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80874U - 出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出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80874U
CN215980874U CN202122503816.4U CN202122503816U CN215980874U CN 215980874 U CN215980874 U CN 215980874U CN 202122503816 U CN202122503816 U CN 202122503816U CN 215980874 U CN215980874 U CN 215980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outlet
cavity
pressure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0381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鹏
谢伟藩
吴鹏飞
张锦灿
毕大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egii Dahui Sanitary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egii Dahui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egii Dahui Sanitary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egii Dahui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0381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80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80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80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出水装置,包括握持部、出水部、水路控制组件和把手组件,握持部设有进水腔;出水部连接于握持部,出水部设有收容腔,收容腔与进水腔连通;水路控制组件设置于收容腔内,水路控制组件包括进水件和弹性切换件,弹性切换件连接于进水件,以将收容腔分隔成沿轴向间隔的分压腔、过水腔和出水腔,弹性切换件设有连通孔,分压腔通过连通孔与过水腔连通;把手组件连接于出水部,并选择性地与弹性切换件相抵或者分离。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枪,由于分压腔与过水腔相连通,使用者无需要克服弹性切换件受的水压即可使弹性切换件变形,以导通过水腔至出水腔的水流,使弹性切换件变形所需要的力也较小,优化了使用手感。

Description

出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喷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喷枪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技术所提供的喷枪产品,主要是把手或按键提拉密封圈与喷枪主体出水连接座的密封实现喷枪开关的功能,其虽然结构简单,但用水水压较大时,用户控制开关所需要的按压力较大,且长时间使用时需克服水的压力来控制开关,操作手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出水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水装置,包括握持部、出水部、水路控制组件和把手组件,握持部设有进水腔;出水部连接于握持部,出水部设有收容腔,收容腔与进水腔连通;水路控制组件设置于收容腔内,水路控制组件包括进水件和弹性切换件,弹性切换件连接于进水件,以将收容腔分隔成沿轴向间隔的分压腔、过水腔和出水腔,弹性切换件设有连通孔,分压腔通过连通孔与过水腔连通;把手组件连接于出水部,并选择性地与弹性切换件相抵或者分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把手组件与弹性切换件分离,分压腔内的水压小于过水腔内的水压,弹性切换件发生变形,以导通过水腔至出水腔的水流;当把手组件与弹性切换件相抵,分压腔内的水压等于过水腔内的水压,弹性切换件回复,以截断过水腔至出水腔的水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弹性切换件设有泄压孔,分压腔经泄压孔与出水腔连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把手组件包括轴芯和把手,轴芯穿设于出水部,并选择性地嵌设于泄压孔内,或者与泄压孔分离,把手设置于出水部外,并与轴芯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出水部包括顶壁和周壁,顶壁连接于周壁,并且与周壁配合形成收容腔,把手包括杆体、铰接部和轴芯连接部,铰接部和轴芯连接部凸设于杆体的同侧,铰接部铰接于顶壁,轴芯连接部与轴芯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轴芯包括轴杆和抵接凸台,抵接凸台凸设于轴杆,把手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抵接凸台和顶壁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弹性切换件包括固定部和变形部,固定部连接于变形部的周缘,固定部与进水件固定连接,把手组件用于与固定部相抵,变形部选择性地与进水件抵接或者分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出水装置还包括固定座,固定座设于分压腔内,并与进水件连接,把手组件穿设于固定座,弹性切换件连接于固定座和进水件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出水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抵接于变形部与固定座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出水部设有出水口,出水腔经由出水口与外界连通,出水装置还包括出水件,出水件设置于出水口。