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18204U - 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18204U
CN216018204U CN202122020793.1U CN202122020793U CN216018204U CN 216018204 U CN216018204 U CN 216018204U CN 202122020793 U CN202122020793 U CN 202122020793U CN 216018204 U CN216018204 U CN 216018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selenium
support frame
fungus
culti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207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姿彤
王延锋
杨垆昱
史磊
王金贺
盛春鸽
张鹏
于海洋
潘春磊
赵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DANJIANG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MUDANJIANG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DANJIANG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MUDANJIANG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220207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18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18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182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包括支撑架体、动力总成和管道系统,支撑架体优选为正六边形筒体形状,外侧设置有菌包安装机构,动力总成为双级皮带动力传输系统,利用皮带传送可将旋转动力从动力输出轴经中间转轴传送至各菌包转轴上,带动生产用菌包旋转,管道系统由液流总管和液流支管构成,并与支撑架体的喷施孔连通,该栽培架能够实现木耳的立体栽培,减少栽培用地,降低种植成本,改进栽培模式,提供设施保障,通过动力总成与管道系统配套,在生产用菌包旋转状态下配合喷施生产性液体,保证富硒木耳的富硒含量及其均匀性,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性能稳定,用做棚室富硒木耳栽培专用生产设施,可推动富硒木耳栽培模式改进,提高单产产量和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耳栽培架,具体涉及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
背景技术
黑木耳为我国珍贵的药食兼用胶质真菌,也是世界上公认的保健食品,富含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铁、钙、磷、胡萝卜素、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营养极为丰富,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和食用历史,当前国内生产栽培极为广泛,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随着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富硒木耳作为黑木耳的一种高附加值的功能性产品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关注,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富硒木耳的开发改善了黑木耳的产品结构,进一步拓展了黑木耳的市场前景。但是,现行生产中富硒木耳的栽培大部分是采用全日光地摆袋栽生产模式,菌袋人工平铺摆放在地面上,手工操作费时费力,生产效率较低,空间利用率不够,土地占用量过大,经济效益不高,而且,在富硒木耳的生产栽培过程中,地面手工喷施外源硒难以实现不同生产区域和同一菌袋不同部分之间的均匀一致,经常会出现富硒木耳子实体富硒不均匀现象,甚至相当部分不能达到富硒木耳的硒含量标准,进而导致产生富硒木耳子实体经济性状较差的问题,不能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更主要的是这种传统粗放的生产栽培模式受自然环境影响大,管理效率低,已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改进现有生产模式,发展棚室栽培技术已是富硒木耳生产的必然趋势。因此,有必要研究开发棚室木耳栽培的专用生产设施,促进富硒木耳栽培模式的改进,提高富硒木耳的单产产量和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用做棚室木耳栽培的专用生产设施,改进富硒木耳的栽培模式,提高富硒木耳的单产产量和产品质量。
