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3172U - 锁定组件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锁定组件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3172U
CN216043172U CN202122379873.6U CN202122379873U CN216043172U CN 216043172 U CN216043172 U CN 216043172U CN 202122379873 U CN202122379873 U CN 202122379873U CN 216043172 U CN216043172 U CN 216043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gger
locking
piece
limiting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798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红宇
张鑫
唐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798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43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3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3172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6020 priority patent/WO2023050764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锁定组件和烹饪器具。其中,锁定组件,包括:锁定件;门体,门体设置有门钩,门钩与锁定件配合以锁定或解锁门体;锁结构,锁结构包括触发件、限位件和复位件,触发件与锁定件连接,复位件连接触发件和锁定件,触发件用于驱动限位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复位件用于使限位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回复至第一位置;其中,在第一位置时,限位件限制门钩移动,在第二位置时,限位件解除对门钩的限制,门钩能够与锁定件分离。本实用新型的门钩、锁定件和锁结构相配合以实现双重锁定的作用,在限位件处于第一位置以限制门钩运动的情况下,无法实现解锁门体。

Description

锁定组件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锁定组件和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轻拉门体即可打开微波炉,儿童容易误触按键或是门体拉手,容易被加热后食物烫伤,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锁定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锁定组件,包括:锁定件;门体,门体设置有门钩,门钩与锁定件配合以锁定或解锁门体;锁结构,锁结构包括触发件、限位件和复位件,触发件与锁定件连接,复位件连接触发件和锁定件,触发件用于驱动限位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复位件用于使限位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回复至第一位置;其中,在第一位置时,限位件限制门钩移动,在第二位置时,限位件解除对门钩的限制,门钩能够与锁定件分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锁定组件包括锁定件、门体和锁结构。锁结构包括触发件、限位件和复位件,触发件能够驱动限位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复位件能够使限位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回复至第一位置。
通过合理设置门钩和锁结构的配合结构,使得锁定门体后,限位件在第一位置以对门钩起到阻挡的作用,门钩无法与锁定件分离,此时,即使儿童拉拽门体,也无法解锁门体。也就是说,门钩、锁定件及锁结构相配合以实现双重锁定的作用,在限位件处于第一位置以限制门钩运动的情况下,无法实现解锁门体。在限位件处于第二位置时,限位件解除对门钩的限制,门钩能够与锁定件分离,此时,通过拉拽门体即能够达到解锁门体的目的。
该设置可有效解决相关技术中,儿童误触按键或是门体而解锁门体的问题,可保证烹饪器具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限位件能够在限制门钩移动的第一位置和释放对门钩的限制的第二位置间运动。限位件处于第二位置之外的位置时,门钩皆处于被限制移动的状态。也就是说,限位件运动至第一位置以限制门钩移动的情况下,即使拉拽门体也无法使门钩与锁定件分离,也即,门体不会在外力作用下而解锁,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儿童误触按键或是门体而解锁门体的问题。
进一步地,复位件连接触发件和锁定件,复位件能够使限位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回复至第一位置。也即,触发件和锁定件均与复位件连接,触发件和锁定件作为载体以支撑和固定复位件。复位件为限位件由第二位置回复至第一位置提供了动力支持,进而为限位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提供了结构保障。
具体地,当关闭门体时,门钩与限位件接触,并推着限位件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在复位件的作用下限位件由第二位置回复至第一位置处以限位门钩。也就是说,当关闭门体时,门体的门钩前端会顶着限位件使其向后移动,门体完全关闭后门钩会进入到锁定件中,而这时被关门过程中由于门钩作用而向后运动的限位件又会因复位件的复位功能,重新向前运动,直至运动至门钩处,便达到了限位门钩的作用,这就是关闭门体后自动上锁的过程。该设置使得锁结构具有自动上锁的功能,丰富了产品的使用功能及性能。
具体地,锁结构的触发件与锁定件连接,该设置可保证锁结构与门体的配合尺寸,进而可保证锁结构与门钩的配合尺寸,为限位件在第一位置时,能够有效限制门钩移动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锁定组件,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触发件能够相对于锁定件转动以驱动限位件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触发件能够相对于锁定件转动,通过旋转触发件,使得触发件能够驱动限位件运动,该设置为触发件驱动限位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移动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复位件包括弹性部,弹性部连接触发件和锁定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复位件的结构,使得复位件包括弹性部,且弹性部连接触发件和锁定件。沿第一方向转动触发件以驱动限位件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弹性部由于触发件的转动而发生弹性形变,撤去作用在触发件的外力后,弹性部恢复弹性形变以复位,弹性部复位会驱动限位件由第二位置回复至第一位置,以限位门钩。该设置使得锁结构具有自动上锁的功能,丰富了产品的使用功能及性能。
