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9700U - 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119700U CN216119700U CN202122710842.4U CN202122710842U CN216119700U CN 216119700 U CN216119700 U CN 216119700U CN 202122710842 U CN202122710842 U CN 202122710842U CN 216119700 U CN216119700 U CN 2161197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tallation
- shell
- fixedly connected
- winding
- w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内部设有传动装置,所述安装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安装架左侧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传动装置啮合的绕线盘,所述安装轴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位于安装轴左侧的顶线装置,所述安装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线装置。该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具备缠绕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大都只能单纯的旋转缠绕,在缠绕的同时不能对线缆进行推动,缠绕时线缆间间隙较大,缠绕效果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是指传输电能的导线。分裸线、电磁线和绝缘线。裸线没有绝缘层,包括铜、铝平线、架空绞线以及各种型材(如型线、母线、铜排、铝排等)。它主要用于户外架空及室内汇流排和开关箱。
现有的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大都只能单纯的旋转缠绕,在缠绕的同时不能对线缆进行推动,缠绕时线缆间间隙较大,缠绕效果不佳,故而提出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具备缠绕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大都只能单纯的旋转缠绕,在缠绕的同时不能对线缆进行推动,缠绕时线缆间间隙较大,缠绕效果不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内部设有传动装置,所述安装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安装架左侧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传动装置啮合的绕线盘,所述安装轴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位于安装轴左侧的顶线装置,所述安装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单股线缆经由安装架依次穿过绕线盘的走线槽,再经由顶线装置穿过拉线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绕线盘经由安装轴转动,传动装置同时带动拉线装置拉动线缆,通过绕线盘将单股线缆绕城线束,在绕线的同时通过顶线装置在线缆缠绕处进行推动,使其更紧密,减小间隙。
该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具备了缠绕效果好的优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安装壳包括电机壳,所述电机壳的左侧固定固定连接有齿轮壳,所述齿轮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传动壳,所述齿轮壳的顶部开设有与绕线盘外侧相适配的转动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与绕线盘外侧相适配的转动槽能提高绕线盘转动的稳定性,防止歪斜。
进一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位于电机壳内,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位于齿轮壳内且外侧与绕线盘外侧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传动壳转动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斜齿轮能改变传动方向。
进一步,所述绕线盘的外侧开设有与齿轮相适配的齿槽,所述绕线盘的内部开设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与线缆外侧接触的滚珠。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滚珠能将线缆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提高线缆经过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顶线装置包括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内侧与安装轴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套的内腔侧壁与安装轴的左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安装套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壳,所述转动壳呈弧面设置,且所述转动壳的外侧开设有防滑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滑槽具备提高摩擦力的作用,能够更紧密的贴合线缆。
进一步,所述拉线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安装壳内部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斜齿轮相啮合的第二斜齿轮,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轴外侧的第一连接环,所述固定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位于第一连接环背面的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与第一连接环螺纹连接的螺栓,两个所述螺栓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连接环背面的防滑轴,所述第二连接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第二连接环上方的第一拉线轴,所述连接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拉线轴前侧的第二拉线轴,所述第一拉线轴和第二拉线轴呈前后对称设置,且第一拉线轴和第二拉线轴的外侧均开设有防滑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拉线轴和第二拉线轴的外侧开设的防滑槽能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摩擦力,能够更好的拉动线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线装置与安装壳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线装置与安装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壳;101、电机壳;102、齿轮壳;103、传动壳;2、传动装置;201、电机;202、齿轮;203、传动轴;204、第一斜齿轮;3、安装架;4、安装轴;5、绕线盘;6、顶线装置;601、安装套;602、弹簧;603、转动壳;7、拉线装置;701、固定板;702、连接轴;703、第一连接环;704、第二连接环;705、螺栓;706、防滑轴;707、第一拉线轴;708、第二拉线轴;709、第二斜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中,由图1-4给出,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壳1,安装壳1的内部设有传动装置2,安装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3,安装架3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安装架3左侧的安装轴4,安装轴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传动装置2啮合的绕线盘5,安装轴4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位于安装轴4左侧的顶线装置6,安装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线装置7;
安装壳1包括电机壳101,电机壳101的左侧固定固定连接有齿轮壳102,齿轮壳1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传动壳103,齿轮壳102的顶部开设有与绕线盘5外侧相适配的转动槽;
与绕线盘5外侧相适配的转动槽能提高绕线盘5转动的稳定性,防止歪斜;
传动装置2包括电机201,电机201位于电机壳101内,电机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位于齿轮壳102内且外侧与绕线盘5外侧啮合的齿轮202,齿轮2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传动壳103转动连接的传动轴203,传动轴20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204;
斜齿轮能改变传动方向;
绕线盘5的外侧开设有与齿轮202相适配的齿槽,绕线盘5的内部开设有走线槽,走线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与线缆外侧接触的滚珠;
滚珠能将线缆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提高线缆经过的稳定性;
顶线装置6包括安装套601,安装套601的内侧与安装轴4滑动连接,安装套601的内腔侧壁与安装轴4的左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602,安装套60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壳603,转动壳603呈弧面设置,且转动壳603的外侧开设有防滑槽;
