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85114U - 一种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85114U CN215985114U CN202122146115.XU CN202122146115U CN215985114U CN 215985114 U CN215985114 U CN 215985114U CN 202122146115 U CN202122146115 U CN 202122146115U CN 215985114 U CN215985114 U CN 2159851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housing
- shell
- camera
- transmitting wind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质量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装置。其包括外壳、分光组件、散热件和成像组件。外壳内部中空并设有第一透光窗口、第二透光窗口和第三透光窗口;分光组件置于外壳内部,包括第一分光镜和第二分光镜;散热件置于外壳内部并连接于外壳的内壁;成像组件包括相机,相机的镜头与第三透光窗口正对;激光器发出的光束经过第一分光镜和第二分光镜的反射到达相机,初始光束透过第一分光镜形成的第一透射光束通过第二透光窗口射出外壳,第一反射光束透过第二分光镜形成的第二透射光束到达散热件。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检测装置内多次减弱相机接收到的激光光束的功率,使得检测装置适用于较高功率的激光器,保证了检测装置的耐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质量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光纤激光器技术门槛降低,国内市场上涌现了大量的光纤激光器厂商,光纤激光器的功率更是飞速上升到3万瓦,光纤激光器搭载智能激光切割头为机械加工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与此同时,大量光纤激光器厂商的出现加剧了行业之间的竞争,部分光纤激光器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可能对光纤激光器进行减配或使用不稳定的低价零配件以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这些减配或零配件的质量缺陷极大可能导致光纤激光器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尤其在激光切割过程中,激光器的光束质量影响聚焦光束的大小、位置以及能量分布,导致客户终端现场出现切割质量低或不稳定等问题,造成材料浪费。
目前的激光检测装置不适用于较高功率的激光器,较高功率的激光器容易造成检测装置上的采集相机的损坏,提高维护成本。现有技术中,需要在检测装置外部设置其他模块降低射入检测装置的激光能量,操作复杂。
基于此,亟需一种检测装置用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装置,以实现检测装置内部多次减弱相机接收到的激光光束的功率,使得检测装置适用于较高功率的激光器,避免了相机被破坏,降低了维护成本,也保证了检测时的安全性,而且简化了检测过程,携带方便。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光束的质量,包括:
外壳,内部中空,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透光窗口、第二透光窗口和第三透光窗口,所述第一透光窗口用于通入来自所述激光器的初始光束;
分光组件,置于所述外壳内,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分光镜和第二分光镜,所述第一分光镜使所述初始光束形成第一透射光束和第一反射光束,所述第一透射光束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透光窗口射出所述外壳,所述第二分光镜使所述第一反射光束形成第二透射光束和第二反射光束;
散热件,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散热件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第二透射光束能够到达所述散热件;
成像组件,包括相机,所述相机的镜头与所述第三透光窗口正对设置,所述第二反射光束能够通过所述第三透光窗口到达所述相机。
优选地,所述分光组件还包括第三分光镜,所述第三分光镜与所述第二分光镜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分光镜使所述第二反射光束形成第三透射光束和第三反射光束,且所述第三反射光束能够穿过所述第三透光窗口到达所述相机。
优选地,所述分光组件还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部设置密封的分光内腔,所述第一分光镜、所述第二分光镜和所述第三分光镜均设置在所述安装壳的壳壁上,所述安装壳的壳壁上还设有第四透光窗口,所述第四透光窗口朝向所述第一透光窗口设置,所述初始光束能够经过所述第四透光窗口到达所述第一分光镜。
