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1750U - 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1750U
CN216041750U CN202122477799.1U CN202122477799U CN216041750U CN 216041750 U CN216041750 U CN 216041750U CN 202122477799 U CN202122477799 U CN 202122477799U CN 216041750 U CN216041750 U CN 216041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eneration
wall
overhead layer
grid solar
seal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7779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un Y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Jisi Energy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un Y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Jisi Energy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un Y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Jisi Energy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un Y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7779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41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1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17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包括:房体主框架;多个所述发电玻璃对称安装于所述房体主框架的顶部的两侧;所述架空层设置于所述房体主框架的上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该阳光房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发电玻璃采用的CdTe碲化镉材料,在弱光条件下仍有较好的发电效率,在阴天、雨天、积尘、下雪时均可稳定发电,不用额外接驳电线,安装简易,在多种方均可简单安装使用,使得应用场景多样化,该阳光房内部有隔热层及空调系统,能使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26~28℃的人体最舒适温度区间,且配备有温湿度、烟雾、人体感应传感器,最大限度的保证客户在室内的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阳光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
背景技术
阳光房也称为玻璃房,阳光房采用玻璃与金属框架搭建的全明非传统建筑,以达到享受阳光,亲近自然的目的。
阳光房市面上非常常见,但市面上绝大部分的阳光房均为普通玻璃及金属结构件制成,玻璃及金属都是良好的导热材料。
炎热天气阳光曝晒使得室内温度很高无法使用,寒冷天气也因为气温过低使用体验不佳,因此阳光房中必须配备空调、电风扇、窗帘等设备使用户有一个良好的体验,但这些电器设备通常需要接入市电使用,耗费较多的电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解决了目前阳光房在炎热天气阳光曝晒使得室内温度很高无法使用,寒冷天气也因为气温过低使用体验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包括:
房体主框架;
多个发电玻璃,多个所述发电玻璃对称安装于所述房体主框架的顶部的两侧;
架空层,所述架空层设置于所述房体主框架的上侧,所述架空层包括架空层主封板、架空层侧封板和底部蜂窝板,所述架空层主封板与架空层侧封板、底部蜂窝板和发电玻璃之间形成架空层的内腔;
所述房体主框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隔热棉墙板和右侧墙体蜂窝板,所述房体主框架的后侧安装有后侧玻璃封板,所述房体主框架的前侧对称安装有前侧玻璃封板。
优选的,所述房体主框架的底部安装有底板。
优选的,所述底部蜂窝板包括蜂窝板墙板和隔热棉墙板,所述蜂窝板墙板和隔热棉墙板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架空层的内壁前后两侧之间的上侧设置有支撑梁,所述架空层内壁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所述支撑板与支撑梁之间设置有多个安装框,所述发电玻璃安装于所述安装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架空层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上抬机构,所述上抬机构包括伸缩缸和两个滑杆,所述滑杆固定于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所述滑杆表面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安装槽内壁的两侧之间且位于滑块的下方安装有导向轮,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绕过导向轮,所述滑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推动板。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U形板,所述U形板顶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框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U形板的底部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有U形固定块,所述U形固定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推动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架空层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带动件,所述带动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带动块,所述带动块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顶端与所述安装框的底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带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臂。
