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03681U - 一种单向密封的双层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向密封的双层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003681U CN216003681U CN202120531647.2U CN202120531647U CN216003681U CN 216003681 U CN216003681 U CN 216003681U CN 202120531647 U CN202120531647 U CN 202120531647U CN 216003681 U CN216003681 U CN 2160036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le body
- bottle
- sealed double
- way sealed
- ga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向密封的双层瓶,包括单向密封的双层瓶本体、及与单向密封的双层瓶本体的一瓶口密封连接的挡盖;单向密封的双层瓶本体包括一软质内瓶体和一可挤压且解除挤压后可恢复原状的外瓶体,内瓶体和外瓶体之间形成有缝隙空腔,内瓶体靠近螺纹处设置有第一凹陷,用于供外界空气进入内瓶体;挡盖包括覆盖内瓶体的瓶口的一顶面以及包裹瓶口的一侧壁,顶面上开设有单向出料口,侧壁覆盖缝隙空腔的缝隙开口,且侧壁设置有第二凹陷;橡胶圈在外瓶体受到挤压时密封缝隙开口,在外瓶体解除挤压后允许空气单向进入缝隙空腔,解决了实现保护容纳罐内内容物、容纳罐内剩余的少量内容物被轻易挤压出来而导致单向密封的双层瓶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纳瓶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其内容物因为外界的氧气污染而导致内容物变质的单向密封的双层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容纳罐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在使用,例如厨房中使用到的酱油容纳罐、耗油容纳罐、或者其他液体容纳罐,但是在容纳罐开了口以后,空气就会进入容纳罐体内部,引起微生物的滋生,缩短罐体内的内容物的保质期,对于非一次性消耗的液态物品影响较大。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现有的一些酱料容纳瓶也有设置成单向出口的方式,并使用挤压的方式将罐体内部的物体挤压出来使用,例如申请案号107132318 公开了单向密封的双层瓶胚及其制成之单向密封的双层瓶,其主要包括:内胚和外胚;内胚包括:螺纹口部、一内胚环﹑一内胚肩和一内胚身;其中外胚包括:一外胚环、一外胚肩、一外胚身;外胚环的上表面延伸至外胚肩的内壁面设置有数个通气沟槽,每一通气沟槽在该外胚环的环周形成一开口,外胚套在内胚外部﹐该内胚和该外胚之间具有与所有该通气沟槽连通的一通气空间;由双层胚制成的单向密封的双层瓶内具有内层瓶和外层瓶,其间具有有气压空间以及多数的气道,并在单向密封的双层瓶的凸环处具有连通改气道的多数通气口,该发明还包括了具有止逆功能防止空气进入内层瓶的止逆瓶盖;每一次挤压外层瓶时确保通气空间的气压作用在内层瓶上,使得内层瓶逐渐被挤压至极限,将内容物充分的释放出,同时空气不易从瓶盖内进入内层瓶内部,从而保护内容物不易被污染变质。然而,该发明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高。
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既能够实现保护容纳罐内部内容物又能够轻易的将容纳罐内剩余的少量内容物挤压出来的容纳罐或者容纳瓶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向密封的双层瓶,解决现有技术中为实现保护容纳罐内部内容物、容纳罐内剩余的少量内容物被轻易挤压出来而导致单向密封的双层瓶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向密封的双层瓶,包括单向密封的双层瓶本体、以及与所述单向密封的双层瓶本体的一瓶口密封连接的挡盖;所述单向密封的双层瓶本体包括一软质内瓶体和一可挤压且解除挤压后可恢复原状的外瓶体,所述内瓶体和所述外瓶体之间形成有一缝隙空腔,所述缝隙空腔在所述内瓶体和外瓶体一侧形成一缝隙开口,所述内瓶体靠近所述缝隙开口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凹陷,用于供外界空气进入外瓶体;所述挡盖包括覆盖所述内瓶体的瓶口的一顶面以及包裹所述瓶口的一侧壁,所述顶面上开设有一连通所述内瓶体的单向出料口,所述侧壁覆盖所述缝隙空腔的缝隙开口,且所述侧壁内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凹陷以供外界空气进入所述缝隙空腔;所述内瓶体和所述外瓶体靠近所述缝隙开口的侧壁上包裹有一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在所述外瓶体受到挤压时密封所述缝隙开口,在所述外瓶体解除挤压后允许空气单向进入所述缝隙空腔。
优选地,所述橡胶圈与所述内瓶体抵接的部位为软质的密封结构,所述内瓶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沿,当挤压所述外瓶体时,所述橡胶圈与所述内瓶体抵接的部位向远离所述第一凹陷的方向运动,并与所述凸沿抵接以密封所述第一凹陷和所述缝隙空腔,且与所述内瓶体抵接以密封所述缝隙开口,解除挤压所述外瓶体的压力后,开口允许空气单向进入所述缝隙空腔。
