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3825U - 一种隧道交通工程内置通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交通工程内置通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3825U
CN216043825U CN202120369454.1U CN202120369454U CN216043825U CN 216043825 U CN216043825 U CN 216043825U CN 202120369454 U CN202120369454 U CN 202120369454U CN 216043825 U CN216043825 U CN 216043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ventilation
inboard
spring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694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宝进
王立帅
王昭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36945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43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3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38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交通工程内置通风装置,包括第一管壁和通风管,第一管壁中部设置有空槽,空槽右侧安装有通风管,空槽下方安装有第一风扇,第一风扇安装于转轴上方,转轴下方与转子固定连接,转子下方与电机固定连接,转子安装于外壳内侧中部,外壳中部设置有风管,本实用新型利用风管、滤网和侧门,装置在使用时,隧道内有气流流动后,侧门会在第二转轴的作用下转动,气流会在风管内流动,气流中的灰尘会在滤网处被阻挡,然后会经过风管从风管右侧流出,其中会将风管中间的灰尘带出,一方面有着辅助通风的效果,同时会带走风管中上方残留的灰尘,防止影响电机使用,增强装置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交通工程内置通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交通工程内置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或者在山体中,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但是隧道作为交通设施,内部会存在大量的废弃和其他气体,若不进行及时疏导,会对人体造成一定损害。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隧道交通工程内置通风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交通工程内置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交通工程内置通风装置,包括第一管壁和通风管,所述第一管壁中部设置有空槽,所述空槽右侧安装有通风管,所述空槽下方安装有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安装于转轴上方,所述转轴下方与转子固定连接,所述转子下方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转子安装于外壳内侧中部,所述外壳中部设置有风管,所述风管左侧设置有滤网,所述空槽中部上方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上方与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立柱外侧为通风槽,所述第一管壁内部为椭圆管,所述椭圆管内侧设置有风孔,所述椭圆管下方与连接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管内侧两端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内侧与侧门转动连接,所述侧门内侧安装有弹簧,所述侧门设置有两组且偏转方向相同。
优选的,所述风管两端向下侧弯曲,所述风管内侧管径处处相同,所述风管中部水平且上方与第一管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孔呈椭圆状孔隙且向通风管方向弯曲,所述椭圆管内侧截面扁平,所述立柱宽度同椭圆管宽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通风管还包括卡槽、凹槽、第二滤网、第二风扇、窄管和第二管壁,所述第二管壁内侧中部安装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左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两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凹槽内侧安装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二风扇外侧为窄管。
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挤压块、稳定卡块、上板、第一弹簧、卡扣、外板和第二弹簧,所述外板内侧与卡扣滑动连接,所述卡扣内侧与稳定卡块固定连接,所述稳定卡块上方安装有挤压块,所述稳定卡块内侧与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下方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方安装有上板。
优选的,所述上板两侧边缘为光滑圆弧面,所述稳定卡块呈“T”型且下方向内侧弯曲,所述第一弹簧始终为挤压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风管、滤网和侧门,装置在使用时,隧道内有气流流动后,侧门会在第二转轴的作用下转动,气流会在风管内流动,气流中的灰尘会在滤网处被阻挡,然后会经过风管从风管右侧流出,其中会将风管中间的灰尘带出,一方面有着辅助通风的效果,同时会带走风管中上方残留的灰尘,防止影响电机使用,增强装置使用寿命。