同时,该结构设置在保证驱动限位件由第二位置回复至第一位置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同时,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具体地,弹性部包括弹簧、扭簧或电致形变件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触发件的周侧设置有第一卡槽,锁定件设置有第二卡槽,弹性部的第一端与第一卡槽连接,弹性部的第二端与第二卡槽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触发件的周侧设置有第一卡槽,锁定件设置有第二卡槽,弹性部的第一端与第一卡槽连接,弹性部的第二端与第二卡槽连接。该结构设置为限位件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弹性部由于触发件的转动而发生弹性形变,撤去作用在触发件的外力后,弹性部恢复弹性形变以复位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进一步地,弹性部的第一端与第一卡槽连接,弹性部的第二端与第二卡槽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弹性部的第一端与第一卡槽可拆装连接,弹性部的第二端与第二卡槽可拆装连接。该设置具有拆装便利、装配效率高的优点。
具体地,弹性部的第一端与第一卡槽卡接,弹性部的第二端与第二卡槽卡接。当然,弹性部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连接方式不限于卡接,还可为焊接连接、螺接及通过紧固件(如,螺钉、螺栓或铆钉)紧固连接。
具体地,沿门体的高度方向,第一卡槽位于第二卡槽的上方,且第二卡槽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卡槽和门体之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触发件包括:旋钮;旋杆,与锁定件转动连接,旋钮与旋杆的端部连接,限位件连接旋杆,且限位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旋杆的侧壁;其中,复位件连接旋杆。
在该技术方案中,触发件包括旋钮和旋杆,其中,旋杆与锁定件转动连接,旋钮与旋杆的端部连接,且限位件连接旋杆,转动旋钮以驱动旋杆转动,进而实现限位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
进一步地,限位件连接旋杆,且限位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旋杆的侧壁,也即,限定了限位件和旋杆的配合结构,旋杆不会干涉限位件,可保证旋转旋杆时,限位件能够与门体的门钩有效配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旋钮与旋杆的端部可拆装连接;旋钮和旋杆中的一个设置有多个凸部,旋钮和旋杆中的另一个设置有多个凹部,每个凹部内嵌入一个凸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旋钮和旋杆的配合结构,使得旋钮和旋杆中的一个设置有多个凸部,旋钮和旋杆中的另一个设置有多个凹部,多个凸部与多个凹部配合连接,具体地,每个凹部内容置有一个凸部。
该设置增大了旋钮和旋杆接触面积和接触角度,有利于提升旋钮和旋杆的装配稳固性及可靠性,且可保证旋钮驱动旋杆转动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进一步地,旋钮与旋杆可拆装连接,故而,装配锁定组件时,可将旋杆装配在烹饪器具的器具本体内,再将旋钮由器具本体的外侧伸入器具本体内并与旋杆装配在一起。该设置具有便于拆装,装配效率高的优点。
具体地,旋钮与旋杆的第一端部可拆装连接,限位件连接旋杆的第二端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旋钮包括:旋转部;连接柱,连接柱设于旋转部朝向旋杆的一侧,旋转部的一部分伸出连接柱的侧壁;其中,凹部或凸部设于连接柱。
在该技术方案中,旋钮包括旋转部和连接柱,连接柱设于旋转部朝向旋杆的一侧,凹部或凸部设于连接柱,也即,旋转部通过连接柱与旋杆可拆装连接。
另外,由于旋转部的一部分伸出连接柱的侧壁,故而,触发件与器具本体装配后,旋转部伸出连接柱的侧壁的部分与器具本体的外表面对应设置,也即,旋转部伸出连接柱的侧壁的部分具有限位的作用,以保证旋钮和器具本体的配合结构,为旋钮相对于器具本体有效转动提供了可靠的结构支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旋杆的周侧设置有挡板,挡板位于旋钮和限位件之间,且挡板与锁定件的壁面抵靠。
在该技术方案中,旋杆的周侧设置有挡板,挡板位于旋钮和限位件之间,且挡板与锁定件的壁面抵靠。挡板起到支撑旋杆的作用,为保证锁结构和门钩的配合尺寸提供了结构支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旋钮背离旋杆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槽。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旋钮的结构,使得旋钮背离旋杆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槽,可通定位槽来实现旋钮的拆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旋钮背离旋杆的一侧设置有指示部,指示部用于指示触发件的转动方向;其中,指示部的形状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雨滴形、三角形及水滴形。
在该技术方案中,旋钮背离旋杆的一侧设置有指示部,可以理解的是,旋钮位于烹饪器具的器具本体外的部分形成有指示部,利用指示部来显示触发件的转动方向,以便用户了解旋转触发件的旋转方向,便于用户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驱动限位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
具体地,指示部的形状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雨滴形、三角形及水滴形。可以将雨滴形、三角形及水滴形中头部较小的一端来指示旋转方向。具有指示明确,清晰可辨的优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限位件设置有止挡部,门钩设置有止挡配合部;在第一位置时,止挡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止挡配合部的顶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位件设有止挡部,限位件通过止挡部来限制门钩的移动。如,限位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止挡部的至少一部分抵挡门钩的止挡配合部的顶部,以起到止挡门钩向上移动的作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止挡配合部能够与止挡部配合以驱动限位件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止挡部和止挡配合部的配合结构,使得止挡配合部能够与止挡部配合以驱动限位件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也即,当关闭门体时,止挡配合部与止挡部接触,止挡配合部推着止挡部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而后在复位件的作用下限位件由第二位置回复至第一位置处以限位门钩。也就是说,当关闭门体时,门体的门钩前端会顶着限位件使其向后移动,门体完全关闭后门钩会进入到锁定件中,而这时被关门过程中由于门钩作用而向后运动的限位件又会因复位件的复位功能,重新向前运动,直至运动至门钩处,便达到了限位门钩的作用,这就是关闭门体后自动上锁的过程。该设置使得锁结构具有自动上锁的功能,丰富了产品的使用功能及性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触发件驱动限位件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所对应的旋转角度大于等于60°。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触发件和限位件的配合结构,使得触发件驱动限位件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所对应的旋转角度大于等于60°,也即,需要使触发件旋转至少60°,才能使限位件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降低因误触触发件而使限位件运动至第二位置的发生概率。
