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0066U - 用于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上的面料组织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上的面料组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0066U
CN216040066U CN202121448014.1U CN202121448014U CN216040066U CN 216040066 U CN216040066 U CN 216040066U CN 202121448014 U CN202121448014 U CN 202121448014U CN 216040066 U CN216040066 U CN 2160400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bending
zigzag
layer
yar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4801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星
冉仕宝
代丽娟
陈佳
沈尚森
张天
郭耀国
应思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iemLFdlkk Golf Gar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iemLFdlkk Golf Gar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iemLFdlkk Golf Gar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iemLFdlkk Golf Gar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4801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400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00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00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上的面料组织结构,所述面料组织结构由编织单元构成,编织单元包括通过纱线编织而成的面层、衬垫层、中间层,衬垫层位于面层的内侧面,中间层由纱线以疏针集圈的形式半含在所述面层上,面层由精梳紧密纺纯棉或亲肤抗菌放湿性纤维纱线编织,衬垫层由防静电的合成纤维纱线编织,中间层由抗起球弹力聚酯纤维纱线编织,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的面料底面层与面料正面层均由所述面层构成,面料底面层与面料正面层由所述中间层进行连接,使面料底面层与面料正面层之间形成一个相对静态的空气层。本实用新型使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能够一次性编织而成,结构简单,易于编织。

Description

用于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上的面料组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上的面料组织结构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服装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也有很大变化,他们往往希望在服饰具备美观、舒适的同时兼备附加功能,高性价比是他们购买服装时看重的重要因素。防风、防水、防火、抗菌防臭,防晒、防紫外线,轻盈保暖、隔热、透气、速干、智能化,易打理等诸多的附加功能大大提高了服装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而这些都取决于服装面料的功能品质。面料的原材料选择、组织结构织造工艺、染整工艺等对面料最终的内在品质、外观风格及功能都会产生必然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上的面料组织结构,使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能够一次性编织而成,结构简单,易于编织。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上的面料组织结构,所述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包括面料底面层与面料正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组织结构由编织单元构成,所述编织单元包括通过纱线编织而成的面层、衬垫层、中间层,所述衬垫层位于面层的内侧面,所述中间层由纱线以疏针集圈的形式半含在所述面层上,所述面层由精梳紧密纺纯棉或亲肤抗菌放湿性纤维纱线编织,衬垫层由防静电的合成纤维纱线编织,所述中间层由抗起球弹力聚酯纤维纱线编织,所述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的面料底面层与面料正面层均由所述面层构成,面料底面层与面料正面层由所述中间层进行连接,使面料底面层与面料正面层之间形成一个相对静态的空气层。
所述表层包括第五一号纱线、第五二号纱线、第五三号纱线、第五四号纱线,所述第五一号纱线、第五二号纱线、第五三号纱线、第五四号纱线通过规则排列的相互连接的“几”字型的组织构成,均具有下列构造:相邻两个“几”字型的长度相等,宽度相等,相邻两个“几”字型即第一“几”字型与第二“几”字型,第一“几”字型与第二“几”字型均由折弯头部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构成,两个折弯侧部的底部之间构成折弯口,相邻两个“几”字型之间由对应侧的折弯连接部连接构成折弯凹部;所述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上下对应,所述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上下对应,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所述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上下对应,所述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上下对应,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所述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上下对应,所述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上下对应,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
所述中间层包括第一号纱线、第二号纱线,所述第一号纱线、第二号纱线均通过规则排列的相互连接的“几”字型的组织构成,相邻两个“几”字型即第一“几”字型与第二“几”字型,每个“几”字型的长度相等,宽度相等,每个“几”字型均由折弯头部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构成,两个折弯侧部的底部之间构成折弯口,相邻两个“几”字型之间由对应侧的折弯连接部连接构成折弯凹部,第一号纱线的折弯头部与第二号纱线的折弯凹部上下对应排列,第一号纱线的折弯凹部与第二号纱线的折弯头部上下对应排列;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第一号纱线的折弯凹部位于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的上面且两者之间无穿过关系;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第二号纱线的折弯凹部位于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口的上面且两者之间无穿过关系。