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包括:支撑架体、动力总成和管道系统;所述支撑架体的外侧设置有由支撑板和限位板组成的菌包安装机构,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体上,板面上铰接安装有菌包转轴,用以支撑安装生产用菌包,所述菌包转轴上带有三级从动轮,在所述支撑架体上与所述三级从动轮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贯通口,所述限位板对应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部,铰接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体上,可沿铰接轴在所述支撑架体上折起或者展开,折起时可将所述生产用菌包安装在所述菌包转轴上,展开后则可对安装在所述菌包转轴上的所述生产用菌包进行轴向限位,在所述限位板的下部,所述支撑架体上开设有喷施孔,若干个所述菌包安装机构沿所述支撑架体纵向垂直成组设置,同时,若干组所述菌包安装机构在所述支撑架体周向上分组分布设置;所述动力总成为双级皮带动力传输系统,包括:动力电机和中间转轴,所述动力电机设置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体的内部,所述动力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一级主动轮,若干条所述中间转轴分别与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体上的菌包安装机构组对应垂直设置,分别铰接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体上,在各所述中间转轴上分别安装有二级从动轮和二级主动轮,所述二级从动轮分别与所述一级主动轮对应设置,并由传动皮带相连接,构成一级皮带动力传输配合,所述二级主动轮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菌包安装机构组中各所述菌包安装机构中的所述三级从动轮对应设置,并分别利用所述支撑架体上开设的贯通口由传动皮带对应连接,构成二级皮带动力传输配合,当所述动力电机启动运行时,利用皮带传送,可将旋转动力从所述动力输出轴,经各所述中间转轴,最终传送至各所述菌包转轴上,带动安装在所述菌包转轴上的所述生产用菌包共同旋转;所述管道系统由液流总管和与所述液流总管相连通的若干条液流支管所构成,所述液流总管的一端为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延伸至所述支撑架体的外部,可与外部设施配套连接,用于导入水或者富硒营养液等生产性液体,所述液流支管分别与所述支撑架体上开设的各个所述喷施孔并联连通,在所述喷施孔上分别安装有雾化器,当向所述液流总管中导入液体时,所述液体可分别流经所述液流支管,并经所述雾化器雾化后从各个所述喷施孔中飘散喷出。
所述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为了优化架体结构,增大所述生产用菌包的承载量,提高棚室生产空间的利用率,优选所述支撑架体为正六边形筒体形状,在其6个侧面上各分别设置1组所述菌包安装机构。
进一步,为了提高动力传送的稳定性和所述生产用菌包转动的一致性,与具有正六边形筒体形状的所述支撑架体相配套,优选在所述动力总成中,所述动力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体正六边形筒体的中轴线上,所述中间转轴分别设置在与所述正六边形筒体6个侧面垂直中线相对应并与所述动力输出轴等距离位置上,使6条所述中间转轴横断面连线可构成正六边形形状,所述动力输出轴与所述中间转轴之间的一级皮带动力传输配合采用分组传输方式,所述动力输出轴上安装3个所述一级主动轮,每2个所述中间转轴上的二级从动轮分别与1个所述一级主动轮组成1个一级皮带动力传输组,保持由所述一级主动轮分别带动的3个所述一级皮带动力传输组中传送皮带的连接形状完全相同。
进一步,为了优化管道系统设置结构,提高水及营养液喷施的均匀性,与具有正六边形筒体形状的所述支撑架体相配套,优选在所述管道系统中,所述液流总管在所述支撑架体底部呈非闭合环状设置,6条所述液流支管分别与所述支撑架体上对应侧面上开设的所述喷施孔对应设置,并与所述液流总管相连通。
所述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为了增强实用性,提高使用效率,优选在所述支撑架体的底部设置安装有万向轮,方便生产中对所述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的位置移动和方位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利用优化的一体化结构,能够实现富硒木耳的立体化栽培,解决富硒木耳生产栽培土地占用量大的问题,降低种植成本,改进栽培模式,为富硒木耳棚室产业化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设施保障,通过采用具有双级皮带动力传输系统的动力总成,并配套设置喷施管道系统,利用动力输出轴、中间转轴和菌包转轴之间的动力传输,由动力电机控制带动生产用菌包旋转,同时利用管道系统配合喷施水或者富硒营养液等生产性液体,能够根本解决生产用菌包受液不均的问题,保证富硒木耳的富硒含量及其均匀性,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性能稳定的特点,在实际生产中用做棚室黑木耳特别是富硒木耳栽培的专用生产设施,有助于推动富硒木耳栽培模式的改进,促进富硒木耳棚室生产栽培的产业化,提高富硒木耳的单产产量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立体图。
图2为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半剖主视图。
图3为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如图1至图3所示,由支撑架体1、动力总成和管道系统所构成。