具体地,触发件驱动限位件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所对应的旋转角度包括65°、70°、75°、80°、85°、90°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锁定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因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锁定组件,因此具有上述锁定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器具本体,锁定件设于器具本体,门体与器具本体可开合连接;其中,触发件的一部分位于器具本体的外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门体与器具本体可开合连接,门体与器具本体合围出烹饪腔,在解锁门体的情况下,可向烹饪腔内放置食物,及从烹饪腔内取出食物。
进一步地,触发件的一部分位于器具本体的外侧,故而,可通过器具本体外侧的触发件驱动限位件运动,使得限位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器具本体上还设有连接孔,触发件的连接柱穿过连接孔与触发件的旋杆可拆装连接;其中,触发件的旋转部位于器具本体的外侧,且旋转部伸出连接柱侧壁的部分与器具本体的外表面对应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器具本体上还设有连接孔,触发件的连接柱穿过连接孔与旋杆可拆装连接,触发件的旋转部位于器具本体的外侧,故而,可通过器具本体外侧的触发件驱动限位件运动,使得限位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且该结构设置使得装配锁定组件时,可将旋杆装配在烹饪器具的器具本体内,再将触发件的连接柱通过器具本体的连接孔,由器具本体的外侧伸入器具本体内并与旋杆装配在一起。该设置具有便于拆装,装配效率高的优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旋转部伸出连接柱侧壁的部分与器具本体的顶壁对应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旋转部伸出连接柱侧壁的部分与器具本体的顶壁对应设置,也即,要从器具本体的顶部操控触发件,该设置使得触发件伸出器具本体的外表面的部分距离地面的高度较高,这样,儿童无法轻易触碰到触发件,故而,进一步降低了儿童误触触发件的发生概率。
具体地,烹饪器具包括微波炉、烤箱、蒸箱或蒸烤一体机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锁定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锁定组件的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触发件和限位件的分解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旋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旋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旋钮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旋钮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旋杆和限位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旋杆和限位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旋杆和限位件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旋杆和限位件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外罩、锁定件和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锁定组件,120锁定件,130门体,132门钩,140锁结构,142触发件,144限位件,146复位件,148旋钮,150旋杆,152凸部,154凹部,156旋转部,158连接柱,160挡板,162定位槽,170第一卡槽,180第二卡槽,190止挡部,200止挡配合部,300烹饪器具,310器具本体,312连接孔,320外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锁定组件100和烹饪器具300。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锁定组件100包括锁定件120、门体130和锁结构140。
门体130设置有门钩132,门钩132与锁定件120配合以锁定或解锁门体130。
锁结构140包括触发件142、限位件144和复位件146,触发件142与锁定件120连接,复位件146连接触发件142和锁定件120,触发件142用于驱动限位件14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复位件146用于使限位件144处于第二位置时回复至第一位置。
其中,在第一位置时,限位件144限制门钩132移动,在第二位置时,限位件144解除对门钩132的限制,门钩132能够与锁定件分离。
详细地,锁定组件100包括锁定件120、门体130和锁结构140。锁结构140包括触发件142、限位件144和复位件146,触发件142能够驱动限位件14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复位件146能够使限位件144处于第二位置时回复至第一位置。
通过合理设置门钩132和锁结构140的配合结构,使得锁定门体130后,限位件144在第一位置以对门钩132起到阻挡的作用,门钩132无法与锁定件120分离,此时,即使儿童拉拽门体130,也无法解锁门体130。也就是说,门钩132、锁定件120及锁结构140相配合以实现双重锁定的作用,在限位件144处于第一位置以限制门钩132运动的情况下,无法实现解锁门体130。在限位件144处于第二位置时,限位件144解除对门钩132的限制,门钩132能够与锁定件120分离,此时,通过拉拽门体130即能够达到解锁门体130的目的。
该设置可有效解决相关技术中,儿童误触按键或是门体130而解锁门体130的问题,可保证烹饪器具300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限位件144能够在限制门钩132移动的第一位置和释放对门钩132的限制的第二位置间运动。限位件144处于第二位置之外的位置时,门钩132皆处于被限制移动的状态。也就是说,限位件144运动至第一位置以限制门钩132移动的情况下,即使拉拽门体130也无法使门钩132与锁定件120分离,也即,门体130不会在外力作用下而解锁,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儿童误触按键或是门体130而解锁门体130的问题。