优选地,所述第三透光窗口包括相机入射透镜,所述外壳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相机入射光束通孔,所述相机入射透镜抵紧于所述相机入射光束通孔的一端,所述安装壳上开设有分光出射孔,所述分光出射孔与所述相机入射光束通孔正对设置,所述分光出射孔的端面与所述相机入射光束通孔另一端的端面抵接,且所述分光出射孔的端面与所述相机入射光束通孔的端面之间沿所述相机入射光束通孔的周向设置有分光出射密封件。
优选地,所述相机入射透镜上镀有衰减膜。
优选地,所述成像组件还包括抵接环,所述抵接环的一端与所述相机的C口连接,所述相机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所述抵接环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C口并抵接于所述相机入射透镜。
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包括单向入风口和单向出风口,所述单向入风口和所述单向出风口均由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朝向所述外壳内部延伸,所述单向入风口和所述单向出风口均与所述外壳内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单向入风口包括入风接头和单向阀,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之间贯通有入风通道,所述入风接头置于所述入风通道朝向所述外壳外表面的一端,所述入风接头与所述入风通道的槽壁密封连接,所述入风通道的另一端设置所述单向阀;和/或,
所述单向出风口包括出风件、弹簧和封堵件,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之间贯通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件置于所述出风通道的远离所述外壳内部的一端,所述出风通道的另一端的内壁沿周向凸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呈环形,所述封堵件置于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出风件之间,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出风件的内壁,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封堵件,以使所述封堵件抵接于所述止挡部。
优选地,所述散热件设置在所述单向入风口的出风端。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盖体和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开口,所述盖体与所述开口的端面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透光窗口设置在所述盖体上,所述第二透光窗口和所述第三透光窗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装置,包括外壳、分光组件、散热件和成像组件,激光器发出的初始光束通过第一透光窗口到达第一分光镜,初始光束透过第一分光镜后形成的第一透射光束能够通过第二透光窗口射出外壳,初始光束经过第一分光镜反射形成的第一反射光束到达第二分光镜,第一反射光束透过第二分光镜后形成的第二透射光束到达散热件,第一反射光束经过第二分光镜反射形成的第二反射光束能够到达相机,相机能够采集第二反射光束形成的图像,通过上述图像能够分析判断激光光束的质量,从而判断激光器是否出现缺陷。而且,将初始光束通过第一分光镜形成第一透射光束和第一反射光束,其中第一透射光束通过第二透光窗口射出外壳,减弱了第一反射光束的能量,第一反射光束又通过第二分光镜形成第二透射光束和第二反射光束,第二透射光束到达散热件,且散热件与外壳连接,能够将第二透射光束的能量传递至外壳,外壳将能量散发至空气中,减弱了第二反射光束的能量。即在检测过程中,在检测装置内部即可实现多次减弱相机接收到的激光光束的功率,简化了操作过程,降低了操作难度,而且无需设置其他模块降低激光能量,方便携带,同时相机接收到的来自激光光束的能量较小,使得检测装置适用于较高功率的激光器,避免了对相机的破坏,保证了检测装置的耐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而且第一透射光束射出外壳,也避免了外壳的温度过高,从而避免了烫伤检测人员,提高了实用性和安全性。此外,设置第一分光镜与第二分光镜,缩短了检测装置沿初始光束的光轴方向的尺寸,利于结构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激光器发出的光束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内部的走向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透光窗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与通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初始光束;101、第一透射光束;102、第一反射光束;104、第二反射光束;105、第三反射光束;