优选地,所述外瓶体靠近所述缝隙开口的侧壁上凸起有第二限位凸沿,所述橡胶圈箍在所述第一限位沿和所述第二限位凸沿组成的凹陷内,以对所述橡胶圈进行限位。
优选地,所述挡盖还包括有一扣盖,用于对所述出料口进行二次防护。
优选地,所述挡盖的侧壁、所述内瓶体和外瓶体两两之间均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挡盖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位置包括有对所述出料口挤出的料进行导流的一导流件。
优选地,所述扣盖上设置有一防止杂质进入所述导流件的封堵件。
优选地,所述内瓶体靠近出料口的内径大于所述内瓶体与所述外瓶体形成缝隙空腔部位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挡盖与所述内瓶体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需要使用到单向密封的双层瓶体内的内容物时,用力挤压外瓶体,使得缝隙空腔内的气压变大,空气朝向开口处流动,使橡胶圈密封缝隙开口,此时瓶体被继续挤压,缝隙空腔中的压力大于内瓶体内的压力,内瓶体受到挤压,内容物从出料口被挤出,由于内瓶体被挤压时,内瓶体的各个部位被空气挤压,当剩余的内容物较少时也能被挤出;单向出料口使得内容物被挤压后外部空气不容易进入内瓶体,即当内容物挤出,松开挤压外瓶体的挤压力后,外瓶体恢复原状,缝隙空腔呈负压,外瓶体外的空气迅速进入缝隙空腔内,从而内瓶体外部的缝隙空腔内气压与外部气压相同,迅速并均匀地挤压内瓶体,因此内瓶体不会形成负压空腔,外部空气不会反流入内瓶体内,达到了防止空气进入内瓶体内的作用;通过利用内瓶体和外瓶体之间缝隙空腔和橡胶圈密封开口的设置,结构简单,简单的实现了防止空气进入内瓶体且剩余少量内容物能够轻易被挤出的作用,解决了实现保护容纳罐内部内容物、容纳罐内剩余的少量内容物被轻易挤压出来而导致单向密封的双层瓶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层瓶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示意第一凹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示意第一凹陷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示意挡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外瓶体;11、第二限位凸沿;2、内瓶体;21、第一限位凸沿;22、第一凹陷;3、单向出料口;4、挡盖;41、第二凹陷;42、扣盖;43、封堵件; 44、导流件;5、橡胶圈;6、凹陷;7、缝隙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单向密封的双层瓶的实施例,具体请参阅图1 至图5。
一种单向密封的双层瓶,包括单向密封的双层瓶本体、以及与所述单向密封的双层瓶本体的一瓶口密封连接的挡盖4;所述单向密封的双层瓶本体包括一软质内瓶体2和一可挤压且解除挤压后可恢复原状的外瓶体1,所述内瓶体2和所述外瓶体1之间形成有一缝隙空腔7,所述缝隙空腔7在所述内瓶体2和外瓶体1一侧形成一缝隙开口,所述内瓶体2靠近所述缝隙开口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凹陷22,用于供外界空气进入内瓶体2;所述挡盖4包括覆盖所述内瓶体2 的瓶口的一顶面以及包裹所述瓶口的一侧壁,所述顶面上开设有一连通所述内瓶体2的单向出料口3,所述侧壁覆盖所述缝隙空腔7的缝隙开口,且所述侧壁内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凹陷41以供外界空气进入所述缝隙空腔7;所述内瓶体2 和所述外瓶体1靠近所述缝隙开口的侧壁上包裹有一橡胶圈5,所述橡胶圈5在所述外瓶体1受到挤压时密封所述缝隙开口,在所述外瓶体1解除挤压后允许空气单向进入所述缝隙空腔7。
本实施例中,双层瓶为合成树脂多层瓶。
具体地,所述橡胶圈5与所述内瓶体2抵接的部位为软质的密封结构,所述内瓶体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沿21,当挤压所述外瓶体1时,所述橡胶圈5 与所述内瓶体2抵接的部位向远离所述第一凹陷22的方向运动,并与所述凸沿抵接以密封所述第一凹陷22和所述缝隙空腔7,且与所述内瓶体2抵接以密封所述缝隙开口,解除挤压所述外瓶体1的压力后,所述密封结构与所述内瓶体2 的,开口允许空气单向进入所述缝隙空腔7。
需要说明的是,当橡胶圈5密封缝隙开口时,橡胶圈5在外界空气的挤压和本身的软质的密封结构的作用下,与第一限位凸沿21相抵接,从而达到密封缝隙开口的作用;当松开挤压外瓶体1的手时,橡胶圈5的软质密封结构不受到内瓶体2内的压力挤压,从而不再与第一限位凸沿21抵接,缝隙开口不再处于密封状态,外界空气迅速进入缝隙空腔7内,以使得缝隙空腔7的气压达到与大气压平衡,内瓶体2的气压也达到平衡,外界空气不会被吸入内瓶体2,从而达到了防止外部空气污染内瓶体2的容纳物的作用。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外瓶体1的挤压过程可以为:当挤压外瓶体1时,缝隙空腔7内的空气受到挤压会向缝隙开口处移动并对橡胶圈5的软质的密封结构进行挤压,软质的密封结构受到挤压后会与第一限位凸沿21抵接,从而密封缝隙开口;当松开手后,外瓶体1恢复原状,导致缝隙空腔7内部负压,外部空气会从若干第一凹陷22内进入缝隙空腔7,即,橡胶圈5的软质的密封结构恢复到原始状态,不再密封缝隙空腔7的缝隙开口,外部空气迅速进入缝隙空腔7,致使缝隙空腔7与外部的压力大小相等,均匀地挤压内瓶体2,因此内瓶体2不会形成负压空腔,因此外部空气不会反流入内瓶体2内,达到了防止空气进入内瓶体2内的作用,保护内容物不易变质,从而延长内容物的保质期。