进一步地,复位件146连接触发件142和锁定件120,复位件146能够使限位件144处于第二位置时回复至第一位置。也即,触发件142和锁定件120均与复位件146连接,触发件142和锁定件120作为载体以支撑和固定复位件146。复位件146为限位件144由第二位置回复至第一位置提供了动力支持,进而为限位件144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提供了结构保障。
具体地,当关闭门体130时,门钩132与限位件144接触,并推着限位件144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在复位件146的作用下限位件144由第二位置回复至第一位置处以限位门钩132。也就是说,当关闭门体130时,门体130的门钩132前端会顶着限位件144使其向后移动,门体130完全关闭后门钩132会进入到锁定件120中,而这时被关门过程中由于门钩132作用而向后运动的限位件144又会因复位件146的复位功能,重新向前运动,直至运动至门钩132处,便达到了限位门钩132的作用,这就是关闭门体130后自动上锁的过程。该设置使得锁结构140具有自动上锁的功能,丰富了产品的使用功能及性能。
具体地,锁结构140的触发件142与锁定件120连接,该设置可保证锁结构140与门体130的配合尺寸,进而可保证锁结构140与门钩132的配合尺寸,为限位件144在第一位置时,能够有效限制门钩132移动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锁定组件100包括锁定件120、门体130和锁结构140。
门体130设置有门钩132,门钩132与锁定件120配合以锁定或解锁门体130。
锁结构140包括触发件142、限位件144和复位件146,触发件142与锁定件120连接,复位件146连接触发件142和锁定件120,触发件142用于驱动限位件14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复位件146用于使限位件144处于第二位置时回复至第一位置。
其中,在第一位置时,限位件144限制门钩132移动,在第二位置时,限位件144解除对门钩132的限制,门钩132能够与锁定件分离。
进一步地,触发件142能够相对于锁定件120转动以驱动限位件144运动。
详细地,触发件142能够相对于锁定件120转动,通过旋转触发件142,使得触发件142能够驱动限位件144运动,该设置为触发件142驱动限位件14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移动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具体地,触发件142能够相对于锁定件120转动以驱动限位件144沿第一方向运动;在第一位置时,限位件144限制门钩132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
通过合理设置限位件144和门钩132的运行轨迹,使得限位件144沿第一方向运动,门钩132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也就是说,限位件144和门钩132的运动方向不同。该设置为限位件144在第一位置有效限位门钩132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可降低锁结构140的加工精度要求,便于加工,可有效避免限位件144在第一位置处无法有效限位门钩132的情况发生。
具体地,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如,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二方向为竖直方向(具体地,竖直方向平行于重力方向)。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锁定组件100包括锁定件120、门体130和锁结构140。
门体130设置有门钩132,门钩132与锁定件120配合以锁定或解锁门体130。
锁结构140包括触发件142、限位件144和复位件146,触发件142与锁定件120连接,复位件146连接触发件142和锁定件120,触发件142用于驱动限位件14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复位件146用于使限位件144处于第二位置时回复至第一位置。
其中,在第一位置时,限位件144限制门钩132移动,在第二位置时,限位件144解除对门钩132的限制,门钩132能够与锁定件分离。
触发件142能够相对于锁定件120转动以驱动限位件144运动。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复位件146包括弹性部,弹性部连接触发件142和锁定件120。
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复位件146的结构,使得复位件146包括弹性部,且弹性部连接触发件142和锁定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触发件142以驱动限位件144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弹性部由于触发件142的转动而发生弹性形变,撤去作用在触发件142的外力后,弹性部恢复弹性形变以复位,弹性部复位会驱动限位件144由第二位置回复至第一位置,以限位门钩132。该设置使得锁结构140具有自动上锁的功能,丰富了产品的使用功能及性能。
同时,该结构设置在保证驱动限位件144由第二位置回复至第一位置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同时,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具体地,弹性部包括弹簧、扭簧或电致形变件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触发件142的周侧设置有第一卡槽170,锁定件120设置有第二卡槽180,弹性部的第一端与第一卡槽170卡接,弹性部的第二端与第二卡槽180卡接;其中,在第一位置时,第二卡槽18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卡槽170和门体130之间。
其中,触发件142的周侧设置有第一卡槽170,锁定件120设置有第二卡槽180,通过合理设置第一卡槽170、第二卡槽180和门体130的位置关系,使得限位件144在第一位置时,第二卡槽18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卡槽170和门体130之间。该结构设置为限位件144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弹性部由于触发件142的转动而发生弹性形变,撤去作用在触发件142的外力后,弹性部恢复弹性形变以复位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另外,弹性部的第一端与第一卡槽170卡接,弹性部的第二端与第二卡槽180卡接。可以理解的是,弹性部的第一端与第一卡槽170可拆装连接,弹性部的第二端与第二卡槽180可拆装连接。该设置具有拆装便利、装配效率高的优点。
具体地,沿门体130的高度方向,第一卡槽170位于第二卡槽180的上方,且第二卡槽18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卡槽170和门体130之间。
实施例4: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2或实施例3的基础上,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锁定组件100包括锁定件120、门体130和锁结构140。
门体130设置有门钩132,门钩132与锁定件120配合以锁定或解锁门体130。
锁结构140包括触发件142、限位件144和复位件146,触发件142与锁定件120连接,复位件146连接触发件142和锁定件120,触发件142用于驱动限位件14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复位件146用于使限位件144处于第二位置时回复至第一位置。
