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94026U - 一种限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限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94026U
CN215994026U CN202121976907.3U CN202121976907U CN215994026U CN 215994026 U CN215994026 U CN 215994026U CN 202121976907 U CN202121976907 U CN 202121976907U CN 215994026 U CN215994026 U CN 215994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assembly
plate
sliding
rad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769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岩
吴涛
杨子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artimag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artim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artimag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artim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769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94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94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940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限束器,包括壳体、第一射线挡板组件和摆臂组件,壳体包括第一板件,第一板件上设有第一射线窗口。第一射线挡板组件滑动设于第一板件上,摆臂组件的固定端设于第一板件上,摆臂组件的滑动端与第一射线挡板组件连接。当摆臂组件的滑动端沿着第一板件上滑动时,可以带动第一射线挡板组件遮挡或远离第一射线窗口,故能够根据滑动端的滑动行程及方向灵活调节第一射线挡板组件对第一射线窗口的遮挡范围大小,从而调整射线通过第一射线窗口后的照射范围。并且,摆臂组件与第一射线挡板组件的传动配合既满足结构简单的特点,又实现对第一射线挡板组件的独立控制,进而有效改善了对射线挡板组件的传动控制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限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限束器。
背景技术
限束器,是一种用于调整X射线照射范围的机电型光学装置,通过利用射线挡板对不必要的X射线区域进行遮挡,可以有效地降低射线辐射剂量。现有的限束器可以采用齿轮齿条传动结构,但这种结构较为复杂,容易受齿轮的啮合情况或装配工艺的制约而导致传动控制精度得不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限束器,能够改善对射线挡板的传动控制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限束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板件,所述第一板件上设有第一射线窗口;
第一射线挡板组件,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板件上;
摆臂组件,所述摆臂组件包括固定端和滑动端,所述摆臂组件的固定端设于所述第一板件上,所述摆臂组件的滑动端与所述第一射线挡板组件连接,所述摆臂组件的滑动端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板件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射线挡板组件遮挡或远离所述第一射线窗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限束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限束器,包括壳体、第一射线挡板组件和摆臂组件,壳体包括第一板件,第一板件上设有第一射线窗口。第一射线挡板组件滑动设于第一板件上,摆臂组件的固定端设于第一板件上,摆臂组件的滑动端与第一射线挡板组件连接。当摆臂组件的滑动端沿着第一板件上滑动时,可以带动第一射线挡板组件遮挡或远离第一射线窗口,故能够根据滑动端的滑动行程及方向灵活调节第一射线挡板组件对第一射线窗口的遮挡范围大小,从而调整射线通过第一射线窗口后的照射范围。并且,摆臂组件与第一射线挡板组件的传动配合既满足结构简单的特点,又实现对第一射线挡板组件的独立控制,进而有效改善了对射线挡板组件的传动控制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射线挡板组件上设有挡板槽孔,所述摆臂组件的滑动端设有柱销,所述柱销活动设于所述挡板槽孔中以实现所述摆臂组件的滑动端与所述第一射线挡板组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板件上还设有滑动槽孔和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射线挡板组件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摆臂组件的滑动端通过所述滑动槽孔与所述第一射线挡板组件连接,所述摆臂组件的滑动端能够沿着所述滑动槽孔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射线挡板组件沿着所述第一滑槽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射线挡板组件,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设于所述第二板件上,所述第二板件上设有第二射线窗口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射线窗口与所述第一射线窗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不同,所述第二射线挡板组件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摆臂组件包括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所述滑动槽孔包括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的固定端均设于所述第二板件上,所述第一摆臂的滑动端通过所述第一槽孔与所述第一射线挡板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摆臂的滑动端通过所述第二槽孔与所述第二射线挡板组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反光镜组件和光源组件,