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91128U -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091128U CN216091128U CN202120652138.5U CN202120652138U CN216091128U CN 216091128 U CN216091128 U CN 216091128U CN 202120652138 U CN202120652138 U CN 202120652138U CN 216091128 U CN216091128 U CN 2160911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etcher
- bed
- lifting
- lifting mechanism
-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架、睡床组件、担架床组件,其中所述床架的四个角均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导轨、电机、升降部件,所述导轨安装在床架上,所述电机可驱动升降部件在导轨上滑动,所述睡床组件安装在导轨上且相对于床架的位置固定,所述担架床组件通过销轴安装在升降部件上且在电机驱动升降部件在导轨上滑动时担架床组件可相对于床架升降移动以便病患翻身。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床架上设有担架床以及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可担架床能随支撑机构作上下升降动作动作或左右倾斜动作以便病患翻身,担架床可拆卸地安装于床体上,方便病患转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背景技术
医用护理床作为医院和疗养机构必不可少的医疗用具,其需求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然而,现有的医用护理床功能单一,只能为病人提供休息,无法给病人提供更多的便捷;传统结构的医用护理床是将床体铰接在床架上,通过电机作升降或左右倾动作,患者都是躺在床面上,通过床体动作来实现翻身和升降。当床面左倾或右倾后,患者倾斜翻身并未真正离开床面,背部还是紧贴在床面上,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翻身;这样容易产生皮肤压疮、褥疮等病症,以及患者的清洁和大小便问题,使病人的身体功能退化,同时还给护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量,劳动强度大。
此外,病人在急救转移、或转移至其他科室进行检查治疗时,病人需从病床抬至担架上或从担架转移至病床,都需要多人徒手接转,这样接转方式极其不方便,消耗医护人员的人力体力,还可能给病人带来很严重的二次伤害。因此亟需一种多功能护理床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且具有上下升降以及左右倾斜功能的多功能护理床,解决病患翻身、转移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架、睡床组件、担架床组件,其中所述床架的四个角均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导轨、电机、升降部件,所述导轨安装在床架上,所述电机可驱动升降部件在导轨上滑动,所述睡床组件安装在导轨上且相对于床架的位置固定,所述担架床组件通过销轴安装在升降部件上且在电机驱动升降部件在导轨上滑动时担架床组件可相对于床架升降移动以便使病患翻身,所述担架床组件包括担架支撑条、担架床,所述担架床放置在担架支撑条上,所述担架支撑条、担架床之间设置有锁扣机构,所述锁扣机构包括设置在担架床上的扣骨、扣手、扳手,其中所述扳手与扣手、担架支撑条为可转动连接,所述扣手可与担架床上的扣骨相扣,所述担架床在解开锁扣机构可从担架支撑条上移开以便方便转移病患。
上述结构中,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分为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第四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第四升降机构分别安装在床架的四个角上,其中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安装在床架的一头且第三升降机构、第四升降机构安装在床架的另一头,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第四升降机构安装在床架的一侧且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安装在床架的另一侧。
上述结构中,所述担架床组件还包括担架支撑条、担架床,所述担架床放置在担架支撑条上。
上述结构中,所述担架支撑条、担架床之间设置有锁扣机构,所述锁扣机构包括设置在担架床上的扣骨、扣手、扳手,其中所述扳手与扣手、担架支撑条为可转动连接,所述扣手可与担架床上的扣骨相扣,所述担架床在解开锁扣机构可从担架支撑条上移开以便方便转移病患。
上述结构中,所述担架支撑条设置有用于与升降调节机构连接的销轴圆孔和销轴腰型孔,其中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第四升降机构通过销轴插入销轴圆孔且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通过销轴插入销轴腰型孔来支撑担架支撑条,所述销轴腰型孔设置为水平方向以便适应插入销轴圆孔的销轴相对于插入销轴腰型孔的销轴之间在升降调节机构升降时距离的变化。
上述结构中,所述担架支撑条还设置有用于方便放置担架床的挡位,所述挡位沿担架支撑条方向设置。
上述结构中,所述担架床由两个横向设置的担架杆以及两个纵向设于的伸缩连杆合围连接而成,两个担架杆之间设有还多个可拆卸得弹性担架布,所述担架杆上分别设置有可转动的担架护栏,所述担架护栏与担架杆转动连接。