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出水装置,通过把手组件与弹性切换件的相抵与分离,控制水流的流通与隔断,当把手组件与弹性切换件相抵时,分压腔的水压等于过水腔的水压;当把手组件与弹性切换件分离,分压腔内的水压小于过水腔内的水压,弹性切换件在水压的压力差下发生变形,以导通过水腔至出水腔的水流,因此使用者无需克服弹性切换件受到的水压即可使弹性切换件变形,以导通过水腔至出水腔的水流,使弹性切换件变形所需要的力也较小,优化了使用手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出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出水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出水装置在出水水路连通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出水装置在出水水路截断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出水装置的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出水装置的轴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出水装置的进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的出水装置的弹性切换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现有技术中,出水装置内具有一个切换件,切换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出水装置的出水通道被隔断,出水装置无法出水;当切换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出水装置的出水通道打开,出水装置正常出水。当出水通道被隔断时,水流对切换件形成压力,并且随着水流流速的增加,水流对切换件形成的压力不断增加,从而使得用户需要克服这个压力才可以将切换件的位置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非常费力。极端情况下,过大的水压甚至会导致切换件破裂。另外,当切换件切换至第二位置时,为了维持出水状态,需要长时间使切换件处于第二位置,但是随着出水通道中的水流增加,水流对切换件的压力也不断增加,需要使切换件保持第二位置的力也越来越大,使用者操作起来非常不方便。
为了改善至少部分上述问题,申请人提出一种能够克服用户长时间使用不便,并能够承受较强水压的出水装置,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出水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水装置100,包括握持部110、出水部120、水路控制组件130和把手组件140,握持部110设有进水腔111;出水部120连接于握持部110,出水部120设有收容腔121,收容腔121与进水腔111连通;水路控制组件130设置于收容腔121内,水路控制组件130包括进水件131和弹性切换件132,弹性切换件132连接于进水件131,以将收容腔121分隔成沿轴向间隔的分压腔1211、过水腔1212和出水腔1213,弹性切换件132设有连通孔1321,分压腔1211通过连通孔1321与过水腔1212连通;把手组件140连接于出水部120,并选择性地与弹性切换件132相抵或者分离,当把手组件140与弹性切换件132分离,分压腔1211内的水压小于过水腔1212内的水压,弹性切换件132发生变形,以导通过水腔1212至出水腔1213的水流;当把手组件140与弹性切换件132相抵,分压腔1211内的水压等于过水腔1212内的水压,弹性切换件132回复,以截断过水腔1212至出水腔1213的水流。
请参阅图2和图3,出水装置100包括握持部110,握持部110大致为直管,且限定形成进水腔111,握持部110远离出水部120的一端设有连接部112,连接部112适于与水管等部件连接,从而将水流引入进水腔111,连接部112上设有外螺纹,便于与外部水管等部件螺纹连接。连接部112的横截面积尺寸小于握持部110的横截面积尺寸,即,连接部112内部水流通道的直径小于握持部110内部水流通道的直径,从而减缓外部水流流速,防止水流的冲击力过大损坏出水部120的内部部件。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握持部110也可以是其他弯管或者方形管等其他可用于持握的管状结构,可以根据所需要的外观形状进行设计,在此并不具体限定。
出水装置100还包括出水部120,出水部120连接握持部110,出水部120用于将水流以一定的速度喷出。出水部120大致呈圆柱状,出水部120包括顶壁122和周壁123,顶壁122为出水部120顶部,周壁123为出水部120的侧壁,顶壁122连接于周壁123,并且与周壁123配合形成收容腔121。收容腔121与进水腔111相连通,水流经由进水腔111流向收容腔121,且收容腔121用以收容出水装置100内部部件。