201、准直镜;202、聚焦镜;
1、外壳;11、盖体;111、第一透光窗口;1111、外壳入射透镜;1112、外壳入射密封圈;1113、外壳连接座;11131、连接座凹槽;11132、转动部;11133、止挡环边;1114、外壳入射压环;11141、外壳入射环槽;12、壳体;121、第二透光窗口;1211、外壳出射透镜;1212、外壳出射密封圈;1213、外壳出射压环;1221、相机入射透镜;123、容纳槽;13、密封腔;14、密封圈;
2、分光组件;21、第一分光镜;22、第二分光镜;23、第三分光镜;24、安装壳;241、第四透光窗口;2411、分光入射透镜;242、分光内腔;243、分光出射孔;2431、分光出射密封件;25、顶丝;
3、散热件;31、散热凹槽;
4、成像组件;41、相机;411、C口;42、抵接环;43、密封件;
51、单向入风口;511、入风接头;512、单向阀;52、单向出风口;521、出风件;522、弹簧;523、封堵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光束的质量。具体地,如图1-图9所示,该检测装置包括外壳1、分光组件2、散热件3和成像组件4。外壳1内部中空,外壳1上设有第一透光窗口111、第二透光窗口121和第三透光窗口,第一透光窗口111用于通入来自激光器的初始光束10;分光组件2置于外壳1内,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分光镜21和第二分光镜22,第一分光镜21使初始光束10形成第一透射光束101和第一反射光束102,第一透射光束101能够通过第二透光窗口121射出外壳1,第二分光镜22使第一反射光束102形成第二透射光束和第二反射光束104;散热件3置于外壳1内,散热件3连接于外壳1的内壁,第二透射光束能够到达散热件3;成像组件4包括相机41,相机41的镜头与第三透光窗口正对设置,第二反射光束104能够通过第三透光窗口到达相机41。
也就是说,激光器发出的初始光束10通过第一透光窗口111到达第一分光镜21,初始光束10透过第一分光镜21后形成的第一透射光束101能够通过第二透光窗口121射出外壳1,初始光束10经过第一分光镜21反射形成的第一反射光束102到达第二分光镜22,第一反射光束102透过第二分光镜22后形成的第二透射光束到达散热件3,第一反射光束102经过第二分光镜22反射形成的第二反射光束104能够到达相机41,相机41能够采集第二反射光束104形成的图像,通过上述图像能够分析判断激光光束的质量,从而判断激光器是否出现缺陷。而且,将初始光束10通过第一分光镜21形成第一透射光束101和第一反射光束102,其中第一透射光束101通过第二透光窗口121射出外壳1,减弱了第一反射光束102的能量,第一反射光束102又通过第二分光镜22形成第二透射光束和第二反射光束104,第二透射光束到达散热件3,且散热件3与外壳1连接,能够将第二透射光束的能量传递至外壳1,外壳1将第二透射光束的能量散发至空气中,减弱了第二反射光束104的能量。即在检测过程中,在检测装置内部即可实现多次减弱相机41接收到的激光光束的功率,简化了操作过程,降低了操作难度,而且无需设置其他模块降低激光能量,方便携带,同时相机41接收到的来自激光光束的能量较小,使得检测装置适用于较高功率的激光器,避免了对相机41的破坏,保证了检测装置的耐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而且第一透射光束101射出外壳1,避免了第一透射光束101照射到外壳1上引起外壳1的温度过高,进而降低了高温对于检测装置内部其他元器件的损坏,也避免了烫伤检测人员,提高了该检测装置的实用性和使用安全性。此外,设置第一分光镜21与第二分光镜22,缩短了检测装置沿初始光束10的光轴方向的尺寸,利于结构的小型化。
具体地,如图5所示,激光器发出的激光通过准直镜201矫正后变为平行光,平行光经过聚焦镜202后变为初始光束10,初始光束10为汇聚光束,其相交于聚焦镜202的焦点,故在本实施例中,检测装置在使用时,相机41的成像面与聚焦镜202之间的光束经过的距离为聚焦镜202的焦距。激光器可采用光纤激光器或其他种类的激光器,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散热件3的散热效果,散热件3及外壳1均采用金属材质,散热效率较高,且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散热件3与外壳1之间可呈一体式结构,或通过螺栓等方式连接在外壳1上,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外壳1包括盖体11和壳体12。壳体12上开设有开口,盖体11盖设于开口,盖体11与开口的端面密封连接,第一透光窗口111设置在盖体11上,第二透光窗口121和第三透光窗口设置在壳体12上。采用分体设置的盖体11和壳体12,便于检测装置内部的结构的安装,提高了组装的便利性。具体地,在检测装置的实际使用中,壳体12的开口设置在上方,盖体11通过螺栓与壳体12可拆卸连接,壳体12与盖体11之间设置密封圈14保证盖体11与壳体12之间的密封性能,使得外壳1内部形成密封腔13,将分光组件2和散热件3置于密封腔13内部,也能够避免了粉尘等附着在第一分光镜21与第二分光镜22的受光面上,保证了激光光束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其中,第一分光镜21和第二分光镜22的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实际使用中,盖体11的顶部与激光器连接,第二透光窗口121设置在壳体12的底面上,有利于第一透射光束从壳体12透射出外壳1,避免了激光光束的能量照射到壳体12,引起外壳1内部的温度升高进而导致内部其他元器件损坏,提高了该检测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透光窗口设置在壳体12的侧壁,即相机41连接于壳体12的外侧壁。