所述衬垫层包括第三号纱线,所述第三号纱线均通过规则排列的相互连接的“几”字型的组织构成,每个“几”字型的长度相等,宽度相等,每个“几”字型均由折弯头部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构成,两个折弯侧部的底部之间构成折弯口,相邻两个“几”字型之间由对应侧的折弯连接部连接构成折弯凹部;所述第五一号纱线、第五二号纱线、第五三号纱线、第五四号纱线均衬垫有所述第三号纱线,所述第五一号纱线、第五二号纱线、第五三号纱线、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与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均对应穿过第三号纱线的一个“几”字型的折弯头部,所述第五一号纱线、第五二号纱线、第五三号纱线、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与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均通过该对应的第三号纱线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进行封闭。
本实用新型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组织结构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编织单元包括通过纱线编织而成的面层、衬垫层、中间层,所述衬垫层位于面层的内侧面,所述中间层由纱线以疏针集圈的形式半含在所述面层上,所述面层由精梳紧密纺纯棉或亲肤抗菌放湿性纤维纱线编织,衬垫层由防静电的合成纤维纱线编织,所述中间层由抗起球弹力纱线编织,所述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的面料底面层与面料正面层均由所述面层构成,面料底面层与面料正面层由所述中间层进行连接,使面料底面层与面料正面层之间形成一个相对静态的空气层,可见,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使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能够一次性编织而成,经久耐用;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透气性,结构简单,易于编织。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使编织的整个面料效果风格挺阔,富有弹性且不易褶皱;特别是中间层采取蓬松性好的功能性聚酯纤维纱线,具有吸湿及抗菌功能,消除因出汗及人体湿气排出时引起的异味,时刻保持清新;同时蓬松纤维层夹于正反两面之间,形成静止空气,达到保暖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上的面料组织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表层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衬垫层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中间层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用于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上的面料组织结构,其中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包括面料底面层与面料正面层,所述面料组织结构由编织单元构成,所述编织单元包括通过纱线编织而成的面层、衬垫层、中间层,所述衬垫层位于面层的内侧面,所述中间层由纱线以疏针集圈的形式半含在所述面层上,所述面层由精梳紧密纺纯棉或亲肤抗菌放湿性纤维纱线编织,衬垫层由防静电的合成纤维纱线编织,所述中间层由抗起球弹力聚酯纤维纱线编织,所述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的面料底面层与面料正面层均由所述面层构成,面料底面层与面料正面层由所述中间层进行连接,使面料底面层与面料正面层之间形成一个相对静态的空气层。所述面层也称为表层。面料底面层即面料底层,用于贴近身体即贴身面层,面料正面层即面料外层,为面料的外侧层。
如图1、图2,表层包括第五一号纱线51、第五二号纱线52、第五三号纱线53、第五四号纱线54,所述第五一号纱线51、第五二号纱线52、第五三号纱线53、第五四号纱线54通过规则排列的相互连接的“几”字型的组织构成,均具有下列构造:相邻两个“几”字型的长度相等,宽度相等,相邻两个“几”字型即第一“几”字型与第二“几”字型,第一“几”字型与第二“几”字型均由折弯头部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构成,两个折弯侧部的底部之间构成折弯口,相邻两个“几”字型之间由对应侧的折弯连接部连接构成折弯凹部。
具体构造是:
第五一号纱线51的构造:相邻两个“几”字型为第一“几”字型511与第二“几”字型512;
第五二号纱线52的构造:相邻两个“几”字型为第一“几”字型521与第二“几”字型522;
第五三号纱线53的构造:相邻两个“几”字型为第一“几”字型531与第二“几”字型532;
第五四号纱线54的构造:相邻两个“几”字型为第一“几”字型541与第二“几”字型542。
如图2所示,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511、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521上下对应,所述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512、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522上下对应,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5111穿过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5211,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5211位于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口5112处对该折弯口5112形成封闭,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5121穿过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5221,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5221位于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处5122对该折弯口5122形成封闭。
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521、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531上下对应,所述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522、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532上下对应,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
