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9159U - 固定支架 - Google Patents

固定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79159U
CN216079159U CN202120830353.XU CN202120830353U CN216079159U CN 216079159 U CN216079159 U CN 216079159U CN 202120830353 U CN202120830353 U CN 202120830353U CN 216079159 U CN216079159 U CN 216079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hole
fixed
convex key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303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弟
吴春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ipin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ipin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ipin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ipin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303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79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79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79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s And Desk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al Sha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台,固定台设有贯穿孔,定义贯穿孔沿径向具有相互呈夹角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贯穿孔在第一方向的直径d1大于在第二方向的直径d2;支撑脚,支撑脚的一端设有最大宽度为d3凸键部,凸键部的宽度与贯穿孔之孔径的关系为:d2<d3<d1,凸键部沿第一方向插入贯穿孔,当凸键部伸出贯穿孔后,将凸键部旋转至第二方向;固定盖,固定盖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固定槽,固定盖可拆卸罩盖于固定台的一侧,凸键部固定于固定槽,以使固定盖限制凸键部旋回第一方向,从而让凸键部不能转回原位导致脱落。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提高固定支架的装配效率,并保证固定支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固定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使用生活用品的时候往往需要摆放在平面上或者固定在各种管材为主的部件上,现有的夹子结构存在无法稳定固定在圆柱形的管材上。市场上设计了一种三脚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三脚架的三个支撑脚设计为柔性或刚性,可以摆放在平面上或固定在管材上。而生活用品(手机、相机、小风扇等)则可以固定在三脚架的固定平台上,使用极为方便。
然而,现有的三脚架中,支撑脚与固定平台之间的连接结构普遍存在连接不牢固,组装过程繁琐,组装效率低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地完善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支架,旨在提高固定支架的装配效率,并保证固定支架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支架,包括:
固定台,所述固定台设有贯穿孔,定义所述贯穿孔沿径向具有相互呈夹角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贯穿孔在所述第一方向的直径d1大于在所述第二方向的直径d2;
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一端设有最大宽度为d3凸键部,所述凸键部的宽度与所述贯穿孔之孔径的关系为:d2<d3<d1,所述凸键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插入所述贯穿孔,当所述凸键部伸出所述贯穿孔后,将所述凸键部旋转至第二方向;和
固定盖,所述固定盖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固定槽,所述固定盖可拆卸罩盖于所述固定台的一侧,所述凸键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槽,以使所述固定盖限制所述凸键部旋回所述第一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盖包括固定主体和与所述固定主体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固定槽设于所述固定主体,所述固定主体罩盖所述凸键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固定台可拆卸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为凸设于所述固定主体的凸起,所述固定台设有缺口,所述凸起插接于所述缺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台包括支撑板和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肋板,所述贯穿孔设于所述支撑板,所述肋板沿所述贯穿孔的周缘延伸设置,并形成所述缺口;