其中,在第一位置时,限位件144限制门钩132移动,在第二位置时,限位件144解除对门钩132的限制,门钩132能够与锁定件分离。
触发件142能够相对于锁定件120转动以驱动限位件144运动。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触发件142包括旋钮148和旋杆150。
旋杆150与锁定件120转动连接,旋钮148与旋杆150的端部可拆装连接。
限位件144连接旋杆150,且限位件144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旋杆150的侧壁。
其中,复位件146连接旋杆150。
详细地,触发件142包括旋钮148和旋杆150,其中,旋杆150与锁定件120转动连接,旋钮148与旋杆150的端部连接,且限位件144连接旋杆150,转动旋钮148以驱动旋杆150转动,进而实现限位件14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
由于旋钮148与旋杆150可拆装连接,故而,装配锁定组件100时,可将旋杆150装配在烹饪器具300的器具本体310内,再将旋钮148由器具本体310的外侧伸入器具本体310内并与旋杆150装配在一起。该设置具有便于拆装,装配效率高的优点。
另外,限位件144连接旋杆150,且限位件144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旋杆150的侧壁,也即,限定了限位件144和旋杆150的配合结构,旋杆150不会干涉限位件144,可保证旋转旋杆150时,限位件144能够与门体130的门钩132有效配合。
具体地,旋钮148与旋杆150的第一端部可拆装连接,限位件144连接旋杆150的第二端部。
进一步地,如图3、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旋钮148和旋杆150中的一个设置有多个凸部152,旋钮148和旋杆150中的另一个设置有多个凹部154,每个凹部154内嵌入一个凸部152。
其中,通过合理设置旋钮148和旋杆150的配合结构,使得旋钮148和旋杆150中的一个设置有多个凸部152,旋钮148和旋杆150中的另一个设置有多个凹部154,多个凸部152与多个凹部154配合连接,具体地,每个凹部154内容置有一个凸部152。
该设置增大了旋钮148和旋杆150接触面积和接触角度,有利于提升旋钮148和旋杆150的装配稳固性及可靠性,且可保证旋钮148驱动旋杆150转动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进一步地,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旋钮148包括旋转部156和连接柱158。
连接柱158设于旋转部156朝向旋杆150的一侧,旋转部156的一部分伸出连接柱158的侧壁,其中,凹部154或凸部152设于连接柱158。
其中,旋钮148包括旋转部156和连接柱158,连接柱158设于旋转部156朝向旋杆150的一侧,凹部154或凸部152设于连接柱158,也即,旋转部156通过连接柱158与旋杆150可拆装连接。
另外,由于旋转部156的一部分伸出连接柱158的侧壁,故而,触发件142与器具本体310装配后,旋转部156伸出连接柱158的侧壁的部分与器具本体310的外表面对应设置,也即,旋转部156伸出连接柱158的侧壁的部分具有限位的作用,以保证旋钮148和器具本体310的配合结构,为旋钮148相对于器具本体310有效转动提供了可靠的结构支撑。
实施例5: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锁定组件100包括锁定件120、门体130和锁结构140。
门体130设置有门钩132,门钩132与锁定件120配合以锁定或解锁门体130。
锁结构140包括触发件142、限位件144和复位件146,触发件142与锁定件120连接,复位件146连接触发件142和锁定件120,触发件142用于驱动限位件14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复位件146用于使限位件144处于第二位置时回复至第一位置。
其中,在第一位置时,限位件144限制门钩132移动,在第二位置时,限位件144解除对门钩132的限制,门钩132能够与锁定件分离。
触发件142能够相对于锁定件120转动以驱动限位件144运动。
触发件142包括旋钮148和旋杆150。
旋杆150与锁定件120转动连接,旋钮148与旋杆150的端部可拆装连接。
限位件144连接旋杆150,且限位件144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旋杆150的侧壁。
其中,复位件146连接旋杆150。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图8、图9和图10所示,旋杆150的周侧设置有挡板160,挡板160位于旋钮148和限位件144之间,且挡板160与锁定件120的壁面抵靠。
详细地,旋杆150的周侧设置有挡板160,挡板160位于旋钮148和限位件144之间,且挡板160与锁定件120的壁面抵靠。挡板160起到支撑旋杆150的作用,为保证锁结构140和门钩132的配合尺寸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挡板160为绕旋杆150的周向布置的环状结构。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挡板160为绕旋杆150的周向布置的弧状结构。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挡板16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挡板160绕旋杆150的周向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6所示,旋钮148背离旋杆150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槽162。
其中,通过合理设置旋钮148的结构,使得旋钮148背离旋杆150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槽162,可通定位槽162来实现旋钮148的拆装。如,螺丝刀的端部伸入定位槽162内,以实现旋钮148和旋杆150的分离。
实施例6: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4或实施例5的基础上,实施例6提供了一种锁定组件100包括锁定件120、门体130和锁结构140。
门体130设置有门钩132,门钩132与锁定件120配合以锁定或解锁门体130。
锁结构140包括触发件142、限位件144和复位件146,触发件142与锁定件120连接,复位件146连接触发件142和锁定件120,触发件142用于驱动限位件14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复位件146用于使限位件144处于第二位置时回复至第一位置。
其中,在第一位置时,限位件144限制门钩132移动,在第二位置时,限位件144解除对门钩132的限制,门钩132能够与锁定件分离。
触发件142能够相对于锁定件120转动以驱动限位件144运动。
触发件142包括旋钮148和旋杆150。
旋杆150与锁定件120转动连接,旋钮148与旋杆150的端部可拆装连接。
限位件144连接旋杆150,且限位件144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旋杆150的侧壁。
复位件146连接旋杆150。
进一步地,旋钮148背离旋杆150的一侧设置有指示部,指示部用于指示触发件142的转动方向;其中,指示部的形状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雨滴形、三角形及水滴形。