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531、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541上下对应,所述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532、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542上下对应,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由上述可知,第五二号纱线与第五三号纱线之间、第五三号纱线与第五四号纱线之间的结构关系如第五一号纱线与第五二号纱线的结构关系相同。两个单元之间,即本单元与下一单元的结构关系是本单元的第五四号纱线与下一单元的第五一号纱线构成连接关系,该连接关系同样如第五一号纱线与第五二号纱线的结构关系。
如图4,中间层以疏针集圈的形式半含在所述表层上,具体是指通过下列构造完成,即在中间层中设有第一号纱线1、第二号纱线2,所述第一号纱线1、第二号纱线2均通过规则排列的相互连接的“几”字型的组织构成,相邻两个“几”字型即第一号纱线1的第一“几”字型11与第二“几”字型12与第二号纱线2的第一“几”字型21与第二“几”字型22,每个“几”字型的长度相等,宽度相等,每个“几”字型均由折弯头部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构成,两个折弯侧部的底部之间构成折弯口,相邻两个“几”字型之间由对应侧的折弯连接部连接构成折弯凹部,第一号纱线的折弯头部与第二号纱线的折弯凹部上下对应排列,第一号纱线的折弯凹部与第二号纱线的折弯头部上下对应排列;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111,第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111位于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第一号纱线的折弯凹部位于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的上面且两者之间无穿过关系;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211,第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211位于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第二号纱线的折弯凹部位于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口的上面且两者之间无穿过关系。图中还示意有第一号纱线的折弯凹部10、第二号纱线的折弯凹部20。由上述可知,第一号纱线1与第二号纱线2相互错开,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111,第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111位于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211,第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211位于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
如图3,衬垫层包括第三号纱线31,所述第三号纱线均通过规则排列的相互连接的“几”字型的组织构成,每个“几”字型的长度相等,宽度相等,每个“几”字型均由折弯头部311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构成,两个折弯侧部的底部之间构成折弯口,相邻两个“几”字型之间由对应侧的折弯连接部连接构成折弯凹部312;所述第五一号纱线、第五二号纱线、第五三号纱线、第五四号纱线均衬垫有所述第三号纱线31,所述第五一号纱线、第五二号纱线、第五三号纱线、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与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均对应穿过第三号纱线的一个“几”字型的折弯头部,所述第五一号纱线、第五二号纱线、第五三号纱线、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与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均通过该对应的第三号纱线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进行封闭。衬垫层即构成下述面料外层内侧面3。
本实用新型中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包括面料外层、中间层与里层,中间层位于面料外层与里层之间,面料外层与中间层之间相互连接,中间层与里层之间相互连接,所述中间层为蓬松纤维层,由第一号纱线1、第二号纱线2编织构成,中间层使面料外层与里层之间形成相对静态的空气层,面料外层有面料外层正面、面料外层内侧面,里层有里层内侧面、里层贴身面,面料外层正面通过第五一号纱线51、第五二号纱线52、第五三号纱线53、第五四号纱线54构成,即通过所述表层构成,里层贴身面其结构与面料外层正面的结构相同,即与所述表层的结构相同。面料外层正面、面料外层内侧面、中间层、里层内侧面、里层贴身面由外向内依次排列且分别通过纱线编织成五层组织结构。其中中间层构成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组织结构的芯层,通过抗起球弹力网络涤纶长丝以疏针集圈的形式半含在所述面料外层与所述里层之间。面料外层正面为双股高支精梳紧密纺纯棉材料面,通过精梳紧密赛诺纺棉纱编织而成,所述面料外层内侧面为阻隔因运动摩擦而产生静电的纤维衬垫面,通过锦纶基抗静电导电长纤编织而成。里层贴身面通过再生PPT玉米纤维以平纹的工艺结构编织而成,所述里层内侧面为阻隔因运动摩擦而产生静电的纤维衬垫面,通过锦纶基抗静电导电长纤以集圈含针的工艺结构编织而成。进一步来说,中间层采用蓬松性好的功能性聚酯纤维纱线,即抗起球弹力网络涤纶长丝以疏针集圈的形式半含在所述面料外层与所述里层之间;面料外层正面为精梳紧密纺纯棉高支双股纱材料面,面料外层内侧面为阻隔因运动摩擦而产生静电的纤维衬垫面;里层贴身面为纤维亲肤面,里层内侧面为阻隔因运动摩擦而产生静电的纤维衬垫面。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用于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上的面料组织结构,所述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包括面料底面层与面料正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组织结构由编织单元构成,所述编织单元包括通过纱线编织而成的面层、衬垫层、中间层,所述衬垫层位于面层的内侧面,所述中间层由纱线以疏针集圈的形式半含在所述面层上,所述面层由精梳紧密纺纯棉或亲肤抗菌放湿性纤维纱线编织,衬垫层由防静电的合成纤维纱线编织,所述中间层由抗起球弹力聚酯纤维纱线编织,
所述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的面料底面层与面料正面层均由所述面层构成,面料底面层与面料正面层由所述中间层进行连接,使面料底面层与面料正面层之间形成一个相对静态的空气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上的面料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包括第五一号纱线、第五二号纱线、第五三号纱线、第五四号纱线,所述第五一号纱线、第五二号纱线、第五三号纱线、第五四号纱线通过规则排列的相互连接的“几”字型的组织构成,均具有下列构造:相邻两个“几”字型的长度相等,宽度相等,相邻两个“几”字型即第一“几”字型与第二“几”字型,第一“几”字型与第二“几”字型均由折弯头部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构成,两个折弯侧部的底部之间构成折弯口,相邻两个“几”字型之间由对应侧的折弯连接部连接构成折弯凹部;