2.利用第一风扇、风孔和通风槽,电机启动后,电机上方第一风扇会转动,接下来第一风扇带动的气流会在椭圆管内流动,并且气流会从风孔处流出小部分,并向外侧流动,使得装置内侧形成流体,在气压的作用下,隧道内的空气会通过通风操向隧道外涌出,极大的增强通风效果,且表面不会堆积大量灰尘,便于清洁,增强使用寿命。
3.利用通风管,操作人员通过卡槽时通风管与管壁连接,隧道内的气流通过凹槽时其携带的灰尘会被第二滤网阻拦,同时在第二风扇的作用下,气流的流动会得到有效的增强,使得庄重的通风效果得到极大的增强。
4.利用安装组件,操作人员通过按住挤压块向内侧挤压,稳定卡块会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内侧移动,并且卡扣会与外板脱离,使得连接块与风管脱离,便于装置的安装个部件的更换,上板安装于稳定卡块内部,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装置有着更出色的抗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管壁1、空槽2、第一风扇3、转子4、滤网5、通风管6、卡槽61、凹槽62、第二滤网63、第二风扇64、窄管65、第二管壁66、转轴 7、外壳8、安装组件9、挤压块91、稳定卡块92、上板93、第一弹簧94、卡扣95、外板96、第二弹簧97、风管10、第二转轴11、弹簧12、电机13、椭圆管14、立柱15、连接块16、风孔17、通风槽18、卡块19、侧门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隧道交通工程内置通风装置,包括第一管壁1和通风管6,第一管壁1中部设置有空槽2,空槽 2右侧安装有通风管6,空槽2下方安装有第一风扇3,第一风扇3安装于转轴7上方,转轴7下方与转子4固定连接,转子4下方与电机13固定连接,转子4安装于外壳8内侧中部,外壳8中部设置有风管10,风管10左侧设置有滤网5,空槽2中部上方安装有卡块19,卡块19上方与立柱15固定连接,立柱15外侧为通风槽18,电机13启动后,电机13上方第一风扇3会转动,接下来第一风扇13带动的气流会在椭圆管14内流动,并且气流会从风孔17 处流出小部分,并向外侧流动,使得装置内侧形成流体,在气压的作用下,隧道内的空气会通过通风操18向隧道外涌出,极大的增强通风效果,且表面不会堆积大量灰尘,便于清洁,增强使用寿命,第一管壁1内部为椭圆管14,椭圆管14内侧设置有风孔17,椭圆管14下方与连接块16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风管10内侧两端安装有第二转轴11,第二转轴11内侧与侧门20转动连接,侧门20内侧安装有弹簧12,侧门20设置有两组且偏转方向相同,装置在使用时,隧道内有气流流动后,侧门20会在第二转轴11的作用下转动,气流会在风管10内流动,气流中的灰尘会在滤网5处被阻挡,然后会经过风管10从风管10右侧流出,其中会将风管中间的灰尘带出,一方面有着辅助通风的效果,同时会带走风管10中上方残留的灰尘,防止影响电机13使用,增强装置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风管10两端向下侧弯曲,风管10内侧管径处处相同,风管 10中部水平且上方与第一管壁1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风孔17呈椭圆状孔隙且向通风管6方向弯曲,椭圆管14内侧截面扁平,立柱15宽度同椭圆管14宽度一致。
进一步地,通风管6还包括卡槽61、凹槽62、第二滤网63、第二风扇 64、窄管65和第二管壁66,第二管壁66内侧中部安装有第二风扇64,第二风扇64左侧设置有凹槽62,凹槽62两侧设置有卡槽61,凹槽62内侧安装有第二滤网63,第二风扇64外侧为窄管65,操作人员通过卡槽61时通风管 6与第一管壁1连接,隧道内的气流通过凹槽62时其携带的灰尘会被第二滤网63阻拦,同时在第二风扇64的作用下,气流的流动会得到有效的增强,使得庄重的通风效果得到极大的增强。
进一步地,安装组件9还包括挤压块91、稳定卡块92、上板93、第一弹簧94、卡扣95、外板96和第二弹簧97,外板96内侧与卡扣95滑动连接,卡扣95内侧与稳定卡块92固定连接,稳定卡块92上方安装有挤压块91,稳定卡块92内侧与第一弹簧94固定连接,第一弹簧94下方安装有第二弹簧97,第二弹簧97上方安装有上板93。
进一步地,上板93两侧边缘为光滑圆弧面,稳定卡块92呈“T”型且下方向内侧弯曲,第一弹簧94始终为挤压状态,操作人员通过按住挤压块91 向内侧挤压,稳定卡块92会在第一弹簧94的作用下向内侧移动,并且卡扣 95会与外板96脱离,使得连接块16与风管10脱离,便于装置的安装个部件的更换,上板93安装于稳定卡块92内部,在第二弹簧97的作用下,装置有着更出色的抗震效果。
工作原理:实际工作时,装置在使用时,隧道内有气流流动后,侧门20 会在第二转轴11的作用下转动,气流会在风管10内流动,气流中的灰尘会在滤网5处被阻挡,然后会经过风管10从风管10右侧流出,其中会将风管中间的灰尘带出,一方面有着辅助通风的效果,同时会带走风管10中上方残留的灰尘,电机13启动后,电机13上方第一风扇3会转动,接下来第一风扇13带动的气流会在椭圆管14内流动,并且气流会从风孔17处流出小部分,并向外侧流动,使得装置内侧形成流体,在气压的作用下,隧道内的空气会通过通风操18向隧道外涌出,操作人员通过卡槽61时通风管6与第一管壁1 连接,隧道内的气流通过凹槽62时其携带的灰尘会被第二滤网63阻拦,同时在第二风扇64的作用下,气流的流动会得到有效的增强,操作人员通过按住挤压块91向内侧挤压,稳定卡块92会在第一弹簧94的作用下向内侧移动,并且卡扣95会与外板96脱离,使得连接块16与风管10脱离,便于装置的安装个部件的更换。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隧道交通工程内置通风装置,包括第一管壁(1)、通风管(6)和安装组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壁(1)中部设置有空槽(2),所述空槽(2)右侧安装有通风管(6),所述空槽(2)下方安装有第一风扇(3),所述第一风扇(3)安装于转轴(7)上方,所述转轴(7)下方与转子(4)固定连接,所述转子(4)下方与电机(13)固定连接,所述转子(4)安装于外壳(8)内侧中部,所述外壳(8)中部设置有风管(10),所述风管(10)左侧设置有滤网(5),所述空槽(2)中部上方安装有卡块(19),所述卡块(19)上方与立柱(15)固定连接,所述立柱(15)外侧为通风槽(18),所述第一管壁(1)内部为椭圆管(14),所述椭圆管(14)内侧设置有风孔(17),所述椭圆管(14)下方与连接块(1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交通工程内置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