所述支撑架体1为正六边形筒体形状,底部设置安装有万向轮9,外侧6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菌包安装机构,所述菌包安装机构由支撑板2和限位板3所组成,所述支撑板2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体1上,板面上铰接安装有带有三级从动轮13的菌包转轴4,在所述支撑架体1上与所述三级皮带轮13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贯通口,所述限位板3对应设置在所述支撑板2的上部,铰接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体1上,在所述限位板3的下部,所述支撑架体1上开设有喷施孔,在所述支撑架体1正六边形筒体的6个侧面上,每个侧面的垂直中轴线上均依次设置4个所述菌包安装机构,构成1个菌包安装机构组,整体共计设置6个所述菌包安装机构组。
所述动力总成由动力电机6和中间转轴7所组成,所述动力电机6设置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体1的内部,保持所述动力电机6的动力输出轴8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体1正六面体的中轴线上,所述动力输出轴8上安装有3个一级主动轮11,6条所述中间转轴7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体1内与正六边形筒体6个侧面垂直中轴线相对应的的位置处,并保持与所述动力输出轴8等距,分别铰接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体1上,在各条所述中间转轴7上分别安装有二级从动轮12b和二级主动轮12a,每2个相邻所述中间转轴7上的所述二级从动轮12b分别与1个所述一级主动轮11组成1个一级皮带动力传输组,由此使构成的3个所述一级皮带动力传输组中传送皮带的连接形状均为正三角形。
所述管道系统由液流总管14和6条液流支管15所构成,所述液流总管14以非闭合环状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体1的底部,进水口10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撑架体1的外部,所述液流支管15分别设置在与所述支撑架体1内正六边形筒体6个侧面的相对应区域,下端分别与所述液流总管14相连通,管体分别与所述支撑架体1对应侧面上开设的各个所述喷施孔并联连通,在所述液流孔上分别安装有雾化器5。
应用本实施例所述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进行富硒木耳的生产栽培,首先,推动支撑架体1,将所述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移动至工作地点,将所述支撑架体1上的限位板3沿铰接轴全部折起,将生产用菌包20依次套置安装在菌包转轴4上,保证所述生产用菌包20在菌包转轴4上连接牢固后,在依次展开所述限位板3,使所述限位板3卡接在所述菌包转轴4的上端端头,完成所述生产用菌包20的安装。然后,按照富硒木耳的栽培操作规程,通过控制和调整棚室生产环境,对富硒木耳实施生产栽植管理,当需要对所述生产用菌包20进行浇水时,可将外部控水装置连接于液流总管14的进水口10上,将水导入液流支管15中,并经雾化器5雾化从喷施口中喷施至所述生产用菌包20上,同时启动动力电机6,利用动力输出轴8、中间转轴7和菌包转轴4之间的动力传输,带动各个所述生产用菌包20同步旋转,从而实现对所述生产用菌包的均匀浇水润湿,保证子实体的生长环境,提高黑木耳的生长效率。当需要对所述生产用菌包施补外源硒时,可将外部控硒源装置连接于所述液流总管14的进水口10上,将硒源液体导入所述液流支管15中,并经所述雾化器5雾化喷施至所述生产用菌包20上,同时,重复进行上述对所述动力总成的操控过程,将硒源液体均匀高效地喷施于所述生产用菌包20上,保证富硒木耳的富硒含量及其均匀性,改进富硒木耳子实体经济性状,提高产品质量。当需要对黑木耳进行采摘采收时,既可直接在所述支撑架体1上对所述生产用菌包20上长出的黑木耳进行采摘,同时还可以启动所述动力总成带动所述生产用菌包20旋转,依次在外侧采摘所述生产用菌包20上的黑木耳,提高采摘效率。

Claims (6)

1.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体(1)、动力总成和管道系统;
所述支撑架体(1)的外侧设置有由支撑板(2)和限位板(3)组成的菌包安装机构,所述支撑板(2)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体(1)上,板面上铰接安装有菌包转轴(4),所述菌包转轴(4)上带有三级从动轮(13),在所述支撑架体(1)上与所述三级从动轮(13)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贯通口,所述限位板(3)对应设置在所述支撑板(2)的上部,铰接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体(1)上,在所述限位板(3)的下部,所述支撑架体(1)上开设有喷施孔,所述菌包安装机构沿所述支撑架体(1)纵向垂直成组设置,同时,所述菌包安装机构在所述支撑架体(1)周向上分组分布设置;
所述动力总成为双级皮带动力传输系统,包括:动力电机(6)和中间转轴(7),所述动力电机(6)设置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体(1)的内部,所述动力电机(6)的动力输出轴(8)上安装有一级主动轮(11),所述中间转轴(7)分别与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体(1)上的菌包安装机构组对应垂直设置,分别铰接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体(1)上,在各所述中间转轴(7)上分别安装有二级从动轮(12b)和二级主动轮(12a),所述二级从动轮(12b)分别与所述一级主动轮(11)对应设置,并由传动皮带相连接,构成一级皮带动力传输配合,所述二级主动轮(12a)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菌包安装机构组中各所述菌包安装机构中的所述三级从动轮(13)对应设置,并分别利用所述支撑架体(1)上开设的贯通口由传动皮带对应连接,构成二级皮带动力传输配合;