优选的,所述架空层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内壁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所述矩形通孔内壁的另一侧开设有支撑槽,所述密封板的一端延伸至支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密封板的上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传动臂固定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该阳光房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可以不受接入市电的限制,通体采用铝合金结构,房体总质量大幅度降低,可自由搬运,使得应用场景多样化,该阳光房内部有隔热层及空调系统,能使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26~28℃的人体最舒适温度区间,且配备有温湿度、烟雾、人体感应传感器,最大限度的保证客户在室内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底部蜂窝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架空层局部的俯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带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房体主框架,2、发电玻璃,3、架空层主封板,4、架空层侧封板,5、架空层,6、右侧墙体蜂窝板,7、后侧玻璃封板,8、第一封边,9、前侧玻璃封板,10、左侧隔热棉墙板,11、第二封边,12、地板,13、墙面蜂窝板铝槽,14、蜂窝板墙板,15、隔热棉墙板,16、安装槽,17、支撑板,18、支撑梁,19、安装框,20、上抬机构,21、伸缩缸,22、滑杆,23、滑块,24、拉绳,25、推动板,26、导向轮,30、连接件,31、U形板,32、连接管,33、U形固定块,40、导向件,41、导向杆,42、支撑环,50、矩形通孔,
60、带动件,61、支撑杆,62、带动块,63、连接臂,64,传动臂,70、密封件,71、密封板,72、连接杆,80,过滤件,81、固定框,82、防尘网,83、折叠部,84、固定臂,90、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底部蜂窝板的结构示意图。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包括:
房体主框架1;
多个发电玻璃2,多个所述发电玻璃2对称安装于所述房体主框架1的顶部的两侧;
架空层5,所述架空层5设置于所述房体主框架1的上侧,所述架空层5包括架空层主封板3、架空层侧封板4和底部蜂窝板,所述架空层主封板3与架空层侧封板4、底部蜂窝板和发电玻璃2之间形成架空层5的内腔;
所述房体主框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隔热棉墙板10和右侧墙体蜂窝板7,所述房体主框架1的后侧安装有后侧玻璃封板7,所述房体主框架1的前侧对称安装有前侧玻璃封板9。
所述房体主框架1的底部安装有底板12。
所述底部蜂窝板包括蜂窝板墙板14和隔热棉墙板15,所述蜂窝板墙板14和隔热棉墙板15之间固定连接。
底部蜂窝板的上侧开设有墙面蜂窝板铝槽13。
发电玻璃2优选设置六块,每侧设置三块,对称设置。
发电玻璃优选采用CdTe碲化镉,CdTe碲化镉在所有光伏材料中与太阳的光谱最接近,阳光吸收率达95%以上,所以该发电玻璃在阳光不足的环境下仍然有良好的表现,且通过采用BMS(电池管理系统),可以根据电量及室内电器负载,自动调整充放电策略,以及在无人环境下定时开关空调,既保证了室内温度不会太高,又加强电池的续航性;
底板12与左侧隔热棉墙板10和右侧墙体蜂窝板7之间的连接设置有第二封边11,后侧玻璃封板7与左侧隔热棉墙板10和右侧墙体蜂窝板7之间设置有第一封边8。
该阳光房安装有太阳能发电发电玻璃,发电玻璃采用新型光伏材料-碲化镉薄膜电池制成,配合自主研发的控电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实现在离网的状态下还可以长时间支持空调、照明、电视、电器等设备的用电需求,而且能够在极端天气下使用;
该阳光房配有完善的智能感应系统、后台监控系统,所有电器设备连接物联网系统,全自动感应操作,实现物联网与光伏的结合;
该阳光房内部有隔热层,隔热层包括隔热棉、隔热涂料、架空层钢板和中空玻璃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阳光房房体主框架1的顶部安装有L型铝槽,铝槽通过螺丝锁在阳光房主体上,铝槽所搭框架略微比发电玻璃3大,发电玻璃3为1200*600*7mm的固定规格,安装时,发电玻璃3放置于铝槽之上,并在周围缝隙处用黑色玻璃胶密封,防止雨水、灰尘等下漏到架空层5;发电玻璃3背面有稳压器及一公一母两根带光伏接头的电线,这样的发电玻璃优选设置6块,通过二合一光伏接头转接线将六块发电玻璃串联起来,最后留下一公头一母头,两根线接到逆变器上为电池充电。
在房顶发电玻璃及室内之间,有一个架空层5,架空层5是为了方便摆放电池、逆变器及空调主机等设备所设计的,架空层高约380mm,四周均由铝合金材质搭成,采用了焊接工艺,架空层上层为6块太阳能发电玻璃,下层为L型铝槽和蜂窝铝板所制成的。
铝蜂窝板采用热压成型技术,因铝皮和蜂窝间的高热传导值,内外铝皮的热胀冷缩同步,具有抗高风压、减震,隔音、保温、阻燃和比强度高等优良性能。芯材采用六角形3003型铝蜂窝芯,铝箔厚度0.04~0.06mm,边长5~6mm,采用辊压成型技术完成正、背表皮的成型,全自动机器设备折边,正、背表皮在安装边紧紧咬合;铝蜂窝板与L型铝槽下面紧贴一层隔音棉,隔音棉采用的环保高密度聚酯纤维吸音板,有降音隔热的作用,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室内空间的天花板,既保证了承重性能,又能够使架空层的热空气与室内空间隔绝开来。架空层被测装有一块可拆卸的铝制百叶窗,其目的是方便检修,且作为空调的热风出风口;
室内空间也是由铝结构焊接而成,左右两侧均为L型铝槽及蜂窝板填充的结构,既保证强度又最大限度地减轻房体质量,蜂窝板内侧贴两层隔热棉,外侧用固定封边包裹边缘,将隔音棉与蜂窝板固定在型材宽度内,既美观又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前后两侧均为8mm钢化玻璃填充,玻璃上贴PET材质隔热膜,紫外线阻隔率可达95%,有效降低室内温度。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阳光房安装有太阳能发电板,可以不受接入市电的限制,通体采用铝合金结构,房体总质量大幅度降低,可自由搬运,使得应用场景多样化;
发电玻璃采用的CdTe碲化镉材料,在弱光条件下仍有较好的发电效率,在阴天、雨天、积尘、下雪时均可稳定发电,因此不用额外接驳电线,安装简易,在多种地方简单安装就可以使用;
阳光房配备有大容量电池,并且开发了一套BMS电池管理系统,能根据电量自动优化充放电策略,保证有较长的的续航能力。
该阳光房内部有隔热层及空调系统,能使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26~28℃的人体最舒适温度区间,且配备有温湿度、烟雾、人体感应传感器,最大限度的保证客户在室内的体验。
该阳光房配有软件系统,可通过小程序、APP、web端、NFC刷卡等方式进入到室内,且室内各项电器均不用人工操控,通过传感器反馈数据配合自适应系统使客户处于最舒适的环境中。
