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22907U - 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22907U
CN216122907U CN202122469061.0U CN202122469061U CN216122907U CN 216122907 U CN216122907 U CN 216122907U CN 202122469061 U CN202122469061 U CN 202122469061U CN 216122907 U CN216122907 U CN 216122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rocessor
circui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ap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6906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九洲
李朝纲
赵聪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ibitu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ibit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ibit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ibit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6906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22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22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229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第一终端中设置有第一处理器,第一处理器电连接于第一感应电路以及第一通信电路,其中,第一感应电路设置于第一终端的第一壳体的内壁上;第二终端中设置有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电连接于第二感应电路以及第二通信电路,其中,第二感应电路设置于第二终端的第二壳体的内壁上;第一终端中还设置有第一显示屏,第一显示屏电连接于第一处理器的数据输出端,第一显示屏用于显示第一处理器接收到的第二处理器中的数据。通过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终端设备间进行免安装app的数据投屏、共享问题,实现了数据快速互通。

Description

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手机等移动手持终端已经成为人们办公、生活离不开的终端设备,但在某些场景下,如会议、讲座,手持终端的屏幕尺寸无法满足大画面显示的需求,因此,需要将手持终端中的内容投屏至具有大屏幕的终端设备上,如投影仪、台式机电脑。
而在进行手持终端投屏时,往往需要用户安装各种app并进行登录,操作繁琐,而且还可能会因为app版本的不同,导致终端间不能进行数据互通,进一步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一方面,虽然各个app开发公司都会对极力保证其数据的安全性,但仍存在数据泄露的可能性,也会导致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解决终端设备间进行免安装app的数据投屏、共享问题,实现了数据的快速互通,提高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第一终端中设置有第一处理器,第一处理器电连接于第一感应电路以及第一通信电路,其中,第一感应电路设置于第一终端的第一壳体的内壁上;第二终端中设置有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电连接于第二感应电路以及第二通信电路,其中,第二感应电路设置于第二终端的第二壳体的内壁上,其中,当第二感应电路位于第一感应电路的感应范围内时,第二通信电路用于与第一通信电路建立数据传输通路,数据传输通路用于将第二处理器中的数据传送至第一处理器;第一终端中还设置有第一显示屏,第一显示屏电连接于第一处理器的数据输出端,第一显示屏用于显示第一处理器接收到的第二处理器中的数据。
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终端中设置有第二显示屏,第二显示屏的尺寸小于第一显示屏的尺寸。
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感应电路和第二感应电路为NFC电路。
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通信电路和第二通信电路为蓝牙电路或者WIFI无线网卡电路。
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终端中还包括:认证电路以及采集装置;认证电路的数据输出端电连接于第二处理器的认证端,认证电路的数据输入端电连接于采集装置,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安装采集装置。
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采集装置为摄像头、指纹采集器、麦克风以及虹膜采集器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采集装置为摄像头,认证电路包括:摄像头模组连接器、去耦电容以及接地电阻;摄像头模组连接器的数据输入引脚电连接于摄像头,摄像头模组连接器的滤波引脚电连接于去耦电容的一端,去耦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摄像头模组连接器的模拟地引脚电连接于接地电阻的一端,接地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采集装置为指纹采集器,认证电路包括:指纹模组连接器、去耦电容以及瞬态二极管;指纹模组连接器的数据输入引脚电连接于指纹采集器,指纹模组连接器的滤波引脚电连接于去耦电容的一端,去耦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指纹模组连接器的防护引脚电连接于瞬态二极管的一端,瞬态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终端为移动手持终端设备,移动手持终端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以及平板电脑中的任一种。
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终端中设置有输入设备,输入设备为鼠标、键盘、麦克风、手写板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通过将NFC电路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的感应电路,以便激活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投射功能,再通过蓝牙或者WIFI电路进行近端组网,建立数据传输通路,以便将小屏幕第二终端中的数据投屏至大屏幕第一终端的第一显示屏上,使得用户可以在大屏幕第一终端上进行所需的操作,实现设备间通讯时免安装app就可以进行数据共享,信息快速互通,提高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现方式中,还设置在第二终端中设置了认证电路和采集装置,进行用户验证或授权处理,以便保证第二终端20与第一终端10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在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摄像头对应的认证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指纹采集器对应的认证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10和第二终端20;
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10中设置有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设置于第一壳体的内部,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处理器11以及第一通信电路13。