所述肋板和所述支撑板共同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固定主体和伸出所述贯穿孔的所述凸键部均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贯穿孔的数量和所述支撑脚的数量均为多个,一所述支撑脚均穿设于一所述贯穿孔,以使每一所述支撑脚的凸键部分别伸出所述贯穿孔,所述固定盖设有多个固定槽,每一所述凸键部固定于一所述固定槽;
或者,所述固定盖的数量为多个,每一所述固定盖可拆卸罩盖一所述凸键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台的肋板的数量为多个,每一段所述肋板沿一所述贯穿孔的周缘延伸设置,每一所述肋板与所述支撑板分别围合形成一所述容置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台还包括连接支撑板的侧板,所述侧板环绕多个所述肋板,并与多个所述肋板连接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支架上盖,所述支架上盖与所述固定台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盖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台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支架上盖和所述固定台可拆卸连接;
且/或,所述支架上盖罩盖所述侧板背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还包括:
柔性杆芯,所述柔性杆芯的一端与所述凸键部一体成型设置;和
杆套,所述杆套套设于所述柔性杆芯的外侧,所述凸键部显露于所述杆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具有贯穿孔的固定台和具有凸键部的支撑脚,并将贯穿孔设置为在第一方向的直径d1大于其在第二方向的直径d2的形式,进一步将凸键部的最大宽度d3相较贯穿孔设置为d2<d3<d1。在需要使用时,将凸键部沿第一方向放置并推入贯穿孔,直至凸键部伸出贯穿孔,进而将凸键部旋转至第二方向,由于凸键部的最大宽度d3大于贯穿孔在第二方向的直径d2,凸键部不会从贯穿孔退出,因此支撑脚不会沿其插入的方向脱出,再通过将固定盖罩盖在凸键部伸出贯穿孔的部分,使凸键部固定在固定盖的固定槽内,将固定盖与固定台可拆卸固定连接,进而可以通过固定盖限制凸键部的活动,实现对支撑脚与固定台的装配。如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提高固定支架的装配效率,并保证固定支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支架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支架一实施例将固定盖和支撑脚分离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支架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支架一实施例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支架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固定支架 22 柔性杆芯
10 固定台 23 杆套
11 支撑板 30 固定盖
111 贯穿孔 31 固定主体
12 肋板 311 固定槽
121 缺口 32 固定部
13 侧板 40 支架上盖
14 容置空间 41 底座
15 安装柱 411 第一通孔
151 第二通孔 42 延伸结构
20 支撑脚 50 连接件
21 凸键部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固定支架100,参照图1至图7,下面以固定支架100的支撑脚20在下,固定台10在上为正方向(竖直方向),介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出的固定支架100包括:包括:固定台10,所述固定台10设有贯穿孔111,定义所述贯穿孔111沿径向具有相互呈夹角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贯穿孔111在所述第一方向的直径d1大于在所述第二方向的直径d2;支撑脚20,所述支撑脚20的一端设有最大宽度为d3凸键部21,所述凸键部21的宽度与所述贯穿孔111之孔径的关系为:d2<d3<d1,所述凸键部21沿所述第一方向插入所述贯穿孔111,当所述凸键部21伸出所述贯穿孔111后,将所述凸键部21旋转至第二方向;和固定盖30,所述固定盖30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固定槽311,所述固定盖30可拆卸罩盖于所述固定台10的一侧,所述凸键部21固定于所述固定槽311,以使所述固定盖30限制所述凸键部21旋回所述第一方向。
本实施例的固定台10大致呈底面为多边形(或椭圆形、圆形)的筒状结构体;固定台10的材质可以为塑料(塑料可选择硬质塑料,如ABS、POM、PS、PMMA、PC、PET、PBT、PPO等),或者采用金属材料和塑料的混合。如此,更加有利于提升固定台10的设置稳定性,从而有效提升保护壳的实用性、可靠性、及耐久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即为在水平面上选取的方向,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A可以选取为0<A<180°,具体可以为:30°、60°、90°、120°、150°等,只要能便于贯穿孔111的孔口卡住凸键部21即可。以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贯穿孔111可以设置为非圆孔形状,具体可以为椭圆形孔,条形孔,方形孔,甚至是不规则的孔型,只要在径向方向(水平面)的第一方向的直径d1大于于第二方向的直径d2即可,如此,均能使凸键部21沿第一方向放置后推入贯穿孔111,并在伸出贯穿孔111后,旋转凸键部21,将凸键部21卡在贯穿孔111的孔口。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凸键部21的最大宽度为d3,凸键部21的宽度与贯穿孔111之孔径的关系为:d2<d3<d1,因此,凸键部21大致呈具有最大宽度和最小宽度的非圆形结构,从而便于插入贯穿孔111,并且卡在贯穿孔111孔口。