详细地,旋钮148背离旋杆150的一侧设置有指示部,可以理解的是,旋钮148位于烹饪器具300的器具本体310外的部分形成有指示部,利用指示部来显示触发件142的转动方向,以便用户了解旋转触发件142的旋转方向,便于用户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驱动限位件14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
具体地,指示部的形状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雨滴形、三角形及水滴形。可以将雨滴形、三角形及水滴形中头部较小的一端来指示旋转方向。具有指示明确,清晰可辨的优点。
实施例7: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7提供了一种锁定组件100包括锁定件120、门体130和锁结构140。
门体130设置有门钩132,门钩132与锁定件120配合以锁定或解锁门体130。
锁结构140包括触发件142、限位件144和复位件146,触发件142与锁定件120连接,复位件146连接触发件142和锁定件120,触发件142用于驱动限位件14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复位件146用于使限位件144处于第二位置时回复至第一位置。
其中,在第一位置时,限位件144限制门钩132移动,在第二位置时,限位件144解除对门钩132的限制,门钩132能够与锁定件分离。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限位件144设置有止挡部190,门钩132设置有止挡配合部200;在第一位置时,止挡部19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止挡配合部200的顶部。
详细地,限位件144设有止挡部190,限位件144通过止挡部190来限制门钩132的移动。如,限位件144位于第一位置时,止挡部190的至少一部分抵挡门钩132的止挡配合部200的顶部,以起到止挡门钩132向上移动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位置时,止挡部190位于止挡配合部200的顶部。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位置时,止挡部190的一部分位于止挡配合部200的顶部。
进一步地,止挡配合部200能够与止挡部190配合以驱动限位件144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
其中,通过合理设置止挡部190和止挡配合部200的配合结构,使得止挡配合部200能够与止挡部190配合以驱动限位件144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也即,当关闭门体130时,止挡配合部200与止挡部190接触,止挡配合部200推着止挡部19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而后在复位件146的作用下限位件144由第二位置回复至第一位置处以限位门钩132。也就是说,当关闭门体130时,门体130的门钩132前端会顶着限位件144使其向后移动,门体130完全关闭后门钩132会进入到锁定件120中,而这时被关门过程中由于门钩132作用而向后运动的限位件144又会因复位件146的复位功能,重新向前运动,直至运动至门钩132处,便达到了限位门钩132的作用,这就是关闭门体130后自动上锁的过程。该设置使得锁结构140具有自动上锁的功能,丰富了产品的使用功能及性能。
实施例8: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2至实施例7中的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8提供了一种锁定组件100包括锁定件120、门体130和锁结构140。
门体130设置有门钩132,门钩132与锁定件120配合以锁定或解锁门体130。
锁结构140包括触发件142、限位件144和复位件146,触发件142与锁定件120连接,复位件146连接触发件142和锁定件120,触发件142用于驱动限位件14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复位件146用于使限位件144处于第二位置时回复至第一位置。
其中,在第一位置时,限位件144限制门钩132移动,在第二位置时,限位件144解除对门钩132的限制,门钩132能够与锁定件分离。
触发件142能够相对于锁定件120转动以驱动限位件144运动。
进一步地,触发件142驱动限位件144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所对应的旋转角度大于等于60°。
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触发件142和限位件144的配合结构,使得触发件142驱动限位件144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所对应的旋转角度大于等于60°,也即,需要使触发件142旋转至少60°,才能使限位件144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降低因误触触发件142而使限位件144运动至第二位置的发生概率。
具体地,触发件142驱动限位件144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所对应的旋转角度包括65°、70°、75°、80°、85°、90°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实施例9:
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300,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的锁定组件100。
详细地,烹饪器具300包括锁定组件100,锁定组件100包括锁定件120、门体130和锁结构140。锁结构140包括触发件142、限位件144和复位件146,触发件142能够驱动限位件14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复位件146能够使限位件144处于第二位置时回复至第一位置。
通过合理设置门钩132和锁结构140的配合结构,使得锁定门体130后,限位件144在第一位置以对门钩132起到阻挡的作用,门钩132无法与锁定件120分离,此时,即使儿童拉拽门体130,也无法解锁门体130。也就是说,门钩132、锁定件120及锁结构140相配合以实现双重锁定的作用,在限位件144处于第一位置以限制门钩132运动的情况下,无法实现解锁门体130。在限位件144处于第二位置时,限位件144解除对门钩132的限制,门钩132能够与锁定件120分离,此时,通过拉拽门体130即能够达到解锁门体130的目的。
该设置可有效解决相关技术中,儿童误触按键或是门体130而解锁门体130的问题,可保证烹饪器具300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限位件144能够在限制门钩132移动的第一位置和释放对门钩132的限制的第二位置间运动。限位件144处于第二位置之外的位置时,门钩132皆处于被限制移动的状态。也就是说,限位件144运动至第一位置以限制门钩132移动的情况下,即使拉拽门体130也无法使门钩132与锁定件120分离,也即,门体130不会在外力作用下而解锁,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儿童误触按键或是门体130而解锁门体130的问题。
进一步地,复位件146连接触发件142和锁定件120,复位件146能够使限位件144处于第二位置时回复至第一位置。也即,触发件142和锁定件120均与复位件146连接,触发件142和锁定件120作为载体以支撑和固定复位件146。复位件146为限位件144由第二位置回复至第一位置提供了动力支持,进而为限位件144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提供了结构保障。