请参阅图4和图5,出水装置100包括把手组件140,把手组件140包括轴芯141,轴芯141穿设于出水部120,轴芯141包括轴杆1411和抵接凸台1412,轴杆1411大致可以为一圆柱,且抵接凸台1412也为圆柱状,抵接凸台1412的横截面积大于轴杆1411的横截面积,抵接凸台1412凸设于轴杆1411,且大致处于轴杆1411的中心。轴芯141在出水部120上下移动,并用于切换出水装置100的水路流通以及阻断,抵接凸台1412的直径大于轴芯141穿设于出水部120开孔的直径,从而防止轴芯141在移动时脱离出水部120。
请参阅图5和图6,把手142设置于出水部120外,并与轴芯141连接,把手142便于使用者控制轴芯141的移动。把手142包括杆体1421、铰接部1422和轴芯连接部1423。铰接部1422和轴芯连接部1423凸设于杆体1421的同侧,铰接部1422铰接于顶壁122,轴芯连接部1423与轴芯141连接。具体地,轴芯141连接于轴芯连接部1423的一端大致为一圆球1413,轴芯连接部1423收容圆球1413,且圆球1413与轴芯连接部1423转动连接。铰接部1422凸设于杆体1421并连接于顶壁122,其中,铰接部1422设置于轴芯连接部1423附近,具体地,铰接部1422距离杆体1421中心点的距离稍小于轴芯连接部1423距离杆体1421中心点的距离,从而把手142在按压时能够利用杠杆原理,使得用户能够用较小的按压力带动轴芯141上移,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手感。
把手组件14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143,第一弹性件143设置于收容腔121内,且第一弹性件143设置于抵接凸台1412和顶壁122之间。当轴芯141朝向远离出水部120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弹性件143在抵接凸台1412和顶壁122之间发生弹性形变,并抵止轴芯141的移动,从而当用户按压把手142控制轴芯141上移时,提供一定的抵抗力,进而形成阻尼感,提升用户手感;用户脱离把手142时,第一弹性件143能够为轴芯141的下移提供回复力,较快的阻止水流继续流出。
出水装置100包括水路控制组件130,水路控制组件130包括进水件131,和弹性切换件132,弹性切换件132连接于进水件131,以将收容腔121分隔成沿轴向间隔的分压腔1211、过水腔1212和出水腔1213。
请参阅图7和图8所示,水路控制组件130还可以包括进水件131,进水件131设置于出水部120内,且进水件131用于支撑其他部件位置并用于出水。进水件131大致呈圆筒状,进水件131内部可以设有进水孔1314,进水孔1314适于分压腔1211内部水流通过。
进水件131包括第一圆筒1313、第二圆筒1312以及圆筒连接件1311,第一圆筒1313通过圆筒连接件1311连接于第二圆筒1312,第二圆筒1312的内径小于第一圆筒1313的内径,其中,第一圆筒1313、圆筒连接件1311、第二圆筒1312以及弹性切换件132限定形成过水腔1212,第二圆筒1312与弹性切换件132限定形成出水腔1213,水流经由出水腔1213流出。
进水件131还包括内周面1315,内周面1315为第二圆筒1312的内表面。内周面1315上设有承载部1316,承载部1316凸设于内周面1315,承载部1316用于承载弹性切换件132,防止弹性切换件132收到较大的压力而损坏。在本实施例中,承载部1316沿内周面1315均匀排布,从而最大程度的承载弹性切换件132传递而来的压力。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承载部1316还可以非均匀地沿内周面1315的排布。
第一圆筒1313上开设有进水孔1314,进水孔1314沿第一圆筒1313的周沿均匀开设,进水腔111经由进水孔1314与过水腔1212连通,水流经由进水腔111流向过水腔1212。
水路控制组件130包括弹性切换件132,弹性切换件132连接于固定座150和进水件131之间。弹性切换件132为弹性材料制造而成,由于上下表面的压力不同而产生形状变化,进而弹性切换件132选择性的与进水件131抵接或者分离,进而控制出水装置100是否出水。
弹性切换件132包括固定部1323与变形部1324,固定部1323连接于变形部1324的周缘,固定部1323与进水件131固定连接,变形部1324选择性地与进水件131抵接或者分离。变形部1324大致可以呈圆柱状,固定部1323大致呈圆环状。变形部1324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且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移动切换状态,具体地,变形部1324处于第一状态时,变形部1324抵接进水件131,过水腔1212与出水腔1213不连通;当变形部1324处于第二状态时,变形部1324与进水件131分离,并在变形部1324与进水件131形成间隙,过水腔1212经由间隙与出水腔1213相连通。
请参阅图7和图8所示,出水装置100还包括固定座150,固定座150大致呈圆柱状,固定座150设于分压腔1211内,把手组件140穿设于固定座150,进水件131抵接于固定座150,具体的,轴芯141穿设于固定座150,固定座150用于卡设固定其他部件位置。
出水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60,第二弹性件160抵接于变形部1324与固定座150之间,第二弹性件160处于收缩状态,以挤压变形部1324处于抵接进水件131的第一状态,同时在变形部1324处于第二状态时,给予变形部1324回复第一状态的回复力。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160为弹簧。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160也可以是其他能够提供回复力的弹性件,在此并不具体限定。
