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23708U - 一种螃蟹养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螃蟹养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23708U
CN216123708U CN202023189577.1U CN202023189577U CN216123708U CN 216123708 U CN216123708 U CN 216123708U CN 202023189577 U CN202023189577 U CN 202023189577U CN 216123708 U CN216123708 U CN 216123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eeding
driving
sliding seat
sliding
culti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8957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泮倩倩
史策
王春琳
母昌考
叶央芳
宋微微
李荣华
刘磊
王欢
吴清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ingb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318957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23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23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23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一种螃蟹养殖装置,包括:养殖箱组,该养殖箱组包括有本体(77)以及沿着该本体周缘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养殖箱(7),各个养殖箱(7)上分别开设有进料口(70),且各个养殖箱(7)的进料口(70)于周向上逐一对齐设置;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所述养殖箱组并悬置于养殖池(1)上;第一驱动件(8),其动力输出端与上述养殖箱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养殖箱组转动;投料装置(2),设置在养殖池(1)上,包括有投料部,在所述养殖箱(7)发生周向转动的状态下,所述投料部能与任意一个养殖箱进料口(70)一一对应,进而完成对每个养殖箱(7)的投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仅需设置一个投料点即可完成投喂,且能促进水体流动。

Description

一种螃蟹养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螃蟹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螃蟹的主要养殖模式为池塘养殖,尽管总量较大,但存在池塘设施落后、养殖成活率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制约了产业发展。螃蟹陆基单体养殖是解决以上问题可行方法之一,通过收取池塘螃蟹亚成体转至单体养殖系统中分隔养殖,不但能够实现防止相残、反季上市,还可以生产软壳蟹等高附加值水产品。
基于此,人们研究出了螃蟹陆基单体养殖装置,如专利号为ZL201110280120.8的发明专利《蟹的室内立体养殖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102440213B)、专利号为ZL201310069565.0的发明专利《青蟹单体框室内水泥池养殖装置及其养殖方法》(授权公告号为CN103155887B)、申请号为CN201511013623.3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公布号为CN105475209A》等公开的装置,螃蟹陆基单体养殖虽然在一定程度能模拟池塘养殖下自然的生态条件,但仍存在水体交换不足、不易排污、养殖容器清洗困难等缺陷,导致螃蟹生长较慢。
因此,池塘养殖与陆基单体养殖各有利弊,为了将两者进行结合,专利号为ZL201310634646.0的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水产养殖的工业化自动投饵系统》(授权公告号为CN103858808B)公开了一种自动投饵系统,其包括架设在养殖池上方的轨道、设置在养殖池内带有定位识别板的养殖筐组以及能沿着轨道行走的投饲装置,通过驱动投饲装置移动至需要投饵点,即可对养殖筐进行自动化精确投饵。但是该专利存在如下问题:1、虽然该专利仅需用到一台投饲装置,但投饲装置在使用时需要来回移动至不同的投料点进行投料,且养殖池内的各个养殖筐相对养殖池为静止设置,从而导致水体流动不足,进而影响螃蟹的生长;2、投饲装置结构较复杂,市场上一般的投饲装置无法适用;3、青蟹等潮间带螃蟹需要定期干露,但该养殖系统为24h浸水设计。