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22563U - 一种智能身份识别背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身份识别背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22563U
CN216122563U CN202122795222.5U CN202122795222U CN216122563U CN 216122563 U CN216122563 U CN 216122563U CN 202122795222 U CN202122795222 U CN 202122795222U CN 216122563 U CN216122563 U CN 2161225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area
fingerprint
host
card
back spl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952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学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i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i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i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952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225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225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225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身份识别背夹,包括主机以及手机端,所述主机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控制主板、指纹识别器、存储模块、身份证识别器以及无线模块,其中蓄电池与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主机与手机端之间通过无线模块无线连接,所述主机端面底部设有身份证扫描区,所述身份证扫描区的上方设有操作按钮,所述操作按钮的上方设有指纹扫描区,所述指纹扫描区的上方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顶端设有扬声器,所述主机的顶端设有打印设备,所述主机的底部设有麦克风、USB接口以及充电接口,所述主机的侧面设有SIM卡槽以及控制开关,不仅功能齐全,而且还具备无线传输数据,无线通话功能,适合大量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身份识别背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身份识别背夹。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智能身份识别背夹功能单一,具备以下缺陷:
1、现有技术中的智能身份识别背夹只能进行简单的扫描身份证和指纹;
2、现有技术中的智能身份识别背夹无法进行网络通话;
3、现有技术中的智能身份识别背夹与其它端口(例如手机)之间智能通过数据线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身份识别背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身份识别背夹,包括主机以及手机端,所述主机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控制主板、指纹识别器、存储模块、身份证识别器以及无线模块,其中蓄电池与控制主板电连接,所述主机与手机端之间通过无线模块无线连接,所述主机端面底部设有身份证扫描区,所述身份证扫描区的上方设有操作按钮,所述操作按钮的上方设有指纹扫描区,所述指纹扫描区的上方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顶端设有扬声器,所述主机的顶端设有打印设备,所述主机的底部设有麦克风、 USB接口以及充电接口,所述主机的侧面设有SIM卡槽以及控制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身份证扫描区与身份证识别器之间相互配合使用;所述指纹扫描区与指纹识别器之间相互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SIM卡槽内设有SIM卡,所述SIM卡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其中的一种,每两个SIM卡之间无线连接,其无线连接的网络为5G。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显示屏为LED显示屏。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蓄电池为锂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无线模块与手机端之间连接的无线网络为5G或者蓝牙。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控制主板分别与指纹识别器、打印设备、操作按钮、扬声器、麦克风、SIM卡、控制开关、显示屏、USB接口、充电接口、存储模块、身份证识别器以及无线模块之间电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身份证扫描区扫描,扫描后的数据传输到身份证识别器内进行识别,然后录入到控住主板,传输至存储模块内,通过指纹扫描区扫描指纹然后传输到指纹识别器识别指纹,识别完成后传输至控制主板,控制主板将数据传输至存储模块内,通过设置无线模块与手机之间连接,可实现无线数据传输,通过设置USB接口实现数据有限传输,通过设置SIM卡,可实现单个主机就能实现通话和网络功能,使得其即使在脱离无线网的情况下也能正常使用,极大的方便了数据的录取,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仅功能齐全,而且还具备无线传输数据,无线通话功能,适合大量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身份识别背夹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身份识别背夹的背部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身份识别背夹的系统框图。
图中:1、主机;2、打印设备;3、扬声器;4、显示屏;5、指纹扫描区; 6、操作按钮;7、身份证扫描区;8、麦克风;9、USB接口;10、充电接口; 11、SIM卡槽;12、扫描摄像头;13、蓄电池;14、控制主板;15、存储模块;16、身份证识别器;17、手机端;18、无线模块;19、SIM卡;20、控制开关; 21、指纹识别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身份识别背夹,包括主机1以及手机端17,所述主机1的内部设有蓄电池13、控制主板14、指纹识别器21、存储模块15、身份证识别器16以及无线模块18,其中蓄电池13与控制主板14电连接,所述主机1与手机端17之间通过无线模块18 无线连接,所述主机1端面底部设有身份证扫描区7,所述身份证扫描区7的上方设有操作按钮6,所述操作按钮6的上方设有指纹扫描区5,所述指纹扫描区5的上方设有显示屏4,所述显示屏4的顶端设有扬声器3,所述主机1 的顶端设有打印设备2,所述主机1的底部设有麦克风8、USB接口9以及充电接口10,所述主机1的侧面设有SIM卡槽11以及控制开关20。