弹性切换件132设有泄压孔1322,分压腔1211经泄压孔1322与出水腔1213连通,弹性切换件132上还设有连通孔1321,分压腔1211通过连通孔1321与过水腔1212连通,轴芯141选择性地嵌设于泄压孔1322内或者与泄压孔1322分离。泄压孔1322的直径大小大于连通孔1321的直径大小。泄压孔1322设置于变形部1324中心,连通孔1321设置于变形部1324周沿,且连通孔1321的正投影全部位于过水腔1212内,便于水流通过。
当轴芯141镶嵌于泄压孔1322内,分压腔1211与出水腔1213之间隔断连接,分压腔1211通过连通孔1321与过水腔1212连通,水流经由进水腔111流向过水腔1212,并通过连通孔1321流向分压腔1211,使分压腔1211的压力等于过水腔1212的压力。在分压腔1211与出水腔1213的压力差以及第二弹性件160提供的弹力作用下,弹性切换件132保持第一状态,防止水流流至出水腔1213。
当手动按压把手142,使得轴芯141上移,轴芯141脱离泄压孔1322,分压腔1211经由泄压孔1322连通出水腔1213,水流经由过水腔1212直接流向出水腔1213直接形成出水水路。由于压力差的存在,不同的水压下,用户无需克服水压按压把手142,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也提高了弹性切换件132的使用寿命。
出水部120还可以设有出水口124,出水腔1213经由出水口124与外界连通,使得水流可以从出水腔1213内经出水口124流出。
出水装置100还包括出水件170,出水件170设置于出水口124。出水件170至少部分收容于收容腔121内,出水件170内开设有多个通孔171,多个通孔171将出水腔1213与外界连通,使得出水腔1213内的水流可以经由多个通孔171向外流出。另外,还可以通过控制通孔171的数量以及通孔171的直径大小,以控制出水水流的流量以及水流的冲击力大小。
出水部120还包括第一密封圈181、第二密封圈182、第三密封圈183、第四密封圈184和第五密封圈185,具体地,在固定座150与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81,防止进水腔111内的水流由此进入收容腔121;在固定座150与轴芯141上设有第二密封圈182,防止分压腔1211内的水流由此流向外界,以及防止水流与第二弹性件160接触,避免水流接触第二弹性件160导致的生锈影响第二弹性件160的弹性性能;在固定座150和进水件131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183,防止分压腔1211的水流由此进入进水腔111;在进水件131与侧壁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184,防止进水腔111内的水流由此流向外界;在出水件170与侧壁之间设有第五密封圈185,防止出水腔1213内水流由此流向外界。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出水装置100的原理进行说明:
用户可以手动按压把手142,使得轴芯141上移,轴芯141脱离泄压孔1322,分压腔1211经由泄压孔1322连通出水腔1213,分压腔1211与过水腔1212之间形成压力差,此时变形部1324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克服第二弹性件160的弹力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水流经由过水腔1212直接流向出水腔1213直接形成出水水路,出水装置100开始出水。
当需要关闭出水装置100时,用户只需要松开把手142,在第一弹性和第二弹性件160的弹力作用下以及过水腔1212和分压腔1211之间的压力差作用下,使得轴芯141抵接泄压孔1322,弹性切换件132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出水水路阻断,出水装置100停止出水。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出水装置100,通过把手组件140与弹性切换件132的相抵与分离,控制水流的流通与隔断,当把手组件140与弹性切换件132相抵时,分压腔1211的水压等于过水腔1212的水压;当把手组件140与弹性切换件132分离,分压腔1211内的水压小于过水腔1212内的水压,弹性切换件132在水压的压力差下发生变形,以导通过水腔1212至出水腔1213的水流,因此使用者无需克服弹性切换件132受到水压即可使弹性切换件变形132,以导通过水腔1212至出水腔1213的水流,使弹性切换件变形132所需要的力也较小,优化了使用手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握持部,所述握持部设有进水腔;
出水部,所述出水部连接于所述握持部,所述出水部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与所述进水腔连通;
水路控制组件,所述水路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水路控制组件包括进水件和弹性切换件,所述弹性切换件连接于所述进水件,以将所述收容腔分隔成沿轴向间隔的分压腔、过水腔和出水腔,所述弹性切换件设有连通孔,所述分压腔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过水腔连通;以及