具体地,如图7和图8所示,盖体11上的第一透光窗口111包括外壳入射透镜1111、外壳入射密封圈1112、外壳连接座1113以及外壳入射压环1114。盖体11上开设有外壳入射通孔,外壳入射通孔为螺纹孔,外壳连接座1113呈环状,其外壁螺接于盖体11上的外壳入射通孔,且外壳连接座1113的轴向与盖体11垂直。外壳连接座1113朝向外壳1外部的一端的内壁上凸出环设有止挡环边11133,外壳入射透镜1111置于止挡环边11133朝向外壳1内部的一侧,外壳连接座1113朝向外壳1内部的一端的内壁上沿周向开设有连接座凹槽11131,连接座凹槽11131的槽壁上设置内螺纹,外壳入射压环1114的侧壁上设置外螺纹,连接座凹槽11131与外壳入射压环1114螺纹连接,以将外壳入射透镜1111抵接于止挡环边11133。外壳入射压环1114朝向外壳入射透镜1111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外壳入射环槽11141,外壳入射密封圈1112置于外壳入射环槽11141内,外壳入射密封圈1112凸出于外壳入射环槽11141设置,且外壳入射密封圈1112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外壳入射压环1114和外壳入射透镜1111,保证了密封性。外壳入射压环1114的一端端面抵接于连接座凹槽11131与外壳连接座1113的内壁之间形成的台阶面上,且外壳入射压环1114与外壳入射透镜1111之间存在间隙,仅外壳入射密封圈1112与外壳入射透镜1111抵接,避免了外壳入射压环1114与外壳入射透镜1111直接接触,防止了外壳入射透镜1111在装配的过程中被外壳入射压环1114压碎,保证了外壳入射透镜1111的耐用性,延长了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外壳连接座1113朝向外壳1外部的一端端面沿周向凸出设置有转动部11132,转动部11132呈环状,外侧壁设置滚花,增加摩擦力,便于拧动外壳连接座1113,无需借助外界工具,直接用手即可拆卸外壳连接座1113,更换外壳入射透镜1111,也便于拆卸外壳连接座1113,观察检测装置内部的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壳体12上的第二透光窗口121包括外壳出射透镜1211、外壳出射密封圈1212和外壳出射压环1213。壳体12的底面开设有外壳出射通孔,外壳出射通孔朝向外壳1外部的一端的内壁沿周向环设有第一外壳出射安装槽,外壳出射透镜1211位于第一外壳出射安装槽与外壳出射通孔的内壁之间形成的台阶面上,第一外壳出射安装槽朝向外壳1外部的一端的内壁沿周向环设有第二外壳出射安装槽,第二外壳出射安装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内螺纹,外壳出射压环1213与第二外壳出射安装槽螺纹连接,以实现将外壳出射透镜1211抵接在上述台阶面上。外壳出射压环1213朝向外壳出射透镜1211的端面上沿周向开设有外壳出射环槽,外壳出射密封圈1212置于外壳出射环槽内部,且外壳出射密封圈1212置于外壳出射透镜1211与第一外壳出射安装槽之间的缝隙处,保证了密封腔13的密封性。同理,外壳出射压环1213与外壳出射透镜1211之间存在间隙,仅外壳出射密封圈1212与外壳出射透镜1211抵接,避免了外壳出射压环1213与外壳出射透镜1211直接接触,防止了外壳出射压环1213在装配的过程中被外壳出射透镜1211压碎,保证了外壳出射透镜1211的耐用性,延长了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入射透镜1111与外壳出射透镜1211平行设置,均为水平设置。且为了保证经过外壳入射透镜1111与外壳出射透镜1211后的光束的传播方向可控,外壳入射透镜1111与外壳出射透镜1211采用平面镜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壳入射透镜1111与外壳出射透镜1211可采用相同结构与外壳1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优选地,如图4所示,分光组件2还包括第三分光镜23,第三分光镜23与第二分光镜22相对设置;第三分光镜23使第二反射光束104形成第三透射光束和第三反射光束105,且第三反射光束105能够穿过第三透光窗口到达相机41,设置第三分光镜23,进一步将第三反射光束105的能量降低,即进一步降低了相机41接收到的来自激光光束的能量,进一步避免了相机41被破坏。同时第三透射光束能量也较低,可以直接朝向外壳1的内壁上发射,外壳1采用金属材质,散热效果较好,可不设置其他结构实现进一步的散热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外壳1上开设透光窗口用于将第三透射光束射出外壳1。同理,密封腔13的设置,也能够避免第三分光镜23的受光面收到粉尘杂质的影响,进一步保证了激光质量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地,对于第一分光镜21、第二分光镜22和第三分光镜23而言,三者均一端设置受光面,另一端设置出光面。进一步具体地,初始光束10经过第一分光镜21的受光面反射形成第一反射光束102,经过受光面和出光面的折射形成穿透第一分光镜21的第一透射光束101,第一反射光束102经过第二分光镜22的受光面反射形成第二反射光束104,经过受光面和出光面的折射形成穿透第二分光镜22的第二透射光束。第二反射光束104经过第三分光镜23的受光面反射形成第三反射光束105,经过受光面和出光面的折射形成穿透第三分光镜23的第三透射光束。