因此,亟待解决如何实现定点且单点投料和水体流动的问题,并实现养殖筐组定期干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仅需设置一个投料点即可完成投喂的螃蟹养殖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螃蟹养殖量的同时还能通同一个投料点,进而使得集约化养殖更加突显的螃蟹养殖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准确投料,同时能实现青蟹定期干露的螃蟹养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螃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养殖箱组,该养殖箱组包括有本体以及沿着该本体周缘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养殖箱,各个养殖箱上分别开设有进料口,且各个养殖箱的进料口于周向上逐一对齐设置;
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所述养殖箱组并悬置于养殖池上;
第一驱动件,其动力输出端与上述养殖箱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养殖箱组转动,从而使得各个养殖箱的进料口能随着所述养殖箱组转动而发生周向转动;
以及
投料装置,该投料装置设置在养殖池上,包括有用于向各个养殖箱投料的投料部,在所述养殖箱发生周向转动的状态下,所述投料部能与任意一个养殖箱进料口一一对应,进而完成对每个养殖箱的投料。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优选的,所述养殖箱组有至少两组,而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用于连接在养殖池上的支架、架设在支架上的滑轨、能移动地设置在滑轨上的至少两个滑座,各个所述养殖箱组具有各自对应的滑座,各个所述养殖箱组的本体的中心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各自的滑座上;该养殖装置还包括有驱动各个养殖箱组依次移动至所述投料装置所在位置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滑座上;其中: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二驱动件以及与该第二驱动件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能将所述第二驱动件的旋转动力转换为使所述滑座连同各自对应的养殖箱组发生沿着所述滑轨的移动。使用时将各组养殖箱组移动至投料装置处,然后驱动养殖箱组转动即可完成投料,整个过程中提高螃蟹养殖量的同时还通用一台投料装置,使得螃蟹集约化养殖更加突显;且移动的养殖箱组能进一步促进水体流动;同时,本申请的装置便于在一个位置观察、收获、管理螃蟹。
各驱动件的工作需要电源,且各驱动件需要随着滑座移动,为减轻重量的同时避免电源线的干扰,进一步的,所述滑轨包括有两个开口面对面设置、并呈U型的子滑轨,各个子滑轨包括有上横向部和下横向部以及连接上横向部和下横向部之间的竖向部,所述上横向部继续向上延伸形成有凸壁,所述凸壁朝向开口的内壁面具有导电滑轨,对应地,所述滑座包括有呈“工”字型的滑座本体,该滑座本体包括有上滑座部和下滑座部,所述上滑座部具有能相对所述上横向部滑动的上滑轮,对应地,所述上横向部具有供所述上滑轮滑动的上滑轨,其中,所述滑座的上滑座部上还设置有电路控制箱,所述电路控制箱电连接有与所述导电滑轨相电连接的导电条,在所述上滑座部的上滑轮相对上滑轨移动的状态下,从而实现导电滑轨经所述导电条以及滑座向所述第二驱动件和第一驱动件提供电源。如此,导电滑轨通电即可将电传导至第一、第二驱动件。为提高使用安全,可在滑轨、滑座外套设绝缘套或/和在滑轨上方设置雨棚等。
进一步的,所述下滑座部具有能相对所述下横向部滑动的下滑轮;其中,
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有连接在所述下滑座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则包括有与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的齿轮以及齿条,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子滑轨之竖向部上并与所述齿轮相啮合,在所述上滑座部的上滑轮相对上滑轨以及所述下滑座部的下滑轮相对所述下横向部同步滑移的状态下,从而实现导电滑轨经所述导电条以及滑座之上滑座部、下滑座部向所述第二驱动件提供电源。
