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5602U - 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导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导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15602U
CN216115602U CN202121611787.7U CN202121611787U CN216115602U CN 216115602 U CN216115602 U CN 216115602U CN 202121611787 U CN202121611787 U CN 202121611787U CN 216115602 U CN216115602 U CN 216115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tower
air cooling
tower body
guiding device
support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117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哲
桂景海
李晓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6117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15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15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15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导流装置,涉及导流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空冷塔体,空冷塔体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塔体支撑架,塔体支撑架外围固定安装有塔底散热器,空冷塔体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柱,支柱上端固定连接有外导流装置,外导流装置包括有支撑柱,空冷塔体内表面开设有内导流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整个空冷塔侧面增加外导流装置,从而扰乱自然风向,避免自然风在空冷塔底部形成涡流,同时外导流装置还会将自然风的风速减缓,避免风速大于4m/s而导致空冷塔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下降,在空冷塔内部增加内导流槽以及顶端增加塔顶切风板,从而达到增强间冷塔换热效果,降低背压,进而降低发电煤耗,节约发电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导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流装置,涉及导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空冷塔是通过自然风以及水冷对装备进行散热的装置,通常在发电厂等大型装置聚集地对其进行散热,且散热效果显著,但相对造价较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空冷塔处于空地时,周围无高大建筑物,春夏季大风恶劣环境条件下,对空冷塔换热效果存在较大影响,自然风速大于4m/s,会降低间冷塔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当大风夹着泥沙,横穿间冷塔底部空冷散热器时,在塔底内部,形成正压部分区域,有涡流存在,在塔的背风外侧,则明显感到热流通过,降低空冷塔的散热效果;
2、大风在间冷塔顶出口形成气盖,增大通风阻力,减弱塔的自然抽风能力,降低间冷塔换热能力,使机组背压升高,出力降低,严重影响机组带负荷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导流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扰乱风向,减缓风速,解决风速过快降低空冷塔散热能力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空冷塔顶出口气盖的问题,以达到降低通风阻力的效果,增强空冷塔换热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导流装置,包括空冷塔体,所述空冷塔体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塔体支撑架,所述塔体支撑架外围固定安装有塔底散热器,所述空冷塔体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柱,所述支柱上端固定连接有外导流装置,所述外导流装置包括有支撑柱,所述空冷塔体内表面开设有内导流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空冷塔体顶端为由下向上的斜面,且所述空冷塔体顶端固定安装有塔顶切风板,所述塔顶切风板呈圆周阵列分布且与内导流槽位置一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柱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所述外导流装置通过支撑座与支柱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导流装置在空冷塔体径向位置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塔体切风板,所述外导流装置以及塔体切风板呈圆周阵列且与内导流槽位置一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柱构成外导流装置的立方体钢外结构,且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梁板,所述支撑柱和梁板连接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柱固定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为多分段式,且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柱分段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前后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柱之间斜向固定安装有斜支架,所述斜支架与连接柱连接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柱固定件,所述斜支架连接上下相邻的梁板和连接柱两端对角位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导流装置,该实用新型在整个空冷塔侧面增加外导流装置,并且在外导流装置中增加梁板,当自然风从正面吹向外导流装置时,风会从外导流装置的梁板之间穿过,当风向与外导流装置存在一定的夹角时,外导流装置会对自然风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从而扰乱自然风向,避免自然风在空冷塔底部形成涡流,同时外导流装置还会将自然风的风速减缓,避免风速大于4m/s而导致空冷塔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下降。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导流装置,该实用新型在空冷塔内部增加内导流槽,进入空冷塔内部的自然风可在内导流槽的作用下向下上运动至空冷塔顶端出口,避免在底部形成涡流,同时将空冷塔的顶端设计为由下而上的斜面,改变自然风正对风向,并在顶端增加塔顶切风板,避免自然风在塔顶形成气盖,增大通风阻力,减弱塔的自然抽风能力,降低间冷塔换热能力,使机组背压升高,出力降低,严重影响机组带负荷能力,从而达到增强间冷塔换热效果,降低背压,进而降低发电煤耗,节约发电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导流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导流装置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导流装置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单扇导流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前间冷塔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间冷塔平面布置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模拟方案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模拟方案单扇导流装置示意图。
图中:1、空冷塔体;2、塔体支撑架;3、塔底散热器;4、支柱;
5、外导流装置;51、塔体切风板;52、支撑座;53、支撑柱;54、梁板;55、连接柱;56、斜支架;
57、连接件;58、连接柱固定件;59、支撑柱固定件;
6、内导流槽;7、塔顶切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导流装置,包括空冷塔体1,空冷塔体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塔体支撑架2,塔体支撑架2外围固定安装有塔底散热器3,空冷塔体1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柱4,支柱4上端固定连接有外导流装置5,外导流装置5包括有支撑柱53,空冷塔体1内表面开设有内导流槽6。
在本实施例中,外导流装置5以及内导流槽6起到改变风向的作用,同时外导流装置5可减缓自然风速。