具体地,所述外瓶体1靠近所述缝隙开口的侧壁上凸起有第二限位凸沿11,所述橡胶圈5箍在所述第一限位沿和所述第二限位凸沿11组成的凹陷6内,以对所述橡胶圈5进行限位。
具体地,所述挡盖4还包括有一扣盖42,用于对所述出料口进行二次防护。
本实施例中,扣盖42与挡盖4的侧壁转动连接,用于翻开或者盖上扣盖42,防止扣盖42被拆卸下来丢失或者掉落地上被污染。
具体地,所述挡盖4的侧壁、所述内瓶体2和外瓶体1两两之间均可拆卸连接。
挡盖4的侧壁套内瓶体2的单向出料口3处并与内瓶体2靠近单向出料口3 的瓶壁螺纹连接;外瓶体1套在内瓶体2外,且内瓶体2与挡盖4螺纹连接的部位从外瓶体1内伸出外界,外瓶体1与内瓶体2之间通过橡胶圈5箍紧。
具体地,所述挡盖4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位置包括有对所述出料口挤出的料进行导流的一导流件44,本实施例中的导流件44呈中空且一端开口的圆台状。
具体地,所述扣盖42上设置有一防止杂质进入所述导流件44的封堵件43,封堵件43为一长条形的杆状,封堵件43的一端与扣盖42连接,第二端垂直挡盖4延伸,当口盖扣下时,封堵件43从导流件44的开口处插入并封堵单向出料口3。
具体地,所述内瓶体2靠近出料口的内径大于所述内瓶体2与所述外瓶体1 形成缝隙空腔7部位的内径,在挤压时,增大内瓶体2靠近出料口处的压力,使得容纳物更容易被挤出,省力。
具体地,所述挡盖4与所述内瓶体2螺纹连接,使得内瓶体2和挡盖4之间可拆卸连接,当其中一个损坏时,未被损坏的可重新进行组装,可提高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使用到单向密封的双层瓶体内的内容物时,用力挤压外瓶体1,使得缝隙空腔7内的气压变大,空气朝向开口处流动,使橡胶圈5密封缝隙开口,此时瓶体被继续挤压,缝隙空腔7中的压力大于内瓶体2内的压力,内瓶体2受到挤压,内容物从出料口被挤出,由于内瓶体2被挤压时,内瓶体2的各个部位被空气挤压,当剩余的内容物较少时也能被挤出;单向出料口3使得内容物被挤压后外部空气不容易进入内瓶体2,即当内容物挤出,松开挤压外瓶体1的挤压力后,外瓶体1恢复原状,缝隙空腔7呈负压,外瓶体1 外的空气迅速进入缝隙空腔7内,从而内瓶体2外部的缝隙空腔7内气压与外部气压相同,迅速并均匀地挤压内瓶体2,因此内瓶体2不会形成负压空腔,外部空气不会反流入内瓶体2内,达到了防止空气进入内瓶体2内的作用;通过利用内瓶体2和外瓶体1之间缝隙空腔7和橡胶圈5密封开口的设置,结构简单,简单的实现了防止空气进入内瓶体2且剩余少量内容物能够轻易被挤出的作用,解决了实现保护容纳罐内部内容物、容纳罐内剩余的少量内容物被轻易挤压出来而导致单向密封的双层瓶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单向密封的双层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向密封的双层瓶本体、以及与所述单向密封的双层瓶本体的一瓶口密封连接的挡盖;
所述单向密封的双层瓶本体包括一软质内瓶体和一可挤压且解除挤压后可恢复原状的外瓶体,所述内瓶体和所述外瓶体之间形成有一缝隙空腔,所述缝隙空腔在所述内瓶体和外瓶体一侧形成一缝隙开口,所述内瓶体靠近所述缝隙开口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凹陷,用于供外界空气进入外瓶体;
所述挡盖包括覆盖所述内瓶体的瓶口的一顶面以及包裹所述瓶口的一侧壁,所述顶面上开设有一连通所述内瓶体的单向出料口,所述侧壁覆盖所述缝隙空腔的缝隙开口,且所述侧壁内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凹陷以供外界空气进入所述缝隙空腔;
所述内瓶体和所述外瓶体靠近所述缝隙开口的侧壁上包裹有一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在所述外瓶体受到挤压时密封所述缝隙开口,在所述外瓶体解除挤压后允许空气单向进入所述缝隙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密封的双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与所述内瓶体抵接的部位为软质的密封结构,所述内瓶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沿,当挤压所述外瓶体时,所述橡胶圈与所述内瓶体抵接的部位向远离所述第一凹陷的方向运动,并与所述凸沿抵接以密封所述第一凹陷和所述缝隙空腔,且与所述内瓶体抵接以密封所述缝隙开口,解除挤压所述外瓶体的压力后开口允许空气单向进入所述缝隙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密封的双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瓶体靠近所述缝隙开口的侧壁上凸起有第二限位凸沿,所述橡胶圈箍在所述第一限位沿和所述第二限位凸沿组成的凹陷内,以对所述橡胶圈进行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向密封的双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盖还包括有一扣盖,用于对所述出料口进行二次防护。