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88036U - 一种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野生菌培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野生菌培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88036U
CN216088036U CN202122451302.9U CN202122451302U CN216088036U CN 216088036 U CN216088036 U CN 216088036U CN 202122451302 U CN202122451302 U CN 202122451302U CN 216088036 U CN216088036 U CN 216088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water
water pump
wall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5130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子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Agricultural And Commercial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Agricultural And Commercial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Agricultural And Commercial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Agricultural And Commercial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5130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88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88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880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野生菌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野生菌培育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设有镂空隔板,镂空隔板的顶部设有培养皿,外壳的左右两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均开设有通风槽,且通风槽的内部从外至内依次设有防虫网、空气净化棉和吸湿棉,外壳的后侧设有药液箱,药液箱的顶部设有水泵,水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均设有水管,水泵出水口处的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设有输送管,输送管的下端穿过外壳的顶部外壁并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外壁设有喷头,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药液箱内部所填充的驱虫液喷洒至外壳内部,而后通过通风槽的配合使用将驱虫液的气味进行扩散,从而避免害虫进入外壳内部而对野生菌的生长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野生菌培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野生菌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野生菌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野生菌是云南省特有的野生食用菌,野生菌因地理环境的不同和各地所生长的植被的不同也就带来了野生菌的种类多样化,大型野生食用菌生长在林区,生长的环境受污染少或有的地方生长环境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外界污染,因此天然的大型野生食用菌是绿色食品,也是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丰富和脂肪含量极低、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较多的保健食品;
野生菌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吸引害虫,害虫对野生菌进行啃噬容易影响野生菌的健康成长,而现有技术中的野生菌培育装置无法避免害虫对野生菌的侵蚀,从而影响了野生菌的成长,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野生菌培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野生菌培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野生菌培育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镂空隔板,所述镂空隔板的顶部设有培养皿,外壳的内壁且与所述培养皿左右两侧的对应位置设有对称分布的电缸,所述电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U形块,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均开设有通风槽,且通风槽的内部从外至内依次设有防虫网、空气净化棉和吸湿棉,所述外壳的后侧设有药液箱,所述药液箱的顶部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均设有水管,所述水泵出水口处的所述水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设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下端穿过所述外壳的顶部外壁并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壁设有喷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顶部嵌设有玻璃板,所述外壳的前侧铰接有盖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U形块底部的中间位置竖直设有支撑块,所述镂空隔板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支撑块滑动连接的移动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泵进水口处的水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穿过所述药液箱的顶部外壁并与其内部相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头设有多个且等距分布在所述连接管的外壁,所述喷头采用雾化喷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后侧内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呈倾斜状的驱虫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药液箱的顶部设有注液管,且注液管的外壁设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药液箱内部所填充的驱虫液喷洒至外壳内部,而后通过通风槽的配合使用将驱虫液的气味进行扩散,以便提高驱虫效果,此外,防虫网和驱虫灯的配合使用便于对爬行类和飞行类的害虫进行一定程度的阻挡,从而避免害虫进入外壳内部而对野生菌的生长造成影响。