第二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3、图4、图5和图6,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的不同之处在于,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所述架空层5的内壁前后两侧之间的上侧设置有支撑梁18,所述架空层5内壁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17,所述所述支撑板17与支撑梁18之间设置有多个安装框19,所述发电玻璃2安装于所述安装框19的内部。
安装框19对应发电玻璃2设置六个,且每侧设置三个,对称设置,支撑板17和支撑梁18的内侧均粘接有密封垫,保证密封性,同时架空层5内壁的前侧两侧均粘接有密封条,同时安装框19的前后两侧均粘接有密封条,保证两个安装框19之间的密封性。
所述架空层5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安装槽16,所述安装槽16的内部安装有上抬机构20,所述上抬机构20包括伸缩缸21和两个滑杆22,所述滑杆22固定于所述安装槽16的内部,所述滑杆22表面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23,所述安装槽16内壁的两侧之间且位于滑块23的下方安装有导向轮26,两个所述滑块23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绳24,所述拉绳24绕过导向轮26,所述滑块2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推动板25。
对应对称设置的三组安装框19设置三个安装槽16,伸缩缸21安装架空层6内部的底部,且其中对应矩形通孔50的位置的伸缩缸21矩形通孔50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有安装板,辅助对伸缩缸21进行固定,其中伸缩缸21可以为液压缸或者气缸,伸缩缸21的控制开关设置在房体内部,便于操作的位置,其中一个滑块23与伸缩缸21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导向轮26,当伸缩缸21推动其中一个滑块23时,可以通过拉绳24配合导向轮26带动另一侧的滑块23向想对侧移动。
所述滑杆22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导向件40,所述导向件40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件30,所述连接件30包括U形板31,所述U形板31顶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框19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U形板31的底部通过连接管32固定连接有U形固定块33,所述U形固定块3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推动板25转动连接。
导向件40包括导向杆41,导向杆4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环42,导向杆41可以对连接件30上下移动时进行限位导向,同时通过支撑环42可以对连接件30进行辅助支撑,提高稳定性。
所述架空层5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带动件60,所述带动件60包括支撑杆61,所述支撑杆6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带动块62,所述带动块6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臂63,所述连接臂63的顶端与所述安装框19的底部转动连接。
带动件60对应发电玻璃2的数量每侧对应设置三个,带动块62可以辅助对安装框19进行支撑。
所述带动块6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臂64。
其中传动臂64的下侧设置有U型部,从而移动时,伸缩缸21位于U型部的内侧。
所述架空层5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矩形通孔50,所述矩形通孔50内壁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71,所述矩形通孔50内壁的另一侧开设有支撑槽,所述密封板71的一端延伸至支撑槽的内部。
收纳槽可以对密封板71进行收纳,支撑槽可以对密封板71的端部进行支撑,同时提高密封板71对矩形通孔50的密封效果。
所述密封板71的上侧连接有连接杆72,所述连接杆72的上端与传动臂64固定连接。
其中矩形通孔开设在房体主框架1两侧的中间,且只有位于中间的带动件60通过传动臂64与密封板71上的连接杆72固定连接。
其中架空层5内部的电池、逆变器及空调主机等设备对应调节安装位置,不影响推动板25上移的轨迹空间。
通过将发电玻璃2安装于安装框19内部,可以根据需要打开发电玻璃,即打开整个房顶,从而可以提高整个房体的通透性,具有更好的降温效果,以及住宿的体验感;
当需要打开时,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打开的位置以及数量,对应通过控制开关控制伸缩缸21的开启,伸缩缸21的输出轴推动滑块23,滑块23通过拉绳24配合导向轮26带动另一个滑块23移动,即两个滑块23向相对侧移动,从而同时带动两个推动板25的一端向内侧移动,两个推动板25的另一端上推连接件30,连接件30沿导向杆41上移,同时推动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框19的内侧端上移,此时安装框19的另一端向内侧移动,从而使房顶打开;
同时安装框19带动带动块62沿支撑杆61滑动,带动块62通过底部的带动件60带动块密封板71向收纳槽内部移动,从而矩形通孔50打开,外部气流的可以通过矩形通孔50流入到房间内部,更好的调节整个房间内部的温度以及加快房间内部的气流流动以及更换行的空气;
且通过一个伸缩缸即可以实现同时带动两个滑块23向对侧移动,同时带动密封板71移动将矩形通孔打开,更加的节能环保。
第四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7,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提出另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第三实施例仅仅是第二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的不同之处在于,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所述矩形通孔50的下侧固定安装有风扇90;
风扇90的控制开关位于房间内部便于操作的位置。
房体主框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件80,所述过滤件80包括固定框81,所述固定框81的上侧安装有防尘网82,所述固定框81顶部的内侧通过固定臂84与防尘网82的内测固定连接,所述防尘网82靠近固定臂84的一侧设置有折叠部83,且防尘网82的前后两侧对应折叠部83的位置对应设置有横向折叠部;
其中折叠部为防尘网上交错设置凸折横与凹折横,当防尘网82撑开时,可以沿凹折横与凸折横展开,收起时沿凹折横与凸折横收起。
当安装框19打开时固定臂84上推防尘网82的折叠部83,使其完全展开,通过设置防尘网82可以避免树叶等异物掉落到架空层5内部难以清理;