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三板件,所述第三板件上设有射线出口,所述第一射线窗口和所述射线出口均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光源组件和所述反光镜组件均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反光镜组件设于所述第三板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滤过组件,所述滤过组件设于所述射线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光镜组件包括反光镜和滑动机构,所述反光镜设于所述滑动机构上,所述第三板件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面上设有第三滑槽,所述滑动机构与所述第三滑槽滑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三摆臂,所述第三板件上还设有第三槽孔,所述第三摆臂的固定端设于所述第三板件上,所述第三摆臂的滑动端通过所述第三槽孔与所述滑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三摆臂能够沿着所述第三槽孔滑动以带动所述滑动机构沿着所述第三滑槽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板件上还设有滑槽限位部和基准限位部,所述滑槽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三滑槽处,所述基准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三滑槽的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机、扭簧和摆臂法兰,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扭簧与所述摆臂法兰连接,所述摆臂法兰与所述摆臂组件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摆臂法兰转动以使得所述摆臂法兰带动所述摆臂组件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限束器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限束器的另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限束器的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第一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第二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有第一射线挡板组件的第一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有第二射线挡板组件的第二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限束器的应用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第一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限束器的另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有反光镜组件的第三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反光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第三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有第三摆臂和滤过组件的第三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种限束器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板件110、第一射线窗口111、第一槽孔112、第二槽孔113、第一滑槽114、第二板件120、第二射线窗口121、第二滑槽122、第四槽孔123、第五槽孔124、第三板件130、射线出口131、第三滑槽132、第三槽孔133、滑槽限位部134、基准限位部135、第一围板140、第二围板150、第三围板160、第四围板170、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挡板槽孔211、第二射线挡板组件220、第一摆臂310、第二摆臂320、柱销330、反光镜组件400、反光镜410、滑动机构420、滑板槽孔421、固定架430、光源组件500、光源510、光源座520、光源罩530、滤过组件600、滤过片610、滤过压板620、第三摆臂700、驱动模块800、电机810、扭簧820、摆臂法兰830、法兰固定孔831、扭簧固定孔832、第一支架910、第二支架920、第一遮光片930以及第二遮光片9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1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束器,包括壳体、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和摆臂组件。壳体包括第一板件110,第一板件110上设有第一射线窗口111,而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滑动设于第一板件110上。摆臂组件包括固定端和滑动端,摆臂组件的固定端设于第一板件110上,摆臂组件的滑动端与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连接,摆臂组件的滑动端能够沿着第一板件110滑动,从而带动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遮挡或远离第一射线窗口111。
其中,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和摆臂组件的数目均可以是至少一个,且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可以与摆臂组件一一对应,故每个摆臂组件可独立控制不同的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采用可阻挡射线的材料,比如纯铅或铅锑合金等高密度材料。
