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18580U - 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18580U
CN216018580U CN202122507683.8U CN202122507683U CN216018580U CN 216018580 U CN216018580 U CN 216018580U CN 202122507683 U CN202122507683 U CN 202122507683U CN 216018580 U CN216018580 U CN 2160185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ation
water
air pump
shrimp
mount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076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义民
张嫣
李凌梅
王海涛
张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Shundayuan Aqua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Shundayuan Aqua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Shundayuan Aqua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Shundayuan Aqua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076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185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185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185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两个增氧球和旋转装置。启动增氧球内部的气泵,气泵运行通过负压作用将空气压缩至气泵的内部,再将加压后的空气通过多个排气孔排出,使氧气进入到水中。由于空气和水体充分接触时,会让氧分子融到水里,使得水中的氧含量增加,以供虾类养殖的需求。水产养殖面积较大时,启动电机,通过旋转装置带动两个增氧球转动,推动水体环形流动,促使上下层的水体对流交换,有利于水体溶解氧分布均匀的同时,也有利于养殖虾逆水环游的习性。本装置对于水体面积较大的水域,不需要增加增氧装置就能满足养殖需求,节约了能耗和维护费用,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增氧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空气压进水里的方法,让氧气进入到水中。因为空气和水体充分接触时,会让氧分子融到水里,这样溶氧量就增加了,足够水中的鱼儿和水生植物生存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增氧装置都是根据这些原理设计制造的,它们或者采取一种促进氧气溶解的措施,或者采取两种及两种以上措施。
现有的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是固定在水体的某一位置,对于水体面积较大的水域,要提升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所需求的增氧装置就会增多,导致能耗和维护费用增加,使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包括两个增氧球和旋转装置,增氧球的上端面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气孔。增氧球的内部安装有气泵,增氧球的外壁贯穿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排气孔。
旋转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的内部安装有电机,安装座的上方设置有旋转筒,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座的内部顶端并延伸至安装座的上方与旋转筒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旋转筒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相背的一侧分别与两个增氧球的外壁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将装置安装固定至水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优选的,安装座的下端面设置有三个均匀分布的伸缩柱,三个伸缩柱远离安装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三个伸缩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
为了减少装置的使用成本及提高装置的环保性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优选的,安装座的背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分别与气泵和电机电性连接。
为了避免水从气泵的输出端倒流至气泵的内部,影响气泵的使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优选的,气泵的输出端安装有单向阀。
为了防止水中的杂质堵塞多个排气孔,影响增氧球作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优选的,多个排气孔的内部均设置有滤网。
为了防止水从气泵的外壳进入气泵的内部造成气泵内部电路短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优选的,气泵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使用时,启动增氧球内部的气泵,气泵运行通过负压作用将空气压缩至气泵的内部,再将加压后的空气通过多个排气孔排出,使氧气进入到水中,由于空气和水体充分接触时,会让氧分子融到水里,使得水中的氧含量增加,以供虾类养殖的需求。水产养殖面积较大时,启动电机,通过旋转装置带动两个增氧球转动,推动水体环形流动,促使上下层的水体对流交换,使整个水域保持合理的溶解氧量,有利于水体溶解氧分布均匀的同时,也有利于养殖虾逆水环游的习性,提高虾的肌肉结实度及抗病力。本装置对于水体面积较大的水域,不需要增加增氧装置就能满足养殖需求,节约了能耗和维护费用,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增氧球正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座和旋转筒正剖图。
图中,1、增氧球;2、旋转装置;3、进气管;4、进气孔;5、气泵;6、排气孔;7、安装座;8、电机;9、旋转筒;10、连接杆;11、伸缩柱;12、安装板;13、支撑架;14、支撑杆;15、太阳能电池板;16、单向阀;17、密封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请参阅图1-3,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包括两个增氧球1和旋转装置2。增氧球1的上端面连通有进气管3,进气管3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气孔4。增氧球1的内部安装有气泵5,增氧球1的外壁贯穿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排气孔6。
旋转装置2包括安装座7,安装座7的内部安装有电机8,安装座7的上方设置有旋转筒9,电机8的输出端贯穿安装座7的内部顶端并延伸至安装座7的上方与旋转筒9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旋转筒9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两个连接杆10相背的一侧分别与两个增氧球1的外壁固定连接。
