104)、UV灯管(106)和电加热器(107);
所述罩体(102)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体(101)的外表面铰接,所述气阀(103)的进气口连通于所述外壳体(101)的内侧壁,所述气阀(103)的出气口通过软管与所述呼吸面罩(104)的内侧壁连通,所述UV灯管(106)的外表面安装于所述外壳体(101)的内侧壁,所述电加热器(107)的外表面安装于所述外壳体(101)的内侧壁;
所述检测机构(4)的外表面安装于所述防护机构(1)的内侧壁,所述检测机构(4)包括第二伺服电机(405)、第二滚珠丝杠(406)、滑台(407)和红外传感器(408);
所述第二伺服电机(405)的输出轴通过传动带与所述第二滚珠丝杠(406)的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珠丝杠(406)的移动螺母与所述滑台(40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台(407)的外表面与所述红外传感器(40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患用无菌转移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底盘(5)的两侧转动连接有轮体,所述轮体为万向轮、麦克纳姆轮或车轮的一种或多种,用于运输所述防护机构(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患用无菌转移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01)的外表面开设有止口槽(1011),所述罩体(102)的外表面开设有止口(1021),所述外壳体(101)的所述止口槽(1011)与所述罩体(102)的所述止口(1021)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患用无菌转移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1)还包括电子雾化器(105);
所述电子雾化器(105)的出水口与所述外壳体(101)的内侧壁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患用无菌转移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01)的外表面安装有电子屏(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患用无菌转移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4)还包括机架(401)、第一伺服电机(402)、第一滚珠丝杠(403)和移动架(404);
所述机架(401)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壳体(10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02)的外表面与所述机架(4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02)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滚珠丝杠(403)的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滚珠丝杠(403)的移动螺母与所述移动架(40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架(404)的顶部与所述滑台(407)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405)的外表面与所述移动架(404)的外部固定连接。
CN202121868158.2U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病患用无菌转移舱 Active CN2161246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68158.2U CN216124696U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病患用无菌转移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68158.2U CN216124696U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病患用无菌转移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24696U true CN216124696U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69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68158.2U Active CN216124696U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病患用无菌转移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246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91019B2 (en) Patient support with universal energy supply system
EP2142158B1 (en) Patient support with universal energy supply system
US8914924B2 (en) Patient support with universal energy supply system
CN104606761A (zh) 内科临床呼吸消毒过滤装置
CN216124696U (zh) 一种病患用无菌转移舱
CN111588574A (zh) 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
CN107320822A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制氧机
CN213406616U (zh) 防护自洁转运车
CN111956411B (zh) 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护装置
CN213066469U (zh) 一种智能化应急防疫医院隔离消毒系统
CN104841046A (zh) 呼吸内科护理仪
US20230310245A1 (en) Protection device for protecting against pathogens, and method
CN212699757U (zh) 一种呼吸重症传染病消毒装置
CN211561178U (zh) 一种便携式医用消毒箱
CN110339007B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防护装置
CN220989358U (zh) 一种大内科临床用呼吸装置
CN209662389U (zh) 一种重症监护室使用的供氧设备
CN217146962U (zh) 一种便携式雾化器消毒收纳装置
CN213788280U (zh) 加氧隔离单人移动舱
CN115171169B (zh) 护理绩效考核信息录入装置
CN214387335U (zh) 一种手术室用清洁护理设备
CN214807532U (zh) 一种具有杀菌消毒的高速雾化器设备
CN220558320U (zh) 一种医用超声图像处理设备
CN215231245U (zh) 一种内科临床用呼吸装置
CN220530459U (zh) 一种用于护理的雾化吸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