具体的,第一终端10的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处理器11,第一处理器11的感应输入端电连接于第一感应电路12的数据输出端,第一处理器11的数据传输端电连接于第一通信电路13,其中,第一感应电路12为NFC电路,第一感应电路12设置于第一终端10的第一壳体的内壁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10可以为台式机电脑、显示器、平板电脑、带有操作系统的电视机等设备。
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20中设置有第二电路板,第二电路板设置于第二壳体的内部,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处理器21以及第二通信电路24。
具体的,第二感应电路23的数据输出端电连接于第二处理器21的感应输入端,第二感应电路23设置于第二终端20的第二壳体的内壁上,其中,第二感应电路23为NFC电路,其具体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并不限定。
第二通信电路24电连接于第二处理器21的数据传输端,其中,第一通信电路13和第二通信电路24为蓝牙电路或者WIFI无线网卡电路。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第二终端20与第一终端10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在第二终端20中还设置有认证电路22和采集装置25,以便对使用第二终端20的用户信息进行验证,或者进行用户授权。
具体的,认证电路22的数据输出端电连接于第二处理器21的认证端,认证电路22的数据输入端电连接于采集装置25,其中,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安装采集装置25。
本实施例中,采集装置25为摄像头、指纹采集器、麦克风以及虹膜采集器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采集装置25可以上述装置中的任一种,也可以为多种,当采集装置25为多种时,需要设置相应的认证电路22,即认证电路22的实现方式可以为多种,其实现方式由采集装置25的实现形式确定。
特别的,当采集装置25为多种时,第二终端20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多重验证,本实施例中用户验证(授权)的具体实现过程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以摄像头为了,示出了认证电路22的一种实现方式。本实施例中,当采集装置25为摄像头时,认证电路22包括:摄像头模组连接器CON2401、去耦电容以及接地电阻。
具体的,摄像头模组连接器CON2401的数据输入引脚电连接于摄像头,摄像头模组连接器CON2401及摄像头可以选用GC5025型CMOS图像传感器及其相关电路实现。
摄像头模组连接器CON2401的滤波引脚电连接于去耦电容的一端,去耦电容的另一端接地,其中,去耦电容可以包括电容C2406、电容C2407以及电容C2408,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电容C2404、电容C2409以及电容C2405作为另一组去耦电容,以滤除摄像头模组连接器CON2401的电源杂波。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摄像头模组连接器CON2401模拟部分工作更稳定,该摄像头模组连接器CON2401的模拟地引脚电连接于接地电阻R2401的一端,接地电阻R2401的另一端接地。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以指纹采集器为例,示出了认证电路22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本实施例中,当采集装置25为指纹采集器时,认证电路22包括:指纹模组连接器CON2206、去耦电容以及瞬态二极管TVS。
具体的,指纹模组连接器CON2206的数据输入引脚电连接于指纹采集器,指纹模组连接器CON2206及指纹采集器可以选用TCS1G型芯片及相关电路实现。
指纹模组连接器CON2206的滤波引脚电连接于去耦电容的一端,去耦电容的另一端接地,其中,去耦电容可以包括电容C2209和电容C2210,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电容C2211作为另一组去耦电容,以滤除指纹模组连接器CON2206的电源杂波。
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指纹模组连接器CON2206被静电击穿,该指纹模组连接器CON2206的防护引脚电连接于瞬态二极管TVS的一端,瞬态二极管TVS的另一端接地,其中,瞬态二极管TVS可以包括多个,如二极管V2204、二极管V2205、二极管V2206、二极管V2207、二极管V2208、二极管V2209以及二极管V2210。
本实施例中,当采集装置25获取的采集信息认证通过且第二感应电路23位于第一感应电路12的感应范围内时,第二通信电路24与第一通信电路13建立数据传输通路,数据传输通路用于将第二处理器21中的数据传送至第一处理器11,其中,第一终端10中还设置有第一显示屏14,第一显示屏14电连接于第一处理器11的数据输出端,第一显示屏14用于显示第一处理器11接收到的第二处理器21中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二通信电路24与第一通信电路13建立数据传输通路的实现方式并不限定。
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20中设置有第二显示屏26,第二显示屏26的尺寸小于第一显示屏14的尺寸。
因此,通过本实施例中的上述设备,利用第二终端20中的采集装置25和认证电路22做授权处理,通过第一终端10和第二终端20中的NFC电路完成投射功能激活,通过蓝牙或者WIFI将第一终端10和第二终端20进行近端组网,进而实现将小屏幕的第二终端20中的数据传送至大屏幕的第一终端10中,由第一终端10中的第一显示屏14进行显示,以实现数据投屏的效果,其中,第二终端20中的数据可以为第二终端20上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20为移动手持终端设备,移动手持终端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以及平板电脑中的任一种。
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10中设置有输入设备,输入设备为鼠标、键盘、麦克风、手写板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第二终端20中的数据投屏至第一终端10的第一显示屏14时,用户可以通过第一终端10中的输入设备,对第二终端20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实现设备间通讯时免安装app就可以进行数据共享,实现信息快速互通,提高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申请提出了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第一终端中设置有第一处理器,第一处理器电连接于第一感应电路以及第一通信电路,其中,第一感应电路设置于第一终端的第一壳体的内壁上;第二终端中至少设置有第二处理器、认证电路、第二感应电路、第二通信电路以及采集装置,认证电路的数据输出端电连接于第二处理器的认证端,认证电路的数据输入端电连接于采集装置,第二感应电路的数据输出端电连接于第二处理器的感应输入端,第二感应电路设置于第二终端的第二壳体的内壁上,第二通信电路电连接于第二处理器的传输端,其中,当采集装置获取的采集信息认证通过且第二感应电路位于第一感应电路的感应范围内时,第二通信电路与第一通信电路建立数据传输通路,数据传输通路用于将第二处理器中的数据传送至第一处理器;第一终端中还设置有第一显示屏,第一显示屏电连接于第一处理器的数据输出端,第一显示屏用于显示第一处理器接收到的第二处理器中的数据。通过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终端设备间进行免安装app的数据投屏、共享问题,实现了数据快速互通。
在本申请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附图中的各个部件的形状均是示意性的,不排除与其真实形状存在一定差异,附图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原理进行说明,并非意在对本申请进行限制。
