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4182U - 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4182U
CN216044182U CN202122919230.6U CN202122919230U CN216044182U CN 216044182 U CN216044182 U CN 216044182U CN 202122919230 U CN202122919230 U CN 202122919230U CN 216044182 U CN216044182 U CN 216044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lider
sliding groove
spout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192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日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29192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44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4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4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涉及动力转换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设置有气缸,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气缸,能够控制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侧滑动,通过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的啮合连接作用下,控制转轴转动,从而利用连接杆控制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侧滑动,进而实现了装置本体的角度调节,能够根据风向调节发电叶片的角度。

Description

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转换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气能源动力转化装置是将风能转变成机械能并加以利用的一整套设备,其功能是把风能转变成机械能,因需要对现有风能加以利用,所以提出一种新型的空气能源动力转化装置。
但是现有的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的功能性较低,不能够根据风向调节发电叶片的角度,并且稳定性较差,当风力过大时,容易造成该装置的倾倒,从而导致装置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功能性较低、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支撑块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和连接杆,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连接,所述连接杆与第二滑块转动连接。
通过使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气缸,能够控制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侧滑动,通过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的啮合连接作用下,控制转轴转动,从而利用连接杆控制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侧滑动,进而实现了装置本体的角度调节,能够根据风向调节发电叶片的角度,提高了装置的动力转换效率。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外侧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地桩,所述第四滑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与第四滑块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盘。
通过使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转盘控制丝杆转动,从而带动第四滑块在第四滑槽内侧滑动,进而控制地桩深入土地中,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风力过大时装置倾倒导致装置受损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外侧设置有外齿圈,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外齿圈啮合连接。
通过使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第二电机能够控制第三齿轮转动,在第三齿轮与外齿圈的啮合连接作用下,控制固定座进行转动,从而能够控制装置本体进行转动,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支撑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升降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与第三滑槽滑动连接。
通过使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升降杆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固定座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固定箱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齿轮连接。
通过使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第一电机控制第二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的啮合连接作用下,从而控制升降杆进行移动,进而实现了装置本体的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靠近四角位置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发电叶片。
通过使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发电叶片能够达到便于装置移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通过设置的气缸,能够控制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侧滑动,通过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的啮合连接作用下,控制转轴转动,从而利用连接杆控制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侧滑动,进而实现了装置本体的角度调节,能够根据风向调节发电叶片的角度,提高了装置的动力转换效率。
2、该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通过转动转盘控制丝杆转动,从而带动第四滑块在第四滑槽内侧滑动,进而控制地桩深入土地中,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风力过大时装置倾倒导致装置受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中:1、底座;2、固定座;3、支撑平台;4、支撑块;5、装置本体;6、发电叶片;7、第一滑槽;8、气缸;9、第一滑块;10、第一齿条;11、转轴;12、第一齿轮;13、连接杆;14、第二滑槽;15、第二滑块;16、升降杆;17、第二齿条;18、第三滑块;19、第三滑槽;20、固定箱;21、第二齿轮;22、第一电机;23、外齿圈;24、第二电机;25、第三齿轮;26、万向轮;27、第四滑槽;28、丝杆;29、第四滑块;30、地桩;31、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包括底座1和支撑平台3,底座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固定座2,固定座 2的外侧设置有外齿圈23,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4,第二电机2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齿轮25,第三齿轮25与外齿圈23啮合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二电机24能够控制第三齿轮25转动,在第三齿轮25与外齿圈23 的啮合连接作用下,控制固定座2进行转动,从而能够控制装置本体5进行转动,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固定座2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杆16,升降杆16与支撑平台3固定连接,固定座2的内侧开设有第三滑槽19,升降杆 1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三滑块18,第三滑块18与第三滑槽19滑动连接,升降杆1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齿条17,固定座2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箱20,固定箱2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21,第二齿轮21与第二齿条17啮合连接,固定箱20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2,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与第二齿轮21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一电机22控制第二齿轮21转动,通过第二齿轮21与第二齿条17的啮合连接作用下,从而控制升降杆16进行移动,进而实现了装置本体5的上下移动,底座1的下表面靠近四角位置均设置有万向轮26,装置本体5的一侧设置有发电叶片6,发电叶片6受到风力从而进行转动,再通过发电机将风力转换成电能。
