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1613U - 一种便于清理的地下排水管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清理的地下排水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1613U
CN216041613U CN202122213287.4U CN202122213287U CN216041613U CN 216041613 U CN216041613 U CN 216041613U CN 202122213287 U CN202122213287 U CN 202122213287U CN 216041613 U CN216041613 U CN 216041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ing
hole
joint
basket
drai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1328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涛芳
蔺会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ding Sanjun Drainage Product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ding Sanjun Drainage Produc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ding Sanjun Drainage Product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ding Sanjun Drainage Produc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1328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41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1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16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于清理的地下排水管道,包括排水斗,排水斗内搭接有沥水篮,沥水篮顶部周向上固定设置有搭接翼缘,沥水篮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沥水孔;沥水篮的上方设置有井盖,井盖上开设有若干组落水孔;井盖上设置有沥水板,井盖上端面开设有容纳沥水板的凹槽;搭接翼缘、井盖和沥水板上均开设有与第一卡接孔相对应的第二卡接孔,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接孔内可拆卸连接有与圆孔相适配的提取杆。本实用新型沥水板对井盖上面的固体垃圾进行清理,通过沥水篮实现雨水井内固体垃圾的清理,不需要下到雨水井里即可将雨水井内外的固体垃圾清除完毕,操作简单;且通过提取杆实现了沥水篮、井盖、沥水板与排水斗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清理的地下排水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技术领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地下排水管道。
背景技术
排水系统是市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排水系统能保证居民生活的便利、交通的畅通。城市公路在进行排水时,通常使用雨水井和排水管,雨水井将路面上水进行汇集,后通过排水管将水排入到排水主管道或者是其他排水的地方。
雨水井的上方设置有井盖,但是现有的井盖分为普通井盖还有井篦,普通井盖上设置有几个漏水口,但是这种井盖不具备收集固体垃圾的能力,固体垃圾堆积在井盖上方,堵塞漏水口,从而使雨天雨水井不能正常工作;井篦上设置有多组大的进水口,固体垃圾会随着雨水通过井篦上的进水口进入到地下排水管道内,容易将管道堵塞,且在非雨天时公路两旁的固体垃圾也容易进入雨水井,固体垃圾堆积在雨水井内,雨天时降低雨水井和排水管的排水能力。当雨水井堵塞时,需要人工将堵塞的杂物垃圾手动清理挖取,清理非常困难且麻烦,耗费大量时间;且工作环境恶劣,且散发浓臭的气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地下排水管道,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地下排水管道,包括排水斗,所述排水斗内搭接有沥水篮,所述沥水篮顶部周向上固定设置有搭接翼缘,所述沥水篮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沥水孔;所述沥水篮的上方设置有井盖,所述井盖上开设有若干组落水孔;所述井盖上设置有沥水板,所述井盖上端面开设有容纳沥水板的凹槽;所述排水斗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搭接翼缘相对应的搭接台阶,所述排水斗在搭接台阶内部开设有第一卡接孔,所述搭接翼缘、井盖和沥水板上均开设有与第一卡接孔相对应的第二卡接孔,所述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接孔包括圆孔以及设置在圆孔任一侧的限位孔,所述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接孔内可拆卸连接有与圆孔相适配的提取杆,所述提取杆的一侧设置有与限位孔截面相适配的卡接块,所述排水斗、搭接翼缘、井盖和沥水板在圆孔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卡接块相适配的固定腔以及连通固定腔和限位孔的连通腔。
优选的,所述井盖和搭接翼缘之间设置有弹性支座,所述弹性支座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接孔相对应的第三卡接孔。
优选的,所述沥水篮的侧壁与排水斗的内腔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排水的间隙;所述沥水篮为筒形结构,所述沥水篮的底部为弧形结构,所述排水斗内腔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沥水篮的支架。
优选的,所述井盖上的凹槽为单槽结构,所述沥水板的形状和井盖上的凹槽截面相适配;所述沥水板上开设有与落水孔相对应的过滤孔。