本实施例中,支撑脚20可以具有较大的截面积,从而增加与支撑面(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对固定支架100的支撑稳定性。当然,支撑脚20上还可以设置其他辅助支撑结构,以保证对固定支架100的支撑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槽311的构造适配凸键部21设置,由于凸键部21为非圆形结构,因此,固定槽311的槽型设置为非圆形的构造。具体的,例如,当凸键部21设置为长条形结构,固定槽311的槽型可以设置为长条形的构造。并且,将固定槽311设置为第二方向延伸的方式,便于对旋转至第二方向的凸键部21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具有贯穿孔111的固定台10和具有凸键部21的支撑脚20,并将贯穿孔111设置为在第一方向的直径d1大于其在第二方向的直径d2的形式,进一步将凸键部21的最大宽度d3相较贯穿孔111设置为d2<d3<d1。在需要使用时,将凸键部21沿第一方向放置并推入贯穿孔111,直至凸键部21伸出贯穿孔111(形成图3右侧的凸键部21的形态),进而将凸键部21旋转至第二方向(形成图3中左侧的凸键部21的形态),由于凸键部21的最大宽度d3大于贯穿孔111在第二方向的直径d2,凸键部21不会从贯穿孔111退出,因此支撑脚20不会沿其插入的方向脱出,再通过将固定盖30罩盖在凸键部21伸出贯穿孔111的部分,使凸键部21固定在固定盖30的固定槽311内,将固定盖30与固定台10可拆卸固定连接,进而可以通过固定盖30限制凸键部21旋回所述第一方向,从而让凸键部21不能转回原位导致脱落,实现对支撑脚20与固定台10的装配。如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提高固定支架100的装配效率,并保证固定支架100的稳定性。
参照图5、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盖30包括固定主体31和与所述固定主体31连接的固定部32,所述固定槽311设于所述固定主体31,所述固定主体31罩盖所述凸键部21,所述固定部32与所述固定台10可拆卸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固定主体31和固定部32可以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制作,固定部32和固定台10的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形式可以通过在固定部32和固定台10的二者之一设置第一磁性件,固定部32和固定台10的二者之另一设置第二磁性件,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可拆卸吸附固定实现,或者通过在固定部32和固定台10的二者之一设置第一卡扣,固定部32和固定台10的二者之另一设置第二卡扣,通过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可拆卸卡接固定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32为凸设于所述固定主体31的凸起,所述固定台10设有缺口121,所述凸起插接于所述缺口121。本实施例中通过凸起插接于缺口121的方式对凸键部21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的缺口121可以设置为槽型构造,或者设置为孔型构造,只要具有容纳凸起的凹部,便于对凸键部21进行固定即可。通过设置凸起和缺口121的方式实现凸键部21与固定台10的配合,结构简单,并且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
参照图4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台10包括支撑板11和与所述支撑板11连接的肋板12,所述贯穿孔111设于所述支撑板11,所述肋板12沿所述贯穿孔111的周缘延伸设置,并形成所述缺口121;所述肋板12和所述支撑板11共同围合形成容置空间14,所述固定主体31和伸出所述贯穿孔111的所述凸键部21均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14。可以理解的是,该支撑脚20从而支撑板11背离肋板12的一侧插入至支撑板11具有肋板12的一侧,从而凸键部21容置在容置空间14内。通过设置肋板12形成容置空间14,使得该容置空间14进一步对固定盖30和凸键部21进行限位,提高对固定盖30的限制效果,保证固定支架100的稳定性。该肋板12的截面轮廓大致呈“C”型设置,中部空心的部分即设置为容置空间14,肋板12的两端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即为缺口121,从而固定盖30可以从肋板12背离支撑板11的一侧放入容置空间14,进而凸起插入缺口121内,实现固定。
参照图4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贯穿孔111的数量和所述支撑脚20的数量均为多个,一所述支撑脚20均穿设于一所述贯穿孔111,以使每一所述支撑脚20的凸键部21分别伸出所述贯穿孔111,所述固定盖30设有多个固定槽311,每一所述凸键部21固定于一所述固定槽311;或者,所述固定盖30的数量为多个,每一所述固定盖30可拆卸罩盖一所述凸键部21。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脚20与贯穿孔111呈一一对应设置,具体的,该支撑脚2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2个、3个或者4个,从而使得固定支架100与支撑面的接触面积增加,提高支撑效果。在大多数的实际应用中,固定支架100会优先采用3个支撑脚20以形成三脚架结构,其既可以采用刚性支撑脚20也可以使用柔性支撑脚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盖30的数量为M个,支撑脚20的数量为N个,M与N的关系为M≤N,当固定盖30的数量小于支撑脚20的数量时,固定盖30的固定槽311数量也应该与支撑脚20的数量一一对应,从而保证每个支撑脚20的凸键部21均能得到固定。