同时可以开启风扇90,加快气流的流通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其特征在于,包括:房体主框架;
多个发电玻璃,多个所述发电玻璃对称安装于所述房体主框架的顶部的两侧;
架空层,所述架空层设置于所述房体主框架的上侧,所述架空层包括架空层主封板、架空层侧封板和底部蜂窝板,所述架空层主封板与架空层侧封板、底部蜂窝板和发电玻璃之间形成架空层的内腔;
所述房体主框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隔热棉墙板和右侧墙体蜂窝板,所述房体主框架的后侧安装有后侧玻璃封板,所述房体主框架的前侧对称安装有前侧玻璃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主框架的底部安装有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蜂窝板包括蜂窝板墙板和隔热棉墙板,所述蜂窝板墙板和隔热棉墙板之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空层的内壁前后两侧之间的上侧设置有支撑梁,所述架空层内壁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支撑梁之间设置有多个安装框,所述发电玻璃安装于所述安装框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空层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上抬机构,所述上抬机构包括伸缩缸和两个滑杆,所述滑杆固定于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所述滑杆表面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安装槽内壁的两侧之间且位于滑块的下方安装有导向轮,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绕过导向轮,所述滑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推动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U形板,所述U形板顶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框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U形板的底部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有U形固定块,所述U形固定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推动板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空层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带动件,所述带动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带动块,所述带动块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顶端与所述安装框的底部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空层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内壁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板,所述矩形通孔内壁的另一侧开设有支撑槽,所述密封板的一端延伸至支撑槽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的上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传动臂固定连接。
CN202122477799.1U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 Active CN216041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7799.1U CN216041750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7799.1U CN216041750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1750U true CN216041750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48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77799.1U Active CN216041750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417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72776B (zh) 联动式光伏发电遮阳保温一体化双层玻璃幕墙
CN105133798A (zh)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百叶外遮阳系统
CN111335456A (zh) 一种柔性光伏可伸展窗户采光保温房
CN210316121U (zh) 一种可折叠变化的幕墙结构
CN216041750U (zh) 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
CN107143256A (zh) 一种带有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窗户
CN113914480A (zh) 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可移动小屋
CN210263554U (zh) 一种具有空腔结构的建筑幕墙
CN208251992U (zh) 一种柔性光伏窗帘系统
CN202879211U (zh) 便携式汽车用太阳能电池遮阳挡改进结构
CN214581544U (zh) 一种窗式太阳能供暖制冷储能一体装置
CN210239538U (zh) 可调节遮阳控温装置
CN211008369U (zh) 绿色建筑节能遮阳窗结构
WO2002061849A1 (en) Solar energy systems
CN206888306U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屋顶结构
KR101243383B1 (ko) 태양광발전 겸용 이중창호
CN104905660A (zh) 一种垂直型电动薄膜太阳能电池窗帘
CN202863096U (zh) 便携式汽车用太阳能电池遮阳挡
CN213653746U (zh) 一种环保节能建筑
CN209228118U (zh) 活动房
CN213174324U (zh) 铝木复合节能幕墙
CN212337114U (zh) 一种光伏窗帘系统
CN220225720U (zh) 一种侧壁可展开的集装箱房
CN212673352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屋顶供暖装置
CN220565576U (zh) 一种可折叠式遮阳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