支撑平台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块4,支撑块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装置本体5,装置本体5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4,第二滑槽14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5,支撑平台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7,第一滑槽7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9,第一滑槽7的内侧设置有气缸8,气缸8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块9连接,第一滑块9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齿轮12,支撑块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2和连接杆13,第一齿轮12与第一齿条10啮合连接,连接杆13与第二滑块15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的气缸8,能够控制第一滑块9在第一滑槽7内侧滑动,通过第一齿条10和第一齿轮12的啮合连接作用下,控制转轴11转动,从而利用连接杆 13控制第二滑块15在第二滑槽14内侧滑动,进而实现了装置本体5的角度调节,能够根据风向调节发电叶片6的角度,提高了装置的动力转换效率。
底座1的外侧开设有第四滑槽27,第四滑槽27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块29,第四滑块2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地桩30,第四滑槽27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丝杆28,丝杆28与第四滑块29螺纹连接,丝杆2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盘 31,通过转动转盘31控制丝杆28转动,从而带动第四滑块29在第四滑槽27 内侧滑动,进而控制地桩30深入土地中,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风力过大时装置倾倒导致装置受损的问题。
综上,该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利用万向轮26 将该装置移动至指定地点,接着可转动转盘31控制丝杆28转动,从而带动第四滑块29在第四滑槽27内侧滑动,使得地桩30深入土地中,可启动气缸 8,控制第一滑块9在第一滑槽7内侧滑动,通过第一齿条10和第一齿轮12 的啮合连接作用下,控制转轴11转动,从而利用连接杆13控制第二滑块15 在第二滑槽14内侧滑动,进而实现了装置本体5的角度调节,并且可启动第二电机24控制第三齿轮25转动,在第三齿轮25与外齿圈23的啮合连接作用下,控制固定座2进行转动,从而能够控制装置本体5进行转动,通过设置的第一电机22控制第二齿轮21转动,从而控制升降杆16进行移动,进而实现了装置本体5的上下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包括底座(1)和支撑平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块(4),所述支撑块(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装置本体(5),所述装置本体(5)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4),所述第二滑槽(14)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5),所述支撑平台(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7),所述第一滑槽(7)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9),所述第一滑槽(7)的内侧设置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块(9)连接,所述第一滑块(9)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齿轮(12),所述支撑块(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2)和连接杆(13),所述第一齿轮(12)与第一齿条(10)啮合连接,所述连接杆(13)与第二滑块(15)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侧开设有第四滑槽(27),所述第四滑槽(27)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四滑块(29),所述第四滑块(2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地桩(30),所述第四滑槽(27)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丝杆(28),所述丝杆(28)与第四滑块(29)螺纹连接,所述丝杆(2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盘(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的外侧设置有外齿圈(23),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4),所述第二电机(2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齿轮(25),所述第三齿轮(25)与外齿圈(23)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杆(16),所述升降杆(16)与支撑平台(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2)的内侧开设有第三滑槽(19),所述升降杆(1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三滑块(18),所述第三滑块(18)与第三滑槽(19)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1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齿条(17),所述固定座(2)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箱(20),所述固定箱(2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21),所述第二齿轮(21)与第二齿条(17)啮合连接,所述固定箱(20)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2),所述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与第二齿轮(2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靠近四角位置均设置有万向轮(26),所述装置本体(5)的一侧设置有发电叶片(6)。
CN202122919230.6U 2021-11-25 2021-11-25 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 Active CN216044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19230.6U CN216044182U (zh) 2021-11-25 2021-11-25 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19230.6U CN216044182U (zh) 2021-11-25 2021-11-25 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4182U true CN216044182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53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19230.6U Active CN216044182U (zh) 2021-11-25 2021-11-25 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441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4563B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的太阳能光伏板支撑装置
CN112628086A (zh) 一种野外露营用风力发电装置
CN216044182U (zh) 空气能源动力转换装置
CN213144657U (zh) 一种移动式风力发电装置
CN208803944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升降装置
CN219107334U (zh) 一种新能源高效率发电设备
CN210183264U (zh) 一种太阳能板自动升降装置
CN211082138U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的专用调向机构
CN213478569U (zh) 一种小型屋顶风力发电组
CN220227080U (zh) 一种海上可升降风力发电装置
CN220059806U (zh)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柜
CN219643819U (zh) 一种太阳能风能综合发电站
CN217976456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方向的风力发电结构
CN213419263U (zh) 家用风电机组的叶片调向装置
CN219087057U (zh)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CN215830633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用桨叶角度调节机构
CN220539772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风力检测装置
CN214464680U (zh) 一种农村住宅建筑用风力发电设备
CN220502617U (zh) 一种风电齿轮箱装配用的升降机构
CN213270151U (zh) 一种抗风性能好的小型风力发电机
CN219867515U (zh) 风光互补路灯用风车调向装置
CN214664159U (zh) 一种具有除湿防侵蚀功能的港口新能源灯塔
CN214887482U (zh) 一种移动式风力新能源发电装置
CN219827031U (zh) 一种风向自适应设备
CN214464660U (zh)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