所述管道系统由液流总管(14)和与所述液流总管(14)相连通的液流支管(15)所构成,所述液流总管(14)的一端为进水口(10),所述进水口(10)延伸至所述支撑架体(1)的外部,所述液流支管(15)分别与所述支撑架体(1)上开设的各个所述喷施孔并联连通,在所述喷施孔上分别安装有雾化器(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体(1)为正六边形筒体形状,在其6个侧面上各分别设置1组所述菌包安装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力总成中,所述动力电机(6)的动力输出轴(8)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体(1)正六边形筒体的中轴线上,所述中间转轴(7)分别设置在与所述正六边形筒体6个侧面垂直中线相对应并与所述动力输出轴(8)等距离位置上,所述动力输出轴(8)与所述中间转轴(7)之间的一级皮带动力传输配合采用分组传输方式,所述动力输出轴(8)上安装3个所述一级主动轮(11),每2个所述中间转轴(7)上的二级从动轮(12b)分别与1个所述一级主动轮(11)组成1个一级皮带动力传输组,保持由所述一级主动轮(11)分别带动的3个所述一级皮带动力传输组中传送皮带的连接形状完全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道系统中,所述液流总管(14)在所述支撑架体(1)底部呈非闭合环状设置,6条所述液流支管(15)分别与所述支撑架体(1)上对应侧面上开设的所述喷施孔对应设置,并与所述液流总管(14)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道系统中,所述液流总管(14)在所述支撑架体(1)底部呈非闭合环状设置,6条所述液流支管(15)分别与所述支撑架体(1)上对应侧面上开设的所述喷施孔对应设置,并与所述液流总管(14)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架体(1)的底部设置安装有万向轮(9)。
CN202122020793.1U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 Active CN216018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0793.1U CN216018204U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0793.1U CN216018204U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18204U true CN216018204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21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20793.1U Active CN216018204U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182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96242B (zh) 一种苗圃灌溉车
CN208144082U (zh) 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自动化移动灌溉装置
CN205585160U (zh) 高地隙可变轮距轴距植保机
CN216018204U (zh) 一种棚室富硒木耳栽培架
CN205511328U (zh) 一种新型农用洒水车
CN107047062A (zh) 一种自动洒水的循环式栽培架
CN108575970A (zh) 一种农业用农作物喷药手推车
CN109089507A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白芨种植用施肥装置
CN210726496U (zh) 一种电动施药装备
CN209134812U (zh) 一种篱架葡萄水溶肥施肥装置
CN112314346A (zh) 一种菌菇培育用施肥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6804388A (zh) 一种农用洒水车
CN207948686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打药除虫装置
CN208807039U (zh) 一种农机多用途行走平台
CN205052242U (zh) 室内经济作物生产管理系统
CN211832568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幼苗杀虫剂喷洒装置
CN108770818A (zh) 一种用于农业的喷药装置
CN220859267U (zh) 用于蔬菜种植喷药杀虫的喷雾装置
CN208972387U (zh) 一种园林维护用人工智能喷药设备
CN109315122A (zh) 一种篱架葡萄水溶肥施肥装置
CN219330522U (zh) 一种农药喷洒器装置
CN204860347U (zh) 蔬菜种植柜
CN212813151U (zh) 一种温室灌溉施肥装置
CN114847257B (zh) 一种林业育苗喷药方法
CN214015161U (zh) 一种智能植物种植工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