当摆臂组件的滑动端沿着第一板件110滑动时,可以带动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朝着遮挡第一射线窗口111的方向移动,从而随着滑动端的滑动行程增大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对第一射线窗口111的遮挡范围,故射线通过第一射线窗口111的照射范围减小。摆臂组件的滑动端也可以带动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朝着背离第一射线窗口111的方向移动,从而减小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对第一射线窗口111的遮挡范围直至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不再遮挡第一射线窗口111,则射线通过第一射线窗口111的照射范围相应增大。可见,摆臂组件与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的传动配合既满足结构简单、质量轻以及体积小的特点,又实现对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的独立控制,进而有效改善了对射线挡板组件的传动控制精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件110上还可设有滑动槽孔和第一滑槽114。第一滑槽114的数目可以是一个或两个,不做限定,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与第一滑槽114滑动连接。摆臂组件的滑动端通过滑动槽孔与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连接,摆臂组件的滑动端能够沿着滑动槽孔滑动以带动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沿着第一滑槽114移动,故第一滑槽114可以限定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的移动轨迹,滑动槽孔可以限定滑动端的滑动行程,使得滑动端带动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在一定范围内移动。
进一步的,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限束器还可以包括第二射线挡板组件220,壳体还包括第二板件120,第二板件120上设有第二射线窗口121和第二滑槽122,第二射线挡板组件220与第二滑槽122滑动连接。第一板件110设于第二板件120上,第二射线窗口121与第一射线窗口111相连通,第二滑槽122与第一滑槽114的延伸方向不同。摆臂组件包括第一摆臂310和第二摆臂320,滑动槽孔包括第一槽孔112和第二槽孔113,第一摆臂310和第二摆臂320的固定端均设于第二板件120上。第一摆臂310的滑动端通过第一槽孔112与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连接,故第一摆臂310的滑动端沿着第一槽孔112滑动时可以带动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沿着第一滑槽114移动,而第二摆臂320的滑动端通过第二槽孔113与第二射线挡板组件220连接,则第二摆臂320的滑动端沿着第二槽孔113滑动时可以带动第二射线挡板组件220沿着第二滑槽122移动。可见,不同板件上的射线挡板组件可独立调节,互不干扰,而不同板件上射线挡板组件的共同配合又可以形成更加多样化的遮挡区域,实现对射线窗口的射线通过范围大小进行灵活调节。
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结合图3至5来看,第一槽孔112、第二槽孔113、第一摆臂310、第二摆臂320、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和第二射线挡板组件220均为俩个。如图3,在第一板件110的一面上,两个第一槽孔112分别位于第一射线窗口111的左右侧,两个第二槽孔113分别位于第一射线窗口111的前后侧,两个第一槽孔112与两个第一摆臂310一一对应,两个第二槽孔113与两个第二摆臂320一一对应。如图4所示,在第一板件110的另一面上,两个第一滑槽114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板件110的左右方向。如图5所示,在第二板件120的一面上,两个第二滑槽122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板件120的前后方向,当第一板件110设于第二板件120上时,第二板件120的前后方向与第一板件110的左右方向垂直。
示例性的,结合图6至8来看,当两个第一摆臂310均朝着第一射线窗口111滑动相同行程,则可以带动两个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朝着第一射线窗口111移动至对半遮挡住第一射线窗口111,即(a)图所示。当两个第二摆臂320分别朝着第一射线窗口111滑动不同行程,则可以带动两个第二射线挡板组件220朝着第二射线窗口121移动,此时两个第二射线挡板组件220配合遮挡住第二射线窗口121,但两者的遮挡范围不同,即(b)图所示。当两个第一摆臂310均滑动至相应第一槽孔112中距第一射线窗口111的最远位置,且两个第二摆臂320均滑动至相应第二槽孔113中距第一射线窗口111的最远位置,则第一射线窗口111和第二射线窗口121均未被遮挡,即(c)图所示。类似的,当两个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均移动一定行程,同时两个第二射线挡板组件220也移动一定行程,则第一射线窗口111与第二射线窗口121各自的未被遮挡范围之间的重合部分为最终的射线通过范围,即(d)图所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上可设有挡板槽孔211,摆臂组件的滑动端设有柱销330。柱销330活动设于挡板槽孔211中以实现摆臂组件的滑动端与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连接。挡板槽孔211可以是环形或圆形槽孔等,不做限定。柱销330随着摆臂组件的滑动端滑动的同时,也在挡板槽孔211中运动,进而通过挡板槽孔211带动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移动。此外,柱销330与挡板槽孔211的活动配合,也便于摆臂组件与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之间的灵活连接与分离。
可选的,上述滑动端上的柱销330也可以通过滑动槽孔活动设于挡板槽孔211中,可以理解,此时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与摆臂组件设于第一板件110的不同面上。还可选的,在图5中,第二板件120上还可以在第二射线窗口121的左右侧设有两个第四槽孔123,以及在第二射线窗口121的前后侧设有两个第五槽孔124,两个第四槽孔123与两个第一槽孔112一一对应,两个第五槽孔124与两个第二槽孔113一一对应,故第一板件110和第二板件120上相对应的两个槽孔可用于连接同一摆臂的滑动端,比如,相对应的两个槽孔中活动设有同一柱销。