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一个固定盖30罩盖一个凸键部21,如此设置,便于精确固定每个凸键部21,并且节省制作材料和成本;也可以通过一个固定盖30罩盖多个凸键部21,如此设置,利于成型,提高装配效率。以及,可以理解的是,当多个贯穿孔111的排布呈直线间隔设置,或者呈矩形阵列时,每个贯穿孔111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朝向是一致的。当多个贯穿孔111的排布呈环形阵列时,每个贯穿孔111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是不一致的。本实施例中,将贯穿孔111采用环形阵列排布的方式设置,此时第一方向可以设置为不穿过环形阵列中心点的方向,第二方向设置为穿过环形阵列中心点的方向。如此设置,使得支撑脚20的分布较为均匀,便于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台10的肋板12的数量为多个,每一段所述肋板12沿一所述贯穿孔111的周缘延伸设置,每一所述肋板12与所述支撑板11分别围合形成一所述容置空间14。可以理解的是,当贯穿孔11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后,每个伸出贯穿孔111的凸键部21均应被安置在容置空间14,一方面可以保护凸键部21不受外部环境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在安置固定盖30后对凸键部21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台10还包括连接支撑板11的侧板13,所述侧板13环绕多个所述肋板12,并与多个所述肋板12连接设置。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侧板13,对肋板12和容置在容置空间14内的结构进行保护,提高固定支架100的结构稳定性。由于侧板13与多个肋板12连接,因此,侧板13的结构稳定性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
参照图1、图2和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100还包括支架上盖40,所述支架上盖40与所述固定台10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支架上盖40具有底座41和与底座41连接的延伸结构42,所述延伸结构42大致呈半筒体结构设置,从而可以通过半筒体结构中部的空心部分,卡持需要固定在固定支架100的结构。本实施例中,支架上盖40与固定台10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方式实现,在此不做赘述。
参照图1、图2和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盖40设有第一通孔411,所述固定台10设有第二通孔151,所述固定支架100还包括连接件50,所述连接件50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11和所述第二通孔151,将所述支架上盖40和所述固定台10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件50穿过第一通孔411和第二通孔151的方式实现固定,如此,结构简单,并且便于装配。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11上凸设形成安装柱15,该第二通孔151设置在安装柱15上,如此设置,可以保证连接件50安装在安装柱15内的距离,保证二者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提高安装效果。该安装柱15可以设置在支撑板11中部,从而通过安装柱15连接每个肋板12,提高肋板12的稳定性。也可以将安装柱15设置在连接侧板13的位置,提高侧板13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盖40罩盖所述侧板13背离所述支撑板11的一侧。如此设置可以密封侧板13与支撑板11围合的空间,保证内部结构的工作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上盖还设有定位柱,固定台10还设有定位孔,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的插接配合可以实现二者的定位,进而便于连接件50穿过第一通孔411和第二通孔151。
参照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20还包括:柔性杆芯22,所述柔性杆芯22的一端与所述凸键部21一体成型设置;和杆套23,所述杆套23套设于所述柔性杆芯22的外侧,所述凸键部21显露于所述杆套23。本实施例中,柔性杆芯22可以为内部为铝丝、铁丝、钢丝或者合金丝,杆套23为硅胶套或海绵套等柔性套的柔性杆体。作为改进,所述杆套23上还设置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为径向向外凸起的球体,所述球体沿杆套23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该杆套23套设在柔性杆芯22后的宽度可以设置为d4,该d4大于d1,因此,在凸键部21伸出贯穿孔111并且旋转至第二方向后,由于d3大于d2,d4大于d1,从而将支撑脚20完全限位在贯穿孔111内。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杆芯22和杆套23也可以一体设置,从而在需要转动时,直接旋转整个支撑脚20,将凸键部21旋转至第二方向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台,所述固定台设有贯穿孔,定义所述贯穿孔沿径向具有相互呈夹角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贯穿孔在所述第一方向的直径d1大于在所述第二方向的直径d2;