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单向密封的双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盖的侧壁、所述内瓶体和外瓶体两两之间均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密封的双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盖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位置包括有对所述出料口挤出的料进行导流的一导流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向密封的双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盖上设置有一防止杂质进入所述导流件的封堵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密封的双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体靠近出料口的内径大于所述内瓶体与所述外瓶体形成缝隙空腔部位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密封的双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盖与所述内瓶体螺纹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31647.2U CN216003681U (zh) | 2021-03-15 | 2021-03-15 | 一种单向密封的双层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31647.2U CN216003681U (zh) | 2021-03-15 | 2021-03-15 | 一种单向密封的双层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003681U true CN216003681U (zh) | 2022-03-11 |
Family
ID=80520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531647.2U Active CN216003681U (zh) | 2021-03-15 | 2021-03-15 | 一种单向密封的双层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00368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49724A (zh) * | 2021-03-15 | 2021-05-28 | 广州长霖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单向密封的双层瓶 |
-
2021
- 2021-03-15 CN CN202120531647.2U patent/CN21600368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49724A (zh) * | 2021-03-15 | 2021-05-28 | 广州长霖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单向密封的双层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05529801A5 (zh) | ||
CN216003681U (zh) | 一种单向密封的双层瓶 | |
CN111703728A (zh) | 一种下压式即配型容器用瓶盖和容器 | |
CN212710539U (zh) | 一种双层瓶 | |
CN216003682U (zh) | 一种低成本的双层瓶 | |
CN112849724A (zh) | 一种单向密封的双层瓶 | |
CN218086876U (zh) | 一种耐负压即配式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 |
CN208665935U (zh) | 一种食品包装瓶 | |
CN112027300A (zh) | 一种双层瓶 | |
CN205972464U (zh) | 酒瓶 | |
CN104691923A (zh) | 一种可自动关闭的托盘式不漏嘴盖 | |
CN112849725A (zh) | 一种低成本的双层瓶 | |
CN205525724U (zh) | 一种化妆瓶 | |
CN210794215U (zh) | 一种带喇叭口组合盖的化妆品瓶 | |
CN210455788U (zh) | 一种带柔性伞形阀的盖子 | |
CN104890981B (zh) | 化妆品包装容器 | |
CN220054806U (zh) | 一种分装瓶 | |
CN207404182U (zh) | 一种瓶盖 | |
CN210883339U (zh) | 一种管盖一体式包装容器 | |
CN220663452U (zh) | 一种出液盖 | |
CN107826453A (zh) | 一种瓶盖及其工作方法 | |
CN204507634U (zh) | 一种可自动关闭的托盘式不漏嘴盖 | |
CN214986508U (zh) | 一种高密封性活塞式即配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 |
CN210913243U (zh) | 一种新型化妆品瓶 | |
CN215303648U (zh) | 一种化妆品包装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