优选地,第一分光镜21、第二分光镜22和第三分光镜23均采用楔形分光镜,即同一分光镜上的受光面与出光面之间倾斜设置。以第三分光镜23为例,第二反射光束104入射至其受光面上,经过受光面的反射形成第三反射光束105,经过受光面和出光面的折射形成穿透第三分光镜23的第三透射光束。第三透射光束到达第三分光镜23的出光面时也会发生反射形成附加反射光束,附加反射光束经过受光面的折射形成附加折射光束,受光面与出光面之间倾斜设置,能够使得附加折射光束与第三反射光束105之间的夹角较大,可以将附加折射光束与第三反射光束105的传播方向分开,避免了附加折射光束到达相机41,从而,能够有效抑制相机41进行图像采集时出现的重影现象。进一步地,楔形分光镜的原理及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光镜21、第二分光镜22和第三分光镜23的透过率均为99%,当设定初始光束10的能量为H时,且忽略附加折射光束与附加反射光束对激光光束能量的损耗,那么,第一透射光束101的能量为0.99H,第一反射光束102的能量为0.01H。同理可得到,第二透射光束的能量为9.9*10-3H。第二反射光束104的能量为10-4H,第三反射光束105的能量为10-6H。在其他实施例中,透过率可适应性选取,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初始光束10沿竖直方向入射,外壳出射透镜1211置于第一分光镜21底部,外壳入射透镜1111置于第一分光镜21顶部,第一分光镜21倾斜于竖直方向设置,具体其受光面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45°夹角,使得初始光束10与第一反射光束102之间垂直设置,缩短检测装置沿竖直方向的高度尺寸,第一反射光束102沿水平方向传播至第二分光镜22。第二分光镜22的受光面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反射光束104沿水平方向传播,且第一反射光束102与第二反射光束104之间垂直设置,缩短检测装置沿第一反射光束102传播方向的尺寸。第二透射光束的传播方向经过壳体12的侧壁,第二透射光束通过散热件3散发能量,而外壳1上不设置用于透射第二透射光束的透光窗口,也避免了第二透射光束射出外壳1对操作人员造成的伤害,保证了安全性。第三分光镜23的受光面沿竖直设置,第三反射光束105沿水平方向传播,且第三反射光束105与第二反射光束104之间垂直设置,缩短检测装置沿第三反射光束105传播方向的尺寸。
优选地,如图1-图6所示,分光组件2还包括安装壳24,安装壳24内部设置密封的分光内腔242,第一分光镜21、第二分光镜22和第三分光镜23均密封设置在安装壳24的壳壁上,安装壳24的壳壁上还设有第四透光窗口241,第四透光窗口241朝向第一透光窗口111设置,初始光束10能够经过第四透光窗口241到达第一分光镜21,即初始光束10经过第四透光窗口241进入至分光内腔242中并到达第一分光镜21的受光面,也就是说第一分光镜21、第二分光镜22和第三分光镜23的受光面均朝向分光内腔242设置,第一分光镜21、第二分光镜22和第三分光镜23的出光面均朝向分光内腔242外侧设置,保证了第一分光镜21、第二分光镜22和第三分光镜23的受光面的洁净程度,从而保证了激光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地,安装壳24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12内部,安装壳24上开设有三个分光镜安装通孔,第一分光镜21、第二分光镜22和第三分光镜23分别对应密封设置在三个分光镜安装通孔内。以第一分光镜21为例,可沿其径向设置两个顶丝25,通过顶丝25固定第一分光镜21,使得第一分光镜21与安装壳24紧固。具体地,顶丝25穿设分光镜安装通孔的孔壁固定第一分光镜21,保持第一分光镜21的端面与上述台阶面抵紧,实现将第一分光镜21固定在分光镜安装通孔内。可以理解的是,实际安装情形中,为了便于安装,第一分光镜21的直径应略小于分光镜安装通孔的第一孔部的孔径。第一分光镜21与第一孔部的孔壁之间设置密封环,或者将第一分光镜21直接通过密封胶实现第一分光镜21在分光镜安装通孔中的固定。第二分光镜22与第三分光镜23的结构与第一分光镜21的结构相同,且三者与安装壳24之间的配合结构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第四透光窗口241的具体结构以及其与安装壳24之间的连接结构,与第二透光窗口122的具体结构以及其与外壳1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第四透光窗口241包括分光入射透镜2411。为了保证初始光束10经过分光入射透镜2411后的传播方向可控,分光入射透镜2411采用平面镜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分光入射透镜2411与外壳入射透镜1111平行设置,具体水平设置。