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一端设有最大宽度为d3凸键部,所述凸键部的宽度与所述贯穿孔之孔径的关系为:d2<d3<d1,所述凸键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插入所述贯穿孔,当所述凸键部伸出所述贯穿孔后,将所述凸键部旋转至第二方向;和
固定盖,所述固定盖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固定槽,所述固定盖可拆卸罩盖于所述固定台的一侧,所述凸键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槽,以使所述固定盖限制所述凸键部旋回所述第一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包括固定主体和与所述固定主体连接的固定部,所述固定槽设于所述固定主体,所述固定主体罩盖所述凸键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固定台可拆卸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凸设于所述固定主体的凸起,所述固定台设有缺口,所述凸起插接于所述缺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包括支撑板和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肋板,所述贯穿孔设于所述支撑板,所述肋板沿所述贯穿孔的周缘延伸设置,并形成所述缺口;
所述肋板和所述支撑板共同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固定主体和伸出所述贯穿孔的所述凸键部均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的数量和所述支撑脚的数量均为多个,一所述支撑脚均穿设于一所述贯穿孔,以使每一所述支撑脚的凸键部分别伸出所述贯穿孔,所述固定盖设有多个固定槽,每一所述凸键部固定于一所述固定槽;
或者,所述固定盖的数量为多个,每一所述固定盖可拆卸罩盖一所述凸键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的肋板的数量为多个,每一段所述肋板沿一所述贯穿孔的周缘延伸设置,每一所述肋板与所述支撑板分别围合形成一所述容置空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还包括连接支撑板的侧板,所述侧板环绕多个所述肋板,并与多个所述肋板连接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支架上盖,所述支架上盖与所述固定台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盖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台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支架上盖和所述固定台可拆卸连接;
且/或,所述支架上盖罩盖所述侧板背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还包括:
柔性杆芯,所述柔性杆芯的一端与所述凸键部一体成型设置;和
杆套,所述杆套套设于所述柔性杆芯的外侧,所述凸键部显露于所述杆套。
CN202120830353.XU 2021-04-21 2021-04-21 固定支架 Active CN216079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0353.XU CN216079159U (zh) 2021-04-21 2021-04-21 固定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0353.XU CN216079159U (zh) 2021-04-21 2021-04-21 固定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79159U true CN216079159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35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30353.XU Active CN216079159U (zh) 2021-04-21 2021-04-21 固定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79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79159U (zh) 固定支架
CA2517314A1 (en) Floor box
CN107327976B (zh) 电控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212278612U (zh) 壳体和网关主机
CN211248889U (zh) 一种便捷型蜂鸣器加工辅助部件
CN216642503U (zh) 风扇
CN212619366U (zh) 挂板座、壁挂安装结构和热水器
CN216603796U (zh) 一种治疗头和腔道治疗仪
CN210806800U (zh) 便于拆卸的无线充电发射器
CN215174554U (zh) 新型吸顶灯架
CN209748636U (zh) 一种手机支架底座
CN220985692U (zh) 一种壳体及电子设备
CN216867975U (zh) 电子产品的固定结构
CN218958631U (zh) 二合一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
CN216034137U (zh) 车载支架配件
CN221885569U (zh) 一种连接器安装结构以及智能终端
CN216278826U (zh) 一种展架连接装置
CN221054741U (zh) 摄像机支架
CN216487144U (zh) 一种玻璃厚度可调节的led透明屏机构
CN218816949U (zh) 水泵安装结构
CN215371653U (zh) 无线充折叠伸缩支架
CN212125016U (zh) 固定结构和车载麦克风组件
CN220475908U (zh) 一种易装配蓝牙音响
CN220707461U (zh) 一种取暖器
CN211628181U (zh) 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