为了在同一滑座上同时安装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机构,且不影响滑座的移动以及养殖箱组的转动,进一步的,所述下滑座部上连接有用于连接第一驱动件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外露出面对面设置的所述子滑轨形成的开口之外,所述连接座具有用于容置第一驱动件的容置腔,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设置在连接座底部的第一电机,所述转轴的上端穿过所述连接座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转轴的上端相连,该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由第一电机驱动转动的主动带轮、与所述转轴同轴设置的从动带轮以及连接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的传动带,所述导电滑轨经所述导电条以及下滑座部和连接座向所述第一电机供电源。当然,上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也可直接与转轴连接,而无需另外设置第一传动机构。设置第一传动机构利于控制转轴的转速。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有两组且各组中的齿条分别设置在两个子滑轨之竖向部的内壁面上,各组中的第二电机及齿轮分别位于下滑座部的两侧上并对应各自的齿条设置。进而,通过控制各第二电机的转速可实现滑座沿着滑轨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
上述滑轨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设计,如“一”字型,S型等,较优选的,所述滑轨首尾相连形成“回”字型。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移动滑座,即可将各滑座上的养殖箱组依次移动至投料装置处,方便定点投料;且转动的养殖箱组能搅动水体,促进水体流动性,同时搅动水体能将养殖池内的污物汇集到一处,便于清理污物。
由于螃蟹的生长离不开水,本申请的养殖箱组多设置在水里,投料时,养殖箱组转动势必会带动水体流动,故而存在水流影响投料准确性的问题,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优选的,所述养殖箱组能上下移动地设置在连接机构上;还包括有设置在连接机构上并与养殖箱组传动连接以驱动各养殖箱组相对养殖池上下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故而,当需要投料时,向上移动养殖箱组,使得养殖箱组离开水面,然后转动养殖箱组即可实现准确投料。且离开水面的养殖箱组还能实现定期干露,避免养殖箱组长期浸泡在水中,进而适用于青蟹等潮间带螃蟹。当然,对于梭子蟹等需要长期浸泡在水体中的螃蟹,可通过降低养殖箱组的转动,进而减缓水体流动而提高水中投料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机构上的第三电机以及丝杆螺母副,丝杆螺母副中的丝杆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丝杆螺母副中的螺母与所述养殖箱组相连。通过转动丝杆即可带动螺母及与螺母相连的养殖箱组上下移动。
在上述方案中,养殖箱内部可为一层或一层以上,养殖箱内部的干净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螃蟹的生长,故而优选的,所述养殖箱通过分隔件分隔为至少上下两层,上层形成用于养殖螃蟹的养殖腔,下层形成用于收集污物的集污腔,分隔件上设有供污物通过的通孔,所述进料口设于养殖箱的上部并与养殖腔相连通,所述养殖箱的下部开设有与集污腔相连通的排污口。本体在转动和/或移动的过程中能将集污腔内的污物甩出,进而无需人工清理,且水体也可从排污口进入养殖箱内,保证养殖箱内水体的流动性;同时通过设置分隔件将污物与螃蟹分离,易于螃蟹生长。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上述养殖池,所述养殖池的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且养殖池的底面由进水口所在的一侧向出水口所在的一侧向下倾斜。如此能将养殖池内的污物集中至出水口并排出,实现水体自净。当然,本申请的养殖装置也可直接应用于池塘、江河等螃蟹养殖场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设置投料装置,且养殖箱组能转动地设置在连接机构上,养殖箱组中各养殖箱的进料口周向分布,通过转动养殖箱组即可实现在同一个投料处对所有的养殖箱中的螃蟹进行投料;且采用现有的投料装置即可实现;同时本申请的装置便于工作人员在一个观察点观察每个养殖箱内螃蟹的生长情况,且便于收取和投放螃蟹;养殖箱组在转动的过程中能促进水体流动,流动水体能更好地模拟螃蟹在自然条件下的环境,进而利于螃蟹生长,特别是在青蟹产卵时期,一定的水流刺激对青蟹产卵非常有利,且适当的水流流速能带走水体中氨氮有害物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养殖箱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养殖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部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养殖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养殖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图7中C部的放大图;
