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液分离及二氧化碳脱气处理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陆基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固液分离及二氧化碳脱气处理池。
背景技术
陆基式养殖方式逐渐成为水族养殖领域中的一大应用,在养殖单元内养鱼是一种高效率的养殖方法,为了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养殖单元内的水需要进行过滤排污然后循环使用。
现有的养殖单元水体循环系统中的处理装置存在以下不足:鱼粪等污物难以与水进行分离;水体内的二氧化碳含量较多,循环再利用时对养殖单元内的鱼类会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液分离及二氧化碳脱气处理池,对养殖单元内排出的水进行固液分离的效果更好,并且能在很大程度上脱去水中的二氧化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液分离及二氧化碳脱气处理池,包括用于连通养殖单元的沉降池,所述沉降池的水位极限高度低于养殖单元的水位极限高度,所述沉降池的池底面为坡度由左向右逐渐降低的斜坡面,所述沉降池的右侧设有集污水池,所述沉降池与集污水池之间隔离有挡水墙,所述挡水墙的底端设有连通沉降池与集污水池的过水通道,所述集污水池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集污水池的右侧设有脱气池,所述集污水池与脱气池之间隔离有翻水墙,所述翻水墙的顶端设有连通集污水池与脱气池的翻水通道,所述翻水通道的高度低于集污水池的水位极限高度,所述脱气池包括位于其顶部并连接翻水通道的顶部水槽、位于顶部水槽下方的脱气处理腔以及位于脱气处理腔下方的集水槽,所述顶部水槽槽底部为可透水的网孔板,所述脱气池的外部一侧设有用于向脱气处理腔吹风的鼓风机,所述脱气处理腔远离鼓风机的一侧腔壁上开设有透风孔,所述集水槽连接有排水管。
优选地,所述集污水池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状,所述排污口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着集污水池的长度方向排布,每个排污口均连接有一根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均连接至竖流式沉淀桶。
更优选地,所述挡水墙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挡水墙的护墩。
更优选地,所述透风孔呈倾斜设置在脱气处理腔的腔壁上,并且所述透风孔的外侧端高度高于其内侧端高度。
更优选地,所述沉降池的周围通过挡土墙围建且其池底面的高度低于外部的路面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陆基式养殖单元的水排放到沉降池,可使水中的鱼粪等杂质沉降到池底部,并沿着斜坡状的池底面往右移动直到通过过水通道之后落到排污口中被分离,其中,挡水墙还可起到阻挡沉降池中鱼粪等杂质的作用,使杂质只能往下移动并通过过水通道汇入到排污口中,而分离出鱼粪等杂质的水则能在集污水池的顶部通过翻水通道进入到脱气池,并在脱气池的顶部水槽中通过网孔板向下漏,在形成水帘的同时可被鼓风机吹风从而将水中的二氧化碳脱去,最终脱去二氧化碳的水落入到下方的集水槽中,再被排水管排入到下一环节的处理设备中。该固液分离及二氧化碳脱气处理池的固液分离的效果较好,并且能在很大程度上脱去水中的二氧化碳以便于后续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养殖单元以及后续环节处理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俯视结构简化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养殖单元 2——沉降池 3——集污水池
4——挡水墙 5——过水通道 6——排污口
7——脱气池 7a——顶部水槽 7b——脱气处理腔
7c——集水槽 8——翻水墙 9——翻水通道
10——鼓风机 11——透风孔 12——排水管
13——排污管道 14——护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固液分离及二氧化碳脱气处理池,包括用于连通养殖单元1的沉降池2,沉降池2的水位极限高度低于养殖单元1的水位极限高度,沉降池2的池底面为坡度由左向右逐渐降低的斜坡面,沉降池2的右侧设有集污水池3,沉降池2与集污水池3之间隔离有挡水墙4,挡水墙4的底端设有连通沉降池1与集污水池3的过水通道5,集污水池3的底部设有排污口6,集污水池3的右侧设有脱气池7,集污水池3与脱气池7之间隔离有翻水墙8,翻水墙8的顶端设有连通集污水池3与脱气池7的翻水通道9,翻水通道9的高度低于集污水池3的水位极限高度,脱气池7包括位于其顶部并连接翻水通道9的顶部水槽7a、位于顶部水槽7a下方的脱气处理腔7b以及位于脱气处理腔7b下方的集水槽7c,顶部水槽7a槽底部为可透水的网孔板7d,脱气池7的外部一侧设有用于向脱气处理腔7b吹风的鼓风机10,脱气处理腔7b远离鼓风机10的一侧腔壁上开设有透风孔11,集水槽7c连接有排水管12。
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固液分离及二氧化碳脱气处理池的工作原理是:连通养殖单元1(例如水族箱)后,养殖单元1的水可在液位差的作用下自动排入到沉降池2中,沉降池2中的水和鱼粪等杂质都只能通过其右侧挡水墙4底部的过水通道进入到集污水池3中,但到了集污水池3后,鱼粪等污物在沉降池2斜坡底面的作用下以及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会集中落在集污水池3底部的排污口6从而通过排污口6排出,而集污水池3中的水则可从顶部的翻水通道9溢出至右侧的脱气池7,进入脱气池7的顶部水槽7a中,此时便完成了固液分离。
然后,经过固液分离后的水在顶部水槽7a中可通过槽底部的网孔板7d向下漏,从而在脱气处理腔7b中形成水帘,与此同时,鼓风机10可对脱气处理腔7b吹出强劲风力,以使得水中的二氧化碳被吹走进而完成二氧化碳脱气处理,最后,经过二氧化碳脱气处理的水落入到集水槽7c中并通过排水管12排入到下一环节的处理设备中。下一环节的处理设备可以是干湿分离装置,以便于进一步分离水中的鱼便残饵等杂质,是水质得到更好的净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道,上述的排污口6在排出鱼粪等污物杂质的同时也会随之排出一部分水,但排水量较少,不会影响沉降池2中的整体水量,而排污口6排出的混合物可通过排污管道13连接至竖流式沉淀桶,具体来说,集污水池3的横截面呈长方形状,排污口6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着集污水池3的长度方向排布,每个排污口6均连接有一根排污管道13,排污管道13均连接至竖流式沉淀桶,竖流式沉淀桶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见设备,因此不进行赘述。
作为优选地,挡水墙4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挡水墙4的护墩14,以提高挡水墙4的结构牢固性和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透风孔11呈倾斜设置在脱气处理腔7b的腔壁上,并且透风孔11的外侧端高度高于其内侧端高度,通过设置透风孔11,可供鼓风机10吹出的气流形成流通,同时通过使透风孔11倾斜设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脱气处理腔7b中的水从透风孔11逸出。更具体的来说,透风孔11可设置在脱气处理腔7b上端,而鼓风机10可设置在脱气处理腔7b外部一侧的中部,可在更大程度上避免水从透风孔11逸出,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际所需,将透风孔11的孔体设计为S形甚至螺旋形的结构,这样几乎可以完全避免水轻易从透风孔11逸出。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沉降池2的周围通过挡土墙围建且其池底面的高度低于外部的路面高度。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内容。