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缸的活塞杆带动U形块进行移动,便于对培养皿进行夹持固定的同时便于将培养皿取出,从而提高了对培养皿拿放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剖切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意义为:
外壳1;玻璃板11;镂空隔板12;移动槽121;盖板13;电缸14;U形块141;支撑块1411;防虫网15;空气净化棉16;吸湿棉17;
药液箱2;
水泵3;水管31;输送管32;连接管33;喷头34;
培养皿4;
驱虫灯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野生菌培育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部设有镂空隔板12,镂空隔板12的顶部设有培养皿4,外壳1的内壁且与培养皿4左右两侧的对应位置设有对称分布的电缸14,电缸14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U形块141,外壳1的左右两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均开设有通风槽,且通风槽的内部从外至内依次设有防虫网15、空气净化棉16和吸湿棉17,空气净化棉16和吸湿棉17之间留有空隙,避免外壳1内部的液体将吸湿棉17浸湿后将湿气传递至空气净化棉16内部而影响空气净化棉16的使用效果,外壳1的后侧设有药液箱2,药液箱2的顶部设有水泵3,水泵3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均设有水管31,水泵3出水口处的水管31远离水泵3的一端设有输送管32,输送管32的下端穿过外壳1的顶部外壁并设有连接管33,连接管33的外壁设有喷头34。
需要补充的是,U形块141前后两侧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培养皿4左右两侧的长度,且U形块141前后两侧内壁之间的距离与培养皿4左右两侧长度的差距在1至3厘米,可允许培养皿4位置产生一定偏差的同时,两个U形块141也能准确的对培养皿4进行夹持固定,此外,U形块141的内壁设有橡胶层,通过增设橡胶层便于减少U形块141对培养皿4在夹持时所受到的磨损,同时,也可增加培养皿4与U形块14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提高对培养皿4固定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外壳1的顶部嵌设有玻璃板11,玻璃板11采用真空玻璃,通过玻璃板11可使得外部阳光进入外壳1的内部,从而对培养皿4中所培育的野生菌进行光照补充,同时也可透过玻璃板11对外壳1内部结构进行观察,采用真空玻璃便于降低外界环境对外壳1内部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外壳1的前侧铰接有盖板13,通过铰接转动的盖板13,便于将培养皿4从外壳1内部取出的同时,便于对外壳1内部的部件进行检修。
进一步的,盖板13与外壳1之间的空隙中设有橡胶垫片,通过增设橡胶垫片,便于增加盖板13与外壳1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幼体害虫通过盖板13与外壳1之间的缝隙进入外壳1内部。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U形块141底部的中间位置竖直设有支撑块1411,镂空隔板12的顶部开设有与支撑块1411滑动连接的移动槽121,通过支撑块1411对U形块141进行支撑,使得U形块141在移动的过程中,支撑块1411在移动槽121内部同步移动,既限制了U形块141的移动轨迹又增加了U形块141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水泵3进水口处的水管31远离水泵3的一端穿过药液箱2的顶部外壁并与其内部相通,水泵3进水口处的水管31远离水泵3的一端位于药液箱2内部且靠近底部的位置,以便水泵3进水口处的水管31可将药液箱2内部的药液输送至水泵3进出口处的水管31。
值得说明的是,输送管32呈U形状,且输送管32的左右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玻璃板11的长度,使得两个连接管33外壁所设有的喷头34对称分布,且与培养皿4左右两侧的位置相对应。
除此之外,药液箱2采用亚克力板材料制成,使得药液箱2整体呈透明状,便于对药液箱2内部药液的液面高度进行观察。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喷头34设有多个且等距分布在连接管33的外壁,喷头34采用雾化喷头,采用雾化喷头可减少对驱虫液的使用量,便于节约成本。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外壳1的后侧内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呈倾斜状的驱虫灯5,驱虫灯5与盖板13相对应,便于对误入进外壳1中的爬行类害虫进行驱逐。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药液箱2的顶部设有注液管,且注液管的外壁设有阀门,便于通过注液管向药液箱2内部进行驱虫液的补充,通过增设阀门可对注液管的开关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野生菌培育装置在使用时,将需要培育的野生菌放置进培养皿4内部,而后将培养皿4放置在镂空隔板12的中心位置处,然后再通过电缸14的活塞杆推动U形块141向培养皿4一侧靠近,从而实现对培养皿4的夹持固定,U形块141在移动的同时,支撑块1411在移动槽121内部进行同步移动,然后检查药液箱2内部驱虫液的液位高度,驱虫液使用完毕需及时通过注液管向药液箱2内部进行补充,启动水泵3的电源,使得水泵3进水口处的水管31将药液箱2内部所填充的驱虫液输送至输送管32内部而后再进入连接管33,最终通过喷头34喷洒出,驱虫液喷洒后,驱虫液附着在外壳1的内壁及镂空隔板12的顶部上,而后吸湿棉17将部分驱虫液吸收,使得外壳1被驱虫液浸湿,在通风过程中,外界空气贯穿通风槽将吸湿棉17内部驱虫液的气味吹散,从而使得驱虫液的气味得以扩