所述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上下对应,所述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上下对应,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所述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上下对应,所述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上下对应,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所述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上下对应,所述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上下对应,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上的面料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包括第一号纱线、第二号纱线,所述第一号纱线、第二号纱线均通过规则排列的相互连接的“几”字型的组织构成,相邻两个“几”字型即第一“几”字型与第二“几”字型,每个“几”字型的长度相等,宽度相等,每个“几”字型均由折弯头部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构成,两个折弯侧部的底部之间构成折弯口,相邻两个“几”字型之间由对应侧的折弯连接部连接构成折弯凹部,第一号纱线的折弯头部与第二号纱线的折弯凹部上下对应排列,第一号纱线的折弯凹部与第二号纱线的折弯头部上下对应排列;
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五一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第一号纱线的折弯凹部位于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的上面且两者之间无穿过关系;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穿过第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第二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头部位于第五二号纱线的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处对该折弯口形成封闭,第二号纱线的折弯凹部位于第五三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的折弯口的上面且两者之间无穿过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上的面料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层包括第三号纱线,所述第三号纱线均通过规则排列的相互连接的“几”字型的组织构成,每个“几”字型的长度相等,宽度相等,每个“几”字型均由折弯头部与折弯头部的两侧相连的折弯侧部构成,两个折弯侧部的底部之间构成折弯口,相邻两个“几”字型之间由对应侧的折弯连接部连接构成折弯凹部;所述第五一号纱线、第五二号纱线、第五三号纱线、第五四号纱线均衬垫有所述第三号纱线,所述第五一号纱线、第五二号纱线、第五三号纱线、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与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头部均对应穿过第三号纱线的一个“几”字型的折弯头部,所述第五一号纱线、第五二号纱线、第五三号纱线、第五四号纱线的第一“几”字型与第二“几”字型的折弯口均通过该对应的第三号纱线的“几”字型的折弯头部进行封闭。
CN202121448014.1U 2021-06-28 2021-06-28 用于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上的面料组织结构 Active CN2160400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8014.1U CN216040066U (zh) 2021-06-28 2021-06-28 用于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上的面料组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8014.1U CN216040066U (zh) 2021-06-28 2021-06-28 用于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上的面料组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0066U true CN216040066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16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48014.1U Active CN216040066U (zh) 2021-06-28 2021-06-28 用于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上的面料组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400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40071U (zh) 五层纬编双面针织空气层功能面料
CN202800955U (zh) 一种华佗丝纤维拉舍尔毛毯
CN219988651U (zh) 保暖复合面料
CN216040066U (zh) 用于五层纬编双面针织面料上的面料组织结构
CN213108523U (zh) 一种耐磨防水双层面料
CN213322083U (zh) 一种经编超柔羊绒面料
CN211645522U (zh) 一种细旦聚乙烯超凉感面料及服装
CN211730522U (zh) 一种摇粒绒复合面料
CN110406179B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面料
CN209941199U (zh) 一种锦涤纬弹双层布
CN209759703U (zh) 一种发热红豆绒面料
CN208180439U (zh) 一种太空棉吸湿面料
CN206616323U (zh) 一种双面牛仔面料
CN217242770U (zh) 一种超细柔软舒适羊毛衫
CN215328610U (zh) 一种高弹力混纺涤棉面料
CN216193124U (zh) 一种轻薄保暖羊毛衫
CN220548773U (zh) 防风保暖面料
CN213835778U (zh) 一种舒适弹力提花布
CN210481668U (zh) 一面桑丝一面全棉中间涤纶加氨纶的四面弹针织面料
CN215792304U (zh) 一种防辐射的弹性纺织面料
CN218701859U (zh) 一种抗紫外线面料
CN221518986U (zh) 一种保暖复合面料
CN219769317U (zh) 一种华夫格空气层面料
CN216782945U (zh) 一种透气干爽网眼针织布
CN214164262U (zh) 一种镂孔绣花网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