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第四升降机构设置为联动且第一升降机构、第四升降机构升降幅度相等。
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设置为联动且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升降幅度相等。
上述结构中,所述担架护栏可旋转270°至担架床的背部。
上述结构中,所述伸缩连杆设置为可伸缩式结构。
上述结构中,所述睡床组件包括床垫、床板,所述床板设置于床架上,所述床垫放置在床板上。
上述结构中,所述床板包括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板与第三板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板与第四板可转动连接。
上述结构中,所述还包括床板伸缩机构,床板伸缩机构与第二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床板伸缩机构安装在床架上并与床架固定连接。
上述结构中,所述还包括床板伸缩机构,床板伸缩机构与第三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床板伸缩机构安装在床架上并与床架固定连接。
上述结构中,所述床板伸缩机构包括气缸、连杆,所述连杆与床板上的第二板或第三板、气缸可转动连接,所述气缸安装在床架上并与床架固定连接。
上述结构中,所述床架设置有四个脚轮以便护理床移动。
上述结构中,所述床架与脚轮之间还设置有脚轮固定件,所述脚轮固定件与床架固定连接,所述脚轮固定件与脚轮转动连接,所述脚轮可相对于脚轮固定件或床架在水平方向上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床架上设有担架床以及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可担架床能随支撑机构作上下升降动作动作或左右倾斜动作以便病患翻身,担架床可拆卸地安装于床体上,方便病患转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担架护栏使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锁扣机构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拿走担架床后的立体图;
图7为担架床的立体图。
图中,1-床架,2-睡床组件,3-担架床组件,4-升降调节机构,5-导轨,6-电机,7-升降部件,8-脚轮,9-脚轮固定件,10-销轴,11-第一升降机构,12-第二升降机构,13-第三升降机构,14-第四升降机构,15-床垫,16-床板,17-担架杆,18-伸缩连杆,19-弹性担架布,20-担架护栏,21-销轴圆孔,22-销轴腰型孔,23-第一板,24-第二板,25-第三板,26- 第四板,27-床板伸缩机构,28-气缸,29-连杆,30-担架支撑条,31-担架床,32-扣骨,33- 扣手,34-扳手,35-挡位,36-加固件,37-护栏套环,38-挡钉,39-脚轮连杆,40-脚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附图所示,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架1、睡床组件2、担架床组件3,其中床架 1的四个角均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4,升降调节机构4包括导轨5、电机6、升降部件7,导轨5安装在床架1上,电机6可驱动升降部件7在导轨5上滑动,睡床组件2安装在导轨5 上且相对于床架1的位置固定,担架床组件3通过销轴10安装在升降部件7上且在电机6驱动升降部件7在导轨5上滑动时担架床组件3可相对于床架1升降移动以便病患翻身。
优选地,导轨5与升降部件7通过丝杆连接,丝杆设置有外螺纹。
优选地,电机6与丝杆传动连接,升降部件7设置有与丝杆上外螺纹匹配的螺纹,丝杆与升降部件7螺纹连接,电机6驱动丝杆转动后升降部件7在导轨5上上下移动。
优选地,还包括滚珠,滚珠设置有与丝杆上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滚珠与丝杆传动连接,滚珠安装在升降部件7上且可相对于升降部件7和丝杆旋转,丝杆与导轨5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且丝杆相对于导轨5不可转动,电机6驱动滚珠转动后升降部件7在导轨5上上下移动。
优选地,导轨5与升降部件7通过链条连接,链条安装在导轨5上的链条轮上,电机6链条传动连接,升降部件7与链条固定连接,电机6驱动链条带动升降部件7在导轨5上上下移动。
优选地,升降调节机构4还包括加固件36,加固件36与导轨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加固件36安装在床架1上并与床架1固定连接。
优选地,升降调节机构4分为第一升降机构11、第二升降机构12、第三升降机构13、第四升降机构14,第一升降机构11、第二升降机构12、第三升降机构13、第四升降机构14 分别安装在床架1的四个角上,其中第一升降机构11、第二升降机构12安装在床架1的一头且第三升降机构13、第四升降机构14安装在床架1的另一头,第一升降机构11、第四升降机构14安装在床架1的一侧且第二升降机构12、第三升降机构13安装在床架1的另一侧。
优选地,担架床组件3包括担架支撑条30、担架床31,担架床31放置在担架支撑条30 上。
优选地,担架支撑条30、担架床31之间设有锁扣机构,锁扣机构包括设在担架床31上的扣骨32、扣手33、扳手34,其中扳手34与扣手33、担架支撑条30为可转动连接,扣手 33可与担架床31上的扣骨32相扣,担架床31在解开锁扣机构可从担架支撑条30上移开以便方便转移病患。当病人需要急救转移或转移至其他科室进行检查治疗时,拔开担架支撑条 30两端的扳手34,使担架床31与担架支撑条30处于解锁状态,将担架床31上的病人从床板16上移出;待转移完成后或检查结束后,将担架床31上的病人移入床板16,重新将扳动扳手34上的扣手33扣合于担架床31上的扣骨32上,使担架床31锁定在担架支撑条30上。