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限束器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复位机构(比如复位弹簧),复位机构与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一一对应。复位机构的一端设于第一板件110上,复位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连接,而摆臂组件的滑动端可以与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抵接。当摆臂组件的滑动端朝着特定方向滑动时,可以推动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朝着遮挡第一射线窗口111的方向移动,而当滑动端朝着上述特定方向的反方向滑动时,滑动端不再对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施力,则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朝着背离第一射线窗口111的方向移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该限束器还可以包括驱动模块800,驱动模块800包括电机810、扭簧820和摆臂法兰830,电机810通过扭簧820与摆臂法兰830连接,故扭簧820可提供一定预紧力,能够降低运动部件间隙,提高运动精度。摆臂法兰830与摆臂组件的固定端连接,电机810能够驱动摆臂法兰830转动以使得摆臂法兰830带动摆臂组件转动,实现对摆臂组件滑动的自动化控制。驱动模块800的数目可以与限束器上所有摆臂的数目一致,驱动模块800与各个摆臂一一对应,则驱动模块800可驱动不同摆臂。可选的,摆臂法兰830上设有大于或等于2个的法兰固定孔831,用于将摆臂法兰830与电机810紧固,以及摆臂法兰830上设有大于或等于4个的扭簧固定孔832,用于调节扭簧820的扭力大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0和图12所示,该限束器还包括反光镜组件400和光源组件500,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置腔,壳体还包括第三板件130,第三板件130上设有射线出口131,第一射线窗口111和射线出口131均与容置腔连通,光源组件500和反光镜组件400均设于容置腔内,且反光镜组件400设于第三板件130上。实际应用中,射线通过第一射线窗口111(或通过第一射线窗口111和第二射线窗口121)进入容置腔,再经容置腔中的反光镜组件400反射至射线出口131,最后从射线出口131发射出去。
其中,光源组件500用于发射可见光线,通过调整反光镜组件400的位置及反射角度,反光镜组件400可以将可见光线反射至欲照部位,从而通过可见光线的照射野模拟不可见的射线照射野,便于实现对反光镜组件400的调整。
具体的,如图13所示,光源组件500具体可以包括光源座520、光源510和光源罩530,光源座520用于放置光源510,光源罩530上设有出光口,光源510发出的光线通过出光口进入容置腔,故光源罩530可以起到集中光线及保护光源510的作用,光源510具体可以采用LED灯,不做限定。
如图10所示,该限束器还可包括第一遮光片930和第二遮光片940,第一遮光片930和第二遮光片940分别设于容置腔内光源组件500的两侧,起到遮光及汇集光线的作用。限束器还可以包括第一支架910和第二支架920,第一支架910和第二支架920均设于第二板件120上,光源510部件设于第一支架910上,第一遮光片930和第二遮光片940的两端均分别设于第一支架910和第二支架920上,构成一定的独立空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2、14-16所示,反光镜组件400包括反光镜410和滑动机构420,反光镜410设于滑动机构420上,第三板件130朝向容置腔的一面上设有第三滑槽132,滑动机构420与第三滑槽132滑动连接。第三滑槽132的数目可以是两个,不做限定,滑动机构420可以带动反光镜组件400沿着第三滑槽132进行直线运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反光镜组件400还可以包括固定架430,固定架430设于滑动机构420上,反光镜410设于固定架430上以减少反光镜410晃动。
可选的,该限束器还可以包括第三摆臂700,第三板件130上还设有第三槽孔133,第三摆臂700的固定端设于第三板件130上,第三摆臂700的滑动端通过第三槽孔133与滑动机构420连接,第三摆臂700能够沿着第三槽孔133滑动以带动滑动机构420沿着第三滑槽132移动。还可选的,第三板件130上还设有滑槽限位部134和基准限位部135。滑槽限位部134设于第三滑槽132处,且滑槽限位部134可以采用聚四氟乙烯等低摩擦系数材料,能够防止反光镜组件400脱离第三滑槽132。基准限位部135设于第三滑槽132的端部,基准限位部135用于确定基准零位面,从而对反光镜组件400进行位置校准。可见,滑槽限位部134和基准限位部135相互配合,保证反光镜组件400在特定范围内移动。
进一步可选的,滑动机构420上可以设有滑板槽孔421,则第三摆臂700的滑动端也可以通过第三槽孔133活动设于滑板槽孔421中。可以理解,此时第三摆臂700设于第三板件130上朝向外部的一面。示例性的,如图17所示,第三摆臂700的滑动端可以沿着第三槽孔133朝向射线出口131滑动,则滑动端同时可带动容置腔内的滑动机构420沿着第三滑槽132朝向射线出口131移动。
进一步的,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限束器还可以包括滤过组件600,滤过组件600设于射线出口131。具体的,滤过组件600可以包括滤过片610和用于将滤过片610固定在射线出口131处的滤过压板620,滤过片610能够吸收波长较长的软射线,提高影像质量的作用,同时降低对人体的伤害。
如图1和2所示,壳体还可以包括四个围板,分别为第一围板140、第二围板150、第三围板160和第四围板170,这四个围板与第一板件110、第二板件120和第三板件130共同构成封闭式的壳体,而第一板件110和第三板件130可以相对设置。
可选的,上述第一摆臂310、第二摆臂320和第三摆臂700均可设于壳体的外表面上,便于人为操作。
另外,可以理解,上述第二射线挡板组件220具体可参照对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的描述,第三摆臂700可参照对上述摆臂组件的描述,不做赘述。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束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板件(110),所述第一板件(110)上设有第一射线窗口(111);
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板件(110)上;
摆臂组件,所述摆臂组件包括固定端和滑动端,所述摆臂组件的固定端设于所述第一板件(110)上,所述摆臂组件的滑动端与所述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连接,所述摆臂组件的滑动端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板件(110)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遮挡或远离所述第一射线窗口(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上设有挡板槽孔(211),所述摆臂组件的滑动端设有柱销(330),所述柱销(330)活动设于所述挡板槽孔(211)中以实现所述摆臂组件的滑动端与所述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110)上还设有滑动槽孔和第一滑槽(114),所述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与所述第一滑槽(114)滑动连接,所述摆臂组件的滑动端通过所述滑动槽孔与所述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连接,所述摆臂组件的滑动端能够沿着所述滑动槽孔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沿着所述第一滑槽(114)