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连接于所述出水部,并选择性地与所述弹性切换件相抵或者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把手组件与所述弹性切换件分离时,所述分压腔内的水压小于所述过水腔内的水压,所述弹性切换件发生变形,以导通所述过水腔至所述出水腔的水流;当所述把手组件与所述弹性切换件相抵,所述分压腔内的水压等于所述过水腔内的水压,所述弹性切换件回复,以截断所述过水腔至所述出水腔的水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切换件设有泄压孔,所述分压腔经所述泄压孔与所述出水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包括轴芯和把手,所述轴芯穿设于所述出水部,并选择性地嵌设于所述泄压孔内,或者与所述泄压孔分离,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出水部外,并与所述轴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部包括顶壁和周壁,所述顶壁连接于所述周壁,并且与所述周壁配合形成所述收容腔,所述把手包括杆体、铰接部和轴芯连接部,所述铰接部和所述轴芯连接部凸设于所述杆体的同侧,所述铰接部铰接于所述顶壁,所述轴芯连接部与所述轴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芯包括轴杆和抵接凸台,所述抵接凸台凸设于所述轴杆,所述把手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抵接凸台和所述顶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切换件包括固定部和变形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变形部的周缘,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进水件固定连接,所述把手组件用于与所述固定部相抵,所述变形部选择性地与所述进水件抵接或者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于所述分压腔内,并与所述进水件连接,所述把手组件穿设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弹性切换件连接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进水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接于所述变形部与所述固定座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腔经由所述出水口与外界连通,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出水件,所述出水件设置于所述出水口。
CN202122503816.4U 2021-10-18 2021-10-18 出水装置 Active CN215980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3816.4U CN215980874U (zh) 2021-10-18 2021-10-18 出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3816.4U CN215980874U (zh) 2021-10-18 2021-10-18 出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80874U true CN215980874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12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03816.4U Active CN215980874U (zh) 2021-10-18 2021-10-18 出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808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69884B (zh) 一种具有复位功能的出水结构及出水结构的拉出头
US11635149B2 (en) Flow control device
US5360172A (en) Device for controlling incoming/outgoing of water flow of a sprinkler
WO2019153670A1 (zh) 开关阀芯及出水装置
US6073863A (en) Hose nozzle
CN215980874U (zh) 出水装置
US20210197216A1 (en) Shower device
CN110841813A (zh) 一种操作方便的喷枪花洒
CN105179739B (zh) 一种分水器
CN111085358A (zh) 一种出水装置的切换结构
CN110822149A (zh) 一种强冲击力的抽拉头
CN216843239U (zh) 一种带有复位功能的切换阀及淋浴器
CN211436638U (zh) 一种操作方便的喷枪花洒
CN217301711U (zh) 一种两功能开关水起泡器
CN114192291A (zh) 一种出水切换机构
US11629484B2 (en) Water outlet device with water stop and flow rate control
CN211801705U (zh) 带止水和流量控制的出水装置
CN213612068U (zh) 一种新型喷头
KR100799457B1 (ko) 절수장치가 내설되는 벽 샤워기
CN108889469B (zh) 一种人性化健康淋浴装置
CN210146289U (zh) 控水开关及喷枪、花洒
CN210397726U (zh) 一种能暂停出水的龙头结构
CN215354071U (zh) 一种下拉式厨房喷头
CN217120578U (zh) 一种出水切换机构
US20120061490A1 (en) Hand held spray val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