优选地,担架支撑条30设置有用于与升降调节机构4连接的销轴圆孔21和销轴腰型孔 22,其中第一升降机构11、第四升降机构14通过销轴10插入销轴圆孔21且第二升降机构 12、第三升降机构13通过销轴10插入销轴腰型孔22来支撑担架支撑条30,销轴腰型孔22设置为水平方向以便适应插入销轴圆孔21的销轴10相对于插入销轴腰型孔22的销轴10之间在升降调节机构4升降时距离的变化。如果把销轴圆孔21也做成销轴腰型孔22,那么病床就没有完全固定,就会容易晃动。销轴腰型孔22设置为水平方向是指担架支撑条30在水平放置的情况下水平放置,销轴腰型孔22长度方向与担架支撑条30长度方向相同。
优选地,担架支撑条30还设置有用于方便放置担架床32的挡位35,挡位35沿担架支撑条30方向设置。担架支撑条30与挡位35还设置有挡位圆角过度连接。如果伸缩连杆18为方形的,那么就不能设置圆角过度。
优选地,担架床32由两个横向设置的担架杆17以及两个纵向设于的伸缩连杆18合围连接而成,两个担架杆17之间设有还多个可拆卸得弹性担架布19,担架杆17上分别设置有可转动的担架护栏20,担架护栏20与担架杆17转动连接。担架床组件3在转移病人时,可调节两个伸缩连杆18的伸缩长度以方便搬运。弹性担架布19可从担架床组件3上拆卸下来;当病人需要清洗头部、臀部和脚部时,可以单独拆卸下头部、臀部和脚部的弹性担架布19,方便护理人员帮病人清洗头部、臀部和脚部。
优选地,担架护栏20通过护栏套环37与担架杆17连接,担架护栏20可通过挡钉38来控制担架护栏20翻上翻下。
优选地,第一升降机构11、第四升降机构14设置为联动且第一升降机构11、第四升降机构14升降幅度相等。升降幅度包括升降速度、升降开始时间、升降运行时间。升降幅度相等即为升降速度相等、升降开始时间、升降运行时间均相等,否则会卡死。
优选地,第二升降机构12、第三升降机构13设置为联动且第二升降机构12、第三升降机构13升降幅度相等。
优选地,担架护栏34可旋转270°至担架床31的背部,能够作为心肺复苏板使用,减少急救等待时间。
优选地,伸缩连杆32设置为可伸缩式结构。
优选地,睡床组件2包括床垫15、床板16,床板16设置于床架1上,床垫15放置在床板16上。
优选地,床板16包括第一板23、第二板24、第三板25、第四板26,第一板23与第二板24可转动连接,第二板24与第三板25可转动连接,第三板25与第四板26可转动连接,床垫15包括第一垫、第二垫、第三垫、第四垫,第一垫放置在第一板23上,第二垫放置在第二板24上,第三垫放置在第三板25上,第四垫放置在第四板26上。
优选地,还包括床板伸缩机构27,床板伸缩机构27与第二板24可转动连接,床板伸缩机构27安装在床架1上并与床架1固定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床板伸缩机构27,床板伸缩机构27与第三板25可转动连接,床板伸缩机构27安装在床架1上并与床架1固定连接。
优选地,床板伸缩机构27包括气缸28、连杆29,连杆29与床板16上的第二板24或第三板25、气缸28可转动连接,气缸28安装在床架1上并与床架1固定连接。
优选地,床板伸缩机构27可使睡床组件2的中部拱起以便支撑病患半坐姿势。
优选地,床架1设置有四个脚轮8以便护理床移动。
优选地,床架1与脚轮8之间还设置有脚轮固定件9,脚轮固定件9与床架1固定连接,脚轮固定件9与脚轮8转动连接,脚轮8可相对于脚轮固定件9或床架1在水平方向上转动。
优选地,还包括脚轮锁定机构,脚轮锁定机构包括脚轮连杆39、脚踏板40,脚轮连杆 39可床架1两头的脚轮8连接起来,脚踏板40设置在床架1一头的脚轮8转轴上。这个机构在很多病床上有用到。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床架上设有担架床以及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可担架床能随支撑机构作上下升降动作动作或左右倾斜动作,担架床可拆卸地安装于床体上,方便病患转移。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气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9)
1.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睡床组件、担架床组件,其中,所述床架的四个角均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导轨、电机、升降部件,所述导轨安装在床架上,所述电机可驱动升降部件在导轨上滑动,所述睡床组件安装在导轨上且相对于床架的位置固定,所述担架床组件通过销轴安装在升降部件上且在电机驱动升降部件在导轨上滑动时担架床组件可相对于床架升降移动以便使病患翻身,所述担架床组件包括担架支撑条、担架床,所述担架床放置在担架支撑条上,所述担架支撑条、担架床之间设置有锁扣机构,所述锁扣机构包括设置在担架床上的扣骨、扣手、扳手,其中所述扳手与扣手、担架支撑条为可转动连接,所述扣手可与担架床上的扣骨相扣,所述担架床在解开锁扣机构可从担架支撑条上移开以便方便转移病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分为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第四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第四升降机构分别安装在床架的四个角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安装在床架的一头且第三升降机构、第四升降机构安装在床架的另一头,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第四升降机构安装在床架的一侧且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安装在床架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