使用时,启动增氧球1内部的气泵5,气泵5运行通过负压作用将空气压缩至气泵5的内部,再将加压后的空气通过多个排气孔6排出,使氧气进入到水中,由于空气和水体充分接触时,会让氧分子融到水里,使得水中的氧含量增加,以供虾类养殖的需求。水产养殖面积较大时,启动电机8,通过旋转装置2带动两个增氧球1转动,推动水体环形流动,促使上下层的水体对流交换,使整个水域保持合理的溶解氧量,有利于水体溶解氧分布均匀的同时,也有利于养殖虾逆水环游的习性,提高虾的肌肉结实度及抗病力。本装置对于水体面积较大的水域,不需要增加增氧装置就能满足养殖需求,节约了能耗和维护费用,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安装座7的下端面设置有三个均匀分布的伸缩柱11,三个伸缩柱11远离安装座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三个伸缩柱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3。通过三个安装板12便于将装置安装固定至水中,通过三个伸缩柱11便于调节装置整体的高度,便于装置在不同深度的水域使用,通过支撑架13对三个伸缩柱11具有固定支撑的作用,提高了三个伸缩柱11的结构强度。
安装座7的背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4,支撑杆14的上端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15,太阳能电池板15分别与气泵5和电机8电性连接。通过太阳能电池板15的设置,节省了装置用电,减少了装置的使用成本,同时提高了装置的环保性能。
气泵5的输出端安装有单向阀16。通过单向阀16的设置,有效避免了水从气泵5的输出端倒流至气泵5的内部,影响气泵5的使用。
多个排气孔6的内部均设置有滤网。通过多个滤网的设置,有效防止了水中的杂质堵塞多个排气孔6,影响增氧球1的使用。
气泵5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罩17。通过密封罩17的设置,有效防止了水从气泵5的外壳进入气泵5的内部造成气泵5内部电路短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安装时,首先通过三个安装板12将装置安装固定至水域中,通过三个伸缩柱11可以根据水体深度调节装置整体的高度,使两个增氧球1漂浮于水面上。使用时,启动增氧球1内部的气泵5,气泵5运行通过负压作用将空气压缩至气泵5的内部,再将加压后的空气通过多个排气孔6排出,使氧气进入到水中,由于空气和水体充分接触时,会让氧分子融到水里,使得水中的氧含量增加,以供虾类养殖的需求。水产养殖面积较大时,启动电机8,通过旋转装置2带动两个增氧球1转动,推动水体环形流动,促使上下层的水体对流交换,使整个水域保持合理的溶解氧量,有利于水体溶解氧分布均匀的同时,也有利于养殖虾逆水环游的习性,提高虾的肌肉结实度及抗病力。本装置对于水体面积较大的水域,不需要增加增氧装置就能满足养殖需求,节约了能耗和维护费用,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包括两个增氧球(1)和旋转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球(1)的上端面连通有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气孔(4),所述增氧球(1)的内部安装有气泵(5),所述增氧球(1)的外壁贯穿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排气孔(6);
所述旋转装置(2)包括安装座(7),所述安装座(7)的内部安装有电机(8),所述安装座(7)的上方设置有旋转筒(9),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贯穿安装座(7)的内部顶端并延伸至安装座(7)的上方与旋转筒(9)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筒(9)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两个所述连接杆(10)相背的一侧分别与两个增氧球(1)的外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7)的下端面设置有三个均匀分布的伸缩柱(11),三个所述伸缩柱(11)远离安装座(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三个所述伸缩柱(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7)的背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上端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1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5)分别与气泵(5)和电机(8)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5)的输出端安装有单向阀(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排气孔(6)的内部均设置有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5)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罩(17)。
CN202122507683.8U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 Active CN2160185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7683.8U CN216018580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7683.8U CN216018580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18580U true CN216018580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49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07683.8U Active CN216018580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185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6421A (zh) * 2022-04-25 2022-07-22 安徽省上殿湖水产养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产稻田养殖的增氧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6421A (zh) * 2022-04-25 2022-07-22 安徽省上殿湖水产养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产稻田养殖的增氧装置
CN114766421B (zh) * 2022-04-25 2023-10-24 安徽省上殿湖水产养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产稻田养殖的增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18580U (zh) 一种虾类养殖用增氧装置
CN209824863U (zh) 一种水产养殖池增氧结构
CN217958395U (zh) 一种高效水处理甲鱼养殖循环装置
CN201120948Y (zh) 吸取型捞藻船
CN109588359A (zh) 一种循环水生态养殖系统
CN208940706U (zh) 一种水产养殖系统中的增氧提水器
CN210406693U (zh) 一种具有增氧功能的水产养殖池
CN213127637U (zh) 一种便于调整入水高度的水产养殖用网箱
CN210445380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曝气装置
CN208273904U (zh)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低碳高效池塘
CN215012697U (zh) 流水槽底部推流装置
CN216254788U (zh) 一种水产养殖池增氧保温装置
CN108739624B (zh) 一种鱼塘养殖供氧装置
CN219593422U (zh) 一种对虾养殖用增氧机
CN211881785U (zh) 一种水产养殖池增氧装置
CN219288486U (zh) 一种单独循环水路的吊水鱼鱼池
CN218999278U (zh) 一种水产养殖供氧装置
CN216999603U (zh) 低能耗多功能水面拦截装置
CN217694934U (zh) 一种阶梯式多层养鱼装置
CN210299096U (zh) 一种鲢鱼冷水孵化用增氧设备
CN218934647U (zh) 一种淡水养殖用氧气泵
CN212786969U (zh) 一种新能源牛舍
CN217471029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源的鱼塘供氧安全系统
CN216254769U (zh) 一种斑马鱼自动水循环饲养系统
CN217523577U (zh) 一种肉羊养殖用饮水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