图9为图7中D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螃蟹养殖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一,该螃蟹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池1、投料装置2、支架3、滑轨4、滑座5、养殖箱组、第一驱动件8和第二驱动机构9。
其中,养殖池1的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且养殖池的底面由进水口所在的一侧向出水口所在的一侧向下倾斜。
投料装置2仅有一台并设置在养殖池1边上,投料装置2上设有具有出料口20的投料部,该投料装置2的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设计。当然也可采用人工投料的方式在投料装置处进行投料。
上述支架3横跨在养殖池1上;滑轨4水平架设在支架3上,并位于支架3的下方,且滑轨4首尾相连形成“回”字型;上述滑座5、养殖箱组、第一驱动件8和第二驱动机构9有6组(当然也可为一组或一组以上,具有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本实施例中以其中一组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如下:
该组中的养殖箱组包括有一个本体77及多个养殖箱7(养殖箱7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计),各养殖箱7通过本体77相连,并沿周向间隔设置在本体77的外边缘上,且各养殖箱7上分别开设有进料口70,本实施例中各养殖箱7的进料口70以本体77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形分布,进而实现于周向上逐一对齐。上述投料装置2的出料口20位于任意一个养殖箱进料口70的上方,并在本体77转动的状态下能依次与各个养殖箱7上的进料口70相对,进而,通过转动本体77,即可实现定点、定量投料。为观察养殖箱 7内螃蟹的情况,可在投料装置2的出料口20上设置高速摄像头,高速摄像头正对进料口70。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各养殖箱7通过分隔件71分隔为上下两层,上层形成用于养殖螃蟹的养殖腔72,本实施例中每个养殖腔72内只养一只蟹,从源头解决螃蟹相互残杀的弊端,同时确保每个养殖箱7内有充足的溶氧量。下层形成用于收集污物的集污腔73,分隔件71上设有供污物通过的通孔,进料口70设于养殖箱7的上端面并与养殖腔72相连通,且进料口70向外倾斜设置,以便于投料。养殖箱7的下部开设有与集污腔73相连通的排污口74。通过控制通孔的孔径可实现仅供污物通过而投入的物料无法通过。
该组中的滑座5能移动地设置在滑轨4上,本体77水平设置,本体77的中心通过转轴78能转动地设置在滑座5上,第一驱动件8的输出端与转轴78传动连接,以驱动转轴78转动,第二驱动机构9的输出端与滑座5传动连接,以驱动滑座5沿着滑轨4 移动。具体的:
滑轨4包括有两个开口面对面设置、并呈U型的子滑轨40,各个子滑轨40包括有上横向部401和下横向部402以及连接上横向部401和下横向部402之间的竖向部403,上横向部401继续向上延伸形成有凸壁404,凸壁404朝向开口的内壁面具有导电滑轨 41。滑座5包括有呈“工”字型的滑座本体53和设于滑座本体53下方的连接座54,该滑座本体53包括有上滑座部531和下滑座部532,上滑座部531具有能相对上横向部 401滑动的上滑轮52,对应地,上横向部401具有供上滑轮52滑动的上滑轨405;滑座 5的上滑座部531上还设置有电路控制箱500,电路控制箱500电连接有与导电滑轨41 相电连接的导电条100,在上滑座部531的上滑轮52相对上滑轨405移动的状态下,从而实现导电滑轨41经导电条100以及滑座5向第二驱动件和第一驱动件8提供电源。上述下滑座部532具有能相对下横向部402滑动的下滑轮51;其中,第二驱动机构9 包括有连接在下横向部402的第二电机91,第二电机91的输出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滑轨4相连,第二传动机构能将第二电机91的旋转动力转换为使滑座5连同各自对应的养殖箱组发生沿着滑轨4的移动,第二传动机构可为齿轮与齿条配合的结构(如齿轮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齿条沿滑轨长度设置在滑轨上),也可为与下滑轮51的转动轴传动连接的结构,以使滑座5在第二电机91的作用下能沿着滑轨4移动,当然也可为其它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9有两组并分别对应各子滑轨40设置,当滑座5移动至滑轨4转角处时,通过控制两个第二电机91的转速可实现滑座5的转弯。且导电滑轨41经导电条100以及滑座5之上滑座部531、下滑座部532向第二电机91提供电源。