进一步地,第三透光窗口包括相机入射透镜1221,外壳1上开设有连通于外壳1内部的相机入射光束通孔,相机入射透镜1221抵紧于相机入射光束通孔的一端,安装壳24上开设有分光出射孔243,分光出射孔243与相机入射光束通孔正对设置,分光出射孔243的端面与相机入射光束通孔另一端的端面抵接,且分光出射孔243的端面与相机入射光束通孔的端面之间沿相机入射光束通孔的周向设置有分光出射密封件2431。上述结构设置,保证了分光内腔242的密封性,而且直接将分光出射孔243与相机入射光束通孔的端面抵接,既实现分光内腔242的密封,又避免了在安装壳24上设置额外的透光窗口,简化了安装壳24的结构,便于生产加工。
进一步地,相机入射透镜1221上镀有衰减膜,进一步降低了相机41接收到的光束的能量,进一步保证了相机41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相机入射透镜1221采用平面镜。此外,衰减膜可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如图6所示,成像组件4还包括抵接环42,抵接环42的一端与相机41的C口411连接,相机41连接于外壳1的外表面,抵接环42的另一端凸出于C口411并抵接于相机入射透镜1221,保证了相机入射透镜1221与外壳1之间的紧密连接,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密封腔13的密封性能。抵接环42朝向相机入射透镜1221的端面上环设有抵接环凹槽,抵接环凹槽内部设置有密封件43,密封件43凸出于抵接环凹槽并与相机入射透镜1221抵接。抵接环42与相机入射透镜1221之间间隙设置,仅密封件43与相机入射透镜1221抵接,避免了抵接环42压碎相机入射透镜1221。相机41可采用CCD相机或COMS相机,相机41的C口411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壳体12的外壁开设有容纳槽123,相机41置于容纳槽123内部,且容纳槽123的槽壁上设置第三透光窗口。在本实施例中,成像组件4的相机41能够与上位机信号连接,将采集到的图像发送至上位机进行激光质量的分析检测,上位机的结构、分析算法以及检测原理均可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优选,如图9所示,检测装置还包括通风组件,通风组件包括单向入风口51和单向出风口52,单向入风口51和单向出风口52均由外壳1的外表面朝向外壳1内部延伸,单向入风口51和单向出风口52均与外壳1内部连通,通过通风组件向密封腔13内部通风,进一步降低了密封腔13内部的温度、散热件3的温度以及外壳1的温度,也避免了温度过高对检测装置的影响,使得检测装置内部的各结构在正常温度范围内工作。单向入风口51和单向出风口52设置在壳体12的一个对角线的两端,保证了气体能够流经密封腔13的各处,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
优选地,散热件3设置在单向入风口51的出风端,进一步提高了对散热件3的散热效率。进一步地,散热件3朝向单向入风口51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散热凹槽31,增大了散热面积,而且散热凹槽31与单向入风口51的距离较近,更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单向入风口51包括入风接头511和单向阀512,外壳1的内壁与外壳1的外表面之间贯通有入风通道,入风接头511置于入风通道朝向外壳1外表面的一端,入风接头511与入风通道的槽壁密封连接,入风通道的另一端设置单向阀512。进一步地,入风接头511的另一端凸出于外壳1设置,便于与气泵或压缩气体的气源连接,当单向入风口51不与气泵连接时,单向阀512能够避免空气中的杂质进入密封腔13,保证了密封腔13的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2上开设有入风通道,入风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于密封腔13以及外壳1外部,入风接头511置于入风通道内。入风接头511的外壁通过密封圈与入风通道密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入风接头511的结构为现有技术中的气管接头,在此不再赘述。
再进一步地,单向出风口52包括出风件521、弹簧522和封堵件523,外壳1的内壁与外壳1的外表面之间贯通有出风通道,具体出风通道开设在壳体12上。出风件521置于出风通道远离外壳1内部的一端,出风通道的另一端的内壁沿周向凸设有止挡部,止挡部呈环状,封堵件523置于止挡部与出风件521之间,弹簧522的一端抵接于出风件521的内壁,另一端抵接于封堵件523,以使封堵件523抵接于止挡部,以封堵出风通道。当外壳1的密封腔13内气体对封堵件523施加的推力大于弹簧522的弹力时,封堵件523与止挡部脱离,密封腔13内的气体能够泄出,使得密封腔13内部的高温气体及时排出,进一步保证了散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封堵件523为球形。出风件521的内壁设置台阶面,弹簧522抵接在上述台阶面上。出风件521的外壁通过密封圈与出风通道密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出风件521为消声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光束的质量,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内部中空,所述外壳(1)上设有第一透光窗口(111)、第二透光窗口(121)和第三透光窗口,所述第一透光窗口(111)用于通入来自所述激光器的初始光束(10);