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射线挡板组件(220),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板件(120),所述第一板件(110)设于所述第二板件(120)上,所述第二板件(120)上设有第二射线窗口(121)和第二滑槽(122),所述第二射线窗口(121)与所述第一射线窗口(111)相连通,所述第二滑槽(122)与所述第一滑槽(114)的延伸方向不同,所述第二射线挡板组件(220)与所述第二滑槽(122)滑动连接,所述摆臂组件包括第一摆臂(310)和第二摆臂(320),所述滑动槽孔包括第一槽孔(112)和第二槽孔(113),所述第一摆臂(310)和所述第二摆臂(320)的固定端均设于所述第二板件(120)上,所述第一摆臂(310)的滑动端通过所述第一槽孔(112)与所述第一射线挡板组件(210)连接,所述第二摆臂(320)的滑动端通过所述第二槽孔(113)与所述第二射线挡板组件(22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光镜组件(400)和光源组件(500),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三板件(130),所述第三板件(130)上设有射线出口(131),所述第一射线窗口(111)和所述射线出口(131)均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光源组件(500)和所述反光镜组件(400)均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反光镜组件(400)设于所述第三板件(13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过组件(600),所述滤过组件(600)设于所述射线出口(13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组件(400)包括反光镜(410)和滑动机构(420),所述反光镜(410)设于所述滑动机构(420)上,所述第三板件(130)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面上设有第三滑槽(132),所述滑动机构(420)与所述第三滑槽(132)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摆臂(700),所述第三板件(130)上还设有第三槽孔(133),所述第三摆臂(700)的固定端设于所述第三板件(130)上,所述第三摆臂(700)的滑动端通过所述第三槽孔(133)与所述滑动机构(420)连接,所述第三摆臂(700)能够沿着所述第三槽孔(133)滑动以带动所述滑动机构(420)沿着所述第三滑槽(132)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件(130)上还设有滑槽限位部(134)和基准限位部(135),所述滑槽限位部(134)设于所述第三滑槽(132)处,所述基准限位部(135)设于所述第三滑槽(132)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限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模块(800),所述驱动模块(800)包括电机(810)、扭簧(820)和摆臂法兰(830),所述电机(810)通过所述扭簧(820)与所述摆臂法兰(830)连接,所述摆臂法兰(830)与所述摆臂组件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电机(810)能够驱动所述摆臂法兰(830)转动以使得所述摆臂法兰(830)带动所述摆臂组件转动。
CN202121976907.3U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限束器 Active CN215994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76907.3U CN215994026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限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76907.3U CN215994026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限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94026U true CN215994026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33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76907.3U Active CN215994026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限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940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331349B1 (en) Protective screen for a visual display device
US4310766A (en) Motor driven x-ray grid and film-holder assembly
US4285587A (en) Compact multiple image camera
CN111568461A (zh) 一种多光路集合限束器及限束方法
WO1995010841A1 (en) Shutter apparatus for collimating x-rays
CN109005328B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5994026U (zh) 一种限束器
KR200449959Y1 (ko) 치과용 엑스선 촬영장치의 콜리메이터
CN216526697U (zh) 一种反射镜安置壳体
CN113647971A (zh) 一种限束器
EP0740527B1 (en) X-ray examination apparatus comprising a beam diaphragm
KR101434753B1 (ko) 조사범위 조절수단을 구비하는 콜리메이터장치
CN114576531A (zh) 一种耐辐射云台相机结构
WO2020015312A1 (zh) 全景摄像头升降机构及应用
CN214751109U (zh) 一种用于头戴式显示设备的光机装置以及光机模组
CN211461807U (zh) 儿科黄疸治疗装置
CN209268807U (zh) 一种摄像头升降机构及警务终端智能头盔
CN217484582U (zh) 一种精密电动镜头聚焦装置
CN209518315U (zh) 一种眼镜升降机构及警务终端智能头盔
KR101826635B1 (ko) X-레이 콜리메이터의 셔터부재 및 셔터의 구동기구
CN112135020B (zh) 拍摄设备
WO2020015314A1 (zh) 智能眼镜升降机构及应用
CN220876791U (zh) 束光器
CN113116372A (zh) 一种ct机的准直装置及其运动控制方法
CN214804791U (zh) 一种x射线束光器的窗口调节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