上述连接座54用于连接第一驱动件8,连接座54外露出面对面设置的子滑轨40 形成的开口之外,连接座54具有用于容置第一驱动件8的容置腔50,第一驱动件8包括设置在连接座底部的第一电机81,转轴78竖向设置,转轴78的上端穿过连接座54 的底部,第一电机81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转轴78的上端相连,该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由第一电机81驱动转动的主动带轮82、与转轴78同轴设置的从动带轮83 以及连接主动带轮82与从动带轮83的传动带84,导电滑轨41经导电条100以及下滑座部532和连接座54向第一电机81提供电源。当然,本申请也可直接设置电源、电线等组件与第一、第二电机相连而直接给电机供电。上述本体呈圆环状,其中心与转轴78 下端部相连,进而,第一电机81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养殖箱组转动。
本实施例中,为降低水体对养殖装置的影响,仅本体77、养殖箱组位于养殖池1 的水体内,支架3、滑轨4、滑座5、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机构均位于水面上方,具体请参见图1。且养殖箱7设于水体上层,能达到一个过滤的作用,螃蟹产生的污物从养殖箱7排出后会积淀到养殖池1的底面,通过本体77的移动和旋转带动水体流动,且养殖池1底面一侧高另一侧低的结构设计能将污物引至出水口排出,达到养殖池1本身的水体自净的效果。
实际应用时,启动第二电机91,将某一养殖箱组移动至投料装置2处,使得该养殖箱组上任意一个养殖箱7上的进料口70与投料装置2的出料口20相对,然后启动第一电机81,并控制第一电机81的转速,使得养殖箱组以一定速度转动,养殖箱组上各个养殖箱7上的进料口70能随着养殖箱组转动而发生周向转动,进而依次对准投料装置2的出料口20,并完成投料,待养殖箱组上的养殖箱7全部完成投料后,再次启动第二电机91,使得该养殖箱组离开投料装置2,然后驱动另一养殖箱组移动至投料装置2 处,按上述步骤进行投料。
由于养殖箱组位于水体内,为避免水体流动而造成从投料装置2的出料口20出来的物料无法准确进入养殖箱7的进料口70而导致投料失败,可将投料装置2的出料口 20伸缩设置,当投料时,出料口20完全伸入养殖箱7内,投料完成后再缩回至原位;当然也可降低本体77的转速,使得水流无法对投料造成影响;或者采用其他方式。
实施例二:
如图6~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螃蟹养殖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二,该螃蟹养殖装置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各养殖箱组能相对养殖池上下移动地设置在转轴78上。具体的,包括有设置在转轴78上并与养殖箱组传动连接以驱动各养殖箱组上下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6,该第三驱动机构6包括设置在转轴78上的第三电机61 以及丝杆螺母副,丝杆螺母副中的丝杆62竖向设置并与第三电机61的输出轴相连接,丝杆螺母副中的螺母63与养殖箱组相连。进而,第三电机61能带动丝杆62转动,套设在丝杆62上的螺母63能沿着丝杆62竖向移动,进而带动养殖箱组竖向移动。
同时,本实施例中在转轴78、第三电机61及丝杆62的连接处套设有轴套130,以保护第三电机61。
为提高结构稳定性,使得养殖箱组能稳定地上下移动,还包括有竖向设置的导向柱 140,上述轴套130的底面对应设有导向孔1300,该导向柱140的下端部与养殖箱组相连,上端部穿过导向孔1300,使得养殖箱组沿着导向柱140上下移动。
且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机构9有两组,各组第二驱动机构9包括设置在滑座5之下滑座部532上的第二电机91,第二电机91的输出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滑轨相连,该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与第二电机91的输出轴相连的齿轮92以及设置在子滑轨40之竖向部403上与齿轮92配合的齿条93。各组中的齿条93分别设置在各子滑轨40之竖向部的内侧面上,各组中的第二电机91和齿轮92分别对应各自的齿条93设置在上滑座部531和下滑座部532之间的左右两侧上。
本实施例的装置较适用于青蟹等潮间带螃蟹的养殖,当需要干露时,向上移动养殖箱组至脱离水面即可;干露结束后,向下移动养殖箱组至水体中。当然,投料时,为提高投料准确性,将投料装置的出料口设于水面之上,驱动养殖箱组向上移动至水面之上,使得养殖箱的进料口与投料装置的出料口相对即可进行投料,避免水体流动对投料产生影响。

Claims (10)

1.一种螃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养殖箱组,该养殖箱组包括有本体(77)以及沿着该本体周缘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养殖箱(7),各个养殖箱(7)上分别开设有进料口(70),且各个养殖箱(7)的进料口(70)于周向上逐一对齐设置;
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所述养殖箱组并悬置于养殖池(1)上;
第一驱动件(8),其动力输出端与上述养殖箱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养殖箱组转动,从而使得各个养殖箱(7)的进料口(70)能随着所述养殖箱组转动而发生周向转动;
