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57378U - 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57378U
CN216057378U CN202122318625.0U CN202122318625U CN216057378U CN 216057378 U CN216057378 U CN 216057378U CN 202122318625 U CN202122318625 U CN 202122318625U CN 216057378 U CN216057378 U CN 216057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box
shell
leaning
pipe
outer periph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186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江平
黄泽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zhou Guangto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zhou Guangto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zhou Guangto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zhou Guangto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186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57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57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573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包括音响本体,所述音响本体的底部中心处一体设置有电源线,所述音响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无顶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进出口,所述壳体内壁底部设置有靠管,所述靠管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靠管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从所述靠管顶部进入且从所述第一通孔处穿出,所述电源线部分缠绕在所述靠管的外周面;所述壳体上穿设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带动所述靠管转动。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设备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使用者的操作体验同时降低了支出成本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
背景技术
智能音箱是一个音箱升级的产物,是家庭消费者用语音进行上网的一个工具,比如点播歌曲、上网购物,或是了解天气预报,它也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比如打开窗帘、设置冰箱温度、提前让热水器升温等。
现有的智能音响功能强大,音响对电力的需求也相应的增多,使用者需要定期对音响进行充电。
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由于充电线无法及时收纳,充电线本身易损坏或者丢失,导致音响不能使用,影响使用者的体验,另外,使用者还需购买配套的充电线,增加了使用者的支出。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具有提高使用者的操作体验同时降低了支出成本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包括音响本体,所述音响本体的底部中心处一体设置有电源线,所述音响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无顶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进出口,所述壳体内壁底部设置有靠管,所述靠管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靠管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从所述靠管顶部进入且从所述第一通孔处穿出,所述电源线部分缠绕在所述靠管的外周面;
所述壳体上穿设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带动所述靠管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靠管的正转或者反转,电源线缠绕在靠管上的圈数也随之增加或者减少,在不使用电源线时,通过靠管将电源线收纳入壳体内部,避免电源线丢失或者被外力损坏的现象发生,提高了使用者的操作体验同时降低了支出成本。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固定在所述靠管外周面下半部,所述转动板的顶部设置有齿环,所述齿环中心轴所在直线与所述靠管中心轴所在直线共线;
所述壳体的一侧穿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一端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环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环相互啮合,齿轮带动齿环转动,齿环带动转动板运动,最终使靠管发生转动,方便操作人员在音响本体外部控制靠管是否转动及其转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壳体内壁顶部设置有分隔管,所述分隔管位于所述靠管与所述齿环之间;