优选的,所述沥水板为网状结构,所述沥水板包括固定架以及固定设置在固定架内部的若干组横杆和纵杆,所述横杆和纵杆之间形成了若干个捞架,所述捞架的内截面与所述落水孔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接孔的限位孔内插接有限位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接孔的底部与排水斗的内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排水斗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排水斗的上部为容纳沥水篮的过滤腔,所述排水斗的下部为集水的集水腔,所述排水斗在集水腔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斗通过排水口与地下排水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沥水板对井盖上面的固体垃圾进行清理,且通过井盖防止在清理上方的固体垃圾时,多余的固体垃圾进入雨水井;且本实用新型通过沥水篮对进入雨水井内的固体垃圾进行节流,水通过沥水孔进入排水斗内,仅需将沥水篮取出即可实现固体垃圾的清理,不需要下到雨水井里即可将雨水井内外的固体垃圾清除完毕,操作简单,且避免呼吸恶臭难闻气味,清理杂物垃圾方便,无需手动清理挖取。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取杆实现了沥水篮、井盖、沥水板与排水斗固定,防止沥水篮、井盖、沥水板与排水斗分离产生危险;且可以通过提取杆与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介孔相配合,并结合固定腔实现提取杆分别与沥水篮、井盖、沥水板的固定,从而便于将沥水篮、井盖、沥水板取出,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下排水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沥水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取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除沥水板外的地下排水管道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1沥水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沥水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排水斗,11为搭接台阶,12为第一卡接孔,13为第二卡接孔,14为圆孔,15为限位孔,16为支架,2为沥水篮,21为搭接翼缘,22为沥水孔,3为井盖,31为落水孔,32为凹槽,4为沥水板,41为过滤孔,42为固定架,43为横杆,44为纵杆,45为捞架,5为提取杆,51为卡接块,52为固定腔,6为弹性支座,61为第三卡接孔,7为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地下排水管道,包括排水斗1,排水斗1内搭接有沥水篮2,沥水篮2顶部周向上固定设置有搭接翼缘21,排水斗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搭接翼缘21相对应的搭接台阶11,搭接翼缘21搭接在搭接台阶11上方;沥水篮2的侧壁与排水斗1的内腔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排水的间隙;沥水篮2为筒形结构,沥水篮2的底部为弧形结构,沥水篮2的侧壁包括筒形侧壁以及弧形底面,沥水篮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沥水孔22,当沥水篮2内部承担有一部分固体垃圾时,不会影响沥水篮2上部的排水效果,降低固体垃圾对沥水篮2的过滤效果。排水斗1内腔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沥水篮2的支架16,通过支架16和搭接台阶11对沥水篮进行全面支撑,保证沥水篮2的稳定性。
沥水篮2的上方设置有井盖3,井盖3与排水斗的顶部的内壁相适配。井盖3上开设有若干组落水孔31;井盖3上设置有沥水板4,井盖3上端面开设有容纳沥水板4的凹槽32,井盖3上的凹槽32为单槽结构,沥水板4的形状和井盖3上的凹槽32截面相适配,沥水板4上开设有与落水孔31相对应的过滤孔41。即沥井盖3上的凹槽32底面为一个平面,沥水板4直接放在凹槽32内,沥水板4上的过滤孔41与井盖3上的落水孔31的数量、大小均相同,且位置上下对应,当井盖3上方的固体垃圾堆积时,仅需要通过提起沥水板4即可将其上方的固体垃圾清除,降低清除固体垃圾所需要的力,且提起沥水板4时,井盖3可以起到阻止固体垃圾的作用。当提起井盖3时,通过提升沥水篮2即可将沥水篮2内部的体积较小的垃圾排除出去,不需要下到雨水井里即可将雨水井内外的固体垃圾清除完毕,操作简单,且避免呼吸恶臭难闻气味,清理杂物垃圾方便,无需手动清理挖取。
排水斗1为一体式结构,排水斗1的上部为容纳沥水篮2的过滤腔,排水斗1的下部为集水的集水腔,排水斗1在集水腔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排水斗1通过排水口与地下排水管连通。井盖3和搭接翼缘21之间设置有弹性支座6,弹性支座6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接孔12相对应的第三卡接孔61。弹性支座6将井盖3和搭接翼缘21分离,且当井盖3受到冲击时,弹性支座6提供缓冲,降低井盖3和搭接翼缘21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降低两者的损耗。
排水斗1在搭接台阶11内部开设有第一卡接孔12,搭接翼缘21、井盖3和沥水板4上均开设有与第一卡接孔12相对应的第二卡接孔13,第一卡接孔12和第二卡接孔13包括圆孔14以及设置在圆孔14任一侧的限位孔15,第一卡接孔12和第二卡接孔13内可拆卸连接有与圆孔14相适配的提取杆5,提取杆5的一侧设置有与限位孔15截面相适配的卡接块51,排水斗1、搭接翼缘21、井盖3和沥水板4在圆孔14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卡接块51相适配的固定腔52以及连通固定腔52和限位孔15的连通腔。当需要将搭接翼缘21、井盖3和沥水板4与排水斗1固定时,仅需要将提取杆5沿第一卡接孔12和第二卡接孔13插入,当到提取杆5的端部达底部时,旋转提取杆5,使卡接块51通过连通腔进入到固定腔52内,即可实现四者的固定连接。同时第一卡接孔12和第二卡接孔13的限位孔15内插接有限位杆7,防止因为振动使卡接块51重新进入限位孔15,导致固定连接不稳定。当需要将提取沥水篮2、井盖3或者沥水板4中的任意一者时,仅需要提升提取杆5,将卡接块51移动至相对应固定腔52的位置,旋转提升杆5,将卡接块51旋入相邻的固定腔52内,提升相应的结构。
第一卡接孔12的底部与排水斗1的内腔相连通,将进入到第一卡接孔12内的水排入到排水斗1内部,防止水浸泡提取杆,且第一卡接孔12和第二卡接孔13也可以起到临时排水的目的。
实施例2
参照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地下排水管道,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沥水板4为网状结构,沥水板4包括固定架42以及固定设置在固定架42内部的若干组横杆43和纵杆44,纵杆44设置在落水孔31的两侧,横杆44固定设置在落水孔31两侧的纵杆44之间且分设在落水孔31的两侧,即横杆43和纵杆44之间形成了若干个捞架45,捞架45的内截面与落水孔31对应设置,进一步减轻了沥水板4的重量,且可以通过捞架45将堵在捞架45内部以及落水孔31内部的固体垃圾直接抻出,且网状的沥水板4在提升的过程中仅将固体垃圾排除出去,水通过网状结构之间的缝隙流下去,减轻所需要的提升力,进一步降低操作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便于清理的地下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斗(1),所述排水斗(1)内搭接有沥水篮(2),所述沥水篮(2)顶部周向上固定设置有搭接翼缘(21),所述沥水篮(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沥水孔(22);所述沥水篮(2)的上方设置有井盖(3),所述井盖(3)上开设有若干组落水孔(31);所述井盖(3)上设置有沥水板(4),所述井盖(3)上端面开设有容纳沥水板(4)的凹槽(32);所述排水斗(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搭接翼缘(21)相对应的搭接台阶(11),所述排水斗(1)在搭接台阶(11