如图1-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柱53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座52,外导流装置5通过支撑座52与支柱4固定连接,支柱4用于将外导流装置5固定于空冷塔体1外围。
如图1-12所示,优选的,外导流装置5在空冷塔体1径向位置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塔体切风板51,外导流装置5以及塔体切风板51呈圆周阵列且与内导流槽6位置一致,塔体切风板51可将正对风进行切割,从而改变风向,延缓风速,增强塔底散热器3散热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1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空冷塔体1顶端为由下向上的斜面,且空冷塔体1顶端固定安装有塔顶切风板7,塔顶切风板7呈圆周阵列分布且与内导流槽6位置一致,斜面可使得自然风在接触空冷塔顶端时改变其纵向方向,塔顶切风板7可将经过塔顶斜面的自然风进行切割,改变自然风横向方向,从而避免自然风在塔顶形成气盖,降低通风效率,影响散热。
实施例3
如图1-1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支撑柱53构成外导流装置5的立方体钢外结构,且两个支撑柱53之间固定连接有梁板54,支撑柱53和梁板54连接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柱固定件59,两个支撑柱5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55,连接柱55为多分段式,且相邻两个连接柱55分段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件57,前后相邻两个连接柱55之间斜向固定安装有斜支架56,斜支架56与连接柱55连接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柱固定件58,斜支架56连接上下相邻的梁板54和连接柱55两端对角位置,连接件57起到整个外导流装置5的内部支撑作用,同时梁板54会对自然风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从而扰乱自然风向,避免自然风在空冷塔底部形成涡流,同时外导流装置5还会将自然风的风速减缓,避免风速大于4m/s而导致塔底散热器3的散热效果下降。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新型间接空冷塔导流装置的工作原理。
如图1-12所示,采用在塔外加装四扇与六扇导流装置两种方案进行模拟,根据外导流装置5加装的原则:外导流装置5平面应垂直于主导风向,且应在横向风最大处安装,假设风向从左侧正向吹向空冷塔体1,图8中位置①与②处因是在背风处,故不考虑在其位置安装,加装四扇外导流装置5应在图8中位置③、④、⑦、⑧处,位置⑤与⑥是迎风面,散热效率最高,此方案不考虑在此位置安装;加装六扇外导流装置5应在图8中③、④、⑤、⑥、⑦、⑧处,将迎风面来风进行切割,以降低侧风面的横向风强度;
如图1-12所示,自然风风向经过塔顶斜面改变向上,同时自然风经过塔顶切风板7之后被切割,改变风向至左右风向,从而达到避免塔顶气盖的效果。
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导流装置,包括空冷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塔体(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塔体支撑架(2),所述塔体支撑架(2)外围固定安装有塔底散热器(3),所述空冷塔体(1)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柱(4),所述支柱(4)上端固定连接有外导流装置(5),所述外导流装置(5)包括有支撑柱(53),所述空冷塔体(1)内表面开设有内导流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塔体(1)顶端为由下向上的斜面,且所述空冷塔体(1)顶端固定安装有塔顶切风板(7),所述塔顶切风板(7)呈圆周阵列分布且与内导流槽(6)位置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53)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座(52),所述外导流装置(5)通过支撑座(52)与支柱(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流装置(5)在空冷塔体(1)径向位置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塔体切风板(51),所述外导流装置(5)以及塔体切风板(51)呈圆周阵列且与内导流槽(6)位置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53)构成外导流装置(5)的立方体钢外结构,且两个所述支撑柱(53)之间固定连接有梁板(54),所述支撑柱(53)和梁板(54)连接处固定安装有支撑柱固定件(5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柱(5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柱(55),所述连接柱(55)为多分段式,且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柱(55)分段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件(5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后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柱(55)之间斜向固定安装有斜支架(56),所述斜支架(56)与连接柱(55)连接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柱固定件(58),所述斜支架(56)连接上下相邻的梁板(54)和连接柱(55)两端对角位置。
CN202121611787.7U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导流装置 Active CN216115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11787.7U CN216115602U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导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11787.7U CN216115602U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导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15602U true CN216115602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22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11787.7U Active CN216115602U (zh) 2021-07-15 2021-07-15 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导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156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221101A1 (en) Support of flow deflection devices in wind turbines
CN102569468A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太阳能模块及其边框
CN216115602U (zh) 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导流装置
CN214887459U (zh) 一种新型高效风力发电装置
CN115800888B (zh) 一种基于翼型仿生的具有良好抗风性能的海上光伏装置
CN201926327U (zh) 一种提高机械通风直接空冷凝汽器能效的装置
CN111271983A (zh) 一种引风式辅助通风直接空冷系统
CN102997706B (zh) 一种改善直接空冷机组换热能力的防风装置
CN220190292U (zh) 一种户外变电站
CN204085226U (zh) 用于直接空冷单元内部导流装置的安装结构
CN207797789U (zh) 一种玻璃钢框架结构鼓风式冷却塔
CN110657688A (zh) 一种自适应环境侧风的高效冷却塔系统及方法
CN111425358A (zh) 一种多叶轮风电系统的塔架联接支撑结构的型式
CN117450490B (zh) 一种高散热性的太阳能灯具
KR20130132327A (ko) 다방향 바람 가이드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건물 풍력 발전기
CN112556451A (zh) 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及其通风方法
CN201074423Y (zh) 一种扰流钢烟囱
CN201461332U (zh) 压缩机风冷模块结构
CN215491156U (zh) 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
CN215491190U (zh) 冷却效果好的火电厂用空气冷却器
CN217240664U (zh) 一种光伏组件导流装置及光伏组件
CN212563531U (zh) 一种多叶轮风电系统的塔架联接支撑结构的装置
CN219452282U (zh) 一种立式风机
CN219018755U (zh) 一种太阳能组件的安装结构
CN212806602U (zh) 一种直接空冷散热单元导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