以及
投料装置(2),该投料装置(2)设置在养殖池(1)上,包括有用于向各个养殖箱(7)投料的投料部,在所述养殖箱(7)发生周向转动的状态下,所述投料部能与任意一个养殖箱进料口(70)一一对应,进而完成对每个养殖箱(7)的投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螃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箱组有至少两组,而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用于连接在养殖池(1)上的支架(3)、架设在支架(3)上的滑轨(4)、能移动地设置在滑轨(4)上的至少两个滑座(5),各个所述养殖箱组具有各自对应的滑座(5),各个所述养殖箱组的本体(77)的中心通过转轴(78)转动连接在各自的滑座(5)上;该养殖装置还包括有驱动各个养殖箱组依次移动至所述投料装置(2)所在位置的第二驱动机构(9),所述第一驱动件(8)和第二驱动机构(9)均设置在所述滑座(5)上;其中: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9)包括有第二驱动件以及与该第二驱动件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能将所述第二驱动件的旋转动力转换为使所述滑座(5)连同各自对应的养殖箱组发生沿着所述滑轨(4)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螃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4)包括有两个开口面对面设置、并呈U型的子滑轨(40),各个子滑轨(40)包括有上横向部(401)和下横向部(402)以及连接上横向部(401)和下横向部(402)之间的竖向部(403),所述上横向部(401)继续向上延伸形成有凸壁(404),所述凸壁(404)朝向开口的内壁面具有导电滑轨(41),对应地,所述滑座(5)包括有呈“工”字型的滑座本体(53),该滑座本体(53)包括有上滑座部(531)和下滑座部(532),所述上滑座部(531)具有能相对所述上横向部(401)滑动的上滑轮(52),对应地,所述上横向部(401)具有供所述上滑轮(52)滑动的上滑轨(405),其中,所述滑座(5)的上滑座部(531)上还设置有电路控制箱(500),所述电路控制箱(500)电连接有与所述导电滑轨(41)相电连接的导电条(100),在所述上滑座部(531)的上滑轮(52)相对上滑轨(405)移动的状态下,从而实现导电滑轨(41)经所述导电条(100)以及滑座(5)向所述第二驱动件和第一驱动件(8)提供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螃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座部(532)具有能相对所述下横向部(402)滑动的下滑轮(51);其中,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有连接在所述下滑座部(532)的第二电机(91),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则包括有与所述第二电机(91)的动力输出端相连的齿轮(92)以及齿条(93),所述齿条(93)设置在所述子滑轨(40)之竖向部(403)上并与所述齿轮(92)相啮合,在所述上滑座部(531)的上滑轮(52)相对上滑轨(405)以及所述下滑座部(532)的下滑轮(51)相对所述下横向部(402)同步滑移的状态下,从而实现导电滑轨(41)经所述导电条(100)以及滑座(5)之上滑座部(531)、下滑座部(532)向所述第二驱动件提供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螃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座部(532)上连接有用于连接第一驱动件(8)的连接座(54),所述连接座(54)外露出面对面设置的所述子滑轨(40)形成的开口之外,所述连接座(54)具有用于容置第一驱动件(8)的容置腔(50),所述第一驱动件(8)包括设置在连接座底部的第一电机(81),所述转轴(78)的上端穿过所述连接座(54)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机(81)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转轴(78)的上端相连,该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由第一电机(81)驱动转动的主动带轮(82)、与所述转轴(78)同轴设置的从动带轮(83)以及连接主动带轮(82)与从动带轮(83)的传动带(84),所述导电滑轨(41)经所述导电条(100)以及下滑座部(532)和连接座(54)向所述第一电机(81)提供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螃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9)有两组且各组中的齿条(93)分别设置在两个子滑轨之竖向部的内壁面上,各组中的第二电机(91)及齿轮(92)分