)内部开设有第一卡接孔(12),所述搭接翼缘(21)、井盖(3)和沥水板(4)上均开设有与第一卡接孔(12)相对应的第二卡接孔(13),所述第一卡接孔(12)和第二卡接孔(13)包括圆孔(14)以及设置在圆孔(14)任一侧的限位孔(15),所述第一卡接孔(12)和第二卡接孔(13)内可拆卸连接有与圆孔(14)相适配的提取杆(5),所述提取杆(5)的一侧设置有与限位孔(15)截面相适配的卡接块(51),所述排水斗(1)、搭接翼缘(21)、井盖(3)和沥水板(4)在圆孔(14)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卡接块(51)相适配的固定腔(52)以及连通固定腔(52)和限位孔(15)的连通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地下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3)和搭接翼缘(21)之间设置有弹性支座(6),所述弹性支座(6)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接孔(12)相对应的第三卡接孔(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地下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篮(2)的侧壁与排水斗(1)的内腔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排水的间隙;所述沥水篮(2)为筒形结构,所述沥水篮(2)的底部为弧形结构,所述排水斗(1)内腔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沥水篮(2)的支架(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地下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3)上的凹槽(32)为单槽结构,所述沥水板(4)的形状和井盖(3)上的凹槽(32)截面相适配;所述沥水板(4)上开设有与落水孔(31)相对应的过滤孔(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地下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板(4)为网状结构,所述沥水板(4)包括固定架(42)以及固定设置在固定架(42)内部的若干组横杆(43)和纵杆(44),所述横杆(43)和纵杆(44)之间形成了若干个捞架(45),所述捞架(45)的内截面与所述落水孔(31)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地下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孔(12)和第二卡接孔(13)的限位孔(15)内插接有限位杆(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地下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孔(12)的底部与排水斗(1)的内腔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地下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斗(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排水斗(1)的上部为容纳沥水篮(2)的过滤腔,所述排水斗(1)的下部为集水的集水腔,所述排水斗(1)在集水腔的一侧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斗(1)通过排水口与地下排水管连通。
CN202122213287.4U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便于清理的地下排水管道 Active CN216041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3287.4U CN216041613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便于清理的地下排水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3287.4U CN216041613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便于清理的地下排水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1613U true CN216041613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98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13287.4U Active CN216041613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便于清理的地下排水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416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30126U (zh) 一种基坑排水系统
CN108532722A (zh) 一种公路水利用排水过滤装置
CN104179246A (zh) 分流式弃流过滤装置
CN214574468U (zh) 一种防堵塞的市政工程用排水管道
CN211312481U (zh) 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排水结构
CN216041613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地下排水管道
CN214423549U (zh) 一种园林节水的雨水收集过滤装置
CN213805773U (zh) 一种住宅区海绵设施的集水装置
CN113718805B (zh) 一种岩土工程边坡排水结构
CN210238204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的过滤装置
CN210482522U (zh) 一种市政排水沟结构
CN211229223U (zh) 一种防堵塞排水管
CN212742816U (zh) 一种隐形生态道路排水沟
CN212129416U (zh) 一种公路桥梁路面排水结构
CN109881682B (zh) 一种便于及时排出积水的地下室集水坑用支护装置
CN214657570U (zh) 一种装配式道路暗埋排水构件
CN212336263U (zh) 装配式道路暗埋排水构件
CN215668826U (zh) 一种水利设计用道路防积水排水结构
CN218812983U (zh) 一种防堵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220486703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市政工程用井盖
CN217923984U (zh) 一种防阻型雨水花园排水结构
CN213773714U (zh) 一种用于土地整治的双层结构排水沟
CN216130462U (zh) 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结构
CN213897437U (zh) 一种土木工程道路排水装置
CN214738643U (zh) 一种雨水井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