所述分隔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进出口位置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管避免电源线部分与齿环相接触,进而避免了电源线外皮被齿环损伤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电源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靠管外周面的上半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分隔管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起到限制电源线放置空间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壳体内壁底部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进出口位置相对应;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U形杆,所述U形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底部,且所述U形杆与所述转动板不接触,所述U形杆中两个竖杆的外周面转动设置有滚轮,所述电源线的一端穿过所述U形杆并位于两个所述滚轮之间,所述电源线外周面均与两个所述滚轮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U形杆限制了电源线带有插头的一端的位置,方便操作人员在使用时,快速找到电源线插头,两个滚轮起到对电源线插头一端进一步定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滚轮的外周面均设置有海绵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层避免滚轮与电源线直接接触,海绵层质地柔软,在长时间使用时,避免电源线表面外皮磨损,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源线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音响本体底部设置有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自由转动的靠管,电线大部分缠绕在靠管外周面,通过转动组件带动靠管转动,将电源线收纳入壳体内部,避免电源线丢失或者被外力损坏的现象发生,提高了使用者的操作体验同时降低了支出成本。
2.通过在壳体内壁底部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中U形杆限制了电源线带有插头的一端的位置,方便操作人员在使用时,快速找到电源线插头,两个滚轮起到对电源线插头一端进一步定位的作用。
3.通过在滚轮的外周面设置有海绵层,海绵层避免滚轮与电源线直接接触,海绵层质地柔软,在长时间使用时,避免电源线表面外皮磨损,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源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音响本体;12、电源线;2、壳体;21、进出口;22、靠管;221、第一通孔;3、转动组件;31、转动板;32、齿环;33、转动杆;34、齿轮;4、分隔管;41、第二通孔;5、挡板;6、固定组件;61、U形杆;62、滚轮;7、海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包括音响本体1。音响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无顶的壳体2。壳体2横截面形状与音响本体1横截面形状一致。音响本体1的底部中心处一体设置有电源线12。电源线12与音响本体1电性连接。电源线12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位于壳体2内部。壳体2的一侧开设有进出口21。操作人员通过进出口21拿取电源线12带有插头的一端。
为了使电源线12在壳体2内部有序放置,避免出现纠缠打结等下现象。在壳体2内壁底部竖直设置有靠管22。靠管22与音响本体1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一厘米。靠管22与壳体2转动连接。靠管22顶部开口内部中空,靠管22的外周面还开设有第一通孔221。电源线12的一端进入靠管22内部并从第一通孔221处穿出。随着靠管22的转动,电源线12部分缠绕在靠管22的外周面。
为了限制电源线12在壳体2内部的空间位置,在靠管22的外周面设置有挡板5。挡板5横截面为圆形。挡板5位于第一通孔221的上方。
为了方便操作人员控制靠管22的正转及反转。壳体2上穿设有转动组件3,转动组件3带动靠管22转动。
转动组件3包括转动板31,转动板31固定在靠管22外周面下半部,转动板31的顶部设置有齿环32,齿环32中心轴所在直线与靠管22中心轴所在直线共线。壳体2的一侧穿设有转动杆33,转动杆33与壳体2转动连接,转动杆33位于壳体2内部的一端固定有齿轮34,齿轮34与齿环32相互啮合。转动杆33转动带动齿轮34转动,齿轮34与齿环32相互啮合,齿轮34带动齿环32转动,齿环32带动转动板31运动,最终使靠管22发生转动,方便操作人员在音响本体1外部控制靠管22是否转动及其转动方向。
壳体2内壁顶部设置有分隔管4,分隔管4位于靠管22与齿环32之间。分隔管4的一端到转动板31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电源线12横截面直径,即电源线12无法穿过分隔管4与转动板31。分隔管4避免电源线12部分与齿环32相接触,进而避免了电源线12外皮被齿环32损伤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电源线12的使用寿命。分隔管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41,第二通孔41与进出口21位置相对应。电源线12带有插头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41。第二通孔41内壁边沿均经过倒圆角工序处理。
挡板5位于分隔板内部。挡板5外周壁到分隔管4内周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电源线12横截面直径。转动板31、分隔管4及挡板5共同限定了电源线12位于壳体2内部的放置空间。
壳体2内壁底部设置有固定组件6,固定组件6与进出口21位置相对应。固定组件6包括U形杆61,U形杆61设置在壳体2内壁底部,且U形杆61与转动板31不接触,U形杆61中两个竖杆的外周面转动设置有滚轮62,电源线12的一端穿过U形杆61并位于两个滚轮62之间,电源线12外周面均与两个滚轮62相接触。通过U形杆61限制了电源线12带有插头的一端的位置,方便操作人员在使用时,快速找到电源线12插头,两个滚轮62起到对电源线12插头一端进一步定位的作用。在组装时,先将电源线12从U形杆61开口处放置在两个滚轮62之间,再将U形杆61固定在壳体2上。组装完成之后,电源线12中插口的形状较大,无法正常穿过两个滚轮62。两个滚轮62始终将电源线12夹紧。
U形杆61与齿轮34设置靠管22的左右两侧。
两个滚轮62的外周面均设置有海绵层7。海绵层7避免滚轮62与电源线12直接接触,海绵层7质地柔软,在长时间使用时,避免电源线12表面外皮磨损,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源线12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在对音响本体1进行充电时,操作人员转动转动杆33,转动杆33带动齿轮34转动,齿轮34带动齿环32转动,齿环32带动转动板31转动,转动带动靠管22转动。随着靠管22转动,缠绕在靠管22上的电源线12部分在分隔管4内处于松散状态。