防滑槽具备提高摩擦力的作用,能够更紧密的贴合线缆;
拉线装置7包括固定板701,固定板7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安装壳1内部的连接轴702,连接轴7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斜齿轮204相啮合的第二斜齿轮709,固定板7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轴702外侧的第一连接环703,固定板7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位于第一连接环703背面的第二连接环704,第二连接环70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与第一连接环703螺纹连接的螺栓705,两个螺栓705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连接环704背面的防滑轴706,第二连接环70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第二连接环704上方的第一拉线轴707,连接轴7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拉线轴707前侧的第二拉线轴708,第一拉线轴707和第二拉线轴708呈前后对称设置,且第一拉线轴707和第二拉线轴708的外侧均开设有防滑槽;
第一拉线轴707和第二拉线轴708的外侧开设的防滑槽能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摩擦力,能够更好的拉动线缆。
工作原理:
创新点实施步骤:
第一步:将单股线缆经由安装架3依次穿过绕线盘5的走线槽,再经由顶线装置6的外侧穿过拉线装置7,通过转动拉线装置7的防滑轴706带动螺栓705转动,螺栓705通过螺纹带动第一拉线轴707向第二拉线轴708靠近,使第一拉线轴707和第二拉线轴708夹住线缆外侧;
第二步:启动传动装置2的电机201,电机201带动齿轮202转动,齿轮202带动与之啮合的绕线盘5经由安装轴4转动,同时齿轮202经由传动轴203带动第一斜齿轮204转动,第一斜齿轮204经由第二斜齿轮709带动拉线装置7的第二拉线轴708转动,通过第一拉线轴707和第二拉线轴708的旋转拉动线缆,同时通过绕线盘5的旋转将单股线缆绕城线束;
第三步:在绕线的同时通过顶线装置6内的弹簧602推动安装套601远离安装轴4,使与安装套601转动连接的转动壳603贴合在线缆缠绕处对线缆进行推动,使线缆缠绕的更紧密,减小单股线缆之间的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包括安装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1)的内部设有传动装置(2),所述安装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的内部传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安装架(3)左侧的安装轴(4),所述安装轴(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传动装置(2)啮合的绕线盘(5),所述安装轴(4)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位于安装轴(4)左侧的顶线装置(6),所述安装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线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1)包括电机壳(101),所述电机壳(1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齿轮壳(102),所述齿轮壳(1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传动壳(103),所述齿轮壳(102)的顶部开设有与绕线盘(5)外侧相适配的转动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2)包括电机(201),所述电机(201)位于电机壳(101)内,所述电机(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位于齿轮壳(102)内且外侧与绕线盘(5)外侧啮合的齿轮(202),所述齿轮(2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传动壳(103)转动连接的传动轴(203),所述传动轴(20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盘(5)的外侧开设有与齿轮(202)相适配的齿槽,所述绕线盘(5)的内部开设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与线缆外侧接触的滚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线装置(6)包括安装套(601),所述安装套(601)的内侧与安装轴(4)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套(601)的内腔侧壁与安装轴(4)的左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602),所述安装套(60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壳(603),所述转动壳(603)呈弧面设置,且所述转动壳(603)的外侧开设有防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装置(7)包括固定板(701),所述固定板(7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安装壳(1)内部的连接轴(702),所述连接轴(7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斜齿轮(204)相啮合的第二斜齿轮(709),所述固定板(7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轴(702)外侧的第一连接环(703),所述固定板(7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位于第一连接环(703)背面的第二连接环(704),所述第二连接环(70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与第一连接环(703)螺纹连接的螺栓(705),两个所述螺栓(705)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连接环(704)背面的防滑轴(706),所述第二连接环(70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第二连接环(704)上方的第一拉线轴(707),所述连接轴(7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拉线轴(707)前侧的第二拉线轴(708),所述第一拉线轴(707)和第二拉线轴(708)呈前后对称设置,且第一拉线轴(707)和第二拉线轴(708)的外侧均开设有防滑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10842.4U CN216119700U (zh) | 2021-11-08 | 2021-11-08 | 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10842.4U CN216119700U (zh) | 2021-11-08 | 2021-11-08 | 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119700U true CN216119700U (zh) | 2022-03-22 |
Family
ID=80713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710842.4U Active CN216119700U (zh) | 2021-11-08 | 2021-11-08 | 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119700U (zh) |
-
2021
- 2021-11-08 CN CN202122710842.4U patent/CN21611970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798707A (zh) | 一种抗干扰的屏蔽通信电缆及其加工方法 | |
CN216119700U (zh) | 一种电线生产用缠绕成束装置 | |
CN211428868U (zh) | 一种绳索式导电接入装置 | |
CN215007710U (zh) | 一种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 | |
CN113948250B (zh) | 一种超高压电缆及其生产用辅助设备 | |
CN219409190U (zh) | 一种有利于安全防护的保护装置 | |
CN220584993U (zh) | 一种电缆生产绞线设备 | |
CN211945763U (zh) | 一种小型便于携带的电力卷线轴轮装置 | |
CN209940198U (zh) | 一种电力输电线缆用的收放装置 | |
CN221709428U (zh) | 一种用于广电工程电缆施工接线设备 | |
CN214495267U (zh) | 一种物联网通讯施工用电线快速收卷装置 | |
CN214610794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电力施工用电缆引线装置 | |
CN217322853U (zh) | 高速挤出导体放线架 | |
CN210577414U (zh) | 一种母线槽输电用电缆架设装置 | |
CN215159948U (zh) | 一种半自动线缆用快速打饼成卷装置 | |
CN214733429U (zh) | 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收卷装置 | |
CN214796825U (zh) | 一种非核级60年使用寿命控制电缆 | |
CN219950059U (zh) | 一种用于电线电缆制造的牵拉设备 | |
CN215007629U (zh) | 一种具有防滑移功能的钢芯铝绞线用钢丝 | |
CN214043243U (zh) | 一种绞线机的安全装置 | |
CN221596055U (zh) | 一种柔性电缆生产用高速绞线机 | |
CN221796524U (zh) | 一种电气用移动放线装置 | |
CN220886586U (zh) | 一种充电枪线收发装置、充电终端及充电站 | |
CN221836505U (zh) | 一种电线收放装置 | |
CN219247117U (zh) | 一种电缆的压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