散,从而提高驱虫效率,外界飞行类害虫在飞行过程中受到防虫网15的阻挡,从而导致飞行类害虫无法通过通风槽进入外壳1内部,外部空气进入外壳1内部时受到空气净化棉16的过滤处理,避免外部空气中的杂质对外壳1的内部环境造成影响,使用结束后将水泵3的电源关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野生菌培育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有镂空隔板(12),所述镂空隔板(12)的顶部设有培养皿(4),外壳(1)的内壁且与所述培养皿(4)左右两侧的对应位置设有对称分布的电缸(14),所述电缸(14)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U形块(141),所述外壳(1)的左右两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均开设有通风槽,且通风槽的内部从外至内依次设有防虫网(15)、空气净化棉(16)和吸湿棉(17),所述外壳(1)的后侧设有药液箱(2),所述药液箱(2)的顶部设有水泵(3),所述水泵(3)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均设有水管(31),所述水泵(3)出水口处的所述水管(31)远离所述水泵(3)的一端设有输送管(32),所述输送管(32)的下端穿过所述外壳(1)的顶部外壁并设有连接管(33),所述连接管(33)的外壁设有喷头(3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野生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嵌设有玻璃板(11),所述外壳(1)的前侧铰接有盖板(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野生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块(141)底部的中间位置竖直设有支撑块(1411),所述镂空隔板(12)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支撑块(1411)滑动连接的移动槽(12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野生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3)进水口处的水管(31)远离所述水泵(3)的一端穿过所述药液箱(2)的顶部外壁并与其内部相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野生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34)设有多个且等距分布在所述连接管(33)的外壁,所述喷头(34)采用雾化喷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野生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后侧内壁且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呈倾斜状的驱虫灯(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野生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箱(2)的顶部设有注液管,且注液管的外壁设有阀门。
CN202122451302.9U 2021-10-12 2021-10-12 一种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野生菌培育装置 Active CN216088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51302.9U CN216088036U (zh) 2021-10-12 2021-10-12 一种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野生菌培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51302.9U CN216088036U (zh) 2021-10-12 2021-10-12 一种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野生菌培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88036U true CN216088036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691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51302.9U Active CN216088036U (zh) 2021-10-12 2021-10-12 一种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野生菌培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880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68170B (zh) 一种规模化蠋蝽的人工饲养方法
CN201185613Y (zh) 一种繁殖和收集寄生性昆虫的装置
CN109349232B (zh) 一种棘胸蛙组合式生态养殖系统
KR20150042002A (ko) 조사료 재배기
CN110692598B (zh) 一种同一土地禽类、蔬菜与鱼类同步生态生产的方法
CN216088036U (zh) 一种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野生菌培育装置
CN101911926B (zh) 蒲螨喷洒体及其制作方法及蒲螨喷洒体的释放装置
CN112021278B (zh) 一种用于种业种植的除虫装置
CN203289947U (zh) 植物种植装置
CN211703368U (zh) 一种农业育苗用病虫害防治设备
CN109452045A (zh) 一种立体栽培架用循环喷雾机
CN213663191U (zh) 一种离体昆虫培养装置
CN212306574U (zh) 一种具有集虫瓶的天牛诱捕器
CN210519531U (zh) 一种可自动驱虫的花架
CN210929295U (zh) 一种无花果露天种植可调节防护装置
CN210987299U (zh) 一种智慧农业用自动灌溉与病虫害防治的一体化大棚
CN220965927U (zh) 一种蝴蝶兰育苗用潮汐式培养床
CN209677142U (zh) 一种用于养殖游猎性蜘蛛的育苗盒
CN216650764U (zh) 一种带有防病虫功能的羊肚菌种植用遮光大棚
CN214902430U (zh) 一种盆栽绿植用多功能花盆
CN220674929U (zh) 一种农业大棚蔬菜病虫害预防装置
CN219939108U (zh) 一种蜜桔选育大棚
CN218681402U (zh) 一种害虫诱杀装置
CN213074093U (zh) 一种点蜂缘蝽养殖室
CN108464167A (zh) 一种带有可升降喷施机构的种植大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