支撑条设置有用于与升降调节机构连接的销轴圆孔和销轴腰型孔,其中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第四升降机构通过销轴插入销轴圆孔,且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通过销轴插入销轴腰型孔来支撑担架支撑条,所述销轴腰型孔设置为水平方向以便适应插入销轴圆孔的销轴相对于插入销轴腰型孔的销轴之间在升降调节机构升降时距离的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床由两个横向设置的担架杆以及两个纵向设于的伸缩连杆合围连接而成,两个担架杆之间设有还多个可拆卸得弹性担架布,所述担架杆上分别设置有可转动的担架护栏,所述担架护栏与担架杆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睡床组件包括床垫、床板,所述床板设置于床架上,所述床垫放置在床板上,所述床板包括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所述第一板与第二板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板与第三板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板与第四板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床板伸缩机构,所述床板伸缩机构与所述第二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床板伸缩机构与所述第三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床板伸缩机构安装在床架上并与床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设置有四个脚轮以便护理床移动,所述床架与脚轮之间设置有脚轮固定件,所述脚轮固定件与床架固定连接,所述脚轮固定件与脚轮转动连接,所述脚轮可相对于脚轮固定件或床架在水平方向上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第四升降机构设置为联动且第一升降机构、第四升降机构升降幅度相等或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设置为联动且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升降幅度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支撑条还设置有用于方便放置担架床的挡位,所述挡位沿担架支撑条方向设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48952 | 2020-05-08 | ||
CN2020207489522 | 2020-05-0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091128U true CN216091128U (zh) | 2022-03-22 |
Family
ID=80686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652138.5U Active CN216091128U (zh) | 2020-05-08 | 2021-03-31 |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091128U (zh) |
-
2021
- 2021-03-31 CN CN202120652138.5U patent/CN21609112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233037B2 (en) | Patient rotation apparatus | |
CN212997115U (zh) | 担架床与床体结合的新型护理床 | |
CN108403342A (zh) | 电动医疗护理床 | |
CN212997116U (zh) | 具有升降及辅助翻身功能的护理床 | |
CN111643294A (zh) | 一种重症监护室用多功能护理床 | |
CN111437124A (zh) | 多功能护理床 | |
CN216091128U (zh) |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 |
CN216021827U (zh) | 一种智能护理机器人可变形床面结构 | |
CN214511610U (zh) | 一种护理外科用病人辅助翻身装置 | |
CN211485361U (zh) | 一种小儿重症检查护理辅助装置 | |
CN112754812A (zh) | 一种背腿联动装置及病床 | |
CN201870841U (zh) | 多功能护理床 | |
CN215459760U (zh) | 一种多功能穿刺置管床 | |
CN219963322U (zh) | 一种医疗床 | |
CN215307649U (zh) | 老年人护理体位变换协助装置 | |
CN216777411U (zh) | 一种可调试多功能护理床 | |
CN213641674U (zh) | 一种外科检查用护理床 | |
CN215385484U (zh) | 换药支撑架 | |
CN210582898U (zh) | 一种方便护理的护理床 | |
CN212140792U (zh) | 一种卧床人员翻身辅助装置 | |
CN217960593U (zh) | 医护病房护理患者用起床辅助装置 | |
CN212235045U (zh) | 一种重症监护室用多功能护理床 | |
CN215875301U (zh) | 一种用于外科护理的辅助肢体抬起翻身装置 | |
CN212816802U (zh) | 新型急救护理架 | |
CN216439536U (zh) | 一种急诊内科临床功能结合型治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