分光组件(2),置于所述外壳(1)内,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分光镜(21)和第二分光镜(22),所述第一分光镜(21)使所述初始光束(10)形成第一透射光束(101)和第一反射光束(102),所述第一透射光束(101)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透光窗口(121)射出所述外壳(1),所述第二分光镜(22)使所述第一反射光束(102)形成第二透射光束和第二反射光束(104);
散热件(3),置于所述外壳(1)内,所述散热件(3)连接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所述第二透射光束能够到达所述散热件(3);
成像组件(4),包括相机(41),所述相机(41)的镜头与所述第三透光窗口正对设置,所述第二反射光束(104)能够通过所述第三透光窗口到达所述相机(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组件(2)还包括第三分光镜(23),所述第三分光镜(23)与所述第二分光镜(22)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分光镜(23)使所述第二反射光束(104)形成第三透射光束和第三反射光束(105),且所述第三反射光束(105)能够穿过所述第三透光窗口到达所述相机(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组件(2)还包括安装壳(24),所述安装壳(24)内部设置密封的分光内腔(242),所述第一分光镜(21)、所述第二分光镜(22)和所述第三分光镜(23)均设置在所述安装壳(24)的壳壁上,所述安装壳(24)的壳壁上还设有第四透光窗口(241),所述第四透光窗口(241)朝向所述第一透光窗口(111)设置,所述初始光束(10)能够经过所述第四透光窗口(241)到达所述第一分光镜(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光窗口包括相机入射透镜(1221),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相机入射光束通孔,所述相机入射透镜(1221)抵紧于所述相机入射光束通孔的一端,所述安装壳(24)上开设有分光出射孔(243),所述分光出射孔(243)与所述相机入射光束通孔正对设置,所述分光出射孔(243)的端面与所述相机入射光束通孔另一端的端面抵接,且所述分光出射孔(243)的端面与所述相机入射光束通孔的端面之间沿所述相机入射光束通孔的周向设置有分光出射密封件(24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入射透镜(1221)上镀有衰减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组件(4)还包括抵接环(42),所述抵接环(42)的一端与所述相机(41)的C口(411)连接,所述相机(41)连接于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所述抵接环(42)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C口(411)并抵接于所述相机入射透镜(1221)。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包括单向入风口(51)和单向出风口(52),所述单向入风口(51)和所述单向出风口(52)均由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朝向所述外壳(1)内部延伸,所述单向入风口(51)和所述单向出风口(52)均与所述外壳(1)内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入风口(51)包括入风接头(511)和单向阀(512),所述外壳(1)的内壁与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之间贯通有入风通道,所述入风接头(511)置于所述入风通道朝向所述外壳(1)外表面的一端,所述入风接头(511)与所述入风通道的槽壁密封连接,所述入风通道的另一端设置所述单向阀(512);和/或,
所述单向出风口(52)包括出风件(521)、弹簧(522)和封堵件(523),所述外壳(1)的内壁与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之间贯通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件(521)置于所述出风通道的远离所述外壳(1)内部的一端,所述出风通道的另一端的内壁沿周向凸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呈环形,所述封堵件(523)置于所述止挡部与所述出风件(521)之间,所述弹簧(522)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出风件(521)的内壁,