实施例,请参照图1以及图3,所述身份证扫描区7与身份证识别器16 之间相互配合使用;所述指纹扫描区5与指纹识别器21之间相互配合使用,所述SIM卡槽11内设有SIM卡19,所述SIM卡19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其中的一种,每两个SIM卡19之间无线连接,其无线连接的网络为5G。
实施例,请参照图1,所述显示屏4为LED显示屏,所述蓄电池13为锂电池。
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2以及图3,所述无线模块18与手机端17之间连接的无线网络为5G或者蓝牙,所述控制主板14分别与指纹识别器21、打印设备2、操作按钮6、扬声器3、麦克风8、SIM卡19、控制开关20、显示屏4、USB接口9、充电接口10、存储模块15、身份证识别器16以及无线模块18之间电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身份证扫描区扫描,扫描后的数据传输到身份证识别器内进行识别,然后录入到控住主板,传输至存储模块内,通过指纹扫描区扫描指纹然后传输到指纹识别器识别指纹,识别完成后传输至控制主板,控制主板将数据传输至存储模块内,通过设置无线模块与手机之间连接,可实现无线数据传输,通过设置USB接口实现数据有限传输,通过设置SIM卡,可实现单个主机就能实现通话和网络功能,使得其即使在脱离无线网的情况下也能正常使用,极大的方便了数据的录取,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仅功能齐全,而且还具备无线传输数据,无线通话功能,适合大量推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智能身份识别背夹,包括主机(1)以及手机端(1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的内部设有蓄电池(13)、控制主板(14)、指纹识别器(21)、存储模块(15)、身份证识别器(16)以及无线模块(18),其中蓄电池(13)与控制主板(14)电连接,所述主机(1)与手机端(17)之间通过无线模块(18)无线连接,所述主机(1)端面底部设有身份证扫描区(7),所述身份证扫描区(7)的上方设有操作按钮(6),所述操作按钮(6)的上方设有指纹扫描区(5),所述指纹扫描区(5)的上方设有显示屏(4),所述显示屏(4)的顶端设有扬声器(3),所述主机(1)的顶端设有打印设备(2),所述主机(1)的底部设有麦克风(8)、USB接口(9)以及充电接口(10),所述主机(1)的侧面设有SIM卡槽(11)以及控制开关(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身份识别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证扫描区(7)与身份证识别器(16)之间相互配合使用;所述指纹扫描区(5)与指纹识别器(21)之间相互配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身份识别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SIM卡槽(11)内设有SIM卡(19),所述SIM卡(19)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其中的一种,每两个SIM卡(19)之间无线连接,其无线连接的网络为5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身份识别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4)为LED显示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身份识别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13)为锂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身份识别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18)与手机端(17)之间连接的无线网络为5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身份识别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14)分别与指纹识别器(21)、打印设备(2)、操作按钮(6)、扬声器(3)、麦克风(8)、SIM卡(19)、控制开关(20)、显示屏(4)、USB接口(9)、充电接口(10)、存储模块(15)、身份证识别器(16)以及无线模块(18)之间电连接。
CN202122795222.5U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智能身份识别背夹 Active CN2161225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95222.5U CN216122563U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智能身份识别背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95222.5U CN216122563U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智能身份识别背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22563U true CN216122563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16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95222.5U Active CN216122563U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智能身份识别背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225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6687A (zh) 一种分离式智能手机
GB2514746A (en) Connectivity sled for electronic pairing and physical cooperation between a mobile device and associated peripheral devices
CN201757903U (zh) USB Key装置
CN203301561U (zh) 具有指纹识别及nfc 功能的手机壳
CN112672053A (zh) 拍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6122563U (zh) 一种智能身份识别背夹
CN204316578U (zh) 一种分离式智能手机
CN111612960A (zh) 基于蓝牙通讯的自助登记备案方法
CN208623728U (zh) 一种警务信息化可更换移动终端背夹
CN216248005U (zh) 一种智能酒精检测背夹
CN208310435U (zh) 一种通用型智能锁
CN103093169A (zh) 一种智能卡转接装置及方法
CN206596046U (zh) 网络电话机
CN202650042U (zh) 手机外置式rfid读写器
CN107483672A (zh) 一种智能化通讯装置及通讯方法
CN202435440U (zh) 手机的双卡外壳
CN210351146U (zh) 一种智能员工牌
CN105791464A (zh) 移动终端
CN111612959A (zh) 基于蓝牙通讯的自助登记备案系统及自助登记备案设备
CN218301424U (zh) 一种便于老人使用的手机
CN216852597U (zh) 一种用于能耗管理的处理终端
CN205568195U (zh) 背包
CN205610692U (zh) 移动终端
CN211827240U (zh) 一种校园用智能数据采集终端
CN218159624U (zh) 音视频存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