具体地,当关闭门体130时,门钩132与限位件144接触,并推着限位件144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在复位件146的作用下限位件144由第二位置回复至第一位置处以限位门钩132。也就是说,当关闭门体130时,门体130的门钩132前端会顶着限位件144使其向后移动,门体130完全关闭后门钩132会进入到锁定件120中,而这时被关门过程中由于门钩132作用而向后运动的限位件144又会因复位件146的复位功能,重新向前运动,直至运动至门钩132处,便达到了限位门钩132的作用,这就是关闭门体130后自动上锁的过程。该设置使得锁结构140具有自动上锁的功能,丰富了产品的使用功能及性能。
具体地,锁结构140的触发件142与锁定件120连接,该设置可保证锁结构140与门体130的配合尺寸,进而可保证锁结构140与门钩132的配合尺寸,为限位件144在第一位置时,能够有效限制门钩132移动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实施例10:
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在实施例9的基础上,实施例10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300包括锁定组件100。
进一步地,如图12至图14所示,烹饪器具300,还包括:器具本体310,锁定件120设于器具本体310,器具本体310上还设有连接孔312,门体130与器具本体310可开合连接;触发件142的连接柱158穿过连接孔312与旋杆150可拆装连接;其中,触发件142的旋转部156位于器具本体310的外侧,且旋转部156伸出连接柱158侧壁的部分与器具本体310的外表面对应设置。
详细地,门体130与器具本体310可开合连接,门体130与器具本体310合围出烹饪腔,在解锁门体130的情况下,可向烹饪腔内放置食物,及从烹饪腔内取出食物。
进一步地,器具本体310上还设有连接孔312,触发件142的连接柱158穿过连接孔312与旋杆150可拆装连接,触发件142的旋转部156位于器具本体310的外侧,故而,可通过器具本体310的外表面操控触发件142以驱动限位件144运动,使得限位件144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且该结构设置使得装配锁定组件100时,可将旋杆150装配在烹饪器具300的器具本体310内,再将触发件142的连接柱158通过器具本体310的连接孔312,由器具本体310的外侧伸入器具本体310内并与旋杆150装配在一起。该设置具有便于拆装,装配效率高的优点。
进一步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旋转部156伸出连接柱158侧壁的部分与器具本体310的顶壁对应设置。
其中,旋转部156伸出连接柱158侧壁的部分与器具本体310的顶壁对应设置,也即,要从器具本体310的顶部操控触发件142,该设置使得触发件142伸出器具本体310的外表面的部分距离地面的高度较高,这样,儿童无法轻易触碰到触发件142,故而,进一步降低了儿童误触触发件142的发生概率。
具体地,器具本体310包括外罩320,旋转部156伸出连接柱158侧壁的部分与外罩320的顶壁对应设置。
具体地,烹饪器具300包括微波炉、烤箱、蒸箱或蒸烤一体机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实施例11:
锁定组件100包括锁定件120、门体130和锁结构140。锁结构140包括触发件142、限位件144和复位件146。触发件142包括旋钮148和旋杆150构成。其中,旋杆150通过锁定件120上的卡槽固定,旋钮148在外罩320外面进行安装,并和旋杆150的凹部154进行镶嵌。
通过旋转旋钮148来旋转旋杆150,以驱动旋杆150上的限位件14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当限位件144在第一位置时,限位件144限制门钩132移动,门钩132无法与锁定件120分离,此时,即使儿童拉拽门体130,也无法解锁门体130。
门体130处于关闭状态时,旋杆150下面的限位件144(如,限位件144为凸台)处于门体130的门钩132上方,可以防止门钩132离开锁定件120,达到对门体130的门钩132进行上锁的效果,因此不旋转旋钮148的情况下只拉门体130是不能实现开门。
当旋转旋钮148时,旋杆150下面的凸台离开门体130的门钩132的上方,此时门体130的门钩132即可从锁定件120中出来,锁结构140就失去了作用。若同时拉动门体130,那么门体130就会被拉开。旋杆150下方的凸台也会由于弹簧的作用自动回到锁定件120中。
当需要关闭门体130时,即可推动门体130。门体130的门钩132会接触凸台并推动它,使旋杆150旋转,即可完成关闭门体130。当关闭门体130后,旋杆150受到弹簧的拉力会自动使凸台回到门体130的门钩132上面,从而卡住门体130的门钩132,即可完成自动上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定件;
门体,所述门体设置有门钩,所述门钩与所述锁定件配合以锁定或解锁所述门体;
锁结构,所述锁结构包括触发件、限位件和复位件,所述触发件与所述锁定件连接,所述复位件连接所述触发件和所述锁定件,所述触发件用于驱动所述限位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所述复位件用于使所述限位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回复至所述第一位置;
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件限制所述门钩移动,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件解除对所述门钩的限制,所述门钩能够与所述锁定件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件能够相对于所述锁定件转动以驱动所述限位件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件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连接所述触发件和所述锁定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件的周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锁定件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弹性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卡槽连接,所述弹性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卡槽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包括:
旋钮;
旋杆,与所述锁定件转动连接,所述旋钮与所述旋杆的端部连接,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旋杆,且所述限位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旋杆的侧壁;
其中,所述复位件连接所述旋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钮与所述旋杆的端部可拆装连接;
所述旋钮和所述旋杆中的一个设置有多个凸部,所述旋钮和所述旋杆中的另一个设置有多个凹部,每个所述凹部内嵌入一个所述凸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包括:
旋转部;
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于所述旋转部朝向所述旋杆的一侧,所述旋转部的一部分伸出所述连接柱的侧壁;