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封堵件(523),以使所述封堵件(523)抵接于所述止挡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3)设置在所述单向入风口(51)的出风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盖体(11)和壳体(12),所述壳体(12)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盖体(11)盖设于所述开口,所述盖体(11)与所述开口的端面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透光窗口(111)设置在所述盖体(11)上,所述第二透光窗口(121)和所述第三透光窗口设置在所述壳体(12)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46115.XU CN215985114U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一种检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46115.XU CN215985114U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一种检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85114U true CN215985114U (zh) | 2022-03-08 |
Family
ID=80467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146115.XU Active CN215985114U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一种检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8511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54768A (zh) * | 2021-09-07 | 2021-11-16 | 上海波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装置 |
-
2021
- 2021-09-07 CN CN202122146115.XU patent/CN21598511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54768A (zh) * | 2021-09-07 | 2021-11-16 | 上海波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985114U (zh) | 一种检测装置 | |
CN112229506B (zh) | 一种万瓦级高功率积分球激光测试装置 | |
CN113654768A (zh) | 一种检测装置 | |
CN213275345U (zh) | 一种单气路多气体监测气体吸收池 | |
CN207067644U (zh) | 匀光装置、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 |
CN111208643A (zh) | 高功率激光衰减器 | |
CN210742125U (zh) |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玻璃表面附着物检测器 | |
CN111458299A (zh) | 一种气体吸收池、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 |
CN109048053A (zh) | 一种高功率光纤激光气动扫描系统 | |
CN214251988U (zh) | 一种新型气体室 | |
CN216082477U (zh) | 一种承压式激光硫化氢在线监测测量池 | |
CN214703314U (zh) | 紫外吸收气室装置 | |
CN212159555U (zh) | 一种基于ndir原理的气体传感器 | |
CN217901545U (zh) | 一种应用于点光源的长光程光学腔体 | |
CN210817945U (zh) | 一种聚焦结构及包括其的激光切割装置 | |
CN209085901U (zh) | 一种光功率计接收探头 | |
CN111515556A (zh) | 收集热辐射光的光电检测装置及相应的激光切割头 | |
CN210923472U (zh) | 用于激光甲烷遥测仪的光线接收装置 | |
CN221870637U (zh) | 激光加工头和散射光监测系统 | |
CN217084653U (zh) | 一种微型长光程光学腔体 | |
KR100325199B1 (ko) | 유체 유속 측정장치 | |
CN215375079U (zh) | 紧凑型多次反射气体吸收池及紧凑型红外传感器 | |
CN220782620U (zh) | 一种激光切割头 | |
CN218361094U (zh) | 管道清洗用激光清洗头 | |
CN110361353B (zh) | 具有自适应反光件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报警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