尽管参考附图详地公开了本申请,但应理解的是,这些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应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附加权利要求限定,并可包括在不脱离本申请保护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针对实用新型所作的各种变型、改型及等效方案。

Claims (10)

1.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10)和第二终端(20);
所述第一终端(10)中设置有第一处理器(11),所述第一处理器(11)电连接于第一感应电路(12)以及第一通信电路(13),其中,所述第一感应电路(12)设置于所述第一终端(10)的第一壳体的内壁上;
所述第二终端(20)中设置有第二处理器(21),所述第二处理器(21)电连接于第二感应电路(23)以及第二通信电路(24),其中,所述第二感应电路(23)设置于所述第二终端(20)的第二壳体的内壁上,
其中,当所述第二感应电路(23)位于所述第一感应电路(12)的感应范围内时,所述第二通信电路(24)用于与所述第一通信电路(13)建立数据传输通路,所述数据传输通路用于将所述第二处理器(21)中的数据传送至所述第一处理器(11);
所述第一终端(10)中还设置有第一显示屏(14),所述第一显示屏(14)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处理器(11)的数据输出端,所述第一显示屏(14)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处理器(11)接收到的所述第二处理器(21)中的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20)中设置有第二显示屏(26),所述第二显示屏(26)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显示屏(14)的尺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电路(12)和所述第二感应电路(23)为NFC电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电路(13)和所述第二通信电路(24)为蓝牙电路或者WIFI无线网卡电路。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20)中还包括:认证电路(22)以及采集装置(25);
所述认证电路(22)的数据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处理器(21)的认证端,所述认证电路(22)的数据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采集装置(25),
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采集装置(2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装置(25)为摄像头、指纹采集器、麦克风以及虹膜采集器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装置(25)为摄像头,所述认证电路(22)包括:摄像头模组连接器、去耦电容以及接地电阻;
所述摄像头模组连接器的数据输入引脚电连接于所述摄像头,
所述摄像头模组连接器的滤波引脚电连接于所述去耦电容的一端,所述去耦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摄像头模组连接器的模拟地引脚电连接于所述接地电阻的一端,所述接地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采集装置(25)为指纹采集器,所述认证电路(22)包括:指纹模组连接器、去耦电容以及瞬态二极管;
所述指纹模组连接器的数据输入引脚电连接于所述指纹采集器,
所述指纹模组连接器的滤波引脚电连接于所述去耦电容的一端,所述去耦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指纹模组连接器的防护引脚电连接于所述瞬态二极管的一端,所述瞬态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20)为移动手持终端设备,所述移动手持终端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以及平板电脑中的任一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10)中设置有输入设备,所述输入设备为鼠标、键盘、麦克风、手写板中的至少一种。
CN202122469061.0U 2021-10-13 2021-10-13 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 Active CN216122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69061.0U CN216122907U (zh) 2021-10-13 2021-10-13 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69061.0U CN216122907U (zh) 2021-10-13 2021-10-13 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22907U true CN216122907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692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69061.0U Active CN216122907U (zh) 2021-10-13 2021-10-13 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229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94301B1 (ko) 전자 장치들의 통신 연결 방법 및 장치
US20100069118A1 (en) Modular Structure to Expand and Enhanc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rd Functionality
CN105023009A (zh) 用于多种应用场景的智能终端指纹识别方法和系统
TW201306545A (zh) 無線通訊用戶系統
CN106331269A (zh) 客户识别模块sim卡取代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660494A (zh) 一种通信系统
CN203377892U (zh) 一种安全认证装置
CN108011191B (zh) 天线、终端、控制天线的方法及装置
CN205921678U (zh) 一种具有投影功能的通信线
CN110557471A (zh) 移动终端
CN216122907U (zh) 基于授权与多设备通讯互动的免安装app的终端设备
CN103093169B (zh) 一种智能卡转接装置及方法
CN204856476U (zh) 一种接口装置及连接装置
WO2015096459A1 (zh) 基于移动终端类型的非接触通信技术的选择方法及系统
CN104378577A (zh)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40200047A1 (en) Interface Card with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
CN204087200U (zh) 无线传输及视频整合装置
CN210270819U (zh) 手写投影装置
CN204087199U (zh) 无线传输及视频整合装置
CN204087198U (zh) 无线传输及视频整合装置
CN205179123U (zh) 一种高度集成用于手机操作管理的通用手机主板
CN216927593U (zh) 智能终端机
WO2015096458A1 (zh) 一种智能卡非接触通信技术的选择方法及系统
CN105450264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212367292U (zh) 一种便携式网络探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