别位于下滑座部(532)的两侧上并对应各自的齿条(93)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螃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箱组能上下移动地设置在连接机构上;还包括有设置在连接机构上并与养殖箱组传动连接以驱动各养殖箱组相对养殖池上下移动的第三驱动机构(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螃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6)包括设置在连接机构上的第三电机(61)以及丝杆螺母副,丝杆螺母副中的丝杆(62)与第三电机(61)的输出轴相连接,丝杆螺母副中的螺母(63)与所述养殖箱组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螃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箱(7)通过分隔件(71)分隔为至少上下两层,上层形成用于养殖螃蟹的养殖腔(72),下层形成用于收集污物的集污腔(73),分隔件(71)上设有供污物通过的通孔,所述进料口(70)设于养殖箱(7)的上部并与养殖腔(72)相连通,所述养殖箱(7)的下部开设有与集污腔(73)相连通的排污口(74)。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螃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上述养殖池(1),所述养殖池(1)的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且养殖池(1)的底面由进水口所在的一侧向出水口所在的一侧向下倾斜。
CN202023189577.1U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螃蟹养殖装置 Active CN216123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89577.1U CN216123708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螃蟹养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89577.1U CN216123708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螃蟹养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23708U true CN216123708U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64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89577.1U Active CN216123708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螃蟹养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237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4162B (zh) 一种工业化水产养殖的自动投饵方法
CN102077803B (zh) 一种抽屉式底栖动物养殖投饲装置及其方法
CN208821471U (zh) 蛋鸭养殖设备
CN111345256A (zh) 一种虾、蟹集中养殖装置
CN103858808B (zh) 一种适用于水产养殖的工业化自动投饵系统
CN103704163B (zh) 一种自走式的自动投饵装置
CN107771733A (zh) 一种智能化漂浮式内循环流水鱼养殖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4573193A (zh) 一种集约化养殖尾水处理设备
CN113575502A (zh) 一种黑斑蛙低成本饲料喂养方法及其喂养池
CN206791361U (zh) 一种笼门统一调节鸡舍
CN203181767U (zh) 肉鸡饲养设备
CN216123708U (zh) 一种螃蟹养殖装置
CN203027898U (zh) 一种轴旋式活鱼分级装置
CN112352726A (zh) 一种可提高锦鲤生长品质与成活率的养殖设备及养殖方法
CN112690243A (zh) 一种螃蟹养殖装置
CN113854224A (zh) 一种智能化渔业装置
CN201894120U (zh) 一种抽屉式底栖动物养殖投饲装置
CN217446145U (zh) 一种鱼菜共生立体无土栽培装置
CN212393590U (zh) 一种无重锤集蛋线伸缩结构
CN210275585U (zh) 一种鱼池水处理系统
CN110074050B (zh) 一种鱼池水处理系统
CN209517905U (zh) 一种精准的辣椒点播器
CN213044769U (zh) 一种用于蟹公寓的投饵装置
CN217136451U (zh) 一种家禽养殖用鸡用食槽
CN220308128U (zh) 一种淡水养殖用网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