其中,所述凹部或所述凸部设于所述连接柱。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杆的周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旋钮和所述限位件之间,且所述挡板与所述锁定件的壁面抵靠。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钮背离所述旋杆的一侧设置有指示部,所述指示部用于指示所述触发件的转动方向;
其中,所述指示部的形状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雨滴形、三角形及水滴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设置有止挡部,所述门钩设置有止挡配合部;
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止挡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止挡配合部的顶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挡配合部能够与所述止挡部配合以驱动所述限位件由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件驱动所述限位件由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对应的旋转角度大于等于60°。
13.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定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器具本体,所述锁定件设于所述器具本体,所述门体与所述器具本体可开合连接;
其中,所述触发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器具本体的外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器具本体上还设有连接孔,所述触发件的连接柱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触发件的旋杆可拆装连接;
其中,所述触发件的旋转部位于所述器具本体的外侧,且所述旋转部伸出所述连接柱侧壁的部分与所述器具本体的外表面对应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伸出所述连接柱侧壁的部分与所述器具本体的顶壁对应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微波炉、烤箱、蒸箱或蒸烤一体机。
CN202122379873.6U 2021-09-29 2021-09-29 锁定组件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16043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9873.6U CN216043172U (zh) 2021-09-29 2021-09-29 锁定组件和烹饪器具
PCT/CN2022/086020 WO2023050764A1 (zh) 2021-09-29 2022-04-11 锁定组件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9873.6U CN216043172U (zh) 2021-09-29 2021-09-29 锁定组件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3172U true CN216043172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07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79873.6U Active CN216043172U (zh) 2021-09-29 2021-09-29 锁定组件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4317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7830A (zh) * 2022-03-22 2022-07-1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门锁装置及烹饪电器
WO2023050764A1 (zh) * 2021-09-29 2023-04-06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锁定组件和烹饪器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0764A1 (zh) * 2021-09-29 2023-04-06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锁定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14737830A (zh) * 2022-03-22 2022-07-1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门锁装置及烹饪电器
CN114737830B (zh) * 2022-03-22 2023-10-0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门锁装置及烹饪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43172U (zh) 锁定组件和烹饪器具
US9554666B2 (en) Brewing mechanism of coffee machine
CN110192764B (zh) 烹饪器具
CN216043174U (zh) 锁定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09998370B (zh)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7872339U (zh) 家用电器
CN115874875A (zh) 锁定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6020529U (zh) 锁定组件和烹饪器具
WO2023050764A1 (zh) 锁定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20849225U (zh) 烹饪器具的门组件与烹饪器具
CN217696299U (zh) 一种把手组件和煎烤机
CN220522283U (zh) 烹饪器具的门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20522285U (zh) 烹饪器具
CN217488404U (zh) 料理杯组件及料理机
TW201619512A (zh) 閂鎖裝置及採用該閂鎖裝置之伺服器
CN217975807U (zh) 锁定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20522370U (zh) 烹饪器具的门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7185755U (zh) 一种实用性强的煎烤机
CN212517714U (zh) 一种一键开启式盒体结构
CN217233136U (zh) 控盒组件和烹饪器具
CN115530610B (zh) 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9353683U (zh) 一种炉头可拆卸的空气炸锅
CN220494807U (zh) 盖体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3769491B (zh) 净化器、带过滤装置的设备及家电设备
CN116657995A (zh) 锁定组件和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