当转动数圈后,操作人员通过进出口21拿到电源线12的插头,操作人员无需将手指探入进出口21即可拿到电源线12。操作人员抽拉电源线12,即可将部分电源线12拉出壳体2外部。
此时,操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如果需要增加电源线12位于壳体2外部长度时,则继续按照之前转动的方向转动转动杆33。如果需要减少电源线12位于壳体2外部长度时,操作人员先将电源线12拉直,然后反转转动杆33,将电源线12部分再次缠绕在靠管22上。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线12位于分隔管4与U形杆61之间的部分一直处于拉紧状态。第二通孔41高于齿环32两厘米。电源线12位于分隔管4与U形杆61之间的部分与齿环32不接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包括音响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响本体(1)的底部中心处一体设置有电源线(12),所述音响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无顶的壳体(2),所述壳体(2)的一侧开设有进出口(21),所述壳体(2)内壁底部设置有靠管(22),所述靠管(22)与所述壳体(2)转动连接,所述靠管(22)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221),所述电源线(12)的另一端从所述靠管(22)顶部进入且从所述第一通孔(221)处穿出,所述电源线(12)部分缠绕在所述靠管(22)的外周面;
所述壳体(2)上穿设有转动组件(3),所述转动组件(3)带动所述靠管(2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3)包括转动板(31),所述转动板(31)固定在所述靠管(22)外周面下半部,所述转动板(31)的顶部设置有齿环(32),所述齿环(32)中心轴所在直线与所述靠管(22)中心轴所在直线共线;
所述壳体(2)的一侧穿设有转动杆(33),所述转动杆(33)与所述壳体(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33)位于所述壳体(2)内部的一端固定有齿轮(34),所述齿轮(34)与所述齿环(32)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壁顶部设置有分隔管(4),所述分隔管(4)位于所述靠管(22)与所述齿环(32)之间;
所述分隔管(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41),所述第二通孔(41)与所述进出口(21)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靠管(22)外周面的上半部设置有挡板(5),所述挡板(5)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21)的上方,所述挡板(5)位于所述分隔管(4)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壁底部设置有固定组件(6),所述固定组件(6)与所述进出口(21)位置相对应;
所述固定组件(6)包括U形杆(61),所述U形杆(61)设置在所述壳体(2)内壁底部,且所述U形杆(61)与所述转动板(31)不接触,所述U形杆(61)中两个竖杆的外周面转动设置有滚轮(62),所述电源线(12)的一端穿过所述U形杆(61)并位于两个所述滚轮(62)之间,所述电源线(12)外周面均与两个所述滚轮(62)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滚轮(62)的外周面均设置有海绵层(7)。
CN202122318625.0U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 Active CN216057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18625.0U CN216057378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18625.0U CN216057378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57378U true CN216057378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00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18625.0U Active CN216057378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573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29818U (zh) 一种具有绕卷收纳机构的数据线
CN107954274A (zh) 一种便携式防缠绕的电缆盘
CN216057378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音响
CN209461081U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201083476Y (zh) 电动长卷尺
CN205429598U (zh) 一种线管穿线机
CN207518186U (zh) 一种电力线滚架
CN210528075U (zh) 一种可自动卷绕型高速线盘
KR101102076B1 (ko) 무선작동 슬라이드 스크린
CN217037417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蓝牙耳机用挂颈线
CN209668534U (zh) 一种简单易用电力线用绕线装置
CN215581661U (zh) 一种便捷式蓝牙耳机
CN209845169U (zh) 一种数字电视用具有隐藏线束功能的机顶盒
CN205132761U (zh) 一种可移动式自动绕线盘
CN205500454U (zh) 一种盘绕收纳复杂构造线缆的装置
CN217903565U (zh) 电源插座组件
CN213201875U (zh) 一种电线收卷器
CN214507357U (zh) 一种方便收纳的耳机线
CN204941310U (zh) 一种双电源电动卷帘定位控制结构及系统
CN210726981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可盘线电吹风
CN209913379U (zh) 一种电力铺设用遥控式的电线收拉装置
CN210680435U (zh) 一种充电桩线路收放装置
CN213011339U (zh) 一种绝缘电缆收纳装置
CN211822691U (zh) 一种家电防尘结构
CN214243325U (zh) 一种电器自动化设备的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