10)内侧两端安装有第二转轴(11),所述第二转轴(11)内侧与侧门(20)转动连接,所述侧门(20)内侧安装有弹簧(12),所述侧门(20)设置有两组且偏转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交通工程内置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10)两端向下侧弯曲,所述风管(10)内侧管径处处相同,所述风管(10)中部水平且上方与第一管壁(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交通工程内置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孔(17)呈椭圆状孔隙且向通风管(6)方向弯曲,所述椭圆管(14)内侧截面扁平,所述立柱(15)宽度同椭圆管(14)宽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交通工程内置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6)包括卡槽(61)、凹槽(62)、第二滤网(63)、第二风扇(64)、窄管(65)和第二管壁(66),所述第二管壁(66)内侧中部安装有第二风扇(64),所述第二风扇(64)左侧设置有凹槽(62),所述凹槽(62)两侧设置有卡槽(61),所述凹槽(62)内侧安装有第二滤网(63),所述第二风扇(64)外侧为窄管(6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交通工程内置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9)包括挤压块(91)、稳定卡块(92)、上板(93)、第一弹簧(94)、卡扣(95)、外板(96)和第二弹簧(97),所述外板(96)内侧与卡扣(95)滑动连接,所述卡扣(95)内侧与稳定卡块(92)固定连接,所述稳定卡块(92)上方安装有挤压块(91),所述稳定卡块(92)内侧与第一弹簧(9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94)下方安装有第二弹簧(97),所述第二弹簧(97)上方安装有上板(9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隧道交通工程内置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93)两侧边缘为光滑圆弧面,所述稳定卡块(92)呈“T”型且下方向内侧弯曲,所述第一弹簧(94)始终为挤压状态。
CN202120369454.1U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隧道交通工程内置通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043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9454.1U CN216043825U (zh)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隧道交通工程内置通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9454.1U CN216043825U (zh)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隧道交通工程内置通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3825U true CN216043825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34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6945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043825U (zh)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隧道交通工程内置通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438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43825U (zh) 一种隧道交通工程内置通风装置
KR100686643B1 (ko) 도로용 터널의 집진장치 시설
CN218375780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可调节型防风装置
CN115233913B (zh) 一种建筑楼宇的节能防水系统
CN202017517U (zh) 一种矿山机掘工作面集尘和除尘装置
CN212983592U (zh) 一种市政桥梁用桥面污水排流结构
CN208895081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钢筋拉直装置
CN211851130U (zh) 一种施工场地的地下停车库的高效临时排水器
CN207350749U (zh) 一种兼具分流和消音功能的风道分流器
CN113047408A (zh) 雨水调蓄池运行装置及方法
CN110332010B (zh) 一种隧道出入口的排水结构
CN213203790U (zh) 一种排水性好的路桥泄水装置
CN216429262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组装式临时围挡
CN219995487U (zh) 一种人工挖孔桩通风系统
CN109881867B (zh) 一种清除楼下工程沟内浊气的装置
CN220645999U (zh) 一种矿井掘进用局部通风机
CN217473038U (zh) 一种公路工程用降尘装置
CN211292472U (zh) 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扬尘降解检测装置
CN214499131U (zh) 一种隧道施工通风装置
CN217923981U (zh) 一种防堵排水结构
CN220815719U (zh) 一种长距离隧道通风装置
CN216381469U (zh) 一种隧道与地面桥梁的合建结构
CN216115968U (zh) 一种用于煤矿三下开采建筑物监测箱
CN210964398U (zh) 便于安装的城